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李海訴說夜明珠 白鱔王要求祭祀(1)
- 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
- 羅懋登
- 3366字
- 2015-10-10 11:19:21
詩曰:
細敲檀板囀鶯喉,響遏行云邁莫愁。
多少飛觴閑醉月,千金不惜買涼州。
長安兒女踏春陽,無處春陽不斷腸。
舞袖弓腰渾忘卻,峨眉空帶九秋霜。
卻說這些歌姬舞女跌翻在地上,番王道:‘人命關(guān)天,快叫御醫(yī)來看。’一時間御醫(yī)齊到,看下脈來,說道:‘此非病癥,不當死。’番王道:‘既不當死,怎么這等不省人事?’御醫(yī)道:‘此必鬼魅相侵,天明后當復(fù)醒。’果然天明后,齊齊的醒將過來。番王問其故,齊說道:‘奉摩伽法師差遣。’番王一時不解其意,差下巡捕官兵,滿國中查究,查得是個摩伽羅,審問一番,卻又曉得他平生行事,即時拿住,解上番王,一條鐵索鎖在琵琶骨上。番王吩咐打板,板打在地上,粘不到他的皮肉;番王吩咐夾夾棍,節(jié)節(jié)斷,夾不到他的腳上;番王吩咐殺,砍下頭來,頭不見,身子不見,又聽見他的聲氣說道:‘你殺得我好,我做鬼也不饒你!’
番王怕他做鬼不饒,沒奈何,請下一個天自在。這天自在又是哪里來的?原來波斯國有個躐蹋僧人,不剃頭,頭發(fā)四時只有半寸長;不洗臉,臉上四時有塵垢;不修整衣服,衣服四時是披一片掛—片。相逢人只講‘天上好自在’,人人都叫他是個‘天自在’。這天自在卻有老大的神通,大則通天達地,小則役鬼驅(qū)神,無所不能,故此番王請下他來。請到天自在,告訴他摩伽羅一番。天自在道:‘這個孽畜四下里害人,罪惡盈滿,今日該犯到我手里來了。’即時搭起一座高臺,有七七四丈九尺高,天自在坐在臺上,書符遣將,敲了三下令牌,就要摩伽羅見面。摩伽羅怎敢來見面?抽身就走。
“走到北天竺,天自在又關(guān)會北天竺城隍之神。北天竺安不得身,又走到東天竺。天自在又關(guān)會東天竺城隍之神,東天竺又安不得身。卻又要走,只見天自在關(guān)會五天竺五個城隍之神,各天竺所屬同各城隍之神。各處安不得身,卻又要上天,天上又是天自在借下的天羅,密密層層,沒有空隙;卻要下地,地下又是天自在借來的地網(wǎng),密密層層,又沒有個空隙。沒奈何,一轂碌鉆到西海里面去了,變做一個魚,擺擺搖搖,權(quán)且安住身子。天自在卻又曉得他下了海變做魚,一道牒文,關(guān)會四海龍王,閉著海門一捉,捉得摩伽羅沒處藏躲。正叫做:人急懸梁,狗急緣墻。它就盡著平生的本領(lǐng)一變,變做這等一個大魚,百十多里之長,二三十里之高。撒起蠻力,和那些水族神兵廝殺一場。水族神兵俱已殺敗,天自在也差做了這個對頭,只得一道疏表告佛爺爺。佛爺爺差下了李天王,把緊箍子咒收它,卻才收得它服,佛爺爺不壞它,卻也不放縱它,要它供下一紙狀,不許它做人,不許它變化,止許它做魚,長不過一尺,大不過三寸,如違即時處斬。故此它方才看見個‘佛’字,即時俯首而去。這卻不是魚王一段緣故?一言難盡。”
