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八卦:作家們的瘋狂癖好
- “上癮”才像話(財蜜eMook)
- 她理財
- 4125字
- 2015-11-26 14:29:07
查爾斯·狄更斯——熱愛參觀太平間
誠然,查爾斯·狄更斯寫了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小說,比如《雙城記》《霧都孤兒》,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怪胎。不管在哪睡覺,他的床一定要朝北。他認為床墊的朝向可以激發他的創造力。他還是梅茲梅爾氏催眠術(一種維多利亞時代流行的催眠術)的推崇者,經常用親朋好友練手。但所有這些小癖好和他的戀尸癖比起來可謂小巫見大巫。
當沒在進行關于饑餓難耐的孤兒和脾氣暴躁的守財奴的創作時,他喜歡去巴黎的太平間。在19世紀,巴黎人去太平間就像愛去電影院一樣風行一時。無所事事的巴黎人,帶著對恐怖事物的愛好,時不時跑去太平間一睹各種死法的尸體,被謀殺的,自殺的,還有從塞納河里撈起來的。巴黎的太平間一度成為“旅游景點”。狄更斯對死人的癡迷不僅僅是源于近乎病態的好奇心。正如這位偉大的作家所說,“只要我在巴黎,就感到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引著我去太平間。我從來沒有想過去那里,但總是情不自禁地被吸引過去。”
狄更斯的戀尸癖嚴重到在圣誕和新年的時候,他甚至會色瞇瞇地看著那些或被槍殺,或被用刀刺死,或已經腫脹的尸體。他不在法國的時候,有時就會跟隨泰晤士河警察尋找尸體或和滑鐵盧大橋的收費員聊關于企圖自殺的話題。
布萊姆·斯托克——瘋狂的陰謀論者
布萊姆·斯托克因創作《吸血鬼德古拉》一舉成名,但這位愛爾蘭作家也寫了一些無關血、蝙蝠和不死之身的小說。實際上,他還著有一些非虛構的題材,比如出版于1910年的《Famous Impostors》。除了最后一章有些偏離其宗旨走向瘋狂外,這本書向人民揭露了行騙老手及其騙人伎倆。
在最后一章《比斯利男孩》里,那位我們在英國歷史課本上認識的伊麗莎白女王是一個男人假扮的。據斯托克所寫,真正的女王10歲去鄉下度假時染病死去,而國王亨利八世將要造訪的消息嚇壞了她的家庭教師。為了保住自己的項上人頭,她來到附近的比斯利小鎮,以期找到一個頂替者。
由于找不到貌似公主的女孩,她弄來一個男孩,給他穿上伊麗莎白的衣服好好裝扮了一番。國王在跟這個所謂的女兒見了一面后很快離開了,沒有注意到任何異樣。從那以后,比利斯男孩便假作伊麗莎白,整個英格蘭的民眾都被這個濃妝重抹的頂替者給騙了。
當然,斯托克沒有任何真憑實據。他的結論來源于一些可信度不高的傳言。比如,伊麗莎白女王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始終守口如瓶。斯托克的另一個證據則是伊麗莎白女王對假發的喜愛,因為男子更易于禿頂,而假發很好地掩蓋了這一缺陷。除此之外,她終生未婚,除了她的私人醫生外拒絕任何人給她看病。
還有一點,在斯托克看來女人都是蠢笨的,然而伊麗莎白非常聰明,這也有力地證明了她是男子的結論。
菲利普·K.迪克——認為自己被外星人附身
讀過菲利普·K.迪克的人都知道他的思維異于常人。他就是《盲區行者》的作者。就算你沒有看過迪克的小說,你可能也看過一兩個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除了上面提到的《盲區行者》,《銀翼殺手》《全面回憶》《少數派報告》等也是受迪克的小說啟發而拍攝的。而迪克的創作靈感來自其不可思議的想象力。
1974年2月20日,迪克的智齒剛動了手術,還在恢復階段,眼巴巴地等著止痛藥趕緊送來。當快遞員終于來到時,迪克注意到她戴了一條魚造型的項鏈。之后一切就變得詭異起來。
