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技術與應用(三菱機型):項目教程
- 紀青松 唐瑩編著
- 667字
- 2018-12-30 10:55:03
任務一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定義和特點
一、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定義
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了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通用的自動控制裝置。為了和個人計算機區分,把可編程序控制器縮寫為PLC。
可編程序控制器一直在發展中,因此到目前為止,尚未對其下最后定義。
二、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特點
工業生產是復雜多變的,而可編程序控制器之所以能夠實現各種控制要求,是因為它具有以下特點。
1.通用性強,使用方便
可編程序控制器全是系列化生產的,不同的系列都有各自的系列化產品。它的硬件結構基本上是模塊式的。用戶可以根據控制要求的需要靈活選用合適的PLC產品。
2.功能強,適應面廣
PLC的功能很強大,除了基本的邏輯、計數、定時、順序控制功能外,還具有各種擴展單元以實現點位控制、數字控制等控制要求。
3.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PLC生產廠商在軟件和硬件上采用了屏蔽、濾波、光電隔離等一系列抗干擾措施,使其能夠直接在工業生產現場穩定地工作。目前,一般PLC的平均無故障時間約達5萬小時。另外,PLC還具有完善的自診斷功能,維修人員可以通過這個功能準確、迅速地查找和判斷,使得維修工作很方便。
4.編程方法簡單,容易掌握
PLC的程序編寫通常采用梯形圖語言,該方法與繼電器電路十分相似,直觀易懂,不需要專門的計算機知識,更便于廣大編程技術人員掌握。近年來,PLC編程又生成了順序控制流程圖語言(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簡稱功能圖,使編程更加簡潔方便。
5.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
PLC結構緊密,體積小巧,很容易裝入機械設備內部,是專為工業控制而設計的。
基于以上幾個特點,使得PLC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