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婦人良方 【宋 陳自明】

將護孕婦論

凡妊娠至臨月,當安神定慮,時常步履,不可多睡飽食,過飲酒醴、雜藥。宜先貼產圖,依位密鋪床帳,預請老練穩婆,備辦湯藥器物。欲產時,不可多人喧哄愴惶,但用老婦二人扶行,及憑物站立。若見漿水,腰腹痛甚,是胎離其經,令產母仰臥,令兒轉身,頭向產門,用藥催生坐草。若心煩,用水調服白蜜一匙。覺饑,吃糜粥少許。勿令饑渴,恐乏其力。不可強服催藥早于坐草,慎之。

月空方位例

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在丙壬。

二月、四月、六月、八月、十月、十二月在甲庚。

逐月安產藏衣忌向方位

凡安產藏衣方位,并于臥閣內分布。《太平圣惠方》云,凡妊婦初入月,便寫產圖一本,以朱書某月某日,空貼在某位。如正月在丙壬,可于壬位安產婦床帳;丙位藏衣之類,貼產房北壁。若值閏月,只看節氣用之。又云:每月產圖,有雷公、招搖、運鬼力士、天狗、軒轅、大時、咸池、豐隆、吳時、白虎、大夫、天侯、狂虎,凡此十三神,并從月建易其位。所謂月空者,按《內經》云:月廓空無寫。王冰注云:論月輪中空日也。即非十三神之數。今《太平圣惠方》以六陽月在丙壬,以六陰月在甲庚,正如《外臺》所言:正月在丙壬,至十二月在甲庚之類,其理一也。但《外臺》言之詳,《圣惠》言之簡,今人多從其簡。或云:凡逐月安產藏衣,并向月德、月空方位,所有十三神煞,并從節氣更換。若交次月節,便作次月用書產圖者非也。假如正月十四日立春,若妊婦十三旦乳臥,豈可作去年十二月用?必依月分用之乃是。若依節氣使換,則天德、月德所在差矣。然月空與任謂之中天空頗相類。議者以為天空者,非十三神之數。蓋課中有天乙,貴人其位無可與對者,故此空是謂天空。值此神百事不宜,止宜安產婦床帳藏衣之類耳。《集圣歷》云:天德正月在丁,二月在坤,三月在壬,四月在辛,五月在干,六月在甲,七月在癸,八月在艮,九月在丙,十月在乙,十一月在巽,十二月在天。

又《堪輿歷》有游年、白虎、殺神在太歲后一辰。如太歲卯,則白虎在寅,余仿此推之。若產及藏衣犯之,則子母皆不利。

【王子亨云:《難產逆生論》稱犯一切神殺固有是理。然亦有自然難產,兒自逆生者,及產腸俱下者,產已則復如故。此非疾病所致。氣血所主,天下之理,蓋有不可窮詰者,亦宜知之。】