項鏈上的吊墜突然朝迪克釋放出一束粉色的激光,外星人就鉆進了迪克的意識里,并用一種古老的類似希臘語的語言向我們的科幻小說家講述了上古智慧。迪克把這一外來生命描繪成女性,并在她的幫助下,生活和工作都走上了正軌,飲食規律健康,譴責編輯們拖拖拉拉的作風。他的創作靈感已一發不可收拾,創作了VALIS三部曲,甚至寫了一本長達8000頁的日志《The Exegesis》。
據悉迪克可能有癲癇病史,但他本人卻覺得這可能是上帝或外星生命在向他傳遞信息。或者他本人是蘇維埃政府的實驗對象,又或者他是被希臘已故的艾斯庫累普靈魂附體呢。
雖然迪克的想法聽起來很瘋狂,但有一個小插曲卻不容忽視。那個附身迪克的外星人有一天警告迪克他的兒子出生時就有缺陷,但醫生沒有檢查出來。迪克很緊張地把兒子送到醫院,醫生驗證了外星人的說法。多虧了那束粉色激光,迪克的兒子也因此獲救。
馬克·吐溫——熱愛婦女類發明
(馬克·吐溫發明的肩帶)
除了美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這個身份,馬克·吐溫還從事過很多其他職業,比如記者、礦工和船舶領航員。他同時也是一個杰出的發明家,一生中有兩項發明獲得專利。實際上,他的第一項發明就為他賺了50,000美金,這在19世紀已經是相當不小的一筆錢。
第一個發明是一種新式的經過改進的剪貼本。因為愛好收集圖片以及報紙文章,他厭倦了每次都要抹膠水的煩瑣。為簡化程序,他發明了一種可以自行粘貼的剪貼本,這一改進需要將膠帶事先粘貼到紙頁上。你只需把膠濕潤一下,就萬事俱備了。
馬克·吐溫最重要的成就要數可以防止寬松衣服下滑的松緊帶了。再搭配掛鉤,不管是背心、褲子,還是其他衣服,都不會再松松垮垮的。它的可拆卸的特質,又可以讓你在換衣服時,從這件衣服上拆下來安到另外一件上去。
現在仍然有數十億民眾在使用馬克·吐溫的這一發明,只是不是可拆卸的,也不是用在背心上。是的,正是這位著有《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發明了文胸上使用的可松緊肩帶。
亞瑟·柯南·道爾——與亡者通靈
盡管亞瑟·柯南·道爾爵士創作出文學作品里最有邏輯的角色,但他本人卻遠非那么理性。自兒子在一戰中犧牲以后,他開始沉迷于唯靈論,瘋狂嘗試與亡者通靈,遭到了他的朋友哈利·胡迪尼的反對。
胡迪尼是無神論者,經常會混進降神會揭穿那些妖言惑眾的神棍。盡管有宗教信仰上的差異,但兩人的友誼甚篤。他們經常會就唯靈論展開討論,都試圖向對方證明自己的信仰。道爾經常帶胡迪尼一起拜訪他最信任的巫師,即使胡迪尼再三試圖讓道爾意識到他的信仰實際是騙人的把戲。
當道爾公開宣稱胡迪尼有魔法時,事情變得詭異起來。道爾認為胡迪尼之所以反對神秘論者是為了讓大家都驚嘆于他的魔術。道爾還聲稱胡迪尼能把實物變沒,他也是因此才能在魔術表演中從鎖鏈、緊身衣及保險箱里逃脫。萬分沮喪的胡迪尼想到一條妙計向他的朋友證明魔術是假的。
胡迪尼找到一塊石板,一些木球和一桶白漆,然后讓道爾往桶里扔一個球進去后便叫他離開了。道爾從家出來,走了三個街區,用出來時攜帶的紙筆寫了一個秘密的信息,便往回走。回到家把裹了一層漆的木球撈出來,扔到石板上,小球滾來滾去,最后拼出“Mene Mene Tekel Upharsin”的字樣,道爾看得目瞪口呆,因為這正是他剛才寫下的秘密信息。
這個球里面裝的是鐵,由一塊磁鐵控制。胡迪尼是如何得知道爾寫的是什么的呢?很簡單,他在問道爾要紙條的時候,檢查了一下紙條是不是折疊起來的,然后藏在手掌里,偷偷換了一張空白的字條。
錯就錯在,為免道爾識破,魔術的最后,我們的魔術師要回了那張空白的紙條。“我不會告訴你我是如何做到的,”胡迪尼告訴道爾,“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只不過是騙人的把戲。”胡迪尼的計劃取得了適得其反的效果,道爾現在深信不疑他的朋友具有通靈的能力。
