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夫人 齊侯多內寵,嬖如夫人者六人。
教美人戰 孫武以兵法見吳王闔閭,于是出宮中美人百人,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為隊長。
妾與政 王導有幸妾姓雷,頗豫政事,蔡公謂之「雷尚書」。
攜妓東山 謝安棲遲東山,放情丘壑,好音樂,每游賞,必以妓從。
開閣放妾 王處仲嘗荒恣于色,左右諫之,處仲曰:「吾乃不覺爾,如此甚易耳。」乃開后閣,驅諸婢妾數十人,任其所之。
妾為夫人 杜佑,議者謂佑治行無缺,惟晩年以妾為夫人有所蔽云。
妓圍 唐申王,每冬月苦寒,令宮女密圍而坐,謂之「妓圍」。
簾衣 梁夏侯亶性儉率,有妓妾十數,并無被服,每有客,常隔簾奏樂,時謂簾為「夏侯妓衣」。
白頭吟 張跂欲娶妾,其妻曰:「子誦〈白頭吟〉,妾當聽之。」跂慚而止。
霓裳羽衣曲 上皇令宮妓佩七寳瓔珞,舞〈霓裳羽衣曲〉,曲終,珠翠可掃。
雪兒歌 雪兒者,李密愛姬,每賓朋文章有奇麗者,付雪兒(伴)〔協律〕歌之。
絳紗帳 馬融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
肉臺盤 南唐孫晟,官至司空,每食,不設幾案,使眾妓各執一器,環立而侍,號「肉臺盤」。
以倡進 漢武帝李夫人,本以倡進。
婦女連百 秦皇婦女連百,倡優累千。
賜妓樂 夏侯惇從太祖征孫權還,賜妓樂名倡。
毆殺笛妓 王愷嘗置酒,女妓吹笛,小失聲韻,愷便令黃門毆殺之,一座改容。
奪傷指 張均妓多麗,彈琵琶曲,頂上有高麗絲結,趙詩爭奪,致傷二指。
綾羅袴褶 武帝嘗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饌,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綾羅袴褶,以手擎飲食。
自為小君裁剪 李紳為相,時俗尚輕綃染蘸碧為婦人衣,紳自為小君裁剪。
琥珀釧 東昏侯為潘妃作一只琥珀釧,直七十萬。
樂天姬侍 樂天詩曰:「菱角執笙簧,谷兒抹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自注云:「皆臧獲名。」
燕子樓 張建封節制武寧,納妓盻盻于燕子樓。公薨,不他適。
不許妾妝 崔樞夫人治家整肅,容儀端麗,不許羣妾作時世妝。
呼琵琶 蔡持正謫新州,侍兒名琵琶,嘗養一鸚鵡,持正每呼琵琶,即扣響板,鸚鵡傳言呼之。
盡記歌詞 歐陽永叔閑〔居〕汝陰時,一妓能盡記公所為歌詞。
唱金縷 杜秋娘,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锜妾,嘗為锜唱金縷詞。
柳枝 退之二侍姬,名柳枝、絳桃。
二妾歌舞 樂天有二妾,樊素善歌,小蠻善舞。
記曲娘子 張紅〔紅〕善歌,每聽新聲一遍即能記其節奏,后入宮,號「記曲娘子」。
百濯香 吳孫亮寵姬有異香,歴年彌盛,浣百遍不歇,名曰「百濯香」。
善吹箎 河間王侍兒朝云善吹箎,諸羌叛,王令朝云假為老嫗吹箎,羌皆流涕復降。語曰:「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箎。」
別錦兒 韓渥集中有〈別錦兒詩〉。
房老 石崇愛婢翔風,年三十遂退之,使為房老。
燒指吞炭 高聰有妓十余人,及病,欲不適他人,并令燒指吞炭,出家為尼。
