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視頻特效(一)——調色特效

本章學習目標

● 認識視頻特效的基本操作

● 理解關鍵幀的含義,掌握關鍵幀的應用

● 掌握調色特效的類型以及各種特效參數的設置

3.1 視頻特效基礎

在Premiere中使用視頻特效,可以使枯燥的視頻作品變得生動起來,例如,在同一視頻中不同的位置設置不同的顏色,可以使視頻的顏色變化豐富多彩,從而產生時空變化的效果。事實上,所謂的特效實際上就是運用濾鏡,濾鏡處理過程實際上就是將原有素材或已經處理過的素材,經過軟件中內置的數字運算和處理后,將處理好的素材再次按照用戶的意愿輸出。在學習具體的視頻特效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關于視頻特效的基本操作。

3.1.1 視頻特效操作基礎

Premiere的特效完全放置在“特效”面板中,在該面板中,所有的特效被分為4類,分別是“音頻特效”、“音頻轉換”、“視頻特效”和“視頻轉換”,如圖3-1所示。

圖3-1 特效分類

關于視頻特效的操作包括特效的添加、設置、刪除、查找、重命名等操作,下面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特效的操作,例如如何添加、設置以及刪除。實例效果如圖3-2所示,通過特效的使用,使一張靜態的圖片產生了動態的效果。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如3-2 施加徑向模糊后的效果圖對比

步驟1 加入視頻特效。將需要施加特效的素材拖到時間線上,選中該素材,在特效面板中選擇“視頻特效”|“Blur&Sharpen”(模糊與銳化)|“Radial Blur”(徑向模糊),將其拖到“時間線”窗口中的素材上,如圖3-3所示。

圖3-3 給素材添加視頻特效

步驟2 參數設置。在“特效控制”面板中可以進行相應的參數設置,直接輸入數字或拖動滑塊,具體的參數設置如圖3-4所示。

圖3-4 視頻特效的參數設置以及效果預覽

步驟3 預覽效果。

上面介紹了如何添加視頻特效,接下來介紹如何將不需要的特效刪除。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首先在“時間線”窗口中選中一個已經添加了視頻特效的素材,在“特效控制”面板上選中要刪除的視頻特效項,直接按Delete(刪除)鍵或者單擊“特效控制”面板右上角的圖標,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刪除所選特效”命令,即可刪除所選擇的視頻特效。

步驟2 如果要刪除素材中所有的視頻特效,則單擊“特效控制”面板右上角的圖標,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刪除素材所有特效”命令,即可全部刪除。

3.1.2 關鍵幀的含義

如果用戶制作過Flash動畫,或者接觸過三維動畫軟件,對于關鍵幀這個詞應當不會陌生。關鍵幀是指包含在剪輯中特定點影像特效設置的時間標記。上面講到了如何對一段素材添加視頻特效,而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給一段素材的其一或多個部分添加視頻特效,這個時候就需要在該段素材上添加關鍵幀,這一點比較重要,下面結合前面講過的例子,以給素材的某一部分使用徑向模糊為例,詳細介紹如何給素材添加關鍵幀。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在“特效控制”面板中單擊“Radial Blur”特效左邊的三角符號,展開參數設置面板,如圖3-5所示。單擊“Amount”參數左側的圖標(固定動畫)使它變成狀,就會在右側的時間標尺上添加第一個關鍵幀,這時將“Amount”的值調整為1,如圖3-6所示。

圖3-5 參數設置面板

圖3-6 給素材添加第一個關鍵幀

步驟2 將播放頭拖到另外一個需要添加關鍵幀的位置,再單擊“添加/刪除關鍵幀”按鈕,就可在播放頭所在的位置添加一個新的關鍵幀,這時“Amount”的值仍保持為1不變,如圖3-7所示。

圖3-7 給素材添加第二個關鍵幀

步驟3 將播放頭拖到另外一個需要添加關鍵幀的位置,再單擊“添加/刪除關鍵幀”按鈕,就可在播放頭所在的位置添加一個新的關鍵幀,這時“Amount”的值調整為53,如圖3-8所示。

圖3-8 給素材添加第三個關鍵幀

至此,添加關鍵幀以及給素材上的關鍵幀使用視頻特效的操作已完成,下面可以在“時間線”窗口或“特效控制”面板中將播放頭拖到第一個關鍵幀的位置,單擊“監視器”窗口中的播放按鈕就可以預覽效果了。此時將產生一個動態的徑向模糊效果。

以上介紹了怎樣給素材創建關鍵幀,下面介紹怎樣刪除關鍵幀。

步驟1 選擇一個或多個關鍵幀圖標,按Delete鍵即可,或者將播放頭拖到要刪除的關鍵幀處,然后單擊“添加/刪除關鍵幀”按鈕

步驟2 如果想要刪除素材上所有的關鍵幀,首先應在“時間線”窗口中選中素材,然后單擊“特效控制”面板中的按鈕使它變為。此時,會彈出一個“警告”面板,如圖3-9所示,單擊面板中的“確定”按鈕即可刪除素材上的所有關鍵幀。值得注意的是,只能刪除后來添加的關鍵幀,起始幀和結尾幀是不能刪除的。

圖3-9 “警告”面板

提示:單擊“關鍵幀導航”按鈕,使播放頭在各個關鍵幀間進行定位。按鈕表示定位到前一個關鍵幀,按鈕表示定位到后一個關鍵幀,用鼠標拖動素材上的關鍵幀圖標就可以調整關鍵幀的位置。

3.2 調色特效

調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工作,經常需要將拍攝的素材進行顏色調整,例如,當想用某種顏色表現某種心情時,或想讓畫面更有生機時,都需要進行圖像的顏色校正和調整。Premiere Pro CS3提供了一整套的圖像調整工具,還可以與Photoshop共享顏色調整參數。在Premiere Pro CS3中,調色特效主要有3組,分別在“特效”面板|“視頻特效”下的“調節”(Adjust)、“圖象控制”(Image Control)和“顏色校正”(Color Correction)文件夾中,下面分別對其做一介紹。

