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4章 洭水(1)

  • 水經注
  • (北魏)酈道元
  • 3770字
  • 2015-10-09 16:34:11

洭水出桂陽縣盧聚。

水出桂陽縣西北上驛山盧溪,為盧溪水,東南流逕桂陽縣故城,謂之洭水。

《地理志》曰:洭水出桂陽,南至四會是也。洭水又東南流,嶠水注之,水出萌渚嶠之溪,溪水下流,歷峽南出,是峽謂之貞女峽。峽西岸高巖,名貞女山。

山下際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狀如女子,故名貞女峽。古來相傳,有數女取螺于此,遇風雨書晦,忽化為石。斯誠巨異,難以聞信。但啟生石中,執呱空桑,抑斯類矣。物之變化,寧以理求乎?溪水又合洭水。洭水又東南入陽山縣,右合漣口,水源出縣西北一百一十里石塘村,村之流水側,有豫章木,本徑可二丈,其株根猶存,伐之積載,而斧跡若新。羽族飛翔不息,其旁眾枝,飛散遠集,鄉亦不測所如,惟見一枝,猶在含洭水矣。漣水東南流注于洭。洭水又東南流,而左與斟水合。水導源近出東巖下,穴口若井,一日之中,十溢十竭,信若潮流,而注洭水。洭水又南逕陽山縣故城西,耆舊傳曰,往昔縣長臨縣,輒遷擢超級,太史逕觀言地勢使然。掘斷連岡,流血成川,城因傾阤,遂即傾敗。閣下大鼓,飛上臨武,乃之桂陽,追號圣鼓,自陽山達乎桂陽之武步驛,所至循圣鼓道也。其道如塹,迄于鼓城矣。洭水又逕陽山縣南,縣故含洭縣之桃鄉,孫皓分立為縣也。洭水又東南流也。

東南過含洭縣。

應劭曰:洭水東北入沅。瓚注《漢書》沅在武陵,去洭遠,又隔湘水,不得入沅。洭水東南,左合翁水。水出東北利山湖,湖水廣圓五里,潔逾凡水,西南流注于洭,謂之翁水山。口已下,東岸有圣鼓杖,即陽山之鼓杖也。橫在川側,雖沖波所激,未嘗移動。百鳥翔鳴,莫有萃者。船人上下,以篙撞者,輒有虐疾。洭水又東南,左合陶水,水東出堯山。山盤紆數百里,有赭嵒迭起,冠以青林,與云霞亂采。山上有白石英,山下有平陵,有大堂基,耆舊云,堯行宮所。陶水西逕縣北,右注洭水。洭水又逕含洭縣西。王歆之《始興記》曰:縣有白鹿城,城南有白鹿岡。咸康中,郡民張魴為縣,有善政,白鹿來游,故城及岡并即名焉。

南出洭浦關為桂水。

關在中宿縣。洭水出關,左合溱水,謂之洭口。《山海經》謂之湟水。

徐廣曰: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陽,通四會,亦曰漼水也。漢武帝元鼎五年,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征南越,出桂陽,下湟水,即此水矣。桂水其別名也。

深水

深水出桂陽盧聚。

呂忱曰:深水,一名邃水,導源盧溪,西入營水,亂流營波,同注湘津。許慎云:深水出桂陽南平縣也。《經》書桂陽者,縣本隸桂陽郡也。后割屬始興。

縣有盧溪、盧聚山,在南平縣之南,九疑山東也。

西北過零陵營道縣南,又東北過營浦縣南,又西北過泉陵縣,西北七里至燕室丘,入于湘。

水上有燕室丘,亦因為聚名也。其下水深不測,號曰龍淵。

鐘水

鐘水出桂陽南平縣都山,北過其縣東,又東北過宋渚亭,又北過鐘亭,與漼水合。

都山即都龐之嶠也,五嶺之第三嶺也。鐘水即嶠水也。庾仲初曰:嶠水南入始興漼水,注于海。北入桂陽湘水注于江是也。漼水,即桂水也,漼、桂聲相近,故字隨讀變,《經》仍其非矣。桂水出桂陽縣北界山,山壁高聳,三面特峻,石泉懸注瀑布而下。北逕南平縣,而東北流屆鐘亭,右會鐘水,通為桂水也。故應劭曰:桂水出桂陽,東北入湘。

