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1 信息概述

1.信息的定義

“信息”作為一個普遍使用的概念,理應有個定義。但是,由于人們觀察角度的不同,采用方法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對這門新學科進行比較長期的探索,因此,到目前為止,圍繞信息定義所出現的流行說法不下百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國學者從宏觀信息論的角度出發,一般認為,信息是“反映物質及其運動屬性及特征的原始事實”。

從信息來源的角度,大體可以將信息分為兩類:自然信息和社會信息。

自然信息是指不依賴人類社會,先于人類社會就在宇宙間、自然界客觀存在或隨即發生的各種生物信息和非生命物質的物理信息。自然信息有的已被人們感知,有的還不一定被人們感知。人類對自然信息的感知深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加深。

社會信息是指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為生存、生產和社會發展而產生、處理和利用的信息。例如,報刊、廣播、電視中存在的大量公眾信息;學術論文、期刊、雜志中刊登有大量的學術信息;公司的客戶名單、銷售計劃、意向合同中大量的商業信息,等等。

自然信息和社會信息一起構成了當前人類社會的信息體系,人們每時每刻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和傳播信息。

物質、能量和信息是人類社會賴以發展的三大重要資源。并且信息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信息的重要性,現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經成為獨立的產業,即信息產業。

2.信息與數據、知識、情報、消息等相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信息與數據、知識、情報、消息等相關概念有一定的聯系,但又有明顯的區別。

信息區別于數據。數據和信息的關系,可以形象地解釋為原料和成品的關系,數據是原材料,信息是制成品。數據代表真實的客觀世界,除本身外沒有其他意義。信息則是定義了關系的數據,具有超出事實本身的額外價值。從數據管理或通信的角度出發,由于信息是通過具體的數據形式被存儲和傳輸的,因此數據又可被看作是信息的載體。

信息區別于知識。知識是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人的主觀世界對于客觀世界的概括和反映。信息是知識的基礎,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識,有的信息有豐富的知識內容,有的信息就沒有什么知識內容。

信息區別于情報。情報通常是指秘密的、特定的、新穎的一類信息,可以說所有的情報都是信息,但不能說所有的信息都是情報。

信息區別于消息。人們通常所說的消息是指包含某種內容的音訊。消息是信息的反映形式,信息是消息的實質內容。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表,信息是消息的內涵。而且不同的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是不同的,有的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消息中甚至不包含信息。

信息區別于信號。信號是信息的載體,信息是信號所載荷的內容。

3.信息的主要特征

信息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普遍性:只要有物質和物質運動存在,就會有信息。

(2)傳遞性:信息可以通過語言、文字、聲、光、磁等信息傳播媒體進行傳遞。信息只有通過傳遞(發布)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3)可識別性:任何信息都可以被特定的對象所識別而發揮作用。人類可以通過感覺器官來識別自然信息和社會信息,也可以通過特定的傳感器、儀器等來檢測自然信息。

(4)轉換性:信息可以由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例如,各種自然信息可以被轉換成文字、語言等社會信息,或被轉換為計算機代碼、電波信號等。

(5)存儲性:信息必須依附于物理載體存在。載體就是承載信息的媒體。自然界的空氣、聲、光、電到紙張、磁盤、磁帶、光盤等都可以成為信息的載體。

(6)再生性:信息可以被再次處理,如采集、加工、傳輸、存儲等。經過分析處理可以得到更具有利用價值的信息。

(7)時效性:過時的信息不再具有利用價值。

(8)共享性: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如廣播、電視、因特網上發布的大量信息可以廣泛地被人們所共享。被共享后的信息不會消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榕江县| 灵川县| 湘西| 宽城| 民勤县| 旌德县| 博客| 怀来县| 思南县| 郓城县| 古蔺县| 鲁甸县| 长岭县| 台江县| 塘沽区| 黎川县| 商南县| 潍坊市| 囊谦县| 保靖县| 郓城县| 阳新县| 绥阳县| 吴川市| 盐津县| 独山县| 鲁甸县| 荣昌县| 锡林浩特市| 会同县| 色达县| 会东县| 达孜县| 黔西| 盐边县| 平原县| 南召县| 乐清市| 威宁|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