3.2.1 調節(Adjust)特效

“調節”(Adjust)是一類通過調整畫面亮度、對比度和色彩增強的視頻特效,可以對畫面的某些缺陷加以彌補和修復,還可以增強某些特殊效果。

由于調整類特效包括很多種類型,所以這里介紹Adjust調整類視頻特效中比較常用的一些類型,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了解其他類型的調整類視頻特效。

打開調整類視頻特效的方法為:執行“效果”面板|“視頻特效”|“調節”(Adjust)命令,即可打開視頻特效列表,如圖3-10所示。

圖3-10 “調節”類視頻特效

其中,“自動對比度”(Auto Contrast)、“自動電平”(Auto Levels)和“自動色彩”(Auto Color)對素材應用上述特效以后,會自動調整素材的對比度、色階和色彩,這里不再介紹它們的詳細使用方法。

1. 回旋核心(Convolution Kernel)

“回旋核心”(Convolution Kernel)效果是根據數學卷積分的運算來改變素材中每個像素的亮度值。其參數設置如圖3-11所示。

圖3-11 “回旋核心”參數設置

設置卷積分的方法如下:

(1)在該效果的設置對話框中的M11、M12、M13等參數可以將其理解為如圖3-12所示顯示一個代表像素亮度增效的矩陣,中間的柵格(M22)代表用于卷積分的當前像素,周圍柵格代表當前像素周圍鄰接的像素。可以根據比例來加入數值,如果希望當前像素左邊的像素亮度是當前的4倍,則在左邊方格中輸入4,從而改變像素的亮度數值。

圖3-12 亮度增效的矩陣

(2)在“偏移”(Offset)項的輸入欄中,輸入一個數值,此數值將被加到計算的結果中。

(3)在“比例”(Scale)項的輸入欄中,可以輸入一個數值,在積分操作中包含的像素亮度總和將除以此數值。

應用“回旋核心”的效果如圖3-13所示。

圖3-13 “回旋核心”的效果圖

2. 提取(Extract)

“提取”(Extract)效果可從視頻素材中吸取顏色,然后通過設置灰色的范圍控制影像的顯示。其參數設置如圖3-14所示。

圖3-14 “提取”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Input Range”(輸入范圍):對話框中柱狀圖用于顯示在當前畫面中每個亮度值上的像素數目,拖動滑塊,可以設置將被變為白色或黑色的像素范圍。

(2)“Softness”(柔化):圖像的柔和程度,通過控制灰度值得到柔和程度。該值越大,灰度值越高。

(3)“Invert”(反轉):選中Invert選項可以反轉效果。

3.照明效果(Lighting Effects)

“照明效果”(Lighting Effects)模擬光源照射在圖像上的效果,其變化比較復雜。它的控制參數可分為兩大類,其參數設置如圖3-15所示。

圖3-15 “照明效果”參數設置

(1)燈光類型。主要包括方向、泛光燈、聚光燈3種類型。

方向:使光從遠處照射,這樣光照角度就不變化,像太陽光一樣。

泛光燈:使光在圖像的正上方向照射,像一張紙上方的燈泡一樣。

聚光燈:投射一橢圓形的光柱。預覽窗口中的線條定義光照方向和角度,而手柄定義橢圓邊緣。

(2)屬性。主要包括環境、光澤和曝光。

環境:表示影響光照效果的其他光源,它將與設定的光源共同決定光照的效果,像太陽光與熒光燈共同照射時的效果。

光澤:決定圖像表面反射光線的多少。

曝光:曝光過度使光線變亮,作用效果明顯;曝光不足使光線變暗,圖像的大部分區域為黑色;曝光為零時沒有作用。

應用“照明效果”的效果如圖3-16所示。

圖3-16 應用“照明效果”的效果圖

4.電平(Levels)

“電平”(Levels)特效綜合了色彩平衡、亮度、對比度和反轉特效的多種功能,使用它可以調整素材的亮度、明暗對比和中間色彩。和大多數特效相同,通過單擊“設置”按鈕,可以打開設置對話框,如圖3-17所示。

圖3-17 “Levels”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Channel”(通道):單擊下拉列表框可以選擇需要調整的通道。

(2)“Input Levels”(輸入色階):當前畫面幀的輸入灰度級顯示為柱狀圖。柱狀圖的橫向X軸代表亮度數值,從左邊的最黑(0)到右邊的最亮(255);縱向Y軸代表在某一亮度數值上總的像素數目。將柱狀圖下的黑三角形滑塊向右拖動,使影片變暗;向左拖動白色滑塊增加亮度,拖動灰色滑塊可以控制中間色調。

(3)“Output Levels”(輸出色階):使用Output Levels輸出水平欄下的滑塊可以減少片段的對比度。向右拖動黑色滑塊可以減少片段中的黑色數值;向左拖動白色滑塊可以減少片段中的亮度數值,效果如圖3-18所示。

圖3-18 “Levels”特效效果對比

5.調色(ProcAmp)

“調色”(ProcAmp)特效可以分別調整影片的亮度、對比度、色相和飽和度。參數設置框如圖3-19所示。

圖3-19 “ProcAmp”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Brightness”(亮度):控制圖像亮度。

(2)“Contrast”(對比度):控制圖像對比度。

(3)“Hue”(色調):控制圖像色相。

(4)“Satutration”(飽和度):控制圖像顏色深度。

(5)“Sprit Percent”:該參數被激活后,可以調整范圍,對比調節前后的效果。

該圖像經過色相參數設置后,紅花變成了紫花。效果如圖3-20所示。

圖3-20 “ProcAmp”特效效果對比

3.2.2 調節特效應用實例——米蘭時裝

本實例通過多幅畫面的快速切換,體現出模特時裝展示的節奏,同時施加一定的特效,使畫面顯示豐富多彩。在此主要應用的特效有電平(Levels)、照明效果(Lighting Effects)和提取(Extract),希望讀者熟練掌握各特效的特點以及應用。

