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實習生(2)

在短短三個月的暑期實習中,彼得·林奇做完了對索格造紙公司和國際教科書公司的調查報告,他通過實地調查,將兩個公司的情況分析得細致又準確。當喬治·沙利文看到彼得·林奇作出的厚厚的調查報告,他感到非常震驚,并且對彼得·林奇認真的工作作風很是欣賞。因為在當時公司的許多基金投資調查人員僅僅滿足于紙上談兵——坐在辦公室通過圖書、雜志和被調查公司的業績報告以及市場傳聞來完成他們的報告,這種想當然的工作作風使得這些報告的可信度和準確度大打折扣。彼得·林奇卻從來不相信市場分析報告和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尤其是對未來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勢,彼得·林奇覺得實地調查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這種調查得出的結果往往與那些坐在辦公室里得到的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的結果是有區別的,甚至有時得出的報告是相反的,而這些調研人員也都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并且都有MBA證書,在股票市場上也算經驗豐富。然而20歲出頭的彼得·林奇——這個“不合格”的文科生竟與他們的分析結果相左,這令他們很是不滿。所以,在彼得·林奇第一份調查研究報告出爐的時候,在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掀起了一場對立分析觀點風波。

當時沒有人相信一個實習生的調查報告,更沒有人相信這份調查報告的可行價值,甚至有人嘲笑彼得·林奇說:“如果按照你作的分析報告去投資,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在明年這個時候就會關門大吉。”

然而,喬治·沙利文先生卻非常相信彼得·林奇,并且按照彼得·林奇的研究調查報告讓基金經理去按此投資,而事后證明,基金經理據此作出的決策都使公司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喬治·沙利文看到這個結果不禁心花怒放。一天,當彼得·林奇正在埋頭整理美國新聞出版業上市公司的分析報告的時候,喬治·沙利文專門從自己的辦公室里走過來,并且站在彼得·林奇的身后觀察了好久。他發現擺在彼得·林奇辦公桌上的書籍和資料,并不是從書店里購買的圖書,也不是最新的商業雜志更不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而是彼得·林奇在上市公司當地收集的當月甚至當天的資料,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股民對該上市公司的市場調研表,這讓喬治·沙利文大為吃驚。

“彼得,你是從哪搞到的這些資料的?”喬治·沙利文突然問道。

彼得·林奇這時才發現喬治·沙利文,于是他瞅了一眼喬治·沙利文先生剛剛拿起來的一本上市公司的內部特刊,激動地回答說:“是我去他們公司的時候,讓他們資本運營部門為我寄過來的,他們答應我,會把最新的報刊寄給我。”

“彼得,你做得太棒了,我相信你將來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基金經理。”一般情況下,喬治·沙利文是不會在公共場合,尤其是當著其他同事的面去表揚一個員工的,但是這次,彼得·林奇的做法的確讓喬治·沙利文先生大為吃驚,并且情不自禁地表揚了他。

“謝謝,我會努力的。”

“我是不會看錯人的,我相信你!”說完,喬治·沙利文便走開了。

喬治·沙利文先生直爽的個性容不下半點“沙子”,于是他解雇了那些不合格的調研人員,這迫使其余的人都按照彼得·林奇的工作方法去做了。

這令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的調研人員大為惱火,因為從此以后,他們就要出差到上市公司的所在地,并且一呆就是幾天,甚至幾個星期。

但美國人是看重業績的,盡管他們覺得彼得·林奇是個異類,并給他們帶來了很多麻煩,但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彼得·林奇在實際工作中證實了學術界關于股票市場的理論是多么的不符合實際,多么的可疑。但美國當時的學術界,那些理論仍被奉為真理,絕大多數從事股票的專家都是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培養出來的。他們談起股票投資理論頭頭是道,但在實際工作中依靠這些理論卻很難取得成功。

彼得·林奇向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匯報工作是1966年5月。當時道·瓊斯工業指數是925點,彼得·林奇在他的報告中成功地預測到了道·瓊斯工業指數將會下跌。9月,彼得·林奇離開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回到沃頓高學院上課時,道·瓊斯工業指數果然跌到了800點以下。

彼得·林奇當然不是依靠傳統的股票理論得出該預測的,他依靠的是自己的獨特見解,這次的成功預測使他對傳統股票經濟理論更加懷疑。

短短幾個月的實習工作,使彼得·林奇對股票投資的認識產生了質的飛躍——他更為深入地了解到了股票投資的內在規律,大學教授教給他的理論在現實面前似乎毫無用處,于是他更堅定了主修文科的信心。回到沃頓商學院讀第二年MBA的彼得·林奇已經不再循規蹈矩了,而是更有主見和自信。對于一個股票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會對股票行情進行分析,以便確定投資方向。這無疑需要豐富的知識,絕不是僅僅學習金融投資學或國際投資學等課程就能勝任的。

彼得·林奇這段工作經歷,使彼得·林奇對當時學術界關于股票市場的理論提出質疑。他意識到,在沃倫商學院所學的書本上的投資理論,看起來并不管用,甚至可能導致投資失敗。他認為,統計學、高級運算和數量分析等課程,對投資有些用處,但如果完全按照數量分析的理論進行投資分析,股票投資就會誤入歧途,根本不會有大的成效。例如邏輯學對投資股票有很大益處,但它卻是古希臘人的思維方式。古希臘人習慣于辯論,只要你能辯論勝利,真理似乎就傾向于你這一邊,很少有人去進行實地的考察研究。這樣的習慣,導致了一個弊端,就是重邏輯分析而輕實地考察。

許多投資者善于坐而論道,討論股價是否會上漲,好像在金融方面的冥思苦想就能給他們答案。彼得·林奇斷定,美國的股票市場實際上正是按照古希臘人的思維方式運作。這種方式,是導致許多投資失敗的真正原因。

他還認為,傳統的金融與股市研究課程與他在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實習時應用的理論有嚴重的沖突。從純粹的學術觀點看,傳統的理論無懈可擊,但是在實踐中,往往會相去甚遠,甚至按照本書上的理論,投資將會失敗。那么是自己錯了,還是書本錯了?如果是自己錯了,可是他親眼目睹的事實卻不能使他違心地相信謊言。

怎樣才能告訴人們真相呢?22歲的彼得·林奇陷入了深思之中。

然而在事實和謊言面前,更多的偏執狂寧愿相信謊言而使自己碰得頭破血流后方才幡然悔悟,為什么不一開始就相信真實而使自己免遭失敗呢?

