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0章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

爾時,善財童子了知彼婆珊婆演底夜神初發(fā)菩提心所生菩薩藏、所發(fā)菩薩愿、所凈菩薩度、所入菩薩地、所修菩薩行、所行出離道、一切智光海、普救眾生心、普遍大悲云、于一切佛剎盡未來際常能出生普賢行愿。

漸次游行,至普德凈光夜神所,頂禮其足,繞無數(shù)匝,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薩云何修行菩薩地?云何出生菩薩地?云何成就菩薩地?”

夜神答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今復(fù)問于菩薩地修行、出生及以成就。

“善男子!菩薩成就十法,能圓滿菩薩行。何者為十?一者,得清凈三昧,常見一切佛;二者,得清凈眼,常觀一切佛相好莊嚴(yán);三者,知一切如來無量無邊功德大海;四者,知等法界無量諸佛法光明海;五者,知一切如來,一一毛孔放等眾生數(shù)大光明海,利益無量一切眾生;六者,見一切如來,一一毛孔出一切寶色光明焰海;七者,于念念中出現(xiàn)一切佛變化海充滿法界,究竟一切諸佛境界調(diào)伏眾生;八者,得佛音聲同一切眾生言音海,轉(zhuǎn)三世一切佛法輪;九者,知一切佛無邊名號海;十者,知一切佛調(diào)伏眾生不思議自在力。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則能圓滿菩薩諸行。

“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寂靜禪定樂普游步。普見三世一切諸佛,亦見彼佛清凈國土、道場、眾會、神通、名號、說法、壽命、言音、身相,種種不同,悉皆明睹而無取著。何以故?知諸如來非去,世趣永滅故;非來,體性無生故;非生,法身平等故;非滅,無有生相故;非實,住如幻法故;非妄,利益眾生故;非遷,超過生死故;非壞,性常不變故;一相,言語悉離故;無相,性相本空故。

“善男子!我如是了知一切如來時,于菩薩寂靜禪定樂普游步解脫門,分明了達(dá),成就增長,思惟觀察,堅固莊嚴(yán),不起一切妄想分別,大悲救護(hù)一切眾生。一心不動,修習(xí)初禪,息一切意業(yè),攝一切眾生,智力勇猛,喜心悅豫;修第二禪,思惟一切眾生自性,厭離生死;修第三禪,悉能息滅一切眾生眾苦熱惱;修第四禪,增長圓滿一切智愿,出生一切諸三昧海,入諸菩薩解脫海門,游戲一切神通,成就一切變化,以清凈智普入法界。

“善男子!我修此解脫時,以種種方便成就眾生。所謂:于在家放逸眾生,令生不凈想、可厭想、疲勞想、逼迫想、系縛想、羅剎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空想、無生想、不自在想、老病死想。自于五欲不生樂著,亦勸眾生不著欲樂,唯住法樂,出離于家,入于非家。若有眾生住于空閑,我為止息諸惡音聲,于靜夜時為說深法,與順行緣,開出家門,示正道路,為作光明,除其闇障,滅其怖畏,贊出家業(yè),嘆佛、法、僧及善知識具諸功德,亦嘆親近善知識行。

“復(fù)次,善男子!我修解脫時,令諸眾生,不生非法貪,不起邪分別,不作諸罪業(yè)。若已作者,皆令止息;若未生善法,未修波羅蜜行,未求一切智,未起大慈悲,未造人天業(yè),皆令其生;若已生者,令其增長。我與如是順道因緣,乃至令成一切智智。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寂靜禪定樂普游步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具足普賢所有行愿,了達(dá)一切無邊法界,常能增長一切善根,照見一切如來十力,住于一切如來境界,恒處生死,心無障礙,疾能滿足一切智愿,普能往詣一切世界,悉能觀見一切諸佛,遍能聽受一切佛法,能破一切眾生癡闇,能于生死大夜之中出生一切智慧光明;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去此不遠(yuǎn),于菩提場右邊,有一夜神,名:喜目觀察眾生。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xué)菩薩行、修菩薩道?”

