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80后如何幫父母理財
書名: 騙子,離我爸媽遠點兒(財蜜eMook)作者名: 她理財本章字數: 1999字更新時間: 2015-11-26 14:29:14
@迷速
前段時間和同事聊天,一個同事是個85后的獨生單身女,我問她,你每年年末會給父母錢嗎?同事回答:為什么要給父母錢呢?現在他們自己都還在工作,有收入,不缺錢用,何況他們都不懂理財,錢給了他們最多也就是存定期,還不如我自己拿著,買個貨基也比定存好。至于父母的財務狀況,我們不怎么經常討論,只有在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會說下。自己有了家庭,早獨立了。
我忍不住好奇:現在針對老年人的各種產品那么多,你們家的老人們會自己購買嗎?我之所以聊到這些話題,是基于我媽前段時間買了一個xx保險的兩全分紅保險讓我懊惱的。不是因為她買了我不開心,而是因為她買了卻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告訴我,我既擔心她被騙又覺得她沒和我商量忽視我的意見。
這么一說,同事們就像炸開了鍋,各種老太太老爺子排隊理財、被騙、亂買奇遇記,國債、銀行理財、保險、股票、民間放貸……我頓時就傻眼了,看來我媽對我還是“客氣”的了。可是,我不禁想,既然我們都長大了、獨立了,也有了一定的理財常識,也許可以來做一會兒父母的理財師,捂緊他們的錢包(不被有心之人欺騙),發揮養老金的余熱,通過合理理財,退休后達到財務自由進而安享晚年。
第一步:心理攻勢,成為同盟軍
就像我們在年輕時不服父母管教一樣,父母活了大半輩子了,他們掛在嘴邊的就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你一上來,就想要繳了父母的指揮棒,他們會聽你的,哼!針鋒相對永遠不是解決的辦法。怎么破?
讓父母更多參與進來,先讓出自己的領地,用自己的理財產品咨詢他們,慢慢地你也就打入他們內部,開始過問他們的理財產品,用請教的態度,然后多拿一些產品拉他們一起對比。不正規的正規的對比,正規中的穩定的和高風險的對比。有過這些討論后,即使在你不在的時候,父母也會有理性的思維來判斷產品的好壞,即使判斷不出來,當下也不會沖動做決定,想著我還是回家和我家閨女(小子)商量下吧!猶豫越多,沖動的概率就降低了;參與度越大,父母就不會想著在某一款產品中取得“成績”才能向我們“炫耀”他們“寶刀未老”,而會有時時刻刻有他們仍是我們的“人生導師”的優越感。
第二步:產品配置穩健為主,“掃雷”高風險理財
大家都希望自己有個聚寶盆,錢生錢。快到退休年齡了或者已經退休了,基本的生活大概是住有房,手里有閑錢,又有錢領(工資或者退休金),沒有太多的生活壓力,有些人就開始追求一些“暴利投資”。我們經常會聽說有個退休阿姨花幾十萬元買下一堆朝鮮郵票和紀念幣,憧憬著收藏品公司加價“回購”;幾個不懂書畫的大媽,合伙花80萬元買下劉大為國畫“真跡”,等著幾個月后拍賣賺大錢;一個母親因為相信120萬元買的收藏品即將升值到300萬元,偷偷抵押家中唯一住房借錢,導致兒子被放高利貸者追債……這樣的投機杠桿行為要不得。
有了第一步的“情感培養”之后,我們就快來分析一下他們有沒有投資這些“高風險”的產品吧!
民間高利貸,這個是堅決要抵制的,有也得盡快收回。中國典型的民間借貸血淚史可以看看鄂爾多斯的農民們,當然我們江浙地區也不遑多讓,溫州商人跑路后暴露的民間借貸的受害人,唉,半輩子的心血啊!
股票、基金這類高風險資產可以有,但是額度必須得少。10%左右的手頭寬裕資金投資在這類型的資產里是可以的,要是退休了,屬于自己的時間太多,讓老爺子老太太多多關注新聞看看報紙關注他們的股票基金也是動腦的一種鍛煉方式,我們就當花這個錢讓老人們遠離“老年癡呆”吧!偶爾飯桌上還能和老人們探討最近行情,哈哈,讓我想起年少時爸爸經常和我說說中國歷史的感覺一樣一樣的。
對于老年人來說,理財的目標不應該是如何獲取更高的收益,配置少量自主選擇進入和退出的高風險資產是給老人的生活添彩,但是更多的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讓他們手中的錢保值。因此,幫助他們構建合理的資產配置,買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國債,哪怕存定期,都是一個好選擇。
第三步:配置保險,更加穩妥
要是有前瞻性的父母,可能在30-40歲左右已經給自己配置商業保險了,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享受保險帶來的福利了。要是沒來得及購買,怎么辦?80后的父母,現在的應該是年齡在50-60歲的人群,夠誠實的保險經理會告訴你,現在投保重疾險其實是挺虧的,還不如每年拿出定額的錢作為醫療基金存著靠譜,但是投個人身意外險是挺有必要的。
Tips:之前和保險經紀討論過,想給家人上個意外險,對方提示三人成團,三個人以上可以投保成團意險,價格會更優惠(我還沒有做下來,不知道這個團意險和只針對個人的意外險保險范圍上會不會有區別)。
我一直認為,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別人去生活,年老后的財務生活也是屬于父母生活的一部分,你不可能把父母的所有投資行為都替代掉,所以在合適時機,不妨和父母多多溝通,了解他們的投資想法,幫助父母梳理家庭資產,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陪著他們一起構建合理有效的投資組合(就像當年他們陪著我們高考選志愿一樣),讓他們傲嬌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