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表脈
七表脈屬陽。浮芤滑實弦緊洪也。(秘寶以洪大浮數緊動滑實為陽。傷寒論以大浮數動滑為陽。)一、浮脈。指下尋之不足。舉之有余。似水上浮物。以手按之虛散。舉之有力。故名曰浮也。(浮為在表。主風虛乏短氣。)左手寸口脈浮。主傷風發熱。頭痛目眩及風痰。
左手關上脈浮。主胃虛腹脹。小便難。(肝脈本微弦而長。今見浮脈。周氏云。主胃虛腹脹。乃是胃經受病何也。黃帝云。主小便難。乃是膀胱經受病又何也。豈肝脈從小腹上挾胃而然耶。)浮大而實。主眼目昏痛。溢關與寸口相應。主目眩頭重筋疼。浮洪盛大。主筋脈緩弱。身體無力浮大而長。主風眩癲疾。
左手尺內脈浮。膀胱受風熱。主小便赤澀。浮而緊。主耳聾及淋閉。浮而大。為陽干陰。溺則陰中痛。浮而數。主小便頻。并熱淋。
右手寸口脈浮。肺感風寒。主咳嗽氣促。鼻塞清涕。冷汗自出。背膊勞強。夜臥不安。(浮本肺脈。但全浮則為病。如浮澀而短。斯為平脈也。)浮而實。主咽門干燥。傷損有瘡癰。浮短為肺傷為諸氣。浮滑為走刺。浮緩為皮膚不仁。風寒入肌肉。浮緊為肺有水。
右手關上脈浮。脾氣不足。腹滿不飲食。食不消化。積熱在胃中。浮滑而疾速者亦然。浮緩不思飲食。浮而實脾胃虛。主消中口干飲水。多食亦饑。浮大而澀。為宿食滯氣。浮滑為飲。浮細而滑。為傷飲。浮而微。則傷客熱邪風。主病寒熱去來。進退不定。
右手尺內脈浮。大腸受風熱。主大便秘澀。客熱在下焦。浮數主大便堅。(大腸雖肺腑。居下焦。)寸關脈浮而疾。名陽中之陽。主頭痛。尺寸俱浮。主患氣。俱浮而滑。男子疝瘕。婦人有孕。
或月閉不通。浮滑疾緊。為百合病。
趺陽脈浮虛者。(浮為風為虛。風脈則指下浮有力。虛脈則指下浮而無力。)二、芤脈。指下尋之。兩頭即有。中間全無。其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喻似指按芤草葉。芤葉即蔥類。中心空虛。故名曰芤也。(主失血)左手寸口脈芤。主吐血。微芤者衄血。
左手關上脈芤。主腹內作聲有瘀血。亦主吐血眼暗。
左手尺內脈芤。主淋瀝。小便赤或有血。
右手寸口脈芤。主胸中積血瘀血。
右手關上脈芤。主腹內暴痛。腸胃內有癰積瘀血。(活人書云。主大便血。)右手尺內脈芤。主大腸血痢或下血。
三、滑脈。指下尋之。三關如珠動。按之即伏。不進不退。或云往來流利。按如動珠子而有力。替替然。與數相似。故名曰滑也。(主吐逆)左手寸口脈滑。心藏熱。滑而實大。心驚舌強。
左手關上脈滑。肝藏熱。上連頭目為患。滑散為癱。緩滑而浮散者有風。
左手尺內脈滑。腎與膀胱俱熱。主小便結澀淋瀝。莖中痛。尿色赤。又滑為風。多血少氣。少氣則四肢困疲 疼。多血則疼痛小便赤。滑而弦。主腰腳痛。滑而弱。主陰中痛。(脈賦解義云。
男子尺部見滑。主膀胱冷氣纏聚。小腹急脹。便漩利數。兩脅脹滿。直以滑脈主冷亦未可。
當如弦脈說。)右手寸口脈滑。陽氣盛實。主嘔逆。滑而實。肺臟大熱。主毛發干焦。胸膈壅滯。聚氣為痰。頭目昏重。涕唾稠粘。咽中干燥疼痛。或時咳嗽。