爾時,普德凈光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曰:

“若有信解心,  盡見三世佛;

彼人眼清凈,  能入諸佛海。

汝觀諸佛身,  清凈相莊嚴(yán),

一念神通力,  法界悉充滿。

盧舍那如來,  道場成正覺,

一切法界中,  轉(zhuǎn)于凈法輪。

如來知法性,  寂滅無有二,

清凈相嚴(yán)身,  遍示諸世間。

佛身不思議,  法界悉充滿,

普現(xiàn)一切剎,  一切無不見。

佛身常光明,  一切剎塵等,

種種清凈色,  念念遍法界。

如來一毛孔,  放不思議光,

普照諸群生,  令其煩惱滅。

如來一毛孔,  出生無盡化,

充遍于法界,  除滅眾生苦。

佛演一妙音,  隨類皆令解,

普雨廣大法,  使發(fā)菩提意。

佛昔修諸行,  已曾攝受我,

故得見如來,  普現(xiàn)一切剎。

諸佛出世間,  量等眾生數(shù),

種種解脫境,  非我所能知。

一切諸菩薩,  入佛一毛孔,

如是妙解脫,  非我所能知。

此近有夜神,  名喜目觀察,

汝應(yīng)往詣彼,  問修菩薩行?!?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shù)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敬善知識教,行善知識語,作如是念:“善知識者,難見難遇;見善知識,令心不散亂;見善知識,破障礙山;見善知識,入大悲海救護(hù)眾生;見善知識,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見善知識,悉能修行一切智道;見善知識,普能睹見十方佛海;見善知識,得見諸佛轉(zhuǎn)于法輪憶持不忘?!弊魇悄钜?,發(fā)意欲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時,喜目神加善財童子,令知親近善知識,能生諸善根,增長成熟。所謂: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修助道具;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起勇猛心;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作難壞業(yè);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難伏力;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入無邊方;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久遠(yuǎn)修行;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辦無邊業(yè);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行無量道;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速疾力普詣諸剎;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不離本處遍至十方。

時,善財童子遽發(fā)是念:“由親近善知識,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親近善知識,能速疾出生諸大愿海;由親近善知識,能為一切眾生,盡未來劫受無邊苦;由親近善知識,能被大精進(jìn)甲,于一微塵中說法聲遍法界;由親近善知識,能速往詣一切方海;由親近善知識,于一毛道,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由親近善知識,于念念中行菩薩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親近善知識,能入三世一切如來自在神力諸莊嚴(yán)道;由親近善知識,能常遍入諸法界門;由親近善知識,常緣法界未曾動出,而能遍往十方國土?!?

爾時,善財童子發(fā)是念已,即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見彼夜神在于如來眾會道場,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于其身上一一毛孔,出無量種變化身云,隨其所應(yīng),以妙言音而為說法,普攝無量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而得利益。所謂:

出無量化身云,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說諸菩薩行檀波羅蜜,于一切事皆無戀著,于一切眾生普皆施與;其心平等,無有輕慢,內(nèi)外悉施,難舍能舍。

又出等眾生數(shù)無量化身云,充滿法界,普現(xiàn)一切眾生之前,說持凈戒無有缺犯,修諸苦行皆悉具足,于諸世間無有所依,于諸境界無所愛著,說在生死輪回往返,說諸人天盛衰苦樂,說諸境界皆是不凈,說一切法皆是無常,說一切行悉苦無味,令諸世間舍離顛倒,住諸佛境持如來戒。如是演說種種戒行,戒香普熏,令諸眾生悉得成熟。