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新建一個項目,在“裝載預置”選項卡中,選擇DV-PAL下的Standard 48kHz,將項目命名為“米蘭時裝”,然后單擊“確定”按鈕,保存設置新建一個項目。

步驟2 雙擊“項目”窗口的空白處,將準備好的“米蘭時裝”文件夾中的素材導入到“項目”窗口中,如圖3-21所示。

圖3-21 導入素材窗口

步驟3 在“項目”窗口中分別對每一張圖片設置持續時間為5幀,即選中圖片后,單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執行“速度/持續時間”命令,設置持續時間為5幀。

步驟4 分別將素材中的女模特圖片拖到時間線軌道上依次排列,如圖3-22所示。

圖3-22 女模特圖片的擺放

步驟5 新建序列2,執行“文件”|“新建”|“序列”命令,命名為sequence02,分別將素材中的男模特圖片拖到時間線sequence02視頻1軌道上依次排列,如圖3-23所示。

圖3-23 男模特圖片的擺放

步驟6 建立標題字幕。執行“文件”|“新建”|“字幕”命令,命名為Title01后,打開“字幕編輯”對話框,利用文本工具,在字幕編輯區域輸入“Milan”字幕,如圖3-24所示。

圖3-24 “字幕編輯”對話框

步驟7 利用同樣的方法,建立名為Title02的字幕文件,輸入文字“fashionable”;建立名為Title03的字幕文件,輸入文字“dress”;建立名為Title04的字幕文件,輸入文字“Milan fashionable dress”,文字擺放效果如圖3-25所示。

圖3-25 文字擺放效果圖

步驟8 新建序列3,執行“文件”|“新建”|“序列”命令,命名為sequence03,分別將字幕文件Title01、Title02、Title03、Title04拖到時間線sequence03視頻1軌道上依次排列,如圖3-26所示。

圖3-26 字幕文件的擺放

步驟9 新建序列4,執行“文件”|“新建”|“序列”命令,命名為sequence04,分別將sequence03、sequence01、sequence02拖到時間線sequence04視頻1軌道上依次排列,將圖片11、12、13等多張圖片分別排列其后.

步驟10 選中圖片13,給它施加電平特效,即將“視頻特效”|“調節”|“電平”拖到圖片13上,設置參數如圖3-27所示。通過關鍵幀中數值的變化,使畫面產生一個白場的過渡。該操作可同樣加在圖片14上。

圖3-27 “電平”參數設置效果圖

步驟11 選中圖片16,給它施加提取特效,即將“視頻特效”|“調節”|“提取”拖到圖片16上,設置參數如圖3-28所示,使畫面產生一個黑白銳化的過渡效果。

圖3-28 黑白銳化效果圖

步驟12 選中圖片21,給它施加光照效果特效,即將“視頻特效”|“調節”|“照明效果”拖到圖片21上,設置參數如圖3-29所示,通過關鍵幀中數值的變化,使畫面產生一個動態光照效果。

圖3-29 光照效果圖

步驟13 選中圖片23,給它設置運動效果,設置參數如圖3-30所示,使畫面產生一個由大變小的效果。同樣的道理,使圖片24產生一個由小變大的效果,兩張圖片交替變化。

圖3-30 圖片的運動效果圖

其他畫面的變化,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同時在制作過程中多處使用關鍵幀產生淡出的過程。具體的效果以及項目文件,用戶可到素材資源處查看。各素材在時間線中的擺放,如圖3-31所示。最后將背景音樂文件拖到聲音軌道中。

圖3-31 素材在時間線中的擺放

步驟14 按鍵盤上的空格鍵預演效果,保存文件。

本實例所涉及的素材比較多,讀者可根據情況有選擇的應用,在這里只要掌握多種特效在片段中的應用即可。

3.2.3 圖像控制(Image Control)特效

“圖像控制”(Image Control)特效主要是用來調整圖像的色彩,以彌補拍攝時候造成的畫面缺陷,或者調整讀者想要的效果。

打開圖像控制類視頻特效的方法為:執行“特效”面板|“視頻特效”|“圖像控制”(Image Control),即可打開視頻特效列表,如圖3-32所示。

圖3-32 “Image Contro”類視頻特效

該視頻特效主要包括“Gamma”校正(Gamma Correction)、“黑與白”(Black&White)、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RGB))、色彩匹配(Color Match)、色彩傳遞(Color Pass)、色彩替換(Color Replace)6種類型。

1.黑與白(Black&White)

“黑與白”(Black&White)特效可以將彩色圖像轉換為黑白圖像。

2.色彩平衡(RGB)(Color Balance(RGB))

“色彩平衡(RGB)”(Color Balance)效果通過調節R、G、B顏色數值來改變影像的顏色。單擊“設置”按鈕,可以打開設置對話框,如圖3-33所示。

圖3-33 “Color Balance(RGB)”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Red”:拖動滑塊調整圖像中的紅色通道數值。

(2)“Green”:拖動滑塊調整圖像中的綠色通道數值。

(3)“Blue”:拖動滑塊調整圖像中的藍色通道數值。

下面的素材圖片呈藍色調,略顯單調,通過應用該特效改變圖像的色彩傾向,使其呈藍綠色調,效果如圖3-34所示。

圖3-34 “Color Balance(RGB)”特效效果對比

3.色彩傳遞(Color Pass)

“色彩傳遞”(Color Pass)特效可使素材圖像中的某種指定顏色保持不變,而把圖像中其他部分轉換為灰色。單擊“設置”按鈕,可以打開設置對話框,其參數設置如圖3-35所示。

圖3-35 “Color Pass”參數設置

色彩傳遞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將鼠標放到“Clip Sample”(素材取樣)視窗中出現滴管工具,然后單擊選取需要的顏色。

(2)在對話框中拖動“Similarity”(相似性)滑塊,可以增加或減少選取顏色的范圍。

(3)選中“Reverse”(反轉)選項,可以反轉過濾效果,即除指定的顏色變為灰色顯示外,其他顏色都保持不變。效果如圖3-36所示。

圖3-36 “Color Pass”特效效果對比

4.色彩替換(Color Replace)