右手關上脈滑。脾臟熱。主口臭惡氣。喘息粗大。胃脘先受寒氣。變為熱實。飲食不下。下則吐逆。病脾風疝。滑實為胃熱。滑而大小不勻。必吐。為病進。為泄利。
右手尺內脈滑。下焦有實熱。渴而引飲。飲冷過度。臍似冰冷。腹鳴時痛或下痢。婦人主血氣實。經月不通。(然而尺脈滑者。亦本形也。脈賦解義云。盡脈滑。主胞絡極冷。女經不調。則以滑為陰脈也。)和緩為妊娠。滑而浮大小腹痛。滑而弱大便痛。滑為鬼疰。滑數為結熱。滑為痰逆。
趺陽脈滑者。胃氣實。
四、實脈。按之洪大牢強。隱指 然。故名曰實也。(主病在內)左手寸口脈實。胸中熱甚及生寒熱。實而大。主頭面熱風所攻。心中躁悶。身上疼痛。面色赤。
實大而滑。主舌強心驚。語話艱難。
左手關上脈實。主腹中切痛。實而浮大。肝氣盛。主眼目赤痛昏暗。
左手尺內脈實。主小腹滿痛。小便澀。實而滑。主淋瀝莖中痛。尿色赤。實而大。膀胱熱。主小便艱難不通。實而緊。主腰痛。(或本云。實緊胃中有寒。若不能食。時時利者難治。)右手寸口脈實。主上焦熱。實而浮。是熱乘肺臟。咽門干燥。傷損有瘡癰。及主氣寒喘咳。
右手關上脈實。脾臟虛弱。飲食減少。(熱氣蒸脾虛也)反胃氣壅滯。實而浮。脾家熱。主消中唇口干燥。饒飲水漿。食多不飽。四體勞倦。(陳無擇謂實而緊為胃寒。然二脈雖屬陽。實脈則主熱痛。緊脈則主寒痛。今二脈俱見。謂之主胃寒。恐非也。)右手尺內脈實。主忽下痢。(此則熱痢。黃帝脈經于關部之脈實。腹滿寒疝下痢。夫其陽脈如何主寒疝。必傳之訛也。今下痢移于尺部。屬下焦也。)五、弦脈。勁急如張弓弦。故名曰弦也。脈經以為表脈則屬陽。傷寒論以為陰。脈賦解義亦云弦滑之脈雖屬于七表。皆主于陰。數說不同。 當如活人書說。若弦而洪數者為陽。弦疾而沉且微細者為陰。主拘急。又巢元方、王子亨以弦為虛。主拘急。
左手寸口脈弦。主頭疼有心氣。心胸中急痛及心懸。如人大饑之狀。主勞氣發作乏力。多盜汗。手足 痛。
左手關上脈弦沉。主患 癖。( 者懸也。以懸于心下。或左或右或中也。癖者側也。其氣在于臍脅之側。或上下左右也。)弦而緊者。脅下痛。為惡寒。為疝瘕。為瘀血。弦小者。為寒癖。
左手尺內脈弦。主小腹急滿痛。弦而滑。主腰腳痛。
右手寸口脈弦。主皮毛枯槁。
右手關上脈弦。主胃中寒。有宿食及飲。
右手尺內脈弦。主小腹中拘急。下焦停滯水積。弦數為勞瘧。雙弦脅急痛。弦長為積。弦急中風熱。(急者緊也。弦緊多主寒。此言中風熱何也。)六、緊脈。按之實數。似切繩狀。來疾而有力。故名曰緊也。(主痛)左手寸口脈緊。主頭痛。緊而沉。心中氣逆冷痛。
左手關上脈緊。主心下苦滿熱。及心腹痛。筋脈拘急。主風氣伏陽上沖。化為狂病。緊而實。主患癖。
左手尺內脈緊。主臍下及腰腳痛。
右手寸口脈緊而沉滑。肺氣實。主咳嗽。
右手關上脈緊。主脾中痛。脅肋下拘急。欲吐不吐。干嘔氣逆沖。昏悶。盛緊者腹脹。緊而滑者。
為宿食。為蛔動。為吐逆。
右手尺內脈緊。主下焦疼痛。
緊而長過寸口者。為疰病。緊而急者遁尸。緊而數者。寒熱俱發。下之乃愈。尺寸俱緊而數。其人中毒吐逆。