又出等眾生數(shù)種種身云,說能忍受一切眾苦,所謂:割截、捶楚、訶罵、欺辱,其心泰然,不動不亂;于一切行不卑不高,于諸眾生不起我慢,于諸法性安住忍受;說菩提心無有窮盡,心無盡故智亦無盡,普斷一切眾生煩惱;說諸眾生卑賤丑陋不具足身,令生厭離;贊諸如來清凈妙色無上之身,令生欣樂。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云,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說勇猛精進(jìn),修一切智助道之法;勇猛精進(jìn),降伏魔怨;勇猛精進(jìn),發(fā)菩提心,不動不退;勇猛精進(jìn),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勇猛精進(jìn),除滅一切惡道諸難;勇猛精進(jìn),壞無智山;勇猛精進(jìn),供養(yǎng)一切諸佛如來不生疲厭;勇猛精進(jìn),受持一切諸佛法輪;勇猛精進(jìn),壞散一切諸障礙山;勇猛精進(jìn),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勇猛精進(jìn),嚴(yán)凈一切諸佛國土。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又出種種無量身云,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心生歡喜,舍離惡意,厭一切欲;為說慚愧,令諸眾生藏護(hù)諸根;為說無上清凈梵行;為說欲界是魔境界,令生恐怖;為現(xiàn)不樂世間欲樂,住于法樂,隨其次第,入諸禪定諸三昧樂,令思惟觀察,除滅一切所有煩惱;又為演說一切菩薩諸三昧海神力變現(xiàn)自在游戲,令諸眾生歡喜適悅,離諸憂怖,其心清凈,諸根猛利,愛重于法,修習(xí)增長。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云,為說往詣十方國土,供養(yǎng)諸佛及以師長、真善知識,受持一切諸佛法輪精勤不懈;又為演說、稱贊一切諸如來海,觀察一切諸法門海,顯示一切諸法性相,開闡一切諸三昧門,開智慧境界,竭一切眾生疑海;示智慧金剛,壞一切眾生見山;升智慧日輪,破一切眾生癡闇。皆令歡喜,成一切智。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云,普詣一切眾生之前,隨其所應(yīng),以種種言辭而為說法;或說世間神通福力;或說三界皆是可怖,令其不作世間業(yè)行,離三界處,出見稠林;或為稱贊一切智道,令其超越二乘之地;或為演說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令其不著有為、無為;或為演說住于天宮乃至道場,令其欣樂發(fā)菩提意。如是方便,教化眾生,皆令究竟得一切智。

又出一切世界微塵數(shù)身云,普詣一切眾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賢菩薩一切行愿;念念中,示清凈大愿充滿法界;念念中,示嚴(yán)凈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養(yǎng)一切如來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門海;念念中,示入一切世界海、微塵數(shù)世界海;念念中,示于一切剎盡未來劫清凈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來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剎現(xiàn)種種神通變化;念念中,示諸菩薩一切行愿,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恒無休息。

又出等一切眾生心數(shù)身云,普詣一切眾生之前,說諸菩薩集一切智助道之法無邊際力、求一切智不破壞力、無窮盡力、修無上行不退轉(zhuǎn)力、無間斷力、于生死法無染著力、能破一切諸魔眾力、遠(yuǎn)離一切煩惱垢力、能破一切業(yè)障山力、住一切劫修大悲行無疲倦力、震動一切諸佛國土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力、能破一切諸外道力、普于世間轉(zhuǎn)法輪力。以如是等方便成熟,令諸眾生至一切智。

又出等一切眾生心數(shù)無量變化色身云,普詣十方無量世界,隨眾生心,演說一切菩薩智行。所謂:說入一切眾生界海智,說入一切眾生心海智,說入一切眾生根海智,說入一切眾生行海智,說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智,說出一切法界音聲智,說念念遍一切法界海智,說念念知一切世界海壞智,說念念知一切世界海成住莊嚴(yán)差別智,說念念自在親近供養(yǎng)一切如來聽受法輪智。示現(xiàn)如是智波羅蜜,令諸眾生,皆大歡喜,調(diào)暢適悅,其心清凈,生決定解,求一切智無有退轉(zhuǎn)。如說菩薩諸波羅蜜成熟眾生,如是宣說一切菩薩種種行法而為利益。

