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驚風之候

(小兒百病中,驚風最急難治,故別為條列于此,以備預防之道)小兒急癥既發之后,雖有預備之藥,不能及時多服則鮮有萬全,須令乳母逐日細察兒身(如有紅點,則必是丹毒之漸,考方急治之)。若兒身過溫于前日,或腦后熱,口氣熱,則必有驚風之候。須飲小兒清心丸、抱龍丸之屬。(二方并見下)小兒諸驚,朱砂、雄黃等分,調豬油,抹兒口中,即效。入麝香少許為妙。

小兒生后,一朔內多啼,乃瀉胎熱,不是為病。

小兒生才二、三月,早為起動,或直坐,或高舉,則精神眩倒,多發驚風。天麻五分、人參三分煎水,和朱砂末服之。或泄痢,白僵蠶、砂仁、黃連、甘草等分,煎服為妙。

小兒聽旁人疾聲而驚,或觸窗戶冷風而驚,或冬日冷處之人猝然入房抱之,冷風觸兒而驚,或小兒入睡之際,猝然呼覺而驚,或為他兒所踏而驚,或為乳母寢時所壓而驚,仍發急驚,即服安神丸(方見下)。

一方∶麥門冬、酸棗仁(另炒)、天麻、人參、柴胡、防風、烏藥等分,煎服為妙。

小兒大吐大瀉之余,必發慢驚,保元湯(方見下)加砂仁,藿香五、六分合服之。久哭亦發驚風,蘇合香丸服之。

性躁之兒,久哭則氣逆而熱乘痰滯之故也。

小兒身半只熱、半只涼者,慢驚之候(難治),錢氏白術散(見下)加歸芍各七、八分,香附,烏藥各四、五分服之。鎮心安神湯亦可用。

小兒一腮熱而紅,一腮冷如水者,亦慢驚之候,治法上同。

小兒眼無精氣,睜然若驚者,必發驚風,保元湯加柴胡,黃連,羌活,防風各五、六分服之。

小兒白睛多青色者,乃肝熱移肺,亦發驚風。蓋補金氣旺,則木自衰而火自退,宜保元湯調瀉青丸(方見下)服之。

小兒無端常啼者,必是芒刺著膚而然,須向明窗,細察遍身,如無著刺處,則此必驚風之候,清心靈神湯(方見下)服之。加蟬蛻,蘇葉各三、四分服之尤佳。

小兒起動負抱之際,驚悸而哭者,必是護兒不謹,腰脊觸傷而然,宜細察腰脊。如無所傷,則項腋肘臂、腹際腹內痰核流注,或不仁,或筋縮,或疼痛(痰夾熱則不痛)成腫之漸(隨痰治之)。若非腫漸,則亦驚風之候,清心靈神湯加烏藥,枳殼各三、四分服之。

小兒頭宜冷,足宜溫。如有嘔吐,或泄瀉,或引飲,或腹脹,或有眼青白之癥,則必先審其頭足。若頭熱足冷則此乃脾虛之致,急用補脾益黃湯(方見下)加全蝎一枚為妙。蓋小兒善脫覆繃,足易出外。頭不熱則不必以足冷為慮。

古人治急驚,以牛黃、龍腦、朱砂、寒水石等材為劑,今多用之有捷效,十生七、八,而或有復發成癇者。蓋氣根據于陽,陽根據于熱,而上材性味甚寒,暴絕小兒之熱,故元陽清明之氣亦隨而減損,邪氣潛伏于其間,久乃復發。趁其胎熱未肆之前,以和平之劑(鎮心安神丸之屬)預備可也。又曰∶古人治慢驚、慢腮,以大附子、白附子、南星、蜈蚣等材為劑,今多用而幸得不死,十保二、三,而終不免為喪性愚癡之兒。蓋上材有大毒,雖藉其毒治其病,而亦能耗損真氣,殘害本性。故小兒精魂減少,而漸至成癲,豈不惜哉!宜預為調治以和平之劑,而勿用毒材為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留坝县| 玉屏| 化隆| 南靖县| 乌兰县| 巩义市| 武山县| 衡水市| 任丘市| 饶阳县| 永兴县| 左贡县| 丰镇市| 崇义县| 永胜县| 河北省| 怀远县| 邓州市| 建始县| 沅江市| 镇康县| 渝中区| 临夏市| 白河县| 台江县| 永清县| 凤庆县| 泗水县| 乳山市| 西乌| 鸡泽县| 四会市| 安徽省| 安塞县| 蒙阴县| 玉田县| 南川市| 海安县| 西藏|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