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安撫司簽廳〔屬官廨舍附〕

安撫司簽廳在府治儀門之西嘉定十六年汪綱重建而移門于儀門之外

參議機宜撫干舊無廨舍皆僦居于市嘉定十六年汪綱以武憲舊衙析而改創昈列有序參議滕璘作題名記紀之甚詳

通判廳

通判北廳在府治之東嘉定十七年夏通判府事沈繹召為大理正繹去郡守汪綱亟捐錢二百萬重葺之于是庭宇稍整潔便坐之前多植木犀嘉泰辛酉施宿因名之曰桂堂有小圃頗幽雅一池清潔可愛嘉定甲戌袁申儒臨池作亭名曰淥秀池傍環植以梅袁于默林中作亭摘曾子固憶越中梅詩冷香幽艷向誰開之句名曰冷香又一亭亦袁作名曰逍遙游曾子固倅越劉貢父以詩送之云君為逍遙游亭名本諸此袁又作一室曰臥龍齋以其檐俯臥龍之麓也齋傍地形稍高爽宜于觀眺湖山之勝盡在目前嘉定癸未沈繹作亭命之曰會稽圖畫有井極清冽泉脈來自臥龍齊唐文集有越州通判廳事后新鑿方井詩云臥龍山腳寒巖底沮洳泥涂不記年疏引一朝逢智匠坐令咫尺變璇淵待時藏用懷靈德濟物施功假世賢留作越人歌詠事召棠陰下酌貪泉惜開井之倅姓名不傳

通判南廳倅史文卿創世彩堂其父定之時為江東倉使有記載其事后史安之為代葺治加備有水竹橋亭之勝

通判東廳乃員外置久廢不差廨宇舊寓武憲廳嘉定十七年以監六部門顏耆仲為添差通判郡始葺路鈐廳為之先是有路鈐一員專一修奉 攢宮十六年臺察李伯堅乞罷去路鈐降 旨差通判一員專一主管至是始除耆仲云

簽廳

簽廳敝甚外限僅以竹籬見者陋之嘉定十七年守汪綱重修及創倅幕位次重建兩廊大門于是稍稱大府之體

余姚

雙鴈鄉在余姚縣東南一里孔曄記云虞國余姚人為日南太守有惠政行部有雙鴈隨軒翔舞秩滿還家鴈亦隨歸遂生息成群國死猶依其墓不去

上虞

游謝鄉俗傳謝康樂舊游

山陰

錢清鎮在縣西北五十里行人至此多有待潮過堰之阻故陳淵有詩云江潮來去自有時扁舟閣淺心如飛岸容霜竹青照眼春信梅花香撲衣天寒鄞江道路阻歲晏錢清風俗非故園回首二千里落日看盡行云歸

蕭山

西興鎮前志云西陵城在蕭山縣西十二里吳越武肅王以西陵非吉語遂改曰西興今按越絕書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屯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謂之固陵詳此即今之西陵也越絕書所云圖經前志俱不曾引及惜哉呂祖謙有西興道中二絕云鳧鶩迎船自有情隨波故起綠鱗鱗野花照水開無主誰信春歸已兩旬桑麻張王不知春帝恐鶯花太斷魂東岸紅霞西岸綠卻將影色為平分

漁浦鎮在縣西三十里梁丘希范宋謝靈運唐孟浩然皆稱為漁浦潭對岸則為杭之龍山故潘閬詩云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