復(fù)于一一諸毛孔中,出無量種眾生身云。所謂:出與色究竟天、善現(xiàn)天、善見天、無熱天、無煩天相似身云,出少廣、廣果、福生、無云天相似身云,出遍凈、無量凈、少凈天相似身云,出光音、無量光、少光天相似身云,出大梵、梵輔、梵眾天相似身云,出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須夜摩天、忉利天及其采女、諸天子眾相似身云,出提頭賴吒乾闥婆王、乾闥婆子、乾闥婆女相似身云,出毗樓勒叉、鳩槃荼王、鳩槃荼子、鳩槃荼女相似身云,出毗樓博叉龍王、龍子、龍女相似身云,出毗沙門夜叉王、夜叉子、夜叉女相似身云,出大樹緊那羅王、善慧摩睺羅伽王、大速疾力迦樓羅王、羅睺阿修羅王、閻羅法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云,出諸人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云,出聲聞、獨覺及諸佛眾相似身云,出地神、水神、火神、風(fēng)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乃至?xí)儭⒁?、主方神等相似身云。周遍十方,充滿法界。

于彼一切眾生之前,現(xiàn)種種聲。所謂:風(fēng)輪聲、水輪聲、火焰聲、海潮聲、地震聲、大山相擊聲、天城震動聲、摩尼相擊聲、天王聲、龍王聲、夜叉王聲、乾闥婆王聲、阿修羅王聲、迦樓羅王聲、緊那羅王聲、摩睺羅伽王聲、人王聲、梵王聲、天女歌詠聲、諸天音樂聲、摩尼寶王聲。

以如是等種種音聲,說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從初發(fā)心所集功德。所謂:承事一切諸善知識,親近諸佛,修行善法;行檀波羅蜜,難舍能舍;行尸波羅蜜,棄舍王位、宮殿、眷屬,出家學(xué)道;行羼提波羅蜜,能忍世間一切苦事,及以菩薩所修苦行、所持正法,皆悉堅固,其心不動,亦能忍受一切眾生于己身心惡作惡說,忍一切業(yè)皆不失壞,忍一切法生決定解,忍諸法性能諦思惟;行精進(jìn)波羅蜜,起一切智行,成一切佛法;行禪波羅蜜,其禪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習(xí)、所有成就、所有清凈、所有起三昧神通、所有入三昧海門,皆悉顯示;行般若波羅蜜,其般若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清凈、大智慧日、大智慧云、大智慧藏、大智慧門,皆悉顯示;行方便波羅蜜,其方便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行、所有體性、所有理趣、所有清凈、所有相應(yīng)事,皆悉顯示;行愿波羅蜜,其愿波羅蜜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修習(xí)、所有相應(yīng)事,皆悉顯示;行力波羅蜜,其力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因緣、所有理趣、所有演說、所有相應(yīng)事,皆悉顯示;行智波羅蜜,其智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清凈、所有處所、所有增長、所有深入、所有光明、所有顯示、所有理趣、所有相應(yīng)事、所有揀擇、所有行相、所有相應(yīng)法,所有所攝法、所知法、所知業(yè)、所知剎、所知劫、所知世、所知佛出現(xiàn)、所知佛、所知菩薩,所知菩薩心、菩薩位、菩薩資具、菩薩發(fā)趣、菩薩回向、菩薩大愿、菩薩法輪、菩薩揀擇法、菩薩法海、菩薩法門海、菩薩法旋流、菩薩法理趣,如是等智波羅蜜相應(yīng)境界,皆悉顯示,成熟眾生。

又說此神從初發(fā)心所集功德相續(xù)次第;所習(xí)善根相續(xù)次第;所修無量諸波羅蜜相續(xù)次第;死此生彼及其名號相續(xù)次第;親近善友,承事諸佛,受持正法,修菩薩行,入諸三昧,以三昧力,普見諸佛,普見諸剎,普知諸劫,深入法界,觀察眾生,入法界海,知諸眾生死此生彼,得凈天耳聞一切聲,得凈天眼見一切色,得他心智知眾生心,得宿住智知前際事,得無依無作神足智通自在游行遍十方剎,如是所有相續(xù)次第;得菩薩解脫,入菩薩解脫海,得菩薩自在,得菩薩勇猛,得菩薩游步,住菩薩想,入菩薩道,如是一切所有功德相續(xù)次第。皆悉演說,分別顯示,成熟眾生。