安產藏衣十三神吉兇方位

藏衣  安產   運鬼力士 雷公 招搖 軒轅

吉方  吉方  大時 咸池 豐隆 吳時 天狗

狂虎 天侯 大夫 白虎

正月 壬丙艮寅寅卯辰辰辰午申酉戌

二月 坤 【甲庚】 干亥卯子丑未巳酉巳戌亥

三月 丙壬坤申辰酉戌戌午子寅亥子

四月 甲庚巽巳巳午未丑未酉亥子丑

五月 丙壬艮寅午卯辰辰申子申丑寅

六月 庚甲干亥未子丑未酉卯巳寅卯

七月 丙壬坤申申 【子酉】 戌戌戌子寅卯辰

八月  【庚艮】 甲巽巳酉 【酉午】 戌丑亥卯亥辰巳

九月 丙壬艮寅戌卯辰辰子午申巳午

十月 庚甲干亥亥子丑未丑卯巳午未

十一月  【壬巽】 丙坤申子酉戌戌寅午寅未申

十二月 庚甲巽巳丑午未丑卯酉亥申酉

推婦人行年法

生氣方 產婦宜向之坐臥,及產帳向之開門,大吉。

反支月 遇此月即鋪灰,上用牛皮或馬驢皮訖,鋪草,勿令惡血污地,吉。

禍害月 不得于其上產,又不得向之二便,避之大吉。

絕命方 不得于其上產,又不得向之大小便,避之大吉。

懸尸日 遇此日產不得攀繩,宜懸馬轡攀之,大吉。

閉肚方 臨月至滿月并不得向之大小便及棄不凈之水,謹之吉。

八肛方 產帳不得向之開門,忌之大吉。

生氣方 反支月 禍害方 絕命方 懸尸日 閉肚方 八疘方 產母 卦宜 宜喚

十三歲行年在庚申坤 【正、七月】  離巽 【辰戌日】  在正西偏北辛 在正東偏北申 黃色衣西南首 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十四歲行年在巳未離 【二、八月】  坤兌 【卯酉日】  在正北偏西壬 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 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十五歲行年在戊午坎 【三、九月】  干艮 【丑未日】  在正東偏北甲 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 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十六歲行年在丁巳震 【四、十月】  艮干 【丑未日】  在正東偏北甲 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 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十七歲行年在丙辰艮 【五、十一月】  震艮 【子午日】  在正東偏南己 在正南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者 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十八歲行年在乙卯干 【六、十二月】  坎震 【巳亥日】  在正南偏東丙 在正南偏西丁 白色衣西北首 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十九歲行年在甲寅兌 【正、七月】  巽離 【辰戌日】  在正南偏西丁 在正南偏東丙 白色衣正西首 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二十歲行年在癸丑巽 【二、八月】  兌坤 【卯酉日】  在正西偏南庚 在正東偏南乙 青色衣東南首 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二十一歲行年在壬子坤 【三、九月】  離巽 【寅申日】  在正西偏北辛 在正東偏北甲 黃色衣西南首 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二十二歲行年在辛亥離 【四、十月】  坤兌 【丑未日】  在正北偏西壬 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 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二十三歲行年在庚戌坎 【五、十一月】  干艮 【子午日】  在正北偏東癸 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 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二十四歲行年在己酉震 【六、十二月】  艮干 【巳亥日】  在正東偏北甲 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 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二十五歲行年在戊申艮 【正、七月】  震坎 【辰戌日】  在正東偏南乙 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 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二十六歲行年在丁未干 【二、八月】  坎震 【卯酉日】  在正南偏東丙 在正南偏西丁 白色衣西北首 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二十七歲行年在丙午兌 【三、九月】  巽離 【寅申日】  在正南偏西丁 在正南偏東丙 白色衣正西首 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二十八歲行年在乙已巽 【四、十月】  兌坤 【丑未日】  在正西偏南庚 在正東偏北乙 青色衣東南首 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二十九歲行年在甲辰坤 【五、十一月】  離巽 【子午日】  在正西偏北辛 在正東偏南甲 黃色衣西南首 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三十歲行年在癸卯離 【六、十二月】  坤兌 【巳亥日】  在正北偏西壬 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 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三十一歲行年在壬寅坎 【正、七月】  干艮 【辰戌日】  在正北偏東癸 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 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三十二歲行年在辛丑震 【二、八月】  艮干 【卯酉日】  在正東偏北甲 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 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三十三歲行年在庚子艮 【三、九月】  震坎 【寅申日】  在正東偏南乙 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 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三十四歲行年在己亥干 【四、十月】  坎震 【丑未日】  在正南偏東丙 在正南偏西丁 白色衣西北首 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三十五歲行年在戊戌兌 【五、十一月】  巽離 【子午日】  在正南偏西丁 在正南偏東丙 白色衣正西首 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三十六歲行年在丁酉巽 【六、十二月】  兌坤 【巳亥日】  在正西偏南庚 在正東偏南乙 青色衣東南首 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三十七歲行年在丙申坤 【正、七月】  離巽 【辰戌日】  在正西偏北辛 在正東偏東甲 黃色衣西南首 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三十八歲行年在乙未離 【二、八月】  坤兌 【卯酉日】  在正北偏西壬 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 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三十九歲行年在甲午坎 【三、九月】  干艮 【寅丑日】  在西北偏東癸 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 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四十歲行年在癸巳震 【四、十月】  艮干 【丑未日】  在正東偏北甲 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 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四十一歲行年在壬辰艮 【五、十一月】  震坎 【子午日】  在正東偏南乙 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 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四十二歲行年在辛卯干 【六、十二月】  坎震 【巳亥日】  在正南偏東丙 在正南偏西丁 白色衣西北首 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四十三歲行年在庚寅兌 【正、七月】  巽離 【辰戌日】  在正南偏西丁 在正南偏東丙 白色衣正西首 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四十四歲行年在己丑巽 【二、八月】  兌坤 【卯酉日】  在正西偏南庚 在正東偏南乙 青色衣東南首 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四十五歲行年在戊子坤 【三、九月】  離巽 【寅申日】  在正西偏北辛 在正東偏北甲 黃色衣西南首 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四十六歲行年在丁亥離 【四、十月】  坤兌 【丑未日】  在正北偏西壬 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 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四十七歲行年在丙戌坎 【五、十一月】  干艮 【子午日】  在正北偏東癸 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 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四十八歲行年在乙酉震 【六、十二月】  艮干 【巳亥日】  在正東偏北甲 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 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四十九歲行年在甲申艮 【正、七月】  震坎 【辰戌日】  在正東偏南乙 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 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坐產時更用后法

