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腹痛

(小兒腹痛,多是乳食所傷,蓋有積則氣不宣通而痛也)消食散(治食積腹痛)白術(shù)(陳壁土炒,二錢半) 麥芽(炒) 縮砂(炒研) 山楂肉(炒,各一錢) 橘紅(無則代入陳皮) 香附米(便炒) 神曲(姜炒) 青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如氣不足,加人參三分。

如夾熱,加白芍藥(炒)一錢,黃連(炒)五分。

如夾痰,加貝母(去心,姜炒)一錢。

如夾冷,加肉豆蔻(炮去油)五分,干姜(炮)三分。

如冷熱食積未分,服蘇合丸降氣則即愈。

六神散(此劑通治寒腹痛。小兒下夜半曲腰而啼者,寒腹痛。其癥面青白,口有冷氣,手足冷,腹亦冷)白茯苓 白扁豆(炒,各二錢) 人參 白術(shù) 山藥(炒,各一錢) 甘草(炙,七分) 姜三 棗三此方加香附子(便炒)七分,行氣尤妙。

如夾痰,加茴香(酒炒)、川楝肉(炒)、山梔子(炒黑)、沒藥各七分。

如夾濕,加木通(去節(jié))一錢,澤瀉五分。

如夾蛔,加苦楝根一錢,檳榔五分。

導(dǎo)赤散(此劑通治熱腹痛。小兒上夜半仰身有汗而啼者,熱腹痛。其癥面赤,小便赤,口中熱,腹亦暖)生地(姜炒) 木通(去節(jié)) 軟芩(酒炒) 甘草(各七分) 竹葉(三片)多是心熱傳小腸,加麥門冬、山梔仁(碎炒)各七分,效尤捷。

一方∶腹熱宜溫散,人參、白芍藥(酒炒)、甘草(炙)香附米(便炒)各四、五分,干姜(炒)少許,煎服亦效。

苦楝根湯(小兒蟲腹痛,十居八、九。其癥心腹痛,叫哭,倒身撲手,嘔吐清水涎沫,面色青黃,時止時作,口唇紫黑者,蛔厥)苦楝根 使君子(各一錢) 白礬(半生半枯) 檳榔(各五分)一方,芥子蜜丸,黍米大,空心吞下。

一方∶榧子留內(nèi)皮爛搗,和清,望前連服。

一方∶蚯蚓糞燒 浸水,去滓,溫服,止痛。

寸白蟲、苦楝根亦主之。一方,服榧子(服法上同)。

乳香散(小兒曲腰亂啼無淚,面青白,唇黑股冷,或大便色青不實,盤腸內(nèi)吊為□)乳香、沒藥各少許,油研。另取木香一塊,于乳缽內(nèi)磨水。

一方∶滾數(shù)沸調(diào)乳、沒末服之,立效。

一方∶急煎蔥白,淋洗腹部。又蔥熨臍腹,良久尿出痛止。

如上下腹痛,川楝肉(炒)一、二錢煎服。

如環(huán)腹痛,酸棗仁(去皮尖,炒研)一、二錢煎服。

如小兒有 疝,下焦觸冷,疝氣上升而腹痛,川楝肉(炒)、茴香(豬膽汁炒)各一錢,干姜(炒黑)三分煎服,奇效。

疝,睪子浮火,碧梧桐葉濃煎溫洗,極驗。

石膏平胃散(小兒飲乳后即發(fā)痛者,蓋乳母胃熱之致,令乳母宜服此劑)蒼術(shù) 陳皮 濃樸(姜炒,各一錢) 石膏( 、炒,三錢) 草龍膽(酒洗,一錢) 甘草(炙,七分)如乳母過食魚肉油膩之物,加前胡一錢,黃柏(酒炒)七分。

如乳母過食生冷,去石膏、龍膽草,加干姜(炮)一錢,砂仁(碎炒)七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福泉市| 平罗县| 临海市| 包头市| 阿巴嘎旗| 宁明县| 方正县| 曲水县| 兴宁市| 定西市| 舞阳县| 鹿泉市| 揭阳市| 泽州县| 兴宁市| 铁岭市| 年辖:市辖区| 松滋市| 错那县| 武功县| 平原县| 河北省| 通河县| 阿巴嘎旗| 嵊泗县| 襄垣县| 长丰县| 潍坊市| 桐柏县| 醴陵市| 静宁县| 武乡县| 太白县| 子长县| 泸西县| 洪洞县| 通辽市| 达孜县| 龙口市|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