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One】
夏之薄涼,煙火天堂,是我之前已經停筆的一本書名,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再寫下去。
【Two】
開始寫這個故事是在去年十月份,那時剛完成另一本書,還是秋冬的薄涼天氣,一轉眼冬去春來,將近一年時間過去,我現在上海這里是像小說里一樣冗長的夏天,每天持續的高溫讓人覺得夏天永遠都不會結束了。
最初寫這本書的原因是想寫出我心里的青春,也就是說這本書是我心里的《夏之未至》,我太愛四爺的《夏至未至》這本書了,每天都要捧著翻一翻才可以。
我羨慕這本書里青春,這本書里的年華,于是我試著結合自己本身來幻想出《天堂》這本書。
【Three】
那些男孩,那些女孩,那些在我筆下還魂的人,教會了很多,也帶給了我很多事情,我相信他們都是出現在我生命里的天使,雖然他們根本就沒有真實的存在過。
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我寫完它的感受,有些歡喜,也有些失落。前半部分用了大量筆墨續寫是因為我早就從一開始就構造好結局,先寫溫暖的開始,然后再已慘痛結尾。可是我并沒有像短篇小說一樣寫一個悲傷的結局,我也不去說這本書裝滿了我多少的情緒,裝滿了我多少臆想的日子。這本書的一切我都很滿意,因為每一個字都是我用心去寫的。
有很多人問我蘇斜是不是喜歡千尋的?我想說如果你仔細去看,就會發現他對于舒夏是一種盲目的守護,我在很多時候埋下伏筆,說明他是喜歡千尋的。因為怕故事的結局被大家猜透,所以我一直沒有特別說明,也正如這個故事本身來說,這是我設的一個迷局。
【Four】
從沒有一本書讓我這樣的奉獻出我所有的感情,以前寫的小說都是胡亂的寫著開始寫著結局,然后笑著排好劇情,可是《天堂》融入了我特別特別多的感情,以至于有那么一瞬間讓我覺得無法抽身。
像是在寫我自己的青春歲月,我站在過去的路上,獨自一個人流下滾燙的熱淚,所有的少男少女們從我身邊走過然后漸次消失不見。
我再也不會這樣的去想念你們了。
我再也不會為你們的故事而去擔心了。
我知道你們都消失了。
【Five】
謝千尋,蘇斜,舒夏,齊星,楚以然,凌恒,甚至是簡短出現的陳洛。你們知道嗎?在我心中,你們都是我至親的朋友,陪伴我走過孤單和寂寞的日子。我甚至都覺得我自己跟你們在一起走完了整整一個十年。
走完了十年的春夏秋冬。
走完了十年的悲歡離合。
為什么說是十年,因為從2006年開始,謝千尋上了三年高中,三年大學,然后三年留學,之后2016年和蘇斜相遇。
那些曾經吟唱的歲月,那些飛揚的青春,以及明媚的夏季,看慣了蘆葦流連,看慣了熾熱的白光,你們這些倔強的人生也教會我要學會倔強,你們是在風里誕生的傳奇。
【Six】
我的青春也和你們一樣單薄的過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這本書來懷念我曾經的青春歲月,曾經相識的人,曾經走過的路。
那些早已回不來的日子,還剩下美好的回憶留在我的腦海里,而那些過去的人,就讓它全部過去。
再大的失落都會被幸福的眼淚治愈,再大的挫折都會過去,在時光的變遷里,沒有什么是不可治愈的。
這是件神奇的事情。
只是你們都離開了,帶著你們潔白的翅膀,飛上遙遠的天國。
【Seven】
說起來芴莃是我虛構的一個城市,這個城市是我仿照上海寫出來的,這個名字是一個叫芴希的作家給我的靈感,她寫的書我也想推薦一下叫做《煙花日和》,是的,很偏日系的一本書。上海這個城市正如書里所說,有著四季如春的香樟樹,秋冬的時候也會有桂花芬芳馥郁,而現在芴莃就像上海一樣,出現在你們的心里,從此留下回憶。
【Eight】
我并沒有奢望在未來很多年過去之后,你們依然記得這些鮮活的人物,和他們之間的故事。只要你們在那些陽光燦爛的夏天里,在走過一片香樟樹的陰影的時候,在抬起頭陽光的間隙里,在看到一個穿著白襯衫的留著一頭墨色的男孩子出現在校園門口的時候,在看到兩個女生嬉笑著打鬧的時候,臉上洋溢著青春的幸福的時候,在看到所有人抬起頭看流星的時候,在一場盛大的美術大賽的時候,在看到一家新開的咖啡店的時候,在看到一個幽默風趣的年輕攝影師的時候。
在這些時候,你們會想起曾經在書里看到的一切么?
【Night】
可能是我想得太多,總覺得世界黑暗,一切都不可原諒。可是在看過很多美好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成長了很多,因為我已經馬上十八歲。別人的十八歲也許比我轟轟烈烈,也許有著憂傷,難過,但我希望你們知道痛也行,因為你十八歲。
這本書融入了我很多的感情,向往的友情、愛情,擁有的親情,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多變的人心,一直仁善的內心,以往的青春歲月,現在的孤單生活,甚至是以后的未來之路。
總之,這是我想送給我自己十八歲的生日禮物。
【Ten】
將來我們都會長大,還會遇到更多挫折,更多苦難。
有一天即使我不再相信人,我也相信愛。
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每一次心動,相信善意,相信不計回報的付出,相信黑暗中牽手的安穩,相信眼淚的溫度,相信擁抱的暖意。
相信黎明和朝陽,還有玫瑰的味道。
相信愛不是句號,而是省略號。
相信你愛我,而我也愛你。
相信幸福會很長久。
——顏紫軒
2016年7月28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