體元子借地法

東借十步 西借十步 南借十步 北借十步 上借十步 下借十步

壁方之中四十余步,安產借地,或有穢污,或有東海神王,或有西海神王,或有南海神王,或有北海神王,或有日游將軍、白虎夫人,遠去十丈;軒轅、招搖舉高十丈;天符地軸入地十丈。令地空閑,產婦某氏安居無所妨礙,無所畏忌,諸神擁護,百邪速去。急急如律令,敕。

【前項借地法,于入月一日朱書一本,貼產婦房內墻壁上,更不湏避忌神殺也。】

禁草法

鋪草及氈褥訖,即咒曰:鐵鐵湯湯,非公所當。是王一言得之銅,一言得之鐵,母子相生,俱蔑鐵。急急如律令。

禁水法

欲產時貯水,咒曰:南無三寶水。水在井中為井水,水在河中為河水,水在器中為凈水,水在法中為真水。自知非真,莫當真水。

以凈持濁,以正治邪。日游、月殺,五士、將軍,青龍、白虎,朱雀、元武,招搖、天狗,軒轅、女妓,天吞、地吞,懸月、閉肚,六甲禁諱,十二神王,土符伏神,各安所在,不得動靜,不得忌干。若有動靜,若有忌干,施以神咒,當攝汝形。阿佉尼阿昆羅莫多梨娑地梨娑訶。

治產難橫生逆產胞衣不下靈符

見圖

靈符宜以水飛朱砂書之,貼于房內北壁上,至坐蓐之時,將符以針札就盞內化之,溫水調服。

【按前所著方論圖向符訣一帙,自夫人泛視之,以為迂遠,然艱于得子者恒相質問,則惟此書為要,屢試有明驗也。余每觀其護孕之方極為曲當,易產之藥悉有根據,至于圖向之趨避吉兇所關、符訣之元微神妙顯用,其誠有得于諸先哲者乎?不然王太仆諸公深于奧理者也,豈謬論耶?則是書也,誠當珍藏考究者,使舍此而施治于妊婦鮮有不誤矣。觀者勿以為迂遠云。】

產難論

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今富貴之家,過于安逸,以致氣滯而胎不轉動,或為交合使精血聚于胞中,皆致產難。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穩婆不悟,入手試水,致胞破漿干,兒難轉身,亦難生矣。凡產值候痛極,兒逼產門,方可坐草。時當盛暑,倘或血運血溢,當飲清水解之。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尤當溫厚,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濯足,亦致產難。

【注 若胎胞破早,血水先干,或難產勞傷氣血者,煎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益母草,不時與服,以協濟之。或以黃芪數斤,芎、歸四五斤許,大釜水煎,藥氣氤氳滿室,使產婦口鼻俱受其氣。臍帶以油紙捻燒斷,補接其陽氣。穩婆須擇老練者,當先施惠,預說與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是未產;或是雙胎,只說胎衣未下。恐驚則氣散,愈難生息。】

郭稽中產難論

產難者,因兒轉身,將兒枕血塊破碎,與胞中敗血壅滯,兒身不能便利,是以難產,急服勝金散,消散其血,使兒自易生。陳無擇云:多因兒未轉順,坐草太早,或努力太過,以致胞衣破而血水干,產路濇而兒難下,宜先服催生如神散以固其血。設或逆生橫產,當依法針刺之。