“色彩替換”(Color Replace)特效可以指定某種顏色,然后使用一種新的顏色替換指定的顏色。其參數設置如圖3-37所示。

圖3-37 “Color Replace”參數設置

色彩替換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將鼠標放到“Clip Sample”(素材取樣)視窗中出現滴管工具,然后單擊選取需要的顏色。

(2)單擊“Replace Color”(替換色)替換顏色塊,在彈出的“拾色器”對話框中選取要替換的顏色(新的顏色),單擊“確定”按鈕。

(3)在對話框中拖動“Similarity”(相似性)滑塊,增加或減少被替換顏色的范圍。當滑塊在最左邊時,不進行顏色替換;當滑塊在最右邊時,整個畫面都將被替換顏色。

(4)選中“Solid Colors”(實色)選項,在進行顏色替換時將不保留被替換顏色中的灰度顏色,替換顏色可以在效果中完全顯示出來。效果如圖3-38所示。

圖3-38 “色彩替換”特效效果對比

5.Gamma校正(Gamma Correction)

“Gamma校正”(Gamma Correction)特效通過改變中間色調的亮度,讓圖像變得更暗或更亮。單擊“設置”按鈕,可以打開參數設置對話框,如圖3-39所示。

圖3-39 “Gamma Correction”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Gamma校正”(Gamma Correction):拖動滑塊調整Gamma值,該值越大圖像越暗,該值越小圖像越亮。

該素材通過調整后,圖像變亮,效果如圖3-40所示。

圖3-40 “Gamma校正”特效效果對比

6.色彩匹配(Color Match)

“色彩匹配”(Color Match)一般用于對多段影片的風格統一或者是摳像后的場景協調,其參數設置如圖3-41所示。

圖3-41 “色彩匹配”參數設置

“色彩匹配”提供了3種匹配方式,分別為HLS(色相、飽和度、亮度)、RGB和曲線模式。根據圖像需要的匹配效果不同,可以選擇合適的匹配方式。在“取樣”欄中需要指定原始顏色,在“目標”欄中需要指定匹配的目標顏色。

(1)HLS方式下,可以對圖像的主體、暗部、中間色調和高光區域進行色相、飽和度、亮度的匹配,也可以只選擇其中某項來匹配顏色。

(2)RGB方式下,可以對圖像的主體、暗部、中間色調和高光區域進行紅色、綠色、藍色通道的匹配,也可以只選擇其中某項來匹配顏色。

(3)曲線方式下,可以曲線方式對選擇的樣本顏色進行紅色、綠色、藍色通道的匹配,也可以只選擇其中某項來匹配顏色。

3.2.4 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or)特效

“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or)特效是Premiere提供的高級調色工具,利用這個顏色工具,可以應付復雜的調色問題。色彩校正特效可以分別調整圖像的陰影、中間色調與高光部分,可以指定這些部分的范圍,同時,可以使用HSL、RGB或者曲線等多種方式來調節色調。

打開色彩校正類視頻特效的方法為:執行“特效”面板|“視頻特效”|“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or),即可打開視頻特效列表,如圖3-42所示。

圖3-42 “色彩校正”類視頻特效

下面我們分別介紹各種特效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1.快速色彩校正(Fast Color Corrector)

應用該特效可以打開參數設置對話框,如圖3-43所示,圖中只顯示了部分參數選項。

圖3-43 “Fast Color Corrector”參數設置

(1)“Show Split View”(顯示分割視圖):可以將預覽視窗分割為兩塊,以比較調節前后的效果。

(2)“White Balance”(白平衡):用于設置白色平衡。數值越大,畫面中的白色越多。

(3)“Hue Balance and Angle”(色相位平衡以及角度):調整色調平衡和角度,可以直接使用色盤改變畫面的色調。

(4)“Balance Magnitude”(平衡幅度):用于設置平衡數量。

(5)“Balance Gain”(平衡增益)與“Balance Angle”(平衡角度):增加白色平衡與設置白色平衡角度。

2.亮度和對比度(Brightness&Contrast)

“亮度和對比度”(Brightness&Contrast)可以調節畫面的亮度和對比度。該效果同時調整所有像素的亮部區域、暗部區域和中間色區域,但不能對單一通道進行調節。參數欄如圖3-44所示。

圖3-44 “Brightness&Contrast”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Brightness(亮度):亮度設置。正值增加亮度,負值降低亮度。

(2)Contrast(對比度):對比度設置。正值增加對比度,負值降低對比度。

在參數欄中拖動兩個滑塊可以分別調節層的亮度和對比度,該素材在拍攝時采光不好,導致畫面比較陰暗,通過對素材應用亮度和對比度特效前后的效果如圖3-45所示,左圖為原圖。

圖3-45 “亮度和對比度”效果對比

3.亮度校正(Luma Corrector)

“亮度校正”特效用于調整圖像的陰影、中間色調與高光部分,并且可以指定這些部分的范圍。使用該特效可打開設置對話框,如圖3-46所示。

圖3-46 “Luma Corrector”參數設置

(1)“Tonal Range Definition”(色調范圍定義):可以調整圖像中的高光、中間調和陰影的范圍。

(2)“Brightness”(亮度):用于更改圖像的亮度。

(3)“Contrastness”(對比度):用于更改圖像的對比度。

(4)“Contrast Level”(對比度電平):用于更改圖像的對比度的級別。

(5)“Gamma”:提高或降低圖像中顏色的中間范圍。使用Gamma參數進行調整,圖像將會變亮或變暗,但是圖像中陰影部分和高亮部分不受影響,圖像中固定的黑色和白色區域不會受影響。

(6)“Pedestal”(基準):該參數將會影響中間區域和陰影區域中的亮度。對圖像中高亮部分的亮度影響比較小。

(7)“Gain”(增益):該參數將會影響中間區域和高亮區域中的亮度。該參數對圖像中陰影部分的亮度影響比較小。

(8)“Secondary Color Correction”(附屬色彩校正):用于設置二級色彩校正。

4.亮度曲線(Luma Curve)