如是說時,于念念中,十方各嚴(yán)凈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度脫無量惡趣眾生,令無量眾生生天人中富貴自在,令無量眾生出生死海,令無量眾生安住聲聞、辟支佛地,令無量眾生住如來地。

爾時,善財童子見聞如上所現(xiàn)一切諸希有事,念念觀察,思惟解了,深入安住,承佛威力及解脫力,則得菩薩不思議大勢力普喜幢自在力解脫。何以故?與喜目夜神于往昔時同修行故,如來神力所加持故,不思議善根所祐助故,得菩薩諸根故,生如來種中故,得善友力所攝受故,受諸如來所護(hù)念故,毗盧遮那如來曾所化故,彼分善根已成熟故,堪修普賢菩薩行故。

爾時,善財童子得此解脫已,心生歡喜,合掌向喜目觀察眾生夜神,以偈贊曰:

“無量無數(shù)劫,  學(xué)佛甚深法,

隨其所應(yīng)化,  顯現(xiàn)妙色身。

了知諸眾生,  沉迷嬰妄想,

種種身皆現(xiàn),  隨應(yīng)悉調(diào)伏。

法身恒寂靜,  清凈無二相,

為化眾生故,  示現(xiàn)種種形。

于諸蘊界處,  未曾有所著,

示行及色身,  調(diào)伏一切眾。

不著內(nèi)外法,  已度生死海,

而現(xiàn)種種身,  住于諸有界。

遠(yuǎn)離諸分別,  戲論所不動,

為著妄想者,  弘宣十力法。

一心住三昧,  無量劫不動,

毛孔出化云,  供養(yǎng)十方佛。

得佛方便力,  念念無邊際,

示現(xiàn)種種身,  普攝諸群生。

了知諸有海,  種種業(yè)莊嚴(yán),

為說無礙法,  令其悉清凈。

色身妙無比,  清凈如普賢,

隨諸眾生心,  示現(xiàn)世間相?!?

爾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白言:“天神!汝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幾時耶?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爾時,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以頌答曰:

“我念過去世,  過于剎塵劫,

剎號摩尼光,  劫名寂靜音。

百萬那由他,  俱胝四天下,

其王數(shù)亦爾,  各各自臨馭。

中有一王都,  號曰香幢寶,

莊嚴(yán)最殊妙,  見者皆欣悅。

中有轉(zhuǎn)輪王,  其身甚微妙,

三十二種相,  隨好以莊嚴(yán);

蓮華中化生,  金色光明身,

騰空照遠(yuǎn)近,  普及閻浮界。

其王有千子,  勇猛身端正;

臣佐滿一億,  智慧善方便;

嬪御有十億,  顏容狀天女,

利益調(diào)柔意,  慈心給侍王。

其王以法化,  普及四天下,

輪圍大地中,  一切皆豐盛。

我時為寶女,  具足梵音聲,

身出金色光,  照及千由旬。

日光既已沒,  音樂咸寂然,

大王及侍御,  一切皆安寢。

彼時德海佛,  出興于世間,

顯現(xiàn)神通力,  充滿十方界;

放大光明海,  一切剎塵數(shù),

種種自在身,  遍滿于十方。

地震出妙音,  普告佛興世;

天人龍神眾,  一切皆歡喜。

一一毛孔中,  出佛化身海,

十方皆遍滿,  隨應(yīng)說妙法。

我時于夢中,  見佛諸神變,

亦聞深妙法,  心生大歡喜。

一萬主夜神,  共在空中住,

贊嘆佛興世,  同時覺悟我:

‘賢慧汝應(yīng)起,  佛已現(xiàn)汝國,

劫海難值遇,  見者得清凈?!?