事實上這是盲目崇拜權威的結果,傳統理論通常是日漸無用的經驗,在社會緩慢發展的時候,它似乎能在一段時期內有用,而當面對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的20世紀,它的壽命就短暫得多,甚至從開始之時就已經變得無用。

但從眾心理卻使大多數人變得反應遲鈍、頭腦不清。他們有時已經面對現實卻往往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對于理論和現實的矛盾,他們往往不去否定理論,而是認定自己所看到的現實是一種幻影。多么愚昧的人啊!

回到沃頓商學院以后,彼得·林奇還發現,有效市場假設和隨機運轉假設是很難兼容的。人們總是根據有效市場假設來判定市場漲落的“合理性”,事實上,股票市場是受眾多的因素影響的。他形象地說:“當你得知某些人由于買了肯德基公司的股票漲了20倍,而且他還事先向你解釋過為什么該公司的股票要看漲,你也很難相信所謂市場都是非理智的純學術理論。”

顯然,彼得·林奇對當時金融界的投資理論產生了懷疑。他要沖破這種理論束縛,尋找投資分析更有效的途徑。

他對當時金融投資界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作法大膽地提出了挑戰。這位年輕的研究生聲稱:“若要在那些數量分析、隨機運轉理論和麥哲倫基金公司實踐工作之間作出選擇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當一名實踐家。”

為了證明這一理念,彼得·林奇在沃頓商學院開始了他的研究,同時他一有時間,就外出調查,然后做細致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工作。這使得彼得·林奇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更具前衛性和實戰性。

彼得·林奇非常沉迷股票,以至于在與卡羅琳約會時,滿腦子想的也是股票。后來卡羅琳在回憶他們在沃倫商學院談戀愛的情景時說:“他簡直迷上了股票。在與他的約會中,彼得·林奇自始至終的談論話題全是股票與投資。我真的懷疑,他是愛我呢,還是愛股票?”

正是憑著對股票和金融投資的執著,使彼得·林奇不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贏得了卡羅琳的芳心。因為卡羅琳相信彼得·林奇的努力將會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卡羅琳之所以心甘情愿在彼得·林奇的背后默默地支持著他,還因為彼得·林奇與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大學生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青年人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他們不愿意創造而更愿意毀壞。許多大學生是這種潮流的主力軍,他們對生活、對社會、對理想甚至對親人都產生了懷疑,并且開始頹廢地對待自己周圍的一切。

“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出現在美國的一群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和作家的集合體。這個名稱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魯亞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語中,“beat”一詞有“疲憊”和“潦倒”之意,而克魯亞克賦予他新的含義——“歡騰”或“幸福”,并和音樂中“節拍”的概念聯結在一起。之所以將這樣一群潦倒的作家、學生、騙徒以及吸毒者當作“一代”,是因為這些人群對二戰以后美國后現代主義文化的形成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文學領域,“垮掉的一代”被視為后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美國文學歷史上的重要流派。

“垮掉的一代”大多是玩世不恭的大學生,他們篤信自由主義。他們的文學創作理念往往是自發的,有時也非常混亂。“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們創作的文學作品通常廣受爭議,因為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創作常規,結構和形式上也雜亂無章,語言粗糙甚至粗鄙。

“垮掉的一代”對戰后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于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煩學習和工作,長期混跡于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

“垮掉的一代”的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社會中的生存問題。他們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欲望來把握自我,并且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他們宣稱,“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

盡管“垮掉的一代”基本上是一個文學流派,但這一流派對美國整個文化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其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幾個作家或作品上。

當然,“垮掉的一代”也有積極影響,在當時的美國,“垮掉的一代”被視為美國文化史上的第一支“亞文化”。“垮掉的一代”的作家是二戰之后質疑和否定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重要力量,對主流文化的態度和觀點影響了后代人對文化的理解。

但是彼得·林奇卻并沒有受到這些消極因素的影響。雖然當時,不管是在波士頓學院還是在沃頓商學院,“垮掉的一代”的思想鋪天蓋地地影響著那一代的美國大學生。但是那時的彼得·林奇只對股票感興趣,對身邊發生的這一思想運動,根本沒有精力顧及。相比于頹廢的文學青年,卡羅琳更欣賞彼得·林奇積極向上的處事作風,并且深深地被彼得·林奇的執著和努力所感動。這也是卡羅琳之所以在彼得·林奇最貧窮的時候愛上他的原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来安县| 伊金霍洛旗| 丹凤县| 木里| 曲松县| 自贡市| 宁陕县| 九江县| 佛教| 西丰县| 阿坝县| 亳州市| 丹江口市| 天全县| 胶南市| 岚皋县| 分宜县| 宁阳县| 兴国县| 民乐县| 宁阳县| 县级市| 梨树县| 中西区| 米脂县| 大埔区| 霍山县| 霍林郭勒市| 龙陵县| 海阳市| 武宁县| 武强县| 屏东市| 曲麻莱县| 建始县| 历史| 南澳县| 平湖市| 大名县|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