又北過魏寧縣之東。

魏寧,故陽安也。晉太康元年改曰晉寧。縣在桂陽郡東一百二十里。縣南西二面,阻帶清溪,桂水無出縣東理,蓋縣邑流移,今古不同故也。

又東北入于湘。

耒水

耒水出桂陽郴縣南山。

耒水發源出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西北流逕其縣北,西流三十里,中有十四瀨,各數百步,濬流奔急,竹節相次,亦為行旅氵斥涉之艱難也。又西北逕晉寧縣北,又西左合清溪水口,水出縣東黃皮山,西南流歷縣南,又西北注于耒水。

汝城縣在郡東三百馀里,山又在縣東,耒水無出南山理也。

北過其縣之西縣有淥水,出縣東俠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謂之程鄉溪,郡置酒官,醞于山下,名曰程酒,獻同酃也。耒水又西,黃水注之。水出縣西黃岑山,山則騎田之嶠,五嶺之第二嶺也。黃水東北流。按盛弘之云:眾山水出注于大溪,號曰橫流溪。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謂之為貪泉,飲者輒冒于財賄,同于廣州石門貪流矣。廉介為二千石,則不飲之。昔吳隱之挹而不亂,貪豈謂能汙其真乎?蓋亦惡其名也。劉澄之謂為一涯溪,通四會殊為孟浪而不悉也。庾仲初云:嶠水南入始興溱水,注海。即黃岑水入武溪者也。北水入桂陽湘水,注于大江,即是水也。左則千秋水注之。水出西南萬歲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鐘乳。山上悉生靈壽木,溪下即千秋水也。水側民居,號萬歲村。其水下合黃水,黃水又東北逕其縣東,右合除泉水。水出縣南湘陂村,村有圓水。廣圓可二百步,一邊暖,一邊冷。冷處極清綠,淺則見石,深則見底。暖處水白且濁,玄素既殊,涼暖亦異,厥名除泉,其猶江乘之半湯泉也。水盛則瀉黃溪,水耗則津徑輟流。郴,舊縣也,桂陽郡治也,漢高帝二年分長沙置。《地理志》曰:桂水所出,因以名也。

王莽更名南平,縣曰宣風。項羽遷義帝所筑也。縣南有義帝冢,內有石虎,因呼為白彪郡。《東觀漢記》曰:茨充,字子何,為桂陽太守,民惰懶,少粗履,足多剖裂。充教作履,今江南知織履,皆充之教也。黃溪東有馬嶺山,高六百馀丈,廣圓四十許里。漢末,有郡民蘇耽,棲游此山。《桂陽列仙傳》云:耽,郴縣人。

少孤,養母至孝。言語虛無,時人謂之癡。常與眾兒共牧牛,更直為帥,錄牛無散。每至耽為帥,牛輒徘徊左右,不逐自還。眾兒曰:汝直,牛何道不走耶?耽曰:非汝曹所知。即面辭母云:受性應仙,當違供養。涕泗。又說:年將大疫,死者略半,穿一井飲水,可得無恙。如是有哭聲甚哀。后見耽,乘白馬,還此山中,百姓為立壇祠,民安歲登,民因名為馬嶺山。黃水又北流注于耒水,謂之郴口。耒水又西逕華山之陰,亦曰華石山,孤峰特聳。枕帶雙流。東則黃溪、耒水之交會也。耒水東流沿注,不得北過其縣西也。兩岸連山,石泉懸溜,行者輒徘留念,情不極已也。

又北過便縣之西縣故惠帝封長沙王子吳淺為侯國,王莽之便屏也。縣界有溫泉水,在郴縣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十畮,資之以溉。常以十二月下種,明年三月谷熟,度此水冷,不能生苗。溫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馀波散流入于耒水也。

又西北過耒陽縣之東。

耒陽,舊縣也,蓋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東傍耒水,水東肥南,有郡故城。縣有溪水,東出侯計山,其水清澈,冬溫夏冷。西流謂之肥川。川之北有盧塘。塘池八頃,其深不測,有大魚,常至五月,輒一奮躍,水涌數丈,波襄四陸,細魚奔迸,隨水登岸,不可勝計。又云:大魚將欲鼓作,諸魚皆浮聚。水側注。西北逕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傍有蔡子池。倫,漢黃門,順帝之世,搗故魚網為紙,用代簡素,自其始也。

