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卦者,山之象也;背身掌者,拳之式也。艮者止也。艮得乾之末陽,末陽主靜,故居東北陽弱之方。其于物也,則為熊形,其性最鈍,其物最威嚴,有豎項之力。以拳式之用言,則有靠身之勇,有拔樹之能,有抖搜之法,取象為艮卦。以拳之形式言,謂之背身掌。此拳上剛健,而中下柔順,有靜止之形,故取象為艮卦。其拳順,則有氣根心生色,[日卒]然現(xiàn)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之意也;其拳謬,則丹田之陽,不能升于脊背,而胸內(nèi)不能含合,心火亦不能下降矣。學者知之。
(一) 青龍轉(zhuǎn)身:走點以兩儀單換掌左式,右足在前。
(二) 青龍縮尾:先將左足邁至與右足尖相齊,兩足尖相離遠近二三寸許。
(三) 青龍返首:隨后將右手往外擰,擰至手心朝外,右足與右手同時往外擺。
(四) 黑熊返背:再左手心朝上,望著右胳膊里曲上邊穿去。左足與左手同時,邁至與右足尖相齊。左手穿至極處,再極力往外擰勁,擰至手心朝外,右手與左手擰時,亦往里裹至手心朝里,再與左手一齊均往外擰勁,右手心再靠著口極力往外穿去,中指與食指如同自口中出去之意。[將左手向外稍翻成手心朝下的俯掌,屈肘扣在身前,右手向外擰翻成手心朝上的托掌,經(jīng)左手背上向身前穿出,左手在右肘下面,同時右腳向閃邁進一步,坐實左腿成右虛步,接著右手向右擰旋,使手指朝身后,向身后下按。同時左手在身前向外擰翻成手心朝上的托掌,再向左外擰使手指朝前屈肘在身左側(cè)。在兩手擰旋時,同時身向左偏轉(zhuǎn)45度,右腳隨著轉(zhuǎn)身向里扣成與左腳尖相對的八字扣步,體重在左腿,眼看身后右手](圖黑熊返背)
(五) 黑熊探掌:右腿等右手到口時,一齊抬起,足尖極力往下挺直,右肘與右膝相挨,兩肩抽著勁,兩胯亦極力縮住勁,左手往外擰至手心朝上,頭頂住勁,胸內(nèi)開著,氣沉丹田,此式似停而未停。[左腳向左撇,身亦向左偏轉(zhuǎn)45度,左手經(jīng)下頦向身前屈肘探出,手心仍朝上偏向面,同時左腳屈膝提起成右獨立步,左肘尖與左膝相對,右手在身后挺住勁不變,眼看身前左手](圖黑熊探掌)
(六) 青龍返首:即將右手腕往外擰,擰至手心朝外,右足與右手往外擰時,亦同時往外擺落下,將左手亦同時援回,援至手心朝上。
(七) 再穿左手邁步裹手勁法仍是兩儀黑虎出洞左式。
(八) 再去仍是青龍轉(zhuǎn)身右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