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5章

  • 古今說海
  • 陸楫
  • 4009字
  • 2015-12-02 11:59:52

說纂二十【雜纂八】

損齋備忘録

續資治通鑒綱目第二十七卷所載乙未夏六月從太祖髙皇帝渡江者凡十人今畧考其終始如左曰徐達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征虜大將軍封信國公洪武三年改封魏國公十八年薨追封中山王謚武寧長子允恭襲封公爵次子増壽永樂初封定國公曰馮國用官至帳前都指揮使立功草昧時早卒后追封郢國公子誠官至僉大都督府事弟勝洪武三年封宋國公曰邵榮官至平章政事尋以謀反伏誅曰湯和官至御史大夫封中山侯進封信國公二十八年薨追封東甌王謚襄武子鼎先卒追封信世子曰李善長文臣官至太師中書左丞相封宣國公洪武三年改封韓國二十四年賜死長子祺駙馬都尉曰常遇春官至平章軍國重事征虜副將軍封鄂國公洪武二年薨于軍贈太保追封開平王謚忠武長子茂三年封鄭國公茂以罪廢弟升襲爵改封開國曰鄧愈官至御史大夫洪武三年封衛國公洪武九年薨追封寧河王謚武順長子鎮襲封公爵改申國曰耿君用官至管軍總管死于戰陣后追封長興侯子炳文官至鎮國上將軍大都督府副使封長興侯曰毛廣一名麒文臣官至參議早卒子驤官至都督曰廖永安官至同僉與張士誠戰被執卒于蘇州后追封楚國公弟永忠官至平章洪武三年封徳慶侯又方渡江而歸附者一人曰俞通海官至都督同知卒于軍后追封虢國公弟通源洪武三年封南安侯甥一人曰李文忠母曹國公主父真駙馬都尉追封隴西王謚恭獻文忠官至同知軍國事三年封曹國公十七年薨追封岐陽王謚武靖子景隆襲公爵義子一人曰沐英官至征西將軍洪武十年封西平侯二十五年薨追封黔寧王謚昭靖子春襲侯爵卒次子曰晟仍襲侯爵永樂間進封黔國公已上皆從王師初起者也逮至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則増多矣