楊子建十產論

凡生產先知此十證,庶免子母之命折于無辜也。世之收生者,少有精良妙手,多致傾命,余因傷痛而備言之。

一曰正產。婦人懷胎十月,陰陽氣足,忽腰腹作陣疼痛,相次胎氣頓陷,至于臍腹痛極,乃至腰間重痛,谷道挺迸,繼之漿破血出,兒子遂生,名曰正產。

二曰傷產。蓋一人之生,陰注陽定,各有時日,不可改移。今有未產一月已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仍卻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但一切產母,未有正產之候,即不可令人抱腰,產母亦不可妄亂用力。蓋欲產之婦,臍腹疼痛,兒身未順,收生之婦,卻教產母虛亂用力,兒身才方轉動,卻被產母用力一逼,使兒錯路,忽橫忽倒,不能正生,皆緣產母用力未當之所致也。凡產母用力,須待兒子順身,臨逼門戶,方始用力一送,令兒下生,此方是產母之用力當也。若未有正產之候,而用力太早,并妄服藥餌,或有所傷動,令兒下生。譬如揠苗而助長,無益而有害矣。此名傷產。

三曰催產。言婦人欲產,漿破血下,臍腹作陣疼痛極甚,腰重谷道挺迸,頭至產門已見,是正產之候,但兒卻未生,即可服藥以催之。或有經及數日,產母困苦,已分明見得是正產之候,但兒子難生,亦可服藥,以助產母之正氣,令兒速得下生。此名催產。

四曰凍產。冬月天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以致兒子不能生下,此害最深。若冬月產者,下部不可脫去綿衣,并不可坐臥寒處,當滿房著火,常有暖氣,令產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常暖,血得熱則流散,使兒易生。此名凍產。

五曰熱產。盛夏之月,產婦要溫涼得所,不可恣意取涼,傷損胎氣;亦不可人多,熱氣逼襲產母,使產母血沸,而有發熱頭痛面赤昏運如醉,乃至不知人事。此名熱產。若夏月風涼陰雨,亦不可任意取涼,恐生大病。

六曰橫產。兒先露手或先露臂,此由產母未當用力而用之過也。兒身未順,用力一逼,遂至身橫不能生下,當令產母安然仰臥,后令看生之人,先推其手,令入直上,頭順產門,漸漸逼身,以中指摩其肩,不令臍帶羈、扳,推上而正之,或以指攀其耳而正之。須是產母仰臥,然后推兒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煎催生藥一盞,吃了方可用力令兒下生。此名橫產。

七曰倒產。產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兒子不能回轉,便直下先露其足,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不可令產母用分毫力,亦不可驚恐,使兒自順。

八曰偏產。兒身未正,產母用力一逼,致令兒頭偏拄左腿,或偏拄右腿,故頭雖露,偏拄一畔不能生下。當令產母仰臥,次令看生之人,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其頭,令兒頭頂端正,然后令產母用力一送,即便生下。若是小兒頭后骨偏拄谷道,只露其額,當令看生之人,以綿衣炙溫裹手,于谷道外方輕輕推兒頭令正,便令產母用力送兒生也。此名偏產。

九曰礙產。兒身已順而露正頂,不能生下,蓋因兒身回轉,肚帶攀其肩,以此露正頂而不能生。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人,輕推兒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撥其肚帶,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產母用力一送,使兒生下。此名礙產。

十曰坐產。兒將欲生,其母疲倦,久坐倚褥,抵其生路,急于高處系一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身,令兒生下,非坐在物上也。此名坐產。

十一曰盤腸產。每產則母大腸先出,然后兒生,其腸不收,以酢半盞,新汲水半盞調停,噀產母面,每噀一縮,三噀收盡,此良法也。

【注 按前證古法以箆麻子仁四十九粒,研涂產母頭頂,腸收上,急洗去。其腸若干,以磨刀水少許,火上微溫濕潤之,內用磁石煎湯飲之,即收上。磁石須陰陽家用有驗者。若以水噀母面,恐驚則氣散。】

交骨不開產門不閉

竊謂交骨不開,產門不閉,皆由元氣素弱,胎前失于調攝,以致氣血不能運達而然也。交骨不開,陰氣虛也,用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產門不閉,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湯。

產難子死腹中

產難子死腹中,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其血先下,胎干涸而然也。須驗產母,舌若青黑,其胎死矣,當下之。故產室坐臥,須順四時方向,并遵五行避忌則吉。

【注 夫子死腹中者,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或抱腰太重,或頻探試水,胞衣先破,血水先盡,而胎干涸故耳。其候產母唇舌皆黑者,子母俱死。若舌青或脹悶甚者,其子已死矣。先以平胃散一兩,酒水各半煎,卻投(石卜)硝半兩,即熱皮硝,服。或用硝一兩,以童便調下亦妙。】