教誦賦 蜀劉琰侍婢,教誦〈魯靈光殿賦〉。
手語 崔生謁一品問〔疾〕,其妾與之手語。
善琴箏 李汧公妾名七七,善琴與箏。
香兒 元載妓薛瓊英,幼以香屑親飲啖之,長而肌香,故名香兒。
燭圍 韋涉家宴,使每婢執一燭,四面行立,人呼為「燭圍」。
宴客典斟 陳無咎宴一客,用一婢典斟,必十二而后使滿,以盡誠敬之道。
金牌盈坐 河間王夜飲,妓女謳歌,一曲下一金牌,席終,金牌盈座。
笑春紅 閬中參軍黃涉,婢曰笑春紅,死,涉念之淚灑,犀簾至皆損壞。
二花 阮文姬插鬢用杏花,陶溥公呼曰「二花」。
妾無副服 諸葛亮答李嚴書云:「吾受賜八千斛,今畜財無余,妾無副服。」
愛妾換馬 后魏曹彰,性倜儻,偶逢駿馬,愛之。其主所惜也。彰曰:「彰有美妾可換,惟君所擇。」馬主因指一妓,彰遂換之。馬名「白(鵲)〔鶻〕」。故后人作〈愛妾換馬詩〉,奏之弦歌焉。
婢皆讀書 鄭玄家奴婢皆讀書,一婢不稱旨,使人拽著泥中,須臾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以婢馬賭 爾朱文略豪縱不遜,平秦王有七百里馬,文略敵以好婢,賭取之。明日,平秦王致請文略,殺馬列婢,以二銀器盛婢頭、馬肉遺之。
以妓易帶 嚴續相公歌姬,唐(高)〔鎬〕給事通犀帶,皆一代尤物。因呼盧之會,出姬解帶角之,唐彩大勝,乃酌酒,令美人歌一曲而別。
我見亦憐 南郡主見桓溫妾,抱之曰:「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侍女合彈 韓退之晚年,二侍女合彈琵琶箏。
妾不衣帛 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
妓堂 司馬郎君時貴好,作妓堂,然香煙薫之,屋為之黑 。
女倡著羅縠 曹洪令女倡著羅縠之衣。
望江南 李太尉鎮關西日,為亡姬謝秋姬作〈望江南曲〉。
弓腰 梁羊侃妾孫荊玉,能反腰貼地,銜席上之珍,謂之「弓腰」。
鏡兒善箏 郭曖宴客,有婢鏡兒,善彈箏,姿色絶代。李端在坐,時竊寓目,屬意甚深。曖覺之,曰:「李生能以彈箏為題賦詩娛客,吾當不惜此女。」李即席口號曰:「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曖大稱善,徹席上金玉酒器并以鏡兒贈李。
袖里春 元宗為太子時,愛妾號鸞兒,多從中貴董逍遙微行,以輕羅造梨花散蕊,裛以月麟香,號「袖里春」,所至暗遺之。
金鳳皇 周光祿諸妓,掠鬢用郁金油,傅面用龍消粉,染衣以沈香水。月終,人賞金鳳皇一只。
鄭姬香 鄭注赴河中,姬妾百余,盡熏麝香,氣數里逆于人鼻。是歲,自京兆至河中所過瓜盡,一蒂不獲。
梅妝閣 郭元振落梅妝閣,有婢數十人,客至則拖鴛鴦擷裠衫,一曲終則賞以糖雞卵,明其聲也。宴罷,散九和握香。
窈窕湯 嘉平二十五日,叔良宿酲未解,窈窕烹百和解酲湯進之,隨飲而醒,后遂依法作湯,名「窈窕湯」。
染花奩 郭代公愛姬薛氏,貯食物以散風奩,收妝具以染花奩。
謝郎衣 蘇紫藭愛謝耽,咫尺萬里,靡由得親。遣侍兒假耽恒著小衫,晝則私服于內,夜則擁之而寢。耽知之,寄以詩曰:「蘇娘一別夢魂稀,來借青衫慰渇饑。若使閑情重作賦,也應愿作謝郎衣。」謝亦取女袒服衷之。后為夫婦。
不用落塵 麗居,孫亮愛姬也,鬒髪香浄,一生不用洛成,疑其有辟塵犀釵子也。注曰:「洛成,即今箆梳,似落塵,(子)〔字〕誤未考。」
萱草浣衣 鄭元令婢萱草浣衣,萱草輒云:「郎君塵土太多,令人手皮俱脫。」
