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決戰前夜
- 霸王之兵傳
- 德川粹史君
- 2328字
- 2015-11-25 23:42:55
雖然上將軍宋義被項羽殺掉,但是楚軍的軍心并沒有動搖,因為楚軍將士對宋義早就心懷不滿,四十余天的煎熬早已經讓大家對宋義失去了信任,更重要的是項羽在將士們心中的地位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固。
宋義死后的第二天,項羽就召集所有將領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韓信與欒弋站在項羽兩邊,項羽右邊坐著的是范增、項伯、項莊,左手邊坐的是五位大將。
第一位英布,因為犯了法,被判處黥刑,在臉上刺了字,所以大家也叫黥布。英布后來被帶到驪山當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英布專和罪犯的頭目、英雄豪杰來往,章邯率領驪山眾出函谷關,英布也在其中,只不過英布帶領一些人逃到其它地方成為盜賊,占山為王。后來聽說項梁平定了江東會稽,渡過長江向西進發,就投奔了項梁,英布作戰極其英勇,沖鋒在前,撤退斷后,深得項梁信任。
第二位是龍且。龍且是項羽同鄉發小,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兩人時常在一起較量武藝,就連項羽要贏下龍且也非常不容易。項梁叔侄起義,龍且一直跟隨著項氏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第三位是季布。季布也是楚人,為人好逞意氣,愛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氣。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季布的一句諾言。季布在起義軍中靠勇敢無畏揚名,他親身殺軍,數次拔取敵人軍旗,勇冠三軍,是一員猛將。
第四位是鐘離眛.鐘離昧是楚軍中一員智勇雙全的良將,是他帶著韓信一起投身在項羽麾下,因此向來與韓信較為熟絡。鐘離昧帶出來的部隊急難對付,善于死纏爛打,韌性極強。
第五位是前面說過的虞姬的哥哥虞子期。他的實力同樣不能小覷。虞子期最擅長的是防守,排兵布陣穩如泰山,固若金湯。
這五人,任何一人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跟隨項氏叔侄多年,忠心耿耿,項羽對這五員虎將也像對待兄弟一般親近。
諸位將領早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戰斗欲望。
“項將軍,雖然現在宋義已死,但是我們還是要修書一封給懷王。以求得名正言順啊。”老范增似乎無論什么時候都能保持思維縝密,他時刻都在為項羽著想,就像一名御手時刻調整著野馬的奔跑軌跡,以防止它沖出了跑道。
項羽沉吟了一會兒。
“有這個必要嗎?”
“當然,將軍如今兵權在手,不怕懷王不封將軍上將軍之職。不過舉手之勞耳!”
項羽同意了范增的提議,結果也正如范增所預料的。但是,后來從送信使者嘴里得到的情報著實讓大家感到吃驚。因為懷王在知道項羽誅殺掉宋義后,破口大罵宋義忘恩負義,辜負自己的期望,贊揚了項羽深明大義,替自己殺了宋義狗賊。
也許,楚懷王在知道自己兵權再次被剝奪后,這個中滋味只有他一人清楚。
軍事會議進入下一個議題,如何打敗秦軍。
“諸位,都談談自己的想法。”項羽環顧四周。
“秦軍四十萬之眾,我軍只有七萬,狠打硬拼顯然很難取勝,依我看,只有聯合各路大軍與趙軍里應外合,方能取勝。”虞子期說出自己的意見。
“子期,未免過于保守,這燕齊魏韓的部隊都在漳河附近作壁上觀,慫的像一群騸了蛋的驢,指望他們還不如指望自己。某觀秦軍之要害之處在于甬道,甬道是秦軍糧食輸送之命脈,只要斷其糧道,秦軍自亂,我楚軍雖然兵少,也能一鼓作氣而如下。”英布到底是一身豪氣,敢打敢拼。
“英布將軍確實指出了秦軍命門,然甬道有章邯軍十萬駐守,從安陽出發要到達甬道,還需渡過漳河,如果被章邯發現,半渡之時被秦軍襲擊,后果不堪設想。”鐘離昧的建議中肯謹慎,不失智將之風。
“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們來救趙國干嘛?”龍且是個急性子,心急嘴快。
項羽一直在那里默不作聲,聽著各位將領的想法。
這里需要介紹一下巨鹿戰場的整體地形態勢。
漳河猶如一個開口向上的巨型字母“C”,就像一塊馬蹄,不僅東西橫跨,而且東部南北縱貫,橫躺在華北平原上,而巨鹿城就在馬蹄形的中間靠近漳河西岸的位置。楚軍想要進攻秦軍,首先要從南端渡過漳河,才會與負責防守甬道的章邯十萬大軍遭遇,再往北就是巨鹿城下王離的三十萬大軍。兩軍相距并不遙遠,只要合兵一處,極難戰勝。漳河東岸袖手旁觀的四國聯軍雖然數量也不少,但是他們只是在等待著一出大戲上演。
“既然不能用常規的手段擊敗秦軍,不如我率七萬人過河斷秦軍的糧道,再與他們四十萬斗狠!”項羽異常平淡的說出了自己的計劃,這計劃也異常的簡單。
也許是沒有人想到項羽會有如此的計劃,軍帳死一樣的寂靜,沒有一個人說話。而站在項羽身后的欒弋早已被項羽的話驚呆了,這種將自己的部隊投入敵軍陷阱里,與敵人貼身肉搏的戰法著實需要非一般的魄力和勇氣。
“羽兒,這也太冒險了,何況補給如何保障?”項伯的看法并不無道理。
“只帶三天軍糧,囤積與漳河北岸,就賭這三天!”項羽斬釘截鐵。
“好!還是羽將軍有膽量,我英布第一個同意。干!”
“也算我龍且一個!”“還有我!”“也算我一個。”
軍帳中所有人都熱血沸騰,擁護項羽的主張。欒弋發現只有范增與韓信沒有作聲,紋絲不動。
“將軍,我認為四國聯軍能夠爭取的話一定要爭取。另外,需先派一員大將進軍漳河北岸搗毀甬道,然后主力渡過漳河一鼓作氣決一死戰。”
范增的話讓韓信微微露出了笑容。
“亞父所言極是,傳我軍令,英布你率軍一萬務必與明日夜晚之前到達漳河南岸,于夜晚泅渡漳河,進攻甬道,斷秦軍糧道,如若成功,記大功一件。你即刻領兵出發,我率大軍隨后就到。到時候,你在與我會合。”
“是!”英布得令而去。
“誰人愿意去游說四國聯軍?”
“老夫愿往。”范增主動請纓。
“亞父,你年紀已長,不可過于勞頓。”
“將軍,為了完成項梁將軍和天下千千萬萬的滅秦心愿,老夫愿意走一遭。”
“好,亞父老當益壯,我派韓信陪你一起去。”項羽說完對背后的韓信說:“韓信,你務必保證亞父安全,如有閃失,拿你試問。”
“是……是……”。韓信似乎有些猶豫,但是還是單膝跪地說:“一定不辱使命!”
“龍且,季布,鐘離眛,虞子期,項伯,項莊,你們與我率大軍主力即日開拔,向北挺進!”
“是!”眾將異口同聲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