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山中寺廟
- 大宋女法醫
- 果語言言
- 2039字
- 2015-11-20 11:46:03
戴著帷帽坐在黑色駿馬上的察扭頭便看到,那身著男裝的三娘子身姿颯爽的騎馬疾馳過來。
傾國傾城容顏因為身著男裝的關系略顯稚嫩,身形也比大夏女子顯得更為瘦小。
察以前曾在大夏境內見過嬌弱瘦小的宋人女子,她們大都像長在東陽下的嬌花一般,在大夏那種氣候寒冷的地方,往往一個冬天她們都熬不過。那時,自己對這樣瘦小的女子總是毫無興趣、置之不理。
而眼前的這個女子,雖然瘦弱,卻散發著無窮的光芒。洛陽城中,她將自己逼得險些暴露身份。夜半闖進她的屋中,她鎮靜以對,還不忘與自己周旋。姐姐罵她時,她卻義正言辭的告訴她們,今生誓不為妾。她面容雖冷漠,卻時刻不忘關心周圍的人。這種女子如同長在宋國境內的青竹,挺拔堅韌、意志堅強,她像一團火焰,漸漸滾燙了自己的心。
“駕”的一聲,察便催馬前行追趕那疾馳而過的白馬。
三娘子忽然聽的身后有疾馳過來的馬啼聲,扭頭一看,便簇緊了眉頭。
“你知道么?你像草原上馳騁的母狼一樣美麗。”醇厚充滿蠱惑了的男聲在三娘子耳邊響起。
“謝謝,這是我聽過最不中聽的贊美。”三娘子說完,便揚起馬鞭,縱馬前行。
察再度追上,接著問道:“你見過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逶迤的河流,美麗的花朵嗎?”
“見過 ̄ ̄ ̄ ̄ ̄ ̄ ̄”三娘子想也不想的答道。前世,父親每年都會帶著自己騎馬馳騁在那碧綠的草原上,看著日出、日落。
察似有微怒,騎馬趕超三娘子,突然拉起韁繩立于三娘子之前。一身黑衣的男子英姿颯爽的騎在黑色的駿馬之上,卷起的袖子下肌肉迸發的小臂粗壯有力,仿佛縱馬的戰神一般站在馬隊的最前面,力與美的結合恰到好處,連那些同為男人的鏢師也不禁油然而生一種崇拜之情。
“吁 ̄ ̄ ̄ ̄ ̄”惜月趕緊抓緊韁繩停住。
“你抽什么風?突然停下來。”三娘子嗔怨道。
“你和誰一起見過?”察厲聲問道。
“為何要告訴你?”三娘子說完,便騎著馬緩緩前行。
“你 ̄ ̄ ̄ ̄”察說不出一句話來,接著,便似有微怒的騎著馬與三娘子并駕齊驅的走在最前面。
時近申時,山風忽起,哪走在馬隊最前面的陳鏢頭望了望天色,便扭身朝后面的眾人喊道;“前面不遠處山上有處寺廟,今日我們便上山休息。”
聽聞此話的三娘子詫異了,昨日也是行于這山道之中,他們這群人馬,也只是就地安營扎寨,今日卻為何要上山進寺。
三娘子疑惑的問著察:“你可知今日為何要上山入寺?”
察抬頭看看天,扭頭對三娘子說道;“為將者,要善于觀四時,看天氣。此時山風正緊,估計晚上便會有狂風襲來。所以,寺廟是最好的去處。”
“哦,那你便是夏國的將領了?”三娘子突然問道。
察身軀一緊,便不再說話了。
“你不用緊張,初次見你我便有此猜測,今日只是證實罷了。”三娘子說道。
“我就是夏國的將領。”察大方承認,接著問道;“我是怎么暴露了自己的?”
“你的坐姿 ̄ ̄ ̄,我初見你時,只是覺得你的坐姿與常人不同,后來,見那貝子厚的坐姿,雖說也是正襟危坐,卻不如你的坐姿氣勢磅礴,仿若洪鐘。那時,我便想到你是否是軍中出身。”
“哦?那你知不知道,有句話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女人,想想你們中原三國時期魏國的楊修,就要明白,有時候太聰明也未必是好事。”
“你 ̄ ̄ ̄ ̄ ̄”三娘子竟無言以對。
那寺廟就坐落在半山腰,山道逶迤、松柏隱映。眾人緩緩上山,漸漸看見了那斑駁的山門。
山門巍峨,斗拱飛檐,想來這寺廟初建之時必是香火鼎盛,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沒落于歷史之中。
龔璉與那高伯父走在最前面進了山門。
三娘子緊隨著那陳鏢頭。
“此處大宋初建時,有人在此遇到了文殊菩薩的幻化的法相。”陳鏢頭緩緩說道。
“哦?”三娘子很是詫異。
“所以,眾人便籌錢在此興建了這座寺廟,此地,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眾人抬頭,便看見了山門兩側的一幅對聯。上聯寫到:“而來禮拜乎?須摩著心頭,干過多少罪行,向此處鞠躬叩首。”下聯寫到;“誰是講經者?必破出情面,說些警赫話語,好叫人入耳悚神。”
這山門的對聯倒是寫的絕妙,三娘子心中想到。
步入山門,便是開闊的寺廟正院,放眼望去,莊重巍峨的大雄寶殿映入眼簾,兩邊緊挨著兩座耳房。
走到正殿門前,又是一副對聯懸掛于兩邊的石柱上,上聯寫道;“念念不離心,要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下聯寫到;“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斷十方。”
“這寫寺廟對聯的人也是一個秒人。”三娘子再度感嘆道。
進入正殿,那干瘦的老主持身著破舊的袈裟迎著他們,寒暄后,便由他身邊一位12歲左右圓臉的小沙彌領著他們去后院安置去了。
“這寺中只有5處院落,中間的是主持居住的院落,東邊一處院落式我們僧人居住的,另一處院落是給來此的施主住的。”那正在變聲期的少年操著公鴨嗓子為龔璉他們解釋道。
“西側的兩處院落,一處是飯堂,這處5間房的大院落今日便給你們居住。”少年繼續說道。
此時,山風更勁,還能聽到遠處“咔嚓”一聲,樹枝被風吹斷的聲音。
“今日里,來此借宿的施主可多?”陳鏢頭問道。
小沙彌想了一想,便說道;“東邊的那處院落中,一間住著一對夫妻,另外一小間住著哪女施主的胞弟,有一間住了兩位蓄有胡須、面容兇狠的大漢,還有一間住著一位伶人和常來此地的獵戶常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