封公六人

韓國公李善長 魏國公徐達

鄭國公常茂 宋國公馮勝

曹國公李文忠 衛國公鄧愈

封侯二十八人

中山侯湯和 延安侯唐勝宗

吉安侯陸仲亨 濟寧侯顧時

淮安侯華云龍 江夏侯周徳興

長興侯耿炳文 臨江侯陳徳

鞏昌侯郭興 六安侯王志

滎陽侯鄭遇春 平涼侯費聚

江陰侯吳良 靖海侯吳禎

南雄侯趙庸 徳慶侯廖永忠

南安侯俞通源 廣徳侯華髙

營陽侯楊璟 蘄春侯康鐸

永嘉侯朱亮祖 潁川侯傅友徳

豫章侯胡美 東平侯韓政

宜春侯黃彬 宣寧侯曹良臣

河南侯陸聚 汝南侯梅思祖

至二十三年肅清逆黨榜列勲臣五十七人其因革次第則又異于前矣

曰功髙望重連歲曽總兵者八人

魏國公徐達 曹國公李文忠

衛國公鄧愈 信國公湯和

宋國公馮勝 西平侯沐英

江陰侯吳良 長興侯耿炳文

曰専簿書而聽指示者一人

韓國公李善長

曰以義氣而封者三人

滎陽侯鄭遇春 六安侯王

志平涼侯費聚

曰所在隨軍征討累有戰將之功未有總兵之名而論舊封者十九人

江夏侯周徳興 鞏昌侯郭興

南雄侯趙庸 安慶侯仇成

崇山侯李新 南安侯俞通源

永平侯謝成 鳯翔侯張龍

靖海侯吳禎 東勝侯汪興祖

普定侯陳桓 航海侯張赫

舳艫侯朱壽 徳慶侯廖永忠

臨江侯陳徳 濟寧侯顧時

延安侯唐勝宗 吉安侯陸仲亨

淮安侯華云龍

曰建功者十五人

潁國公傅友 徳涼國公藍玉

靖寧侯葉升 景川侯曹震

會寧侯張溫 定逺侯王弼

武定侯郭英 懐逺侯曹興

雄武侯周武 安陸侯吳復

宣徳侯金朝興 永成侯薛顯

東川侯胡海 鶴慶侯張翼

永嘉侯朱亮祖

曰因父而封者四人

開國公常升 蘄春侯康鐸

金寧侯陳輅 西涼侯濮玙

曰持兵負固于兩間可觀望而不觀望來歸者七人

東平侯韓政 宣寧侯曹良臣

營陽侯楊璟 河南侯陸聚

汝南侯梅思祖 豫章侯胡美

宜春侯黃彬

得與功臣廟祀者惟二十有一人

中山王徐達開 平王常遇春

岐陽王李文忠 寧河王鄧愈

東甌王湯和 黔寧王沐英

郢國公馮國用 越國公胡大海

梁國公趙徳勝 濟國公丁徳輿

巢國公華髙 蔡國公張徳勝

虢國公俞通海 江國公吳良

海國公吳禎 蘄國公康茂才

安國公曹良臣 黔國公吳復

泗國公耿再成 東海郡公茅成

燕山侯孫興祖

國初文臣生受封爵者三人曰李善長以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曰汪廣洋以中書右丞封忠勤伯曰劉基以御史大夫封誠意伯后李與汪皆賜死惟劉公令終國初將臣封爵土者今惟中山徐王黔寧沐王及武定侯郭公三人之子孫尚承襲余皆廢罷徐沐二王御制為善陰隲固常載其有功不殺及忠愛之徳矣近觀楊少傅榮所撰武定侯神道碑又知侯自少事髙廟四十余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為人沈毅多智嘗從征陳理其將陳同僉驍健善槊馳入中軍帳下上遽呼曰郭四為我殺賊侯奮臂持鎗賊即應手墜上解所御赤戰袍衣之曰唐尉遲敬徳不汝過也家居簡靜好讀書天文地理百家之說無不通曉性尤孝愛母夫人卒廬于墓側晝夜號泣不絶聲臥寢于地毀瘠日甚一夕夢夫人告曰地濕則致疾而傷生汝竭忠報効為父母光即孝矣墓不必廬也遂感悟而歸三年之間哀痛如一日其亦不忘忠孝者矣豈天眷有徳視立功一時者其報自不同耶

都督劉貞合肥人洪武中寧獻王封大寧公為總兵文廟靖難首入大寧盡握其軍以行眾方苦近邊無一人聽公命者公恐被執一夜竊負勑印浮海而南京師聞眾已去意公亦降矣因籍其家下獄明日公由福建還家人遂皆得釋至今子孫不替蓋當時幸全似亦非偶然者今純母淑人即公曽孫女也其大寧舊地向既失守遂棄于塞外其軍今皆散置保定等處而獻王則遷國南昌矣

先髙祖駙馬都尉汝南侯從子也洪武末出鎮淮安太宗文皇帝靖難師至猶固守其地后臣民推戴文皇帝繼大統先髙祖知太夫人無恙遂散師還京同時有周是修者亦自經言者謂其不順天命請加追戮上曰彼食其祿自盡其心一無所問嘗仰觀此言則上于先臣固無所罪也而奸諛者乃擅害之痛哉賴圣明卒寘于法而臣家逮今受恩未艾蓋福善禍淫天道圣心一而已矣本朝文章首臣洪武初則學士宋濂所記當時盛美有洪武圣政記自永樂以后則少師楊士奇所記有三朝圣諭録天順間則少保李賢有天順日録二録近皆印行而圣政記獨亡僅見其序于文集爾惜哉

歐陽子本論謂佛老之害宜修其本以勝之竊以為未然蓋修其本異端不入矣今其教方熾而遽欲修其本以勝焉是猶病劇不治惟務培養元氣也其愈也難矣狄梁公始終為唐卒授五王反正功固偉矣然非守道者所可取法何也蓋君子于義有不安不敢須臾處以成事有命難取必于將來也若梁公者后雖幸而成功其身固已委質為臣而處于所不安矣況或不能終遂又將何以自獻于先君乎

潛溪文集內一事昔波斯人來閩相古墓有寳氣乃謁墓鄰以錢數萬市之墓鄰諱不與波斯曰汝無庸爾也此墓已無主五百年矣墓鄰始受錢波斯發之見棺衾肌肉潰盡惟心堅如石鋸開觀之有佳山水青碧如畫傍有一女靚妝憑闌凝睇蓋此女有愛山水癖朝夕玩望吐吞清氣故能融結如此此志壹動氣也程氏遺書內一事南中有人因采石石陷壓閉石罅中幸不死饑甚只取石膏食之不知幾年后他人復采石見此人引之出漸覺身硬纔見風便化為石此氣壹動志也天地間陰陽變合何所不至哉針

指南或金性趨南也若水之下火之上皆出于自然非有所使之也但他金體重每藉于物莫遂其自然故惟針可驗耳

世所謂涼焰恐無是理蓋陽能制陰故水可以為湯而泉亦有溫者陰不能制陽若極盛則克之矣不能使之從其性也夫陽之成形為火而焰則火之余也惡得涼火浣布蓋金石之屬其縷若今銅鐵絲網入火不能遽化耳

方諸見月生水此未及試縱有之其生當亦不多蓋火以木為體得其種可以傳故千尋之焰卒爾可滅水自有體其生也豈得遽盛今以一杯水費束薪爇之且難即消則長也詎能頓異哉知死之道則可以知生之道也