會稽

平水市在縣東二十五里元稹序白氏長慶集云予嘗于平水市中見村校諸童競習歌詩召而問之皆對曰先生教我樂天微之詩固亦不知予之為微之也其自注云平水鏡湖傍草市名

蕭山

臨浦市在縣南三十里唐施肩吾詩有旅次臨浦市者即此地也

上虞

五夫市在縣北三十五里有唐會昌三年余球五大夫市新橋記刻于市中一石塔之下前志碑刻門云石不存蓋未嘗見此刻也

和買

太宗時馬元方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民乏絕時預給官錢貸之至夏秋令輸絹于官故曰和買然在昔止是一時權宜措置至于一歲之間或行于一郡邑而已祥符中王旭知穎州因歲饑出庫錢貸民約蠶熟人輸一縑其后李士衡行之陜西民以為便至熙寧新法之行乃施之天下示為準則是時會稽民繁而貪所貸最多 【此據王明清揮麈錄】 后來錢既乏支所買之額不除遂以等戶資產物力而科配焉然會稽為額獨重于他處故至今以為病建炎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御筆朕累下寬恤之詔而迫于經費未能悉如所懷今聞東南和預買絹其弊尤甚可下江浙減四分之一以寬民力紹興遂獲減免如 詔旨紹興二年九月十七日守臣朱勝非又有請 詔蠲免十分之一紹興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以此郡和買太重又減一萬匹其累減如此其數尚一十四萬六千九百三十八匹故淳熙中提點刑獄張詔乞用畝頭均科奏狀云浙東七州歲發和買二十八萬匹紹興一府獨當一路之半詔不知此是累減之數向來何止當一路之半耶淳熙八年閏三月一日指揮除豁 德壽宮延祥莊泰寧寺并 兩攢宮及諸縣耕牛賃牛所科二千六百五十三匹三尺三寸淳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又特減四萬四千二百八十四匹三丈六尺七寸遂以一十萬匹為額 【內本色七萬九千三百八十一匹三尺九寸折帛二萬六百二千八匹三丈六尺一寸】

陵寢

王明清揮麈錄紹興初 昭慈圣獻皇后升遐曾(纟囗)以江東漕兼攝二浙應辦用元符末京西漕陳向故事也 朝論欲建山陵(纟囗)議以謂 帝后陵寢今存伊洛不日復中原即歸祔矣宜以 (歹贊)宮為名僉以為當遂用之后 顯仁皇后祔 永佑陵遂易(歹贊)為攢然 攢宮之名實始于(纟囗)之請也

寧宗皇帝永茂陵其地乃泰寧寺之舊址也嘉定十七年冬命吏部侍郎楊燁為按行使燁歸奏云云獨泰寧寺之山山岡偉特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層巒朝拱氣象尊崇有端門旌旗簇仗之勢加以左右環抱顧視有情吉氣豐盈林木榮盛以此知 先帝弓劍之藏蓋在于此尋令太史局卜格一起一伏至壬而后融結宜于此矣詔遷寺而以其基定卜

宮觀

在城

天慶觀

天慶觀在府之東南本唐之紫極宮也大中祥符中令州郡各建天慶觀郡即以此宮應詔至今屋宇塑像造多當時舊物嘉定十五年守臣汪綱以圣祖殿蓋瓦損漏木植亦多朽蠹乃重行整葺踰半載畢工簾帷供器易而新之以稱 朝家崇奉之意又以錢二十萬命道士姜思正重建觀之兩廊于是祠庭之制益加整肅

會稽縣

告成觀

告成觀在縣東南七里政和中即禹廟為之故自三清殿及三門兩廊皆政和以后所創獨禹廟為舊物梅梁至今猶在則其古可知矣嘉定十五年郡守汪綱視事來謁睹其朽損即命整葺既加蓋瓦又復甃砌于是殿宇內外丹堊彩飾燦然一新有古珪璧佩環藏于廟初紹興二十七年祠之前一夕忽光焰閃皪人即其處斸之得焉干道五年官命置籍圖其形使道士謹守之得珪歲月人已不詳獨王十朋會稽風俗賦云黃帝之鑒神禹之璧注云紹興丁丑祠前光見人得之今所存環璧及梅梁識者以為皆非其真云

千秋鴻禧觀

千秋鴻禧觀初賀知章入道以其所居宅為觀始曰千秋尋改天長干道四年郡守丞相史忠定公奏移天長觀額建于縣東南五里嘉定十三年賜名千秋鴻禧仍為祠官典領之地前有亭曰鑒湖一曲又一亭曰懷賀皆史丞相建新額頒降守汪綱以觀褊小無以揭虔即更新之為屋六十余間又增建真武殿先賢列仙祠并賀秘監祠爽氣堂 【綱有刻字留柱間云杜少陵為賀公作遣興詩有爽氣不可致之語真古今絕倡千秋建堂以此名之】 又筑一園于觀之前曰賜榮 【園門柱間綱題其上云敕賜鑒湖水為君臺沼榮此太白憶賀監詩也千秋觀園成取詩中賜榮字以扁云】 園有亭曰幽襟曰逸興曰醒心曰迎棹皆綱所建又筑長堤十里夾道皆種垂楊芙蓉有橋曰春波跨截湖面春和秋半花光林影左右映帶風景尤勝真越中清絕處也