又北過酃縣東。

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歲常貢之。湖邊尚有酃縣故治,西北去臨承縣一十五里。從省隸。《十三州志》曰:大別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酃縣入湖也。

北入于湘。

耒水西北至臨承縣,而左注湘水,謂之耒口也。

洣水

洣水出荼陵縣上鄉,西北過其縣西。

水出江州安成郡廣興縣太平山西北流,逕荼陵縣之南。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節侯訴之邑也。王莽更名聲鄉矣。洣水又屈而過其縣,西北流注也。

《地理志》謂之泥水者也。

又西北過攸縣南。

攸水出東南安成郡安復縣封侯山,西北流逕攸縣北,縣北帶攸溪,蓋即溪以名縣也,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則為攸輿侯,即《地理志》所謂攸縣者也。攸水又西南流入荼陵縣,入于洣水也。

又西北過陰山縣南。

縣本陽山縣也,縣東北猶有陽山故城,即長沙孝王子宗之邑也。言其勢王,故塹山堙谷,改曰陰山縣。縣上有容水,自侯曇山下注洣水,謂之容口。水有大穴,容一百石,水出于此,因以名焉。洣水又西北逕其縣東,又西逕歷口。

縣有歷水,下注洣水。謂之歷口。洣水又西北,與洋湖水會。水出縣西北樂藪岡下洋湖,湖去岡七里,湖水下注洣,謂之洋湖口。洣水東北有峨山,縣東北又有武陽、龍尾山,并仙者羽化之處。上有仙人及龍馬跡,于其處得遺永,雖神棲白云,屬想芳流,藉念泉鄉,遺詠在茲。覽其馀誦,依然息遠,匪直邈想霞蹤,愛其文詠可念,故端牘抽札,以詮其詠。其略曰:登武陽,觀樂藪,峨嶺千蕤洋湖口,命蜚螭,駕白駒,臨天水,心踟躕,千載后,不知如。蓋勝賞神鄉,秀情超拔矣。

又西北入于湘。

漉水

漉水出醴陵縣東漉山,西過其縣南。

醴陵縣,高后四年,封長沙相侯越為國。縣南臨淥水,水東出安城萍鄉翁陵山。余謂漉、淥聲相近,后人藉便,以淥為稱,雖翁陵名異,而即麓是同。屈從縣西,西北流至漉浦,注入于湘。

瀏水

瀏水出臨湘縣東南瀏陽縣,西北過其縣,東北與澇溪水合。

瀏水出縣東江州豫章縣首裨山,導源西北流,逕其縣南,縣憑溪以即名也。

又西北注于臨湘縣也。西入于湘。

氵買水

氵買水出豫章艾縣。

《春秋左氏傳》曰:吳公子慶忌諫夫差,不納,居于艾是也。王莽更名治翰。

西過長沙羅縣西。

羅子自枝江徙此,世猶謂之為羅侯也。氵買水又西流,積而為陂,謂之町湖也。

又西至累石山,入于湘水。

累石山在北,亦謂之五木山,山方尖如五木狀,故俗人藉以名之。山在羅口北。氵買水又在羅水南,流注于湘,謂之東町口者也。

贛水

贛水出豫章南野縣西,北過贛縣東。

《山海經》曰:贛水出聶都山,東北流注于江,入彭澤西也。班固稱南野縣,彭水所發,東入湖漢水。庾仲初謂大庾嶠水,北入豫章,注于江者也。《地理志》曰:豫章水出贛縣西南,而北入江。蓋控引眾流,總成一川,雖稱謂有殊,言歸一水矣。故《后漢?郡國志》曰:贛有豫章水。雷次宗云:似因此水為其地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滁州市| 疏勒县| 阆中市| 成安县| 青浦区| 读书| 峨眉山市| 麻城市| 隆子县| 东平县| 松桃| 大同县| 霍林郭勒市| 崇仁县| 瑞金市| 定安县| 报价| 司法| 龙里县| 甘泉县| 香格里拉县| 来宾市| 高雄市| 柳江县| 阿拉善右旗| 长治县| 七台河市| 苏州市| 柘荣县| 冷水江市| 彩票| 波密县| 阿拉善盟| 健康| 宜章县| 湄潭县| 吉林省| 台东县| 西平县|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