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武鄉試
- 穿越農女也幸福:清朝生活記錄
- 青青晴晴清清
- 2029字
- 2015-10-22 20:48:10
唧唧復唧唧,文欣當戶紡。沒錯,這是文欣給自己現在的定義。文欣左手里一團棉花,右手搖著紡車,唧唧的紡著棉線。以前從來沒注意過張氏還紡線,怪不得去集市上從沒看到過張氏買白線,原來都是自己紡的,自己以前怎么不知道呢,肯定都是早起的時候都做了!
看著簸籮里的一堆棉花,紡車上稀少的線,文欣感嘆這線真不好紡啊!想到要把這堆棉花紡完,文欣一陣郁悶,娘親這么嚴格,非要今天弄完,哎!自己胳膊酸的速度明顯降了下來,肯定是做不完了,想到開始張氏教的時候還以為很好做答應的很爽快。
看到外面天漸漸黑了,文欣無奈只好繼續紡線,今天做不完也得先盡量多做點吧,誰讓自己說要做完呢?
張氏這里做完晚飯,沒看到文欣從堂屋出來就知道這妮子還沒干完呢,還以為紡線好紡呢,自己剛要說今天做不完明兒再紡。結果這妮子話都不聽完就以為很好紡線呢就自己先承諾今天做完。當娘的剛要說什么就想到文欣以前也總是這樣,這毛病不行得該就順勢答應下來,也讓這妮子吃吃苦頭。要不然以后做事不經大腦可不行,萬一吃了大虧就晚了。
當文欣被張氏領出屋子時,臉紅紅的像發燒一樣,耳邊只聽張氏說:“以后脾氣不可急躁,遇事要冷靜,今天娘的話沒說完你就自以為的把線紡完,娘本來是說今天不行明兒再做?!?
文欣這時才知道張氏的用心,自己之前還說張氏怎么變得這么嚴厲了呢?
一家子吃過飯,像往常一樣坐在院子里聊天。欣桐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開口,心里很是猶豫要到底怎么說才好。
家里人早已看出欣桐有事要說,往常總是嘻嘻哈哈的欣桐反常的不吭聲了,大家就覺得肯定是有什么事困擾著他。
最后,看不過眼的鄭勇,覺得自己二兒子一點沒有男子漢的樣子,就拍了一巴掌,說:“有事就說,吞吞吐吐,像什么樣子!”
欣桐聽了鄭勇的話,覺得這樣猶豫的確不像平常的自己,立馬挺直了背,說:“師傅說讓我參加秋天的童試,明年春天的鄉試。這樣以后行走有個立身的本錢,雖然武秀才沒什么大本事,但是中了起碼見官不跪。”
文欣聽了二哥的話倒是很明白,自己上輩子很喜歡武術,工作之余還跟人學過格斗術,雖然不怎么樣,但是自保還是可以的,所以這輩子文欣在屋里偷偷練過。
有時候看著二哥在院子里練武,也很想比試比試,不過怕被家人懷疑就一直裝著好奇跟欣桐學了幾招?,F在聽了欣桐的話,才想到武人在哪個朝代都是受文人歧視的,不過考中武秀才的話還是很有好處的。
一家人聽了很高興,尤其是張氏,覺得欣桐沒讀書有一部分是因為家境的問題,現在聽到還能考武試當然開心。雖說武試考出來的人還是低文人一等,但怎么也不是老百姓了?。∑鸫a不用交稅還有補貼拿。
鄭勇聽后想了想,說:“你師父說的不錯,武秀才也是秀才,以后家里也能減少賦稅。要是能往上考也能和你哥哥一文一武,互相照應。”然后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繼續說道:“武試要考什么,要不叫你大哥找人打聽打聽?!?
欣桐連忙搖頭說:“童試簡單,外場是拉弓馬步,內場是策論。師父考過我,以我的水平童試好過,就是鄉試比較難。”
鄭勇問:“怎么個說法?”
欣桐想起劉師傅對自己說的關于武試的說法,開口道:“鄉試外場有馬上射箭,因我從沒上過馬,有些擔心。但我師父說憑我的箭術,九中三還是有把握的。就是鄉試的策論有些問題,雖然不能和文試的鄉試比,但和文試的童生考試比,只難不易。”
鄭勇想到二兒子沒正統上過學,也很是為難。現在沒幾天就是立秋,童試很快就到。雖然欣桐沒說,但是童試的內場又簡單到哪?還有鄉試,明年也是大兒子的鄉比之年,兩個人都不輕松啊。不可能為了哪一個耽誤另一個,實在不行就去求求王先生,讓他幫著二兒子補補策論。想到這里一抬頭,鄭勇看到全家人都瞅著他,這才咳嗽了一下,發話道:“有什么缺的,就和家里說,我給你們想辦法?!?
欣桐看到家里人很是支持,對自己之前的猶豫很是羞愧,也不在隱瞞直接說:“要考兵法類的和《論語》、《孟子》。兵書師父那里就有,剩下的大哥放在家里抄的幾本書,給我和欣兒練字用的里面就有。辛虧當年大哥要我練字,還有欣兒也是經常練字,我也沒有放下,要不然現在還真不好說?!毕氲竭@些欣桐就慶幸,多謝當年大哥的嚴厲,還有欣兒的好學,要不是身為二哥怕被妹妹比下去,也不會練字,甚至一直堅持到現在。
接下來,從欣桐報名參加武試以后,就開始了白日跟著劉師傅練功,晚上回家苦讀的日子。連書院放假回家的欣瑜知道此事后都很支持,自己之前怎么沒想到讓欣桐參加武舉考試呢,辛虧二弟的師傅考慮周全,拍著欣桐的肩膀說:“好二弟,真有你的,好好做!”
欣桐看到大哥也很是支持自己,開心地說:“大哥,我不會松懈的!”
欣瑜看著欣桐自信的笑臉,也是無比高興,回道:“恩,咱們兄弟一起!”
欣瑜趁著回家的空檔把當年考秀才時的各種書籍筆記都整理了出來給欣桐用。以后每次輪到從書院回家后都抓緊時間指點欣桐,讓欣桐受益匪淺。恰好欣瑜的做法也省了鄭勇的麻煩,本來還打算去求王先生的呢!
文欣也總是想著法的做各種湯給兩個哥哥補身體,雖然家里的條件有限!
三兄妹的做法令鄭勇和張氏很是欣慰,何其有幸今生能有一對好兒子,還有一個貼心的女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