應用該特效可以打開參數設置對話框,如圖3-47所示。

圖3-47 “Luma Curve”參數設置

和前面介紹的特效相比,亮度曲線調整特效包含一個亮度調整曲線圖。通過改變曲線圖中的曲線可以調整圖像的亮度,其他參數的含義可以參考前面特效的參數設置。

應用亮度曲線調整前后的效果如圖3-48所示。

圖3-48 “Luma Curve”特效效果對比

5.RGB色彩校正(RGB Color Corrector)

“RGB色彩校正”特效的參數大部分都已經做過介紹,所不同的是它包含一個RGB選項,如圖3-49所示。用戶可以通過改變紅、綠、藍3個通道中的參數設置,改變圖像的色彩。

圖3-49 “RGB Color Corrector”參數

應用“RGB色彩校正”前后的效果,如圖3-50所示。

圖3-50 “RGB色彩校正”效果對比

6.RGB曲線(RGB Curves)

“RGB曲線”調整和前面介紹的特效控制參數大部分相同,不同的是可以通過曲線調整主軌道、紅色、藍色和綠色通道中的數值,以達到改變圖像色彩的目的。下面通過具體的參數設置,實現圖像的亮度調整,如圖3-51所示,效果如圖3-52所示。

圖3-51 “RGB Curves”參數設置

圖3-52 “RGB Curves”特效效果對比

7.三路色彩校正(Three-WayColor Corrector)

“三路色彩校正”特效的參數也和前面所介紹的大部分參數相同,不同的是,可以通過旋轉3個色調盤來調節不同色相的平衡和角度,如圖3-53所示。

圖3-53 “三路色彩校正”參數設置

應用“三路色彩校正”特效前后的效果,如圖3-54所示。

圖3-54 “三路色彩校正”特效效果對比

8.改變顏色(Change Color)

“改變顏色”(Change Color)特效用于改變圖像中的某種顏色區域的色調飽和度和亮度,需要用戶指定某一個基色和設置相似值來確定區域,其參數設置如圖3-55所示。

圖3-55 “改變顏色”特效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查看”(View):用于設置在合成圖像中觀看的效果。可以選擇校正層和色彩校正遮罩。

(2)“色相轉換”(Hue Transform):調制色相,以度為單位改變所選顏色區域。

(3)“亮度轉換”(Lightness Transform):該項用于設置所選顏色明度。

(4)“飽和度轉換”(Saturation Transform):設置所選顏色的色調。

(5)“色彩更改”(Color To Change):設置圖像中要改變顏色的區域顏色。

(6)“匹配限度”(Matching Tolerance):設置顏色匹配的相似程度,即顏色的容差度。(7)“匹配柔化”(Matching Softness):設置顏色的柔和度。

(8)“匹配顏色”(Match Color):設置匹配的顏色空間。

(9)“反轉色彩校正”(Invert Color Correction Mask):選中該復選框可以反向顏色校正。

應用“改變顏色”特效效果如圖3-56所示。

圖3-56 “改變顏色”特效效果圖

9.著色(Tint)

“著色”(Tint)特效用來調整圖像中包含的顏色信息,在最亮和最暗的之間確定融合度,它的參數設置如圖3-57所示。

圖3-57 “著色”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映射黑色到”與“映射白色到”:“映射黑色到”表示黑色像素被映射到該項指定的顏色;“映射白色到”表示白色像素被映射到該項指定的顏色;介于兩者之間的顏色被賦予對應的中間值。

(2)“著色數值”:指定色彩化的數量。

應用“著色”特效的效果如圖3-58所示,圖像中黑色映射為白色,白色映射為黑色。

圖3-58 “著色”特效效果圖

10.色彩均化(Equalize)

“色彩均化”(Equalize)可以改變圖像的像素值,并將它們平均化處理。它的參數如圖3-59所示。

圖3-59 “色彩均化”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均衡”:應用指定均化方式。有3種方式,RGB方式是基于紅、綠、藍平衡圖像;亮度方式是基于像素亮度;Photoshop風格方式是重新分布圖像中的亮度值,使其更能表現整個亮度范圍。

(2)“均衡數量”:重新分布亮度值的程度。

應用“色彩均化”特效的效果如圖3-60所示。

圖3-60 應用“色彩均化”特效的效果圖

11.色彩平衡(HLS)(Color Balance(HLS))

“色彩平衡(HLS)”效果通過對圖像進行色相、亮度和飽和度等參數調整,實現對圖像顏色平衡度的改變。其參數設置如圖3-61所示。

圖3-61 “Color Balance(HLS)”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Hue”(色相):控制圖像色相。

(2)“Lightness”(亮度):控制圖像亮度。

(3)“Saturation”(飽和度):控制圖像飽和度。

下面的素材圖片顏色發“火”,尤其人物膚色看起來感覺不真實,在此通過應用該特效,降低飽和度,可實現膚色的正常顯示,效果如圖3-62所示,參數設置可參考圖3-61。

圖3-62 “色彩平衡(HLS)”特效效果對比

12.轉換顏色(Change To Color)

“轉換顏色”(Change To Color)特效可以在圖像中選擇一種顏色將其轉換成為另一種顏色的色調、明度和飽和度的值,執行顏色轉換的同時也添加一種新的顏色,該特效與“改變顏色”(Change Color)特效不是同一個特效,它們存在本質的區別。關于該特效的參數設置,如圖3-63所示。

圖3-63 “轉換顏色”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從”:當前素材中需要轉換的顏色。

(2)“到”:指定轉換后的顏色。

(3)“更改”:指定在HLS色彩模式下對哪一個通道產生影響。

(4)“更改根據”:指定顏色轉換的執行方式,包括設置為顏色和轉換為顏色兩種。

(5)“寬容度”:指定色調、明度、飽和度的值。

(6)“柔化”:通過百分比控制柔和度。

(7)“查看校正遮罩”:通過遮罩控制顯示哪個部分發生改變。

13.通道混合(Channel Mixer)

