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左金丸

又接續手札,荷蒙錦念。謝謝!細繹病源,所云氣火益熾等癥,即古語云氣有余便是火。

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左金丸主之,當歸龍薈丸亦主之。然左金一丸,如水投石于前自宜,以當歸龍薈丸繼之于后,未常不可為法也。設使以當歸龍薈丸即日為之,聊應臺命宜矣,無如我先生有“為癰為血不可不預防也”一語,斷非無稽之談,出而高明者,弟始而駭然,繼而茫然,自亦不知其筆從何處著也。然在望一方者如饑如渴,以速為貴。而弟亦刻無寧晷,不過夜以繼日,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必得左宜之右無不宜之要法,然覆書非敢緩也,蓋有待也。端午日,下問者少,小徒聚在一堂,講論百病皆生于氣,遂有九氣不同之說。氣本一也,因所觸而為九,怒與思為九氣中之二焉。思則氣結,《內經》自為注腳之。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先生有之不必言矣。至于怒則氣上,甚則嘔血,恐則氣逆筋緩,發于外為癰疽。古人亦載氣門,以昭邪郁必變,久病入絡,非無意也。先生博學而預料之,小徒強志而問及之。弟即從此而領悟∶怒有形于外者,亦有不形于外者。形于外者每出于暴怒,暴怒傷陰;不形于外者,名曰郁怒,郁怒傷肝。然視履考詳,而陰傷于暴怒者,未必有之;言辭安定,而肝傷于郁怒者,豈曰無之。惟其郁也,木即不能暢茂條達,反來橫逆,則氣郁于中者,勢必火炎于上,金受火刑,有升無降。痰血熱辨,一病于肺;痞滿悶塞,再病于脾。脾肺同病,則胃家之痰食無力消,膽經之水火從而和之,將來血溢于癰,癰腫于經絡,增出一番新病。誠不能不未雨而綢繆者也。然為癰為血之枝葉,仍不外乎氣郁之火為根,治病必求其本。因思“氣從左邊起者”條內,有“久患氣結諸藥不效者,先服沉香化氣丸以開其結”之文,不獨將來之變病可以預防,即現下之氣火升騰亦為要著。而況右脈弦強則土郁奪之之法,本來鄭重者乎,但沉香化氣丸重劑也,權宜也,元虛久病之體不能不用,不可多用。清晨只服八分,晚服逍遙六君輩調之,以為實必顧虛之計,未知是否?朝服沉香化氣丸,晚服逍遙散、六君湯(北沙參、半夏易川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色达县| 南澳县| 厦门市| 泸州市| 涞水县| 长寿区| 三门县| 高唐县| 隆林| 白水县| 乌拉特中旗| 上高县| 海晏县| 石景山区| 舟山市| 观塘区| 仙游县| 科技| 松潘县| 昌平区| 屏东县| 建昌县| 仙游县| 象山县| 阿荣旗| 宣威市| 西乌| 瓦房店市| 乌海市| 上思县| 安吉县| 观塘区| 海丰县| 东丽区| 浦县| 平泉县| 清涧县| 嘉祥县| 武穴市|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