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小兒病源總論

小兒之病,皆出于熱,何也?蓋男多腎火,女多肝火,腎有火則精熱,肝有火則血熱。小兒稟受父母之精血而成胎,故小兒之病,皆由于胎熱也。

經曰∶熱生風。又曰∶熱生痰。蓋胎熱挾風上升則為頭瘡、 耳、齒疳、雀目之證;外散則為丹毒、癮疹、遍身胎腫之證。胎熱挾風與痰而流注于頭項、胸背、腋脅、肢節,則為瘰 、癭瘤、走馬、飛□、痰厥、不仁、不遂、龜胸、龜背之證。風痰火乘虛(氣□所虛,邪□湊焉)。而聚合于五內,則為急驚(實熱)、慢驚(虛熱)、狂(實熱)、癲(虛熱)、癇、釣、 (柔)、痙(強)、疝、淋、浮、脹之證。是以胎熱變生六證(風、熱、痰、火、燥、濕),六證養成百病,百病根委不過曰胎熱而已(熱生痰者,熱多則津液煎熬而成痰也)。

凡小兒稟氣有虛實。氣實則熱亦實,氣虛則熱亦虛。虛熱甚而痰多風小,則為慢驚(氣虛則熱愈增勢,熱甚則痰愈增勢);實熱甚而痰少風多,則為急驚。凡治急驚,先以清熱為主;治慢驚,先以補氣消痰為主。

驚有三證∶急驚、慢驚、慢脾風也(眼半開半合,將成脾風之候。驚風三次復發則為癇也)。

驚有八候∶一搐(臂肘伸縮)、二搦(十指皆合)、三掣(勢如提掣)、四顫(頭身顫動)、五反(身首反張)、六引(手如挽弓)、七竄(目直上竄)、八視(晴露斜視)。

搐有五證∶身熱力大者,急驚;身冷力小者,慢驚;仆地作聲,醒時吐沫者,癇;頭仰視者,天吊;角弓反張者,。

脾風有五證∶頭雖熱,眼珠青白而足冷;頭雖熱,或腹脹而足冷;頭雖熱,或泄瀉而足冷;頭雖熱,或嘔吐而足冷;頭雖熱,或渴而足冷者,脾風之候。(凡頭熱足冷者,皆真元不足,而虛熱上升之致)驚搐無聲者,順;有聲者,逆。男為陽屬木,故發搐之時,左視水位(肺)則無聲,右視金位(肺)則有聲。女人反是。蓋金木相擊故也。

心主驚,實則多叫哭驚悸,手足動搖,發熱飲水;心氣熱則合面而臥;熱實則仰臥目上竄,舌強不能語,虛則困臥驚悸不安。

肝主風,實則目直視,大叫,呵欠,項急,煩悶。甚則兩 俱緊,不轉目睛,發驚切牙,手循衣亂捻物,身強反張。

脾主困,實則困睡,身熱飲水,泄瀉赤黃色,不思飲食,睡不露睛;虛則吐瀉白色,睡露睛或有痰。

肺主喘,實則悶亂、喘促或渴,虛則哽氣長,出氣短,唇白色。

腎主無虛,實則目無精光,畏明,體骨重,虛劫神氣不足,目中白睛多,顱解顱開,面色 白。腎虛者下竄,或脛寒足熱,不喜覆衣。

五臟傳變皆痰為患,蓋痰乃風苗,火靜則伏于脾,火動則壅于脾,痰火交作則為驚風,結滯則為癇、釣,來去則為瀉青,皆由脾濕而成。(保元湯,加白芍藥以養血,為使。乃慢驚之養劑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化州市| 筠连县| 德化县| 陇南市| 定安县| 永济市| 富平县| 涿州市| 晋宁县| 朝阳市| 临邑县| 丹棱县| 长武县| 清涧县| 镇康县| 宣威市| 个旧市| 鹤庆县| 绥江县| 望城县| 合作市| 普安县| 通城县| 民勤县| 万载县| 女性| 措美县| 澄江县| 白山市| 中西区| 木里| 桐城市| 沁源县| 车险| 岑巩县| 方山县| 曲水县| 广宗县| 莆田市|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