我時便寐寤,  即睹清凈光。

觀此從何來?  見佛樹王下,

諸相莊嚴(yán)體,  猶如寶山王;

一切毛孔中,  放大光明海。

見已心歡喜,  便生此念言:

‘愿我得如佛,  廣大神通力。’

我時尋覺寤,  大王并眷屬,

令見佛光明,  一切皆欣慶。

我時與大王,  騎從千萬億,

眾生亦無量,  俱行詣佛所。

我于二萬歲,  供養(yǎng)彼如來,

七寶四天下,  一切皆奉施。

時彼如來說,  功德普云經(jīng),

普應(yīng)群生心,  莊嚴(yán)諸愿海。

夜神覺悟我,  令我得利益,

我愿作是身,  覺諸放逸者。

我從此初發(fā),  最上菩提愿,

往來諸有中,  其心無忘失。

從此后供養(yǎng),  十億那由佛,

恒受人天樂,  饒益諸群生。

初佛功德海;  第二功德燈;

第三妙寶幢;  第四虛空智;

第五蓮華藏;  第六無礙慧;

第七法月王;  第八智燈輪;

第九兩足尊,  寶焰山燈王;

第十調(diào)御師,  三世華光音。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yǎng),

然未得慧眼,  入于解脫海。

從此次第有,  一切寶光剎,

其劫名天勝,  五百佛興世。

最初月光輪;  第二名日燈;

第三名光幢;  第四寶須彌;

第五名華焰;  第六號燈海;

第七熾然佛;  第八天藏佛;

九光明王幢;  十普智光王。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yǎng),

尚于諸法中,  無而計為有。

從此復(fù)有劫,  名曰梵光明;

世界蓮華燈,  莊嚴(yán)極殊妙。

彼有無量佛,  一一無量眾,

我悉曾供養(yǎng),  尊重聽聞法。

初寶須彌佛;  二功德海佛;

三法界音佛;  四法震雷佛;

五名法幢佛;  六名地光佛;

七名法力光;  八名虛空覺;

第九須彌光;  第十功德云。

如是等如來,  我悉曾供養(yǎng),

未能明了法,  而入諸佛海。

次后復(fù)有劫,  名為功德月;

爾時有世界,  其名功德幢。

彼中有諸佛,  八十那由他,

我皆以妙供,  深心而敬奉。

初乾闥婆王;  二名大樹王;

三功德須彌;  第四寶眼佛;

第五盧舍那;  第六光莊嚴(yán);

第七法海佛;  第八光勝佛;

九名賢勝佛;  第十法王佛。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yǎng),

然未得深智,  入于諸法海。

此后復(fù)有劫,  名為寂靜慧,

剎號金剛寶,  莊嚴(yán)悉殊妙。

于中有千佛,  次第而出興,

眾生少煩惱,  眾會悉清凈。

初金剛臍佛;  二無礙力佛;

三名法界影;  四號十方燈;

第五名悲光;  第六名戒海;

第七忍燈輪;  第八法輪光;

九名光莊嚴(yán);  十名寂靜光。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yǎng),

猶未能深悟,  如空清凈法。

游行一切剎,  于彼修諸行。

次第復(fù)有劫,  名為善出現(xiàn),

剎號香燈云,  凈穢所共成。

億佛于中現(xiàn),  莊嚴(yán)剎及劫,

所說種種法,  我皆能憶持。

初名廣稱佛;  次名法海佛;

三名自在王;  四名功德云;

第五法勝佛;  第六天冠佛;

第七智焰佛;  第八虛空音;

第九兩足尊,  名普生殊勝;

第十無上士,  眉間勝光明。

如是一切佛,  我悉曾供養(yǎng),

然猶未能凈,  離諸障礙道。

次第復(fù)有劫,  名集堅固王,

剎號寶幢王,  一切善分布。

有五百諸佛,  于中而出現(xiàn);

我恭敬供養(yǎng),  求無礙解脫。

最初功德輪;  其次寂靜音;

次名功德海;  次名日光王;

第五功德王;  第六須彌相;

次名法自在;  次佛功德王;

第九福須彌;  第十光明王。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yǎng),

所有清凈道,  普入盡無余,

然于所入門,  未能成就忍。

次第復(fù)有劫,  名為妙勝主,

剎號寂靜音,  眾生煩惱薄。

于中有佛現(xiàn),  八十那由他;

