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工基礎實驗教程
- 陳凱 張弛 張忠民編著
- 677字
- 2018-12-30 16:43:04
1.4.2 要正確判斷電路圖中所有實物之間的連接關系
正確對應了電路圖中的圖形符號和實物元件后,要準確判斷實物之間的連接關系,就需要對電路圖中的幾個重要名詞做到熟練掌握。
(1)支路:兩個二端元件通過一根導線相連,構成一個不分叉的二端電路結構,該結構被稱為一個支路;任意一個二端元件可以構成一個支路。圖1.4.1中由電路元件構成的支路共有7個,其中獨立電壓源.US和電阻R1構成一個支路,其他每個二端元件自己構成一個支路;由導線形成的支路有2個。在集總參數(shù)電路中,同一支路中各元件流過的電流相同,同一支路中的元件互換位置不改變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

圖1.4.1 名詞解釋電路圖1
(2)節(jié)點:電路中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交匯點被稱為節(jié)點,圖1.4.1中共有6個節(jié)點。
(3)回路:電路中由導線和元件構成的閉合路徑被稱為回路,例如圖1.4.1中獨立電壓源.US、電阻R1和電阻R2及將它們相連的導線共同構成一個回路。
(4)串聯(lián):兩個二端元件通過一根導線相連構成串聯(lián)結構,圖1.4.1中獨立電壓源.US和電阻R1即為串聯(lián)結構;同一支路中的所有二端元件之間的連接關系都是串聯(lián)。
(5)并聯(lián):兩個二端元件通過兩根導線相連,構成的閉合回路即可視為并聯(lián),圖1.4.1中電阻R2和電容C的連接關系即為并聯(lián);電路圖中連接在兩個相同節(jié)點間的所有支路都是并聯(lián)結構,例如圖1.4.1中電壓源.US和電阻R1串聯(lián)后形成的支路和R2所在支路也是并聯(lián)結構。

圖1.4.2 名詞解釋電路圖2
在圖1.4.1中,由于A點和E點等電位,B點和F點等電位,因此我們可以把圖1.4.1改畫為圖1.4.2所示的形式。根據(jù)圖1.4.2的連接形式,我們可以將電阻R和電壓表并聯(lián)后的整體視為一個二端結構,該二端結構和電感L及電流表都為串聯(lián)關系,共同構成一個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