熱病胎死腹中

熱病以致胎死不能出者,但服黑神散,其胎自下矣。

【注 按陳無擇先生云:前證當視產母,若面赤舌青,知其子死;面青舌赤,知其母死子生;唇青吐沫,母子俱死;若雙胎,或一死一活。用黑神散,竊謂前證宜補助產母,使其胎自下,黑神散恐其太熱,不宜輕用。果一胎已死者,用平胃散、(石卜)硝、水銀下之,最為穩當,庶不并傷生者。又郭氏曰:因母患熱病至六七日以后,臟腑熱極熏煮其胎,是以致死。緣兒死身冷,不能自出,但服黑神散暖其胎,須臾溫暖,即自出矣。】

胞衣不出

郭稽中曰:胎衣不下者,因氣力疲憊,不能努出,或血入衣中,脹大而不能下,以致心胸脹痛喘急,速服奪命丹,血散脹消,其衣自下。牛膝散亦效。

【注 若腸出而氣虛不能入,用補中益氣湯,或箆麻子仁一兩,研涂母頭頂心,即上。若胎衣不下,用箆麻子仁涂右腳心,胎衣下急洗之,緩則胎衣仍入;益母丸亦效。若胎衣未下,欲斷臍帶,須先以少物系墜,然后斷之,否則胞上搶心而死。其惡露流衣中者,腹中脹痛,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緩則不救。其元氣不能送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補固元氣,箆麻子肉涂母右腳心,衣下即洗去,緩則腸亦出。如腸不上,仍用此膏涂腦頂,則腸自入。】

【按郭氏云:亦有胎初下后,產婦力羸,不能更用氣力,產胞經停,遇風冷乘之,血道閉濇,故胎衣不下,取黑豆一合,炒令熟,入酢一大盞,煎三五沸去滓,分三服,溫服。】

產難脈訣

欲產之婦脈雜經。

【注 《難經》:一呼三至曰離經,此是陽加于陰一倍也。一呼一至亦曰離經,此是陰加于陽四倍也。注云:經者常也,胃脈離其經常之度也。平人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曰平和之脈。故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乃為一周,復從始之經再行。今一呼脈三至,一吸脈三至,呼吸定息脈行九寸,一日一夜脈行通計一千二百一十五丈,過于平脈之數,不在所起之經再起,故曰離經。若一呼一至,脈行寸半,一吸一至,脈行寸半,呼吸定息,脈行三寸,一日一夜通計脈行得四百單五丈,乃謂一周,是不及平脈之數,周而復始,亦不在所起之經再起,亦曰離經也。】

沉細而滑也同名。

【注 臨產之婦,脈見沉細而滑者,乃腎臟本脈之形。然腎系胞胎,見此脈者,亦與離經之脈同名也。】

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日日午定知生。

【注 若妊婦夜半時覺腹痛,定知來日午時當分娩也。《圣惠方》云:夜半子時覺腹痛,來日午時必定生產,謂子午相半,正半日數也。】

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上冷子當死,腹中須遣母歸冥。

【注 凡妊婦身有沉重者,胃氣絕也。又體熱寒栗頭運者,正氣衰陰氣盛也。若舌卷下脈青黑色,及舌反卷上冰冷不溫者,子母俱死之候。】

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

【注 凡妊婦面色赤,是榮氣流通,母活之候。舌上青色,是妊脈絡絕,胎死之候。】

唇口俱青沫又出,子母俱死總高(扌棄)。

【注 若妊婦唇口俱青色者,榮衛氣絕也。又口中吐出痰沫者,脾胃之氣俱絕,此是子母俱死之候。】

面青舌青沫出頻,母死子活是知真。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賢哲不虛陳。

【注 凡妊婦面與舌皆青色,又吐痰沫者,是產婦榮衛俱絕,胎氣沖上之候。此是子活母死之候,產下子,母必死也。按前論與《脈訣刊誤》所言不同,觀者審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泽县| 尼玛县| 武强县| 广汉市| 达州市| 云南省| 冷水江市| 莱阳市| 光泽县| 台北市| 永德县| 黑水县| 沿河| 东至县| 安顺市| 沧源| 乌拉特中旗| 会宁县| 科技| 淳安县| 兴海县| 兴业县| 九寨沟县| 海淀区| 苍溪县| 丹寨县| 平塘县| 宝丰县| 凤山县| 蕉岭县| 沁阳市| 北票市| 米林县| 宜州市| 大丰市| 石林| 宁蒗| 湖北省| 尚义县| 河南省|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