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妊娠篇

胎前之病甚多,然以大要分之,有二大別:一為因胎以成病者,一為因病而礙胎者。因病礙胎,無論外感內傷,均能致此,當于雜病門中求之。惟未傷胎時,以去病為主,安胎為佐;既傷胎后,以安胎為主,去病為佐,為不同耳。因胎而成病者,以其必有胎,然后有此病,故為胎前專侯。今就此論之,以免滋蔓。一曰驗胎。何以知其有身?曰:當于脈中驗之。書中言胎脈甚夥,而各不同,有謂寸口脈動甚為有子者,有謂有胎之脈,當陰搏陽別者,有謂脈滑大為有胎者,又有謂當脈動如珠者,左大為男,右大為女者,然諸說有驗有不驗,未能確定一是,故醫者每以驗胎為難事。實則諸說之真諦不過形容有胎之脈當生機流動,無澀滯而已。以余考之,驗胎之法,當以“身有病而無邪脈”一語為最佳。何謂身有病?月事不行是也。月事不行,乃不通之象,當見澀滯之脈,今無邪脈,是不見澀滯而反見滑利,滑利則生機流動,與病不符,則知其經停非病,而有胎矣。以此消息,驗胎之脈,無有善于此者。若初次有娠者,可于乳頭驗之。有娠三月,乳房發脹,乳頭變黑,不如此不成胎也。懷胎六月,腹中必動,間有不動者,必有漏紅之急。漏紅太甚,血不養胎,胎萎不長,故不動。但能漏止血足,其胎自動。當以法治之。至于驗腹分男女之法,當于五月以后行之,男胎背朝外,故形如釜,女胎足朝外,故形如箕。此法甚驗,以其從實踐而來,非虛語也。二曰惡阻。普通有胎者必見之病狀也。其期每在受孕二三月中,輕者不治自愈,重者非藥不除。其因有數:一為肝膽之氣上逆。以一二月中,肝膽養胎,受胎之后,血盡養胎,不能兼養肝膽,肝膽無制,膽火上逆,胃亦隨之,嘔惡酸苦,喜食酸物,木之味酸,虛而求助于食,故喜酸也。宜養肝體以柔肝用,泄膽火而平胃逆。養肝滋血,如白芍、烏梅、石斛、木瓜、元參、阿膠、櫓豆、胡麻、女貞之類,清泄膽胃,如金鈴、姜山梔、川連、黃芩、黛蛤散、橘皮、竹茹之類。甘酸、酸苦最為要要,甘酸化陰,酸苦泄熱,且酸能補助肝體也。如嘔吐痰水甚多者,胃有痰濕,宜復以二陳、溫膽之類。如嘔惡晝夜不止,勢甚劇者,上逆甚則防其下脫,急宜降逆平和,當辨其舌苔脈象,以定治法。如苔黃膩,底尖絳,脈弦數者,膽火上炎,前方不應,可用黃連解毒、龍膽瀉肝諸法。大便閉者,幽門不通,上沖吸門,非通下不可,當歸龍薈丸。不能以有胎忌攻,當從有故無殞之例。此癥此治,曾經驗過。如舌光絳無苔,脈細數者,陰虛肝陽化風,氣火上逆,洋參溫膽加黃連,或十味溫膽湯亦可。如再不應,則以大劑育陰增液之品煎湯,以蘇梗、香附、烏藥、陳皮等行氣降逆之品磨沖或研末沖服。育陰而不礙氣,順氣而不傷陰,亦良法也。一為濁氣上沖。女子受胎,則月事不行。月事者,血之余也。平時有余則閏,而月一下,既已有孕,則下以養胎,上為乳汁,無余故不下。故有胎則經停,乳子則經少,其明證也。惟其中有精有濁,其停也,不能專取其精華而遺其糟粕。其精者以養胎,以化乳,其濁者停而不出,無所發泄,反從上逆。胞胎系胃,胃脈通心,由脈上沖,則為嘔惡,故俗名惡心,良有以也。惟其上沖之路,必由胃逆,胃氣強者,沖不上至,故惡輕,或并不惡。曾見有一生受孕,從無惡阻者,即是胃氣強之故。亦有體虛甚而無惡阻者,則以其血質甚清,濁氣不多也。此系體質之故,無關病理。若胃弱而濁氣重者,則斷無不惡之理。其治以芳香化濁為唯一之法,故藿、佩、砂、蔻在所必用。夾熱加茹、連,夾濕加吳萸、丁香。而和胃健中,亦不可少,以濁之上逆,必由胃虛,故四君、異功等湯亦當合用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康乐县| 洪江市| 宁陕县| 惠安县| 雅安市| 安吉县| 宜章县| 丰城市| 佛山市| 定日县| 鄂托克旗| 常熟市| 日土县| 平陆县| 平山县| 安平县| 大厂| 家居| 堆龙德庆县| 深水埗区| 镇安县| 施秉县| 西林县| 南康市| 巴林右旗| 神池县| 黔东| 湖南省| 乌拉特中旗| 车险| 海南省| 长岭县| 兴仁县| 张家川| 沂源县| 甘孜| 双鸭山市| 砀山县| 武冈市|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