我悉曾供養(yǎng),  修行最勝道。

初佛名華聚;  次佛名海藏;

次名功德生;  次號天王髻;

第五摩尼藏;  第六真金山;

第七寶聚尊;  第八法幢佛;

第九名勝財;  第十名智慧。

此十為上首,  供養(yǎng)無不盡。

次第復(fù)有劫,  名曰千功德;

爾時有世界,  號善化幢燈;

六十億那由,  諸佛興于世。

最初寂靜幢;  其次奢摩他;

第三百燈王;  第四寂靜光;

第五云密陰;  第六日大明;

七號法燈光;  八名殊勝焰;

九名天勝藏;  十名大吼音。

如是等諸佛,  我悉常供養(yǎng),

未得清凈忍,  深入諸法海。

次第復(fù)有劫,  名無著莊嚴(yán);

爾時有世界,  名曰無邊光;

中有三十六,  那由他佛現(xiàn)。

初功德須彌;  第二虛空心;

第三具莊嚴(yán);  第四法雷音;

第五法界聲;  第六妙音云;

第七照十方;  第八法海音;

第九功德海;  第十功德幢。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yǎng)。

次有佛出現(xiàn),  名為功德幢;

我為月面天,  供養(yǎng)人中主。

時佛為我說,  無依妙法門;

我聞專念持,  出生諸愿海。

我得清凈眼,  寂滅定總持,

能于念念中,  悉見諸佛海。

我得大悲藏,  普明方便眼,

增長菩提心,  成就如來力。

見眾生顛倒,  執(zhí)常樂我凈,

愚癡暗所覆,  妄想起煩惱。

行止見稠林,  往來貪欲海,

集于諸惡趣,  無量種種業(yè)。

一切諸趣中,  隨業(yè)而受身,

生老死眾患,  無量苦逼迫。

為彼眾生故,  我發(fā)無上心,

愿得如十方,  一切十力尊。

緣佛及眾生,  起于大愿云,

從是修功德,  趣入方便道。

愿云悉彌覆,  普入一切道,

具足波羅蜜,  充滿于法界。

速入于諸地,  三世方便海,

一念修諸佛,  一切無礙行。

佛子我爾時,  得入普賢道,

了知十法界,  一切差別門。

“善男子!于汝意云何,彼時轉(zhuǎn)輪圣王,名:十方主,能紹隆佛種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童子是也!爾時夜神覺悟我者,普賢菩薩之所化耳!我于爾時為王寶女,蒙彼夜神覺悟于我,令我見佛,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從是來,經(jīng)佛剎微塵數(shù)劫,不墮惡趣,常生人、天,于一切處常見諸佛,乃至于妙燈功德幢佛所,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菩薩解脫,以此解脫如是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于念念中,普詣一切諸如來所,疾能趣入一切智海;于念念中,以發(fā)趣門,入于一切諸大愿海;于念念中,以愿海門,盡未來劫,念念出生一切諸行。一一行中出生一切剎微塵數(shù)身,一一身普入一切法界門;一一法界門,一切佛剎中,隨眾生心說諸妙行。一切剎一一塵中,悉見無邊諸如來海;一一如來所,悉見遍法界諸佛神通;一一如來所,悉見往劫修菩薩行;一一如來所,受持守護(hù)所有法輪;一一如來所,悉見三世一切如來諸神變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此眾會中,有一夜神,名:普救眾生妙德。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入菩薩行、凈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shù)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宁远县| 靖边县| 曲沃县| 墨竹工卡县| 赤城县| 汉中市| 威远县| 大洼县| 崇左市| 陇南市| 安远县| 万年县| 葵青区| 富阳市| 饶河县| 名山县| 红原县| 仪征市| 海城市| 治多县| 邯郸县| 巴塘县| 永兴县| 平遥县| 安庆市| 西华县| 广汉市| 昭通市| 河南省| 屏东市| 大悟县| 咸丰县| 上饶县| 宜川县| 宁都县| 万源市| 晋中市| 潢川县| 沧州市|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