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聲詩并著,最盛于唐。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隱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慘沮,與同之宴所。曰:“表弟愿與坐末。”眾皆不顧。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眾皆咨嗟稱賞。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眾皆哂,或有怒者。及轉喉發聲,歌一曲,眾皆泣下。羅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鄭、衛之聲日熾,流糜之變日煩。已有《菩薩蠻》、《春光好》、《莎雞子》、《更漏子》、《浣溪沙》、《夢江南》、《漁父》等詞,不可遍舉。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甚奇,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于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重典。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矣。
周濟,字保緒,一字介存,號未齋,晚號止庵,生于公元一七八一年,卒于公元一八三九年,荊溪(今江蘇宜興)人。公元一八〇五年(清嘉慶十年)進士,官淮安府學教授。為學重經世濟用,好讀史及兵書將略,著有《晉略》八十卷,自負有濟世偉略而不能用。更寄情于藝事,推衍張惠言詞學,譚精研思,持論精審,為常州派(清代詞學有浙派和常州派之分:秀水〔浙江嘉興〕朱彝尊選輯《詞綜》,論詞以“清空”為宗,一時作家,相習成風,是為浙派。常州張惠言兄弟選輯《詞選》,以“意內言外”為主,又開常州一派)重要的詞論家。著有《未雋齋詞》和《止庵詞》各一卷,《詞辨》十卷,《介存齋論詞雜著》一卷,輯有《宋四家詞選》。另有論詞調之作,以婉、澀、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傳。
《介存齋論詞雜著》原載于《詞辨》前。《詞辨》為周濟于一八一二年客授吳淞時自編的一部詞學教材,以選詞為主,兼有評論。一九三五年,唐圭璋將《雜著》從《詞辨》中析出,收入《詞話從編》。《介存齋論詞雜著》共三十一條,發揮“意內言外”的說法,明確提出填詞要有寄托,“有寄托則表里相宣,斐然成章”;“無寄托,則指事類情,仁者見仁,知者見知”。并提出了“詞史”之說,即能從詞中見史,“感慨所寄,不過盛衰”,“見事多,識理透,可為后人論世之資”。周濟把上述理論原則運用到唐宋名家詞數十家的品評上,作出了具體而微的辨析。從總體上,周濟五代、北宋的尊奉溫庭筠、韋莊、周邦彥等而貶抑南宋姜夔、張炎等,此與浙派對立。
《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載于《宋四家詞選》前,是對《介存齋論詞雜著》的承繼和深化,但也有些不同之處。
一
兩宋詞各有盛衰:北宋盛于文土而衰于樂工;南宋盛于樂工而衰于文土。
二
北宋有無謂之詞以應歌,南宋有無謂之詞以應社。然美成《蘭陵王》、東坡《賀新郎》當筵命筆,冠絕一時。碧山《齊天樂》之詠蟬,玉潛《水龍吟》之詠白蓮,又豈非社中作乎?故知雷雨郁蒸,是生芝菌;荊榛蔽芾,亦產蕙蘭。
三
詞有高下之別,有輕重之別。飛卿下語鎮紙,端己揭響入云,可謂極兩者之能事。
四
近人頗知北宋之妙,然不免有姜、張二字,橫亙胸中。豈知姜、張在南宋,亦非巨擘乎?論詞之人,叔夏晚出,既與碧山同時,又與夢窗別派,是以過尊白石,但主“清空”。后人不能細研詞中曲折深淺之故,群聚而和之,并為一談,亦固其所也。
五
學詞先以用心為主,遇一事、見一物,即能沈思獨往,冥然終日,出手自然不平。次則講片段,次則講離合;成片段而無離合,一覽索然矣。次則講色澤、音節。
六
感慨所寄,不過盛衰:或綢繆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饑,或獨清獨醒,隨其人之性情學問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見事多,識理透,可為后人論世之資。詩有史,詞亦有史,庶乎自樹一幟矣。若乃離別懷思,感士不遇,陳陳相因,唾瀋互拾,便思高揖溫、韋,不亦恥乎?