“Channel Mixer”效果可以用當前顏色通道的混合值修改一個顏色通道。通過為每個通道設置不同的顏色偏移量,來校正圖像的色彩。

通過效果控制面板中各通道的滑桿調節,可以凋整各個通道的色彩信息。對各項參數的調節,控制著選定通道到輸出通道的強度。參數欄如圖3-64所示。

圖3-64 “Channel Mixer”參數設置

其參數功能如下:

(1)“Red-Red”~“Blue-Const”:由一個顏色通道輸出到目標顏色通道。數值越大輸出顏色強度越高,對目標通道影響越大。負值在輸出到目標通道前反轉顏色通道。

(2)“單色”(Monochrome):單色設置。對所有輸出通道應用相同的數值,產生包含灰階的彩色圖像。對于打算將其轉換為灰度的圖像,選擇“單色”非常有用。

“通道混合”(Channel Mixer)特效對圖像中的各個通道進行混合調節,雖然調節參數較為復雜,但是該特效可控性也更高。當需要改變色調時,該特效將是首選。圖3-65的素材本來是一張滿眼春色的圖片,可經過該特效調整后變成了滿眼秋色的效果圖,其參數設置如圖3-64所示。

圖3-65 “Channel Mixer”特效效果對比

3.2.5 色彩校正特效應用實例——五彩魚

在本實例中,通過調節特效和關鍵幀的配合使用,制作一副圖像顏色變化的動畫效果,給人產生一種奇妙的色彩變化。通過學習,要求熟練掌握通道混合器和色調調整特效的使用方法。

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新建一個項目,在“裝載預置”選項卡中,選擇DV-PAL下的Standard 48kHz,將項目命名為“五彩魚”,然后單擊“確定”按鈕,保存設置新建一個項目。

步驟2 選擇“文件”|“輸入”命令,將所需要的“魚.jpg”素材導入“項目”窗口中。

步驟3 在“時間線”窗口中,將“魚.jpg”素材拖到“視頻1”軌道上。選擇“素材”|“速度/持續時間”,設置該素材的時間長度為5s。

步驟4 選擇“特效”面板|“視頻特效”|“色彩校正”|“通道混合”(Channel Mixer)特效,將其賦予“魚.jpg”片段,同時打開“特效控制”窗口。

步驟5 在“特效控制”窗口,打開“通道混合”參數,依次為所有參數添加4個關鍵幀,其中1、4和2、3參數分別相同,4個參數值的設置如圖3-66所示。

圖3-66 “通道混合”參數設置

步驟6 按空格鍵,預覽效果,這時圖像的顏色發生了變化。

步驟7 接下來,選擇“特效”面板|“視頻特效”|“調節”(Adjust)|“調色”(ProcAmp)特效,將其賦予“魚.jpg”片段,同時打開“特效控制”窗口。

步驟8 在“特效控制”窗口展開“調色”參數,依次為所有參數添加4個關鍵幀,1、4和2、3參數分別相同,其中1、4采用默認值,2、3參數值的設置如圖3-67所示。

圖3-67 “調色”參數設置

通過施加該特效,使圖像由原來的藍色變成了粉紅色,從而產生了顏色動畫。

步驟9 按空格鍵,預覽效果,若效果滿意,保存文件,該實例的效果變化如圖3-68所示。

圖3-68 預覽效果圖

3.3 綜合練習1——魔幻背景

3.3.1 操作目的

通過對一片段施加多個特效從而產生虛化、色彩變化的背景,讓讀者了解視頻特效的基本操作以及各特效的參數設置;關鍵幀的使用,產生了顏色的變化動畫。

3.3.2 操作步驟

制作字幕與片段編輯

步驟1 啟動Premiere Pro CS3,新建項目文件“魔幻背景”,參數設置如圖3-69所示。

圖3-69 參數設置

步驟2 在工作界面中,選擇“文件”|“新建”|“字幕”命令,為該字幕文件命名為“標題”,打開“字幕設置”對話框,如圖3-70所示。

圖3-70 “字幕設置”對話框

步驟3 選擇文字工具,在字幕窗口安全區域內單擊鼠標左鍵,輸入文字“魔幻背景”。

步驟4 選中文字,設置其屬性,單擊“字幕屬性”|“屬性”左側的三角符號,展開屬性設置選項,字體選擇“楷體”,大小選擇48。

步驟5 單擊“字幕屬性”|“填充”左側的三角符號,設置其顏色填充屬性,如圖3-71所示。

圖3-71 顏色填充屬性設置

步驟6 單擊鼠標右鍵,執行“位置”|“水平居中”命令,使字幕居中,如圖3-72所示。

圖3-72 字幕效果

步驟7 單擊“字幕屬性設置”對話框右上角的圖標,關閉該對話框,字幕文件會自動加到“項目”窗口中。

步驟8 選擇“文件”|“輸入”命令,打開“導入文件”對話框,選擇“Cyclers.avi”文件導入到“項目”窗口中。

步驟9 在“時間線”窗口中,將“Cyclers.avi”文件拖入視頻1軌道,將“標題”文件拖入視頻2軌道,調整“標題”片段的出點,使其與“Cyclers.avi”片段的出點一致,如圖3-73所示。

圖3-73 片段的基本操作

制作變換的背景

步驟10 選擇“特效”面板|“視頻特效”|“變換”(Transform)|“攝像機視圖”(Camera View)特效,將其賦予“Cyclers.avi”片段,同時打開“特效控制”窗口。

步驟11 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單擊“攝像機視圖”(Camera View)特效右側的設置按鈕,打開設置對話框,各參數設置如圖3-74所示。

圖3-74 “Camera View”特效參數設置

步驟12 選擇“特效”面板|“視頻特效”|“模糊與銳化”(Blur&Sharpen)|“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特效,將其賦予“Cyclers.avi”片段,同時打開“特效控制”窗口,拖動滑動條,將“Blurriness”值設為“7.5”,如圖3-75所示。

圖3-75 “Gaussian Blur”特效參數設置

步驟13 選擇“特效”面板|“視頻特效”|“圖像控制”(Image Control)|“色彩平衡RGB”(Color Balance(RGB))特效,將其賦予“Cyclers.avi”片段,同時打開“特效控制”窗口。