七、洪脈。極大在指下。舉按滿指。或云來大去長。故名曰洪也。(主熱)左手寸口脈洪。主頭痛。胸膈脹滿煩熱。
左手關上脈洪。肝臟熱。及四肢浮熱。遍身疼痛。(手足本屬脾部。今四肢浮熱。乃見肝部。則知關脈主中焦病。故肝脾俱可候也。)左手尺內脈洪。膀胱熱。主小便赤澀。而腳 疼。
右手寸口脈洪。主毛發干焦。涕唾稠粘。咽喉干燥。洪而緊。為喘急。
右手關上脈洪。胃中積熱。主翻胃大吐逆。口干。洪而緊為脹。
右手尺內脈洪。主大腸不通。燥糞結澀。
洪大為傷寒熱病。洪實為癲。洪緊為癰疽。洪浮為陽邪來見為祟。洪大緊急。病在外。苦頭痛發癰腫。(別本云。三部俱洪。三焦俱熱。)
八里脈
八里脈屬陰。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也。(秘寶以微沉緩澀遲伏軟弱為陰。傷寒論以沉澀弱弦微為陰。)一、微脈。指下尋之若有若無。極細而浮軟。往來如秋風吹毛而無力。故名曰微也。(主氣痞)左手寸口脈微。心臟虛。多憂惕。寒熱更作。寒氣上侵。心胸痞結。陽不足惡寒。虛勞盜汗。微而浮弱。心中寒。
左手關上脈微。心下氣滿郁結。目暗生花。四肢拘急。
左手尺內脈微。主敗血不止。男子溺血。女子崩血。久為白帶。
右手寸口脈微。上焦寒氣痞結。微弱為少氣中寒。
右手關上脈微。胃中寒氣脹滿。飲食不化。厥逆拘急。
右手尺內脈微。小腹寒氣。積聚肚痛。臍中聲吼而瀉。
尺寸俱微。男子五勞。婦人絕產。
微浮秋吉冬病。
二、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乃得。故名曰沉也。(沉為在里。主冷氣水病。一云主濕冷洞泄。)右手寸口脈沉。胸中氣短。有寒飲。及胸脅痛有水氣。沉而緊。主心中氣逆冷。沉而細。名陽中之陰。苦悲傷。不樂聞人聲。少氣自汗。兩臂不舉。
左手關上脈沉。主心下痛。氣短促。兩脅滿。手足時冷。沉而弦者。主 癖。腹內痛。
左手尺內脈沉。主冷氣腰背痛。小便稠數。色如米泔。沉而細。名曰陰中之陰。苦兩脛 疼不能久立。陰氣衰少。小便余瀝。陰下濕癢。(沉本腎脈。但全沉則為病。如沉濡而滑。則為平脈也。)右手寸口脈沉緊而滑。主咳嗽。沉細而滑。主骨蒸。病寒熱交作。皮毛干澀。沉細為少氣。臂不能舉。
右手關上脈沉。主心下滿。苦吞酸。沉緊為懸飲。沉在下則為實。
右手尺內脈沉。主患水病。腰腳沉重而弱。沉而緊。主腰腳寒痛。沉而細者。苦 痛下重痢。沉滑者。有寸白蟲。(此脾蟲見于此)為下重背膂痛。為風水。(腎主水。因何見此。蓋命門與腎同氣故也。)沉弱為寒熱。沉遲為痼冷。沉重為傷暑發熱。沉緊為上熱下冷。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沉重而直前絕者。有瘀血在腹。沉重不至寸徘徊絕者。為遁尸。
三、緩脈。指下尋之。浮大而軟。去來微遲。故名曰緩也。(主風結)左手寸口脈緩。主脊項筋緊急搐痛。(肝主筋。今見心部何耶。蓋項筋屬上焦故也。)左手關上脈緩。主眩暈。腹內氣結痛。如筋緊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