龍瑞宮

龍瑞宮前志云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道家以為黃帝時嘗建候神館于此至唐神龍元年置懷仙館開元二年因龍見改今額按宮有石刻龍瑞宮山界至記不知何人所記乃賀知章書云宮自黃帝建候神館宋尚書孔靈產入道奏改懷仙館神龍元年再置開元二年敕葉天師醮龍現改龍瑞宮是則懷仙館自宋已有之唐不過再置爾此前志失于詳考也有龍現壇祈禱極感應嘉定十四年浙東提刑汪綱以旱來禱設醮于宮忽有物蜿蜒于壇上體狀殊異不類凡虺人皆知神龍所變化也繼而再如傾注葉適有詩云感格孰如汪仲舉步虛未了龍來語會稽秦望都洗清越人喚作提刑雨蓋記是也汪既領郡事遂重建龍祠頗為嚴飾又請于 朝賜龍神廟額為嘉應廟云

寺院

圓通妙智教院

在府東南有觀音大士素著靈異干道九年自浙以東旱甚錢公端禮來守以秋后四日開府亟迎請罄其精禱應答如響注雨彌日歲遂中熟錢顧院宇庳陋圯壞弗稱崇敬以狀諗諸朝 詔賜度牒十五道俾易其舊大士妙相乃錢武肅應夢來自永嘉 【大士應夢據王作重修院記云】

報恩光孝禪寺

在府南龜山龜山一名飛來山寺初名寶林唐光宅中舍利見改曰光宅干符元年再建又改為應天元豐元年復曰寶林崇寧三年改崇寧萬壽禪寺尋又改崇寧為天寧有塔高二十三丈隨寺額以應天名錢端禮應天塔記云晉末有沙門曇彥與檀越許詢元度同造塔于山之椒彥有神異天降相輪故有應天之號前志拾遺門云應天塔今報恩寺浮圖也吳越春秋范蠡謂句踐曰王之筑城其應天矣義取此錢參政端禮撰報恩寺塔記云天降相輪故有應天之號恐別有證按范蠡此語自謂筑城于釋氏事何預烏得謂塔名取于此后來取寺名欲表降相輪之異故云應天塔應天二字偶同范蠡之語爾非取諸此也 【或謂應天名塔特取其高天降相輪理涉妄誕殆未然也】 紹興初以濮安懿王園廟寓焉郡守汪綱以錢十萬令寺僧重加葺修于是庭宇益整肅焉

戒珠寺

在府東北舊志紀載頗疏略如寺初名昌安大中六年改戒珠皆不登載按唐咸通三年衢州剌史趙璘直書戒珠寺云浙東觀察治其東北有山曰蕺在晉為王逸少別止尚留故池與祠堂又云陳太建初有天竺徒辨博神異及死葬山上其形數見后夢語其門人曰必為臥像屋之以壓我則不見為之果如言而所構華壯敞潔甲于郛內所謂昌安寺者后值會昌廢毀大中初復許郡府量立寺宇而越州得其五昌安在詔中六年六月又別以戒珠為名

會稽縣

泰寧禪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舊號證慈紹興初詔卜昭慈圣獻皇后攢宮以證慈視陵寺遂改賜今名自后 永佑諸陵修奉皆在焉嘉定十七年以其地充永茂 攢宮十月乃移寺于顏家山增創神位殿法堂方丈廊廡為屋二百五十余間深邃顯敞比舊不侔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苍南县| 湘阴县| 邵阳市| 榆中县| 阜城县| 西和县| 错那县| 渑池县| 交城县| 博乐市| 儋州市| 桓台县| 读书| 桃江县| 清原| 林西县| 丰城市| 定边县| 磐石市| 晋江市| 鹤峰县| 阿城市| 新民市| 邵东县| 孝感市| 玉溪市| 江口县| 吴旗县| 乌鲁木齐市| 通榆县| 云林县| 安宁市| 黑水县| 博白县| 广丰县| 定州市| 乳山市| 英德市| 德州市|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