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之順易。全在一有胎孕。即加調養。誠水流之源也。要知婦人生子。與牝雞覆卵相似。雛在卵殼中。臨出。乃雛自啄破卵殼而出。兒在胞胎內。乃兒自吮開胞衣而生。凡有艱難延久者。多為胞衣堅濃。胎氣肥大所致。孕婦能守淫佚諸戒。產自不難。且又保嬰兒之壽康。若不從孕時謹護。猶舍源而逐流。烏可得哉。
戒交媾
婦一有孕之后。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居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欲念也。大抵三個月以前犯之。則欲起而子宮復開。多有漏下。胎動。諸患。如三個月以后犯之。則胞衣濃而難產。要知欲火傷胎。必致污濁凝積。且兒身白滯痘毒瘡疾。醫治難痊。俱因父母不慎也。試以物觀。其理易曉。牛馬犬豕。胎胎順易而無損。在人則未能矣。蓋牛馬犬豕一受胎后。絕不交合。遇牡逼身。輒蹄之不得近。謂之護胎。人受胎后。多不禁欲。每受此害。與其婦產艱難。子多病夭。何如戒一時之欲。受無涯之福。但婦難解。夫男當細與講明。
戒惱怒
人有惱怒。最傷血氣。血氣既傷。自不能養胎。多有因此動胎者。即幸而不動。其怒氣入胎。生兒多疾矣。
戒安逸
婦人懷孕。原賴血以養之。氣以護之。宜當常行小勞。令血氣周流。胞胎活動。則氣強而胎旺。如久坐。久臥。久勤女工。紡織之類。不得行走散蕩。以致氣不營運。血不流潤。
胎必凝滯不活。致多難產。且又胎氣微弱。生兒軟弱多病。凡孕婦。雖欲小勞。但不可登高。上梯。舉重妄作。恐有跌仆損傷之虞。常見田野辛苦之婦。必然途中腹痛。立便生產。在富貴之家。每多難產。此安逸太過之驗也。
戒暖熱
凡有胎孕。宜微涼。而忌太暖。北方火炕。南方火箱。皆不宜睡。凡胎動不安者。虛僅二三。熱有八九。慎之哉。
戒猛藥
有孕十日半月。脈微難辨。未曾過月。自亦不知。或過身體不快。醫人不知。誤投破胎之藥。傷損甚多。前賢云。人知二三月墮胎。豈知月內傷胎者眾也。
戒驚駭
受胎后。不可受驚駭。如涉險。儺神。以及入廟。見異奇鬼怪形像。俱宜謹戒。則肝能育魄。不致種胎毒胎驚。
戒放縱
受胎至三四月后。宜緊束其腹。勿令胎放則易產。此又不可束之太緊。恐胎難于長成。束至六七個月。八九個月。胎忽亂動。三兩日間。或痛或止。或有水下。但腰不甚痛。
胎未離經。名曰轉胎。只要直身坐臥行立。不可驚憂逼迫。若論產期。必以腰痛為候。
古云陣痛連腰。胎即立脫。言腰痛之急。一陣痛一陣也。
調理脾胃
常人身體康健。氣血充足。皆由脾胃調和。飲食有節。若懷胎婦人。脾胃尤為緊要。蓋胎元全賴氣血以養。氣血又藉脾胃飲食而生。若飲食不節。脾胃必然受虧。更或七情內傷。氣血因而漸耗。則痰火發熾。惡阻癇癥等病起矣。所以明醫。一見孕婦脾胃不和。急先調理。雖有他癥。以末治之。但懷孕至二三月。六七月。飲食多不甘美。不妨少進香美。扶助胃氣。凡新米新面。粘硬難消之物。極傷胎元。切宜謹戒。至于食不可頓飽。應吃得十分者。只食六七分。頻頻多頓。乃調理脾胃之要法。
常服條芩湯
受胎三月后。宜服條芩湯。每日以條芩。煎淡湯當茶用。如氣旺者。每日三錢。氣弱者。
每日二錢。服至生產時止。此湯最能除胎毒。免痘瘍。且兒痘必稀。與其既生后。服稀痘藥。孰若未生時。母服此湯。甚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