朱啟明謂人之目與舌皆有形而所視所嘗者亦有形鼻惟容氣故所嗅者亦惟氣至于耳則中虛者也而所聽之聲亦無跡事物各以類應也固矣

太祖髙皇帝御制詠雪詩云臘前三白曠無涯知是天公降六花九曲河深凝底凍張騫無處再乗槎其一統鴻基兆于此矣新雨詩云片云風駕雨飛來頃刻憑看遍九垓楹外近聆新水響遙空一碧見天開維新丕洽于是見焉于呼盛哉

太祖征偽漢至瀟湘賦詩云馬渡溪頭苜蓿香片云片雨渡瀟湘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咸陽是洛陽天葩睿藻豪宕英邁如此大

將征南膽氣豪腰懸秋水呂虔刀馬鳴甲胄乾坤靜風動旌旗日月髙世上麒麟終有種穴中螻蟻竟何逃大標銅柱歸來日庭院春深聽伯勞此圣祖命都督僉事楊文南征而賜之之詩也氣象豪雄音律和暢酷似盛唐格局

宣廟詩多六言如過史館云蕩蕩堯光四表巍巍舜徳重華祖考萬年垂統乾坤六合為家上林春色云山際云開曉色林間鳥弄春音物意皆含春意天心允合吾心二詩今人家往往有石刻摹本蓋石不在禁中故人多得之臣又嘗于一故家獲覩詠撤扇一首云湘浦煙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掃卻人間炎暑招回天上清涼與前二詩皆一視同仁氣象而此一章尤有克治之意大抵皆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真帝王之言也

忽聞貧者乞聲哀風雨更深去復來多少豪家方夜飲貪歡未許暫停杯此先君子聞丐者有感而作也與前輩蠶婦吟所謂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不信樓頭楊栁月玉人歌舞未曽歸如出一手然彼方自怨此乃恤人其設心更廣矣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此唐人陳陶詩也末二句蓋謂地逺不知其死而尚夢見命意可謂精到然謾讀之初若不經意者在今人不知費多少詞說

元人薩天錫秋宮詞云清曉宮車出建章紫衣小隊兩三行石闌干外銀燈過照見芙蓉葉上霜初讀若泛言一時事細玩之則見深宮寂寞望幸不到氣象且造語渾然追蹤盛唐若此者亦不多見也

大理石屏近年朝紳爭尚官其地者以是勞民傷財而李貞伯獨寓此意于送行詩乃謂相思莫遣石屏贈留刻南中徳政碑可謂徳業相勸矣

廣陵茅大芳作詩一時莫能尚洪武末先髙祖守淮安公時任都憲寄以詩曰淮南消息近如何聞道將軍志不磨縱有火龍翻地軸莫教鐵騎過天河闗中事業蕭丞相塞外功勲馬伏波老我不才無補報臨風一嘆一悲歌百余年來淮人傳誦

鐵鉉鄧州人也為山東布政抗御靖難師甚力文皇即位擒至闕下不屈而死二女入教坊終不受辱后赦出之皆適士人長女有詩曰教坊脂粉洗鉛華一片閑心對落花舊曲聽來猶有恨故園歸去已無家云鬟半綰臨妝鏡雨淚空流濕絳紗今日相逢白司馬尊前重與訴琵琶其妹詩曰骨肉傷殘產業荒一身何忍去歸娼涕垂玉筯辭官舍歩蹴金蓮入教坊覽鏡自憐傾國貌向人羞學倚門妝春來雨露寛如海嫁得劉郎勝阮郎周易自漢儒以彖象諸傳分隸各卦爻之下厯代因革遂各不一至東萊呂氏考定十翼附于經后始復孔氏之舊但大小二象兼分上下似猶可疑蓋大象主象小象主辭義既不同文體亦異恐各自為篇也先儒大象小象之稱豈亦因其篇而別其名歟

尚書精密之旨若虞書精一執中商書主善克一等語今文皆無孰謂古文為偽書耶

春秋紀事非以用字為褒貶但據事正名則褒貶自見如下殺上為弒此殺上之定名而不可易者猶酒之不可以言食肉之不可以言飲茍舍之而不曰弒則非下之殺矣故凡殺上者必以弒書非惡其殺上而故書弒字以示貶也故曰春秋正名蓋謂正其本然之定名耳圣人豈假智力于其間哉

地有四游竊謂不然地之凝結由制于天氣之急勁旋遶而不可嬰也地而可游是天氣尚可嬰也此非惟不知地亦不知天也

或謂雷形似斧此倒言也先王制器尚象正斧取象于雷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乌鲁木齐县| 抚远县| 肥东县| 通化县| 兴安盟| 南丹县| 湘潭县| 淮北市| 大宁县| 孟村| 平昌县| 扶余县| 六盘水市| 宁津县| 山阳县| 调兵山市| 遵义市| 佳木斯市| 大兴区| 郧西县| 龙胜| 封丘县| 富平县| 秦安县| 泰州市| 隆安县| 永靖县| 和平区| 游戏| 揭东县| 西昌市| 江达县| 安岳县| 凌云县| 凉城县| 青岛市| 固阳县| 黄浦区| 兰溪市|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