胡迪尼沒能說服他的朋友破除對唯靈論的迷信。因胡迪尼跟預知未來的騙子的對立,兩個好朋友也分道揚鑣。令人惋惜的是,兩人從此結怨,一直到去世都沒有重歸于好。
斯蒂格·拉森——游擊隊隊長
眾所周知厄內斯特·海明威是一個行動派的英雄人物。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負責開救護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立了自己的民兵組織,甚至沿古巴海岸線搜尋德國潛水艇的蹤跡。但是“老爸”(譯者注:Papa,“老爸”是西礁島人對海明威的昵稱)不是文學世界里唯一一個具有男子漢氣概的熱血男兒。瑞典作家斯蒂格·拉森(著有“千禧”系列),也是一個冒險家。年輕的時候,他就背著背包走遍了非洲大陸,后來成為一個左翼記者,時時處于新納粹分子對他的死亡威脅之中。
1977年,拉森前往埃塞俄比亞,訓練女游擊隊員,這一行為讓人肅然起敬。這些婦女是來自于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一個致力于爭取厄立特里亞從埃塞俄比亞獨立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組織。他們不僅起身反抗埃塞俄比亞軍隊,同時還要應對蘇維埃派來的顧問以及古巴軍隊。幸運的是,斯蒂格·拉森一直站在他們這一邊。
這位退役軍人花了一年時間教她們如何向敵軍扔手榴彈,后來由于腎炎發作不得不回家休養。雖然拉森有生之年無緣得見《龍文身的女孩》在全球暢銷不衰,但見證了厄立特里亞最終贏得了獨立。
諾曼·梅勒——想出手時就出手
諾曼·梅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瓜。他雖憑借《劊子手之歌》和《夜幕下的大軍》兩度獲得了普利策獎,但也是所有獲獎者里最不討人喜歡的。梅勒是個酒鬼,有暴力傾向,最著名的一次是他與演員雷普·湯恩大打出手。
當時是上世紀60年代末,梅勒正在拍攝電影《Maidstone》。湯恩是主演,但兩人私下關系緊張。梅勒想改劇本,遭到湯恩的反對。當時的湯恩已經染上了毒癮,當準備開拍時,湯恩抓起一把榔頭朝梅勒頭上砸去。兩人在地上扭打起來。他們的家人驚叫不已,梅勒一口咬住湯恩的耳朵,湯恩徒手掐住梅勒的脖子予以還擊。
當然,我們可以說梅勒在自衛,但這種行為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他曾經打過戈爾·維達爾的臉,后來還幫助因謀殺而入獄的作家杰克·艾伯特越獄。艾伯特后來又殺了人,但梅勒毫不為意,聲稱“文明的進步是需要我們冒一點險的”。他還曾差點用刀捅死自己的第二任妻子。
事情是在1960年,對諾曼·梅勒來說是尤其不同尋常的一年。當時他正在競選紐約市的市長,宣布他將禁止使用私家車,通過比武來裁決糾紛,把紐約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他極力宣傳“男權存在主義”,即采取暴力和暴力工具,并將此作為人生信條。在一次于他家公寓舉辦的競選活動上,他的這一病態傾向得到爆發——由于一晚上疲于應付客人及路上的行人,妻子莫拉萊斯出言不遜,冒犯到了他。梅勒勃然大怒,拔刀向莫拉萊斯捅去,一刀在背上,另一刀扎進了她的腹部。警察趕到的時候,莫拉萊斯聲稱她摔了一跤,被玻璃扎傷的。后來她才承認了實情,但梅勒逃脫了法律的懲罰。
審判時,梅勒堅持聲稱他神智健全,持刀傷人只是為藝術創作做的小實驗。由于莫拉萊斯申請寬大處理以及逢迎拍馬的律師求情說他的新書將造福社會,梅勒的刑罰被緩期執行,他也因此得以繼續創作,繼續想出手時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