七
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求實,實則精力彌滿。初學詞求有寄托,有寄托則表里相宜,斐然成章。既成格調,求無寄托,無寄托,則指事類情,仁者見仁,知者見知。北宋詞,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實,且能無寄托也。南宋由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渾涵之詣。
八
皋文曰:“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信然。飛卿醞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備剛柔之氣。針縷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跡,《花間》極有渾厚氣象。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復可以跡象求矣;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
九
端己詞,清艷絕倫,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見風度。
一〇
皋文曰:“延巳為人,專蔽固嫉,而其言忠愛纏綿,此其君所以深信而不疑也。”
一一
永叔詞,只如無意,而沈著在和平中見。
一二
耆卿為世訾謷久矣,然其鋪敘委婉,言近意遠,森秀幽淡之趣在骨。耆卿樂府多,故惡濫可笑者多,使能珍重下筆,則北宋高手也。
一三
晉卿曰:“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
一四
良卿曰:“少游詞,如花含苞,故不甚見其力量。其實后來作手,無不胚胎于此。”
一五
美成思力獨絕千古,如顏平原書,雖未臻兩晉,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備,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圍矣。讀得清真詞多,覺他人所作,都不十分經意。鉤勒之妙,無如清真;他人一鉤勒便薄,清真愈鉤勒,愈渾厚。
一六
子高不甚有重名,然格韻絕高,昔人謂晏、周之流亞。晏氏父子,俱非其敵;以方美成,則又擬不于倫;其溫、韋高弟乎?比溫則薄,比韋則悍,故當出入二氏之門。
一七
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筆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數,所謂一鉤勒即薄者。《梅溪詞》中,喜用偷字,中以定其品格矣。
一八
良卿曰:“尹惟曉‘前有清真,后有夢窗’之說,可謂知言,夢窗每于空際轉身,非具大神力不能。”夢窗非無生澀處,總勝空滑。況其佳者,天光云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斁,追尋已遠。尹特意思甚感慨,而寄情閑散。使人不易測其中之所有。
一九
李后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
二〇
人賞東坡粗豪,吾賞東坡韶秀:韶秀是東坡佳處,粗豪則病也。
二一
東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書、畫皆爾,詞亦爾。
二二
稼軒不平之鳴,隨處輒發,有英雄語,無學問語,故往往鋒穎太露;然其才情富艷,思力果銳,南北兩朝,實無其匹,無怪流傳之廣且欠也。世以蘇辛并稱,蘇之自在處,辛偶能到;辛之當行處,蘇必不能到:二公之詞,不可同日語也。后人以粗豪學稼軒,非徒無其才,并無其情。稼軒固是才大,然情至處,后人萬不能及。
二三
北宋詞,多就景敘情,故珠圓玉潤,四照玲瓏,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使深者反淺,曲者反直。吾十年來服膺白石,而以稼軒為外道,由今思之,可謂瞽人捫籥也。稼軒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曠,故情淺;稼軒縱橫,故才大,白石局促,故才小。惟《暗香》、《疏影》二詞,寄意題外,包蘊無窮,可與稼軒伯仲;余俱據事直書,不過手意近辣耳。白石詞,如明七子詩,看是高格響調,不耐人細看。白石以詩法入詞,門徑淺狹,如孫過庭書,但便后人模仿。白石好為小序,序即是詞,詞仍是序,反復再觀,如同嚼蠟矣。詞序、序作詞緣起,以此意詞中未備也。今人論院本,尚知曲白相生,不許復沓,而獨津津于白石序,一何可笑!
二四
竹山薄有才情,未窺雅操。
二五
公謹敲金戛玉,嚼雪盥花,新妙無與為匹。公謹只是詞人,頗有名心,未能自克;故雖才情詣力,色色絕人,終不能超然遐舉。
二六
中仙最多故國之感,故著力不多,天分高絕,所謂意能尊體也。中仙最近叔夏一派,然玉田自遜其深遠。
二七
玉田,近人所最尊奉。才情詣力,亦不后諸人;終覺積谷作米,把纜放船,無開闊手段;然其清絕處,自不易到。玉田詞,佳者匹敵圣,往往有似是而非處,不可不知。叔夏所以不及前人處,只在字句上著功夫,不肯換意,若其用意佳者,即字字珠輝玉映,不可指摘。近有喜學玉田,亦為修飾字句易,換意難。
二八
西麓疲軟凡庸,無有是處。書中有館閣書,西麓殆館閣詞也。西麓不善學少游。少游中行,西麓鄉愿。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詞一無可觀,當由社中標榜而成耳。然較之西麓,尚少厭氣。
二九
蒲江小今,時有佳趣,長篇則枯寂無味,此才小也。
三〇
玉潛非詞人也,其《水龍吟》“白蓮”一首,中仙無以遠過。信乎忠義之士,性情流露,不求工而自工。特錄之以終第一卷,后之覽者,可以得吾意矣。
三一
閨秀詞惟清照最優,究苦無骨,存一篇尤清出者。
向次《詞辨》十卷:一卷起飛卿,為正;二卷起南唐后主,為變;名篇之稍有疵累者為三、四卷;平妥清通,才及格調者為五、六卷;大體紕繆、精彩間出為七、八卷;本事詞話為九卷。庸選惡札,述誤后生,大聲疾呼,以昭炯戒為十卷。既成寫本付田生。田生攜以北,附糧艘行,衣袽不戒,厄于黃流,既無副本,惋嘆而已!爾后稍稍追憶,僅存正、變兩卷,尚有遺落。頻年客游,不及裒集補緝;恐其久而復失,乃先錄付刻,以俟將來。于呼!詞小技也,以一人之心力才思,進退古人,既未必盡無遺憾,而尚零落,則述錄之難,為何如哉!介存又記。
成何體統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原著)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
除我之外
商渺從十八歲開始跟著盛聿,她自信滿滿,總以為自己在他心里是不一樣的。直到后來,盛聿帶回來一個姑娘,又軟又嬌,像極了那年的她。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蟆)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看似屌絲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云!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