步驟14 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單擊“色彩平衡(RGB)”特效左側的三角符號,打開參數設置屬性,如圖3-76所示。單擊參數“紅”(Red)、“綠”(Green)、“藍”(Blue)左側的固定動畫按鈕,添加關鍵幀,設置“紅”(Red)值為200。

圖3-76 設置“Color Balance(RGB)”特效

步驟15 將播放頭移到片段的出點,單擊“添加、刪除關鍵幀”按鈕,為其添加關鍵幀,調整各參數的值,如圖3-77所示。

圖3-77 調整“Color Balance(RGB)”特效各參數的值

步驟16 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單擊“攝像機視圖”(Camera View)特效左側的三角符號,打開參數設置屬性,如圖3-78所示。單擊參數“Latitude”(緯度)左側的固定動畫按鈕,添加關鍵幀,設置“Latitude”值為0。

圖3-78 設置“Camera View”特效

步驟17 在“時間線”窗口中,將播放頭拖到2秒10幀的位置,在“攝像機視圖”(Camera View)特效設置對話框中,單擊“添加、刪除關鍵幀”按鈕,為其添加關鍵幀,調整各參數的值,如圖3-79所示。

圖3-79 調整“Camera View”特效各參數的值

步驟18 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單擊“色彩平衡(RGB)”(Color Balance(RGB))特效,將播放頭拖到2秒10幀的位置,單擊“添加、刪除關鍵幀”按鈕,為其添加關鍵幀,調整各參數的值,如圖3-80所示。

圖3-80 設置“Color Balance(RGB)”特效

步驟19 使用預演,就可以看到背景的變化。

使字幕飛速旋轉

步驟20 在“時間線”窗口中,選中“標題”片段,打開“特效控制”窗口,單擊“運動”特效左側的三角符號,打開其屬性設置,當播放頭在0秒的位置時,分別為各參數添加關鍵幀并設置其參數,如圖3-81所示。

圖3-81 設置“運動”屬性

步驟21 將播放頭拖到4秒的位置,各參數設置如圖3-82所示。

圖3-82 參數設置

步驟22 按空格鍵預演,觀看預演效果,保存文件。

3.3.3 小結

在這一實例中,背景的制作最為奇妙。原來片段的內容已經看不清楚了,只是原有的色彩還依稀可見。這一切都要歸功于特效的應用。只要讀者能理解各特效的具體含義,一定能做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3.4 綜合練習2——制作多面透視效果

本練習是表現一種空間效果的練習,其制作思路是運用空間透視的方法,通過5段視頻片段表現出來,利用邊角特效,形成一個透視的空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多面透視效果。

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新建一個項目,在“自定義設置”選項卡中,設置各參數,如圖3-83所示,將項目命名為“多面透視效果”,然后單擊“確定”按鈕,保存設置新建一個項目。

圖3-83 新建項目預置

步驟2 選擇“文件”|“輸入”命令,將所需要的5個素材片段導入“項目”窗口中,如圖3-84所示。

圖3-84 導入素材到“項目”窗口

步驟3 選擇“時間線”|“添加軌道”命令,在彈出的“添加軌道”對話框中,設置添加兩條視頻軌道,其他參數采用默認值,如圖3-85所示。

圖3-85 添加視頻軌道

步驟4 將5段素材拖放到“時間線”窗口的5個視頻軌道上,并設置它們的結束位置在16秒處,而開始位置則依次錯開,相差3秒,如圖3-86所示。

圖3-86 放置素材到視頻軌道

步驟5 選擇“特效”面板|“視頻特效”|“扭曲”(Distort)|“邊角固定”(Corner Pin)特效,將其賦予軌道中的每一個片段,同時打開“特效控制”窗口。

步驟6 選中“視頻1”軌道中的“m1.avi”,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展開“邊角固定”(Corner Pin)選項,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開始位置,單擊“Upper Righ”(上右)和“Lower Right”(下右)前的固定動畫按鈕,設置關鍵幀,并保持參數不變。

步驟7 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2秒的位置,設置“Upper Right”(上右)和“Lower Right”(下右)的參數分別為(80,60)和(80,180),如圖3-87所示。

圖3-87 設置關鍵幀

步驟8 按空格鍵預演效果,如圖3-88所示。

圖3-88 運動效果

步驟9 按照同樣的方法,分別設置其他各片段的參數值。選中“視頻2”軌道中的“m2.avi”,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展開“邊角固定”(Corner Pin)選項,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3秒位置,單擊“Upper Left”(上左)和“Lower Left”(下左)前的固定動畫按鈕,設置關鍵幀,并保持參數不變。

步驟10 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5秒的位置,設置“Upper Left”(上左)和“Lower Left”(下左)的參數分別為(240,60)和(240,180),如圖3-89所示。

圖3-89 設置關鍵幀1

步驟11 選中“視頻3”軌道中的“m3.avi”,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展開“邊角固定”(Corner Pin)選項,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6秒位置,單擊“Lower Left”(下左)和“Lower Right”(下右)前的固定動畫按鈕,設置關鍵幀,并保持參數不變。

步驟12 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8秒的位置,設置“Lower Left”(下左)和“Lower Right”(下右)的參數分別為(80,60)和(240,60),如圖3-90所示。

圖3-90 設置關鍵幀2

步驟13 選中“視頻4”軌道中的“m4.avi”,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展開“邊角固定”(Corner Pin)選項,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9秒位置,單擊“Upper Left”(上左)和“Upper Right”(上右)前的固定動畫按鈕,設置關鍵幀,并保持參數不變。

步驟14 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11秒的位置,設置“Upper Left”(上左)和“Upper Right”(上右)的參數分別為(80,180)和(240,180),如圖3-91所示。