白團扇 王珉與嫂婢通,嫂知,撻之。珉好持白團扇,婢制〈白團扇歌〉贈珉,云:「團扇復團扇,許持自障面。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
枕畔著衣 韓熙載北人,仕江南,致位通顯,不防閑婢妾,侍兒往往私客。客賦詩,有「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之句。
鳳窠羣女 姑臧太守張憲,使娼妓戴拂壺中錦仙裳,密粉淡妝,使侍閣下。奏書者號「傳芳妓」,酌酒者號「龍津女」,傳食者號「仙盤使」,代書札者號「墨娥」,按香者號「麝姬」。
玳瑁床 楚娘,名伎也。江都王寵之,寢玳瑁之床,懸翡翠之帳。
諢衣 穆宗以玄綃白書,素紗墨書,為衣服,賜承幸宮人,皆淫鄙之詞。時號「諢衣」。
春草 白樂天有姬善舞,名春草。
碧絹蚊幬 宋武帝節儉,張妃房惟碧絹蚊幬。
作芙蕖香 歐公知潁州,有官妓盧媚兒,姿貌端秀,口中常作芙蕖花香。有蜀僧云:「此人前身為尼,誦《法華經》二十年。」
停隼旟 劉禹錫〈泰娘詩〉:「風流太守韋尚書,路旁忽見停隼旟。」
半妝 諺曰:「白頭花鈿滿面,不若徐妃半妝。」
幃婢作樂 謝安夫人劉氏,幃諸婢,使在前作伎。太傅暫見,便下幃,太傅索更開,夫人云:「恐傷盛德。」
青綃紫袖 竟陵王青綃持拂,紫袖吹簫。
鸧鹒止妬 梁武平齊,盡有其內,獲侍兒十余輩,忌于郄后。左右進言曰:「以鸧鹒為膳,可以止妬。」
寵蕩墜床 顏延之有愛姬,姬憑寵蕩延之墜床,至損。
脂肉滑 元稹詩:「越婢脂肉滑。」
老不遣妾 齊張瓌,妓妾盈房,或譏其衰暮畜妓。瓌曰:「我少好音律,老而方解,平生嗜欲,無一復存,唯未能遣此耳。」
姓 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
專房 霍后傳:寵之專房。
畫衣粉面 梁陳士人春游,畫衣粉面,弦歌相逐。
纖手烹 白傅詩:「茶教纖手侍兒烹。」
蘭葉載 柳惲書,請以一小蘭葉載桃葉小姬以往。
燕燕相見 趙飛燕姐妹并幸,童謠曰:「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
響玉鳴 楊士弘曰:「江南貴家每宴,響玉一鳴,青衣紅綃十許曹籠燈迎立。」
巾箱之寵 記曰:「豈惟炊爨之勞,抑亦巾箱之寵。」
顧語〔婢〕子 韓愈序:「今人持被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莫敢當夕 禮: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聲清性惡 魏武有一妓,聲音清高而情性酷惡,欲殺則愛才,欲置則不堪,于是選一人聲及之,便殺性惡者。
推婢墓中 干寳父有寵婢,母妬甚,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后十余年開墓,婢伏棺而蘇,言其父常取飲食與之,恩情如生。
榴花染 詩:「郁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裠。」
誚失婢榜 唐人有〈誚失婢榜詩〉,詩曰:「撫養在香閨,嬌癡教不依。總然桃葉寵,打得柳花飛。曉露空調粉,春羅枉賜衣。內家方妬殺,好處任從歸。」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