圖3-91 設置關鍵幀3

步驟15 選中“視頻5”軌道中的“m5.avi”,在“特效控制”窗口中展開“邊角固定”(Corner Pin)選項,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12秒位置,單擊“Upper Left”(上左)、“Upper Right”(上右)、“Lower Left”(下左)和“Lower Right”(下右)前的固定動畫按鈕,設置關鍵幀,并保持參數不變。

步驟16 將時間線中的播放頭拖到14秒的位置,設置“Upper Left”(上左)、“Upper Right”(上右)、“Lower Left”(下左)和“Lower Right”(下右)的參數分別為(80,60)、(240,60)、(80,180)和(240,180),如圖3-92所示。

圖3-92 設置關鍵幀4

步驟17 按空格鍵預演效果,保存文件。

3.5 拓展知識講解

在實際操作中,除了前面所介紹的知識以外,還有一些關于Premiere常用的操作知識沒有向大家仔細介紹。在這里主要介紹一下添加序列圖片方法以及時間線的嵌套方法。

3.5.1 輸入序列圖片

序列文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材來源,它由若干按照順序排列的圖像組成,記錄了活動影像的每一幀。在使用3DS Max等軟件制作動畫時。經常將其渲染為圖像序列的形式。通過使用序列圖像序列的優勢在于:一旦渲染失敗,可以接著原來失敗的位置繼續渲染而不像avi文件那樣,一旦渲染失敗必須重新渲染,從而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

序列文件是以數字為序號進行排列的,當輸入序列文件時,應當在“輸入”對話框中選中“序列圖片”復選框,詳細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選擇“文件”|“輸入”命令,打開“輸入”對話框,如圖3-93所示。

圖3-93 “輸入”對話框

然后,在該對話框中選中“序列圖片”復選框,再選擇圖片序列的第一個文件,單擊“打開”按鈕,即可輸入序列圖片。這時在“項目”窗口中可以看到序列圖片的名稱是第一幅圖片的名稱,而其標識則是影片的標識,如圖3-94所示。

圖3-94 創建序列圖片

3.5.2 嵌套時間線

在Premiere中,允許將一個時間線加入到另一個時間線中作為一整段素材使用,這種動作被稱為嵌套。

如果項目文件中存在嵌套時間線,修改被嵌套的時間線時,將會影響嵌套時間線;而對嵌套時間線的修改則不影響被嵌套的時間線。例如,在“時間線02”中嵌套“時間線01”,如圖3-95所示,如果修改“時間線01”將會影響到“時間線02”;而如果修改了“時間線02”則不會影響“時間線01”。

圖3-95 嵌套時間線

使用嵌套時間線可以完成普通剪輯無法完成的復雜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進行多個素材的重復切換和特效混用。創建嵌套時間線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項目”窗口中必須有兩個以上的時間線,如圖3-96所示。

圖3-96 “項目”窗口

其次,在“時間線”窗口中切換到要嵌套其他時間線的時間線,如“時間線02”。

最后,在“項目”窗口中選擇要被嵌套的時間線,將其拖放到當前時間線的軌道上即可,如圖3-97所示。

圖3-97 拖放要被嵌套的時間線

如果用戶需要編輯已經嵌套的時間線,則可以在“時間線”窗口中雙擊需要編輯的時間線,直接返回到編輯狀態進行編輯。

本章小結

Premiere Pro CS3中的過濾特效非常多,該部分的介紹沒有按照軟件中濾鏡的排列順序進行講解,而是將這些特效分成了三大類,即三章。本章主要介紹的是視頻過濾效果中的第一類,關于調色特效,該特效又包含調節、圖像控制和色彩校正三種,應該說色彩校正應屬于調色中的高級應用,讀者可根據情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掌握。

思考與練習

1.填空題

(1)________是指包含在剪輯中特定點影像特效設置的時間標記。

(2)“電平Levels”特效綜合了色彩平衡、亮度、________的多種功能,使用它可以調整素材的亮度、明暗對比和中間色彩。

2.選擇題

(1)在Adobe Premiere Pro CS3中,以下哪個圖像控制效果無法設置關鍵幀?( )

A.Black&White(黑&白)

B.Change Color(改變顏色)

C.Color Offset(顏色偏移)

D.Equalize(色彩均化)

(2)下列哪些特效可以對畫面的顏色進行修整( )

A.Channel Mixer(通道混合)

B.Color Correct(顏色校正)

C.Color Balance(HLS)(色彩平衡(HLS))

D.Color Balance(RGB)(色彩平衡(RGB))

(3)圖像變暗或者變亮,但是圖像中陰影部分和高亮部分受影響較少,應該調整下列哪個參數?( )

A.Gamma

B.Pedestal

C.Gain

D.Shadows

(4)在Color Correct特效中Curves(曲線)調整方式的曲線圖中,水平坐標和垂直坐標分別代表:( )

A.原始色調區域,色度值

B.色度值,色調區域

C.原始亮度級別,亮度值

D.原始亮度值,亮度級別

(5)影響中間區域和陰影區域中的亮度,對圖像中高亮部分影響較小,應該調整下列哪個參數?( )

A.gamma

B.pedestal

C.gain

D.shadows

(6)一般在對畫面進行摳像后,為了調整前后景的畫面色彩協調,需要:( )

A.Color Correct

B.Color Replace

C.Color Pass

D.Color Match(顏色匹配)

(7)Premiere Pro的特效控制窗口可以進行下面的哪些調整操作?( )

A.Motion(運動)

B.特效

C.切換

D.Speed(速度)

3.思考題

在Premiere Pro中怎樣為一段素材添加多個視頻特效,并使它們隨時間的不同產生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吴堡县| 驻马店市| 灵宝市| 随州市| 大石桥市| 兰西县| 都匀市| 繁峙县| 沙雅县| 汉川市| 乐都县| 府谷县| 远安县| 突泉县| 司法| 台湾省| 高平市| 辉县市| 丰都县| 迁安市| 桦南县| 蕲春县| 兴安县| 静乐县| 华安县| 开鲁县| 永康市| 钟祥市| 从江县| 龙井市| 古田县| 射阳县| 仙居县| 巴马| 普陀区| 昂仁县| 高安市| 定南县| 昌黎县|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