天師道:“若不是國師老爺遠見,險些兒家門前又做出一場來。”老爺?shù)溃骸澳睦锞褪羌议T前?”天師道:“魚王去后開船,又走半日,已自是白龍江口上,只要轉(zhuǎn)身,就進到江里面,離了大海,怎么不是家門?”老爺?shù)溃骸叭羰前埥冢趺床晦D(zhuǎn)過舵來?”即時傳命,各船各舵工仔細收口。藍旗官報道:“前面煙霧昏沉,不看見江口在哪里,故此各船各舵工不敢擅自轉(zhuǎn)舵,不敢擅自收口。”老爺?shù)溃骸昂?谏嫌幸蛔庖躺剑鞫婀ぶ豢从猩骄褪恰!彼{旗官道:“連山也不見在哪里。”老爺?shù)溃骸凹瓤床灰娚皆谀睦铮@一定是那土地老兒的話來了。”馬公公道:“土地老兒甚么話?”老爺?shù)溃骸败浰笸恋乩蟽赫f道:‘封姨山上有一個千歲老猴,專一在海口上使風(fēng)作浪,駕霧騰云,阻人去路。’這卻不是他的話兒來了?”王爺?shù)溃骸八嫔系氖逻@等難。當原日下海之時,只說去得難,轉(zhuǎn)來卻容易。哪曉得轉(zhuǎn)來還有這許多難。”天師看見王爺口里左說難,右說難,他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一手掣過一口七星劍來。
剛掣過劍來,國師道:“天師大人且不要急性,待貧僧著發(fā)這些護送的,你再來也未遲。”天師看見國師開口,不敢有違,連聲道:“是,是。”國師輕輕的念上一聲“阿彌陀佛”!卻才叫過明月道童、野花行者、芳草行者。三位見了國師,繞佛三匝,禮佛八拜。國師道:“我們寶船已經(jīng)來到白龍江,生受你們,回去罷。”三位道:“再送一程。”國師道:“不消了。”三位拜辭。國師道:“明年盂蘭會上相謝。”三位連聲道:“不敢,不敢!”乘風(fēng)而去。國師卻又叫過銅柱大王、紅羅山神。二位見了國師,繞佛三匝,禮佛八拜。國師道:“我們寶船已經(jīng)來到白龍江,生受你兩個,回去罷。”二位道:“再送一程。”國師道:“不消了。”二位拜辭。國師道:“再過三年,我有道牒文來取你。”二位連聲道:“專候!專候!”乘風(fēng)而去。國師道:“天師大人,請有事見教。”
道猶未了,一個毛頭毛臉,摳眼凸腰的老猴,一轂碌落在面前。原來國師在著發(fā)那些護送的,天師就在一邊燒了飛符,請下天將,拿住老猴,專等國師事畢,他就一轂碌落在面前。國師道:“阿彌陀佛!這是哪個?”天師道:“這就是封姨山上的老猴精,駕霧騰云,阻我們歸路。故此貧道請下天將,拿將他來。”國師道:“阿彌善哉!你既是駕霧騰云,你趁早些收了云霧便罷。天師大人,快不要加害于他。”老猴吆喝道:“佛爺爺可憐見,小的是一團好意,天師老爺還不得知!”三寶老爺聽見說“好意”兩個字,卻就吊動了他的賽月明,連忙道:“你是好意,敢是個李天王送夜明珠么?”老猴又著三寶老爺猜著,連聲說道:“這位老爺神見,果是一個李將軍,果是一顆夜明珠。”三寶老爺喜之不勝,說道:“李將軍在哪里?”老猴道:“現(xiàn)在小的山上。”老爺?shù)溃骸凹仍谀闵缴希趺床辉鐏砀嬖V,卻又騰云駕霧,阻人船只?”老猴道:“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不是小的騰云駕霧,怎得天師拿住小的?不是天師拿住小的,怎得李將軍上船?”老爺?shù)溃骸霸瓉碛写艘欢魏靡猓埰饋泶琛!崩虾锏溃骸霸醺乙瑁〉倪€去送過李將軍來。”好老猴,一聲去就是去,一聲來就是來。這一來不至緊,連李將軍一齊來了。二位元帥、一個天師、一個國師、四位公公、大小將官仔細打一看,恰好是昔年掉下水的李海!人物面貌俱然照舊,只是嘴上胡子長了許多。三寶老爺撫掌而笑,說道:“異哉!異哉!我好一個夢,馬譯字好一個圓夢!”天師道:“且慢些講夢,叫李海過來謝了老猴,著發(fā)他去罷。”國師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中生救了我們船上一個軍士,又且養(yǎng)育了這些年數(shù),莫大之功。天師大人,你那里與他一張執(zhí)照,封他為封夷山山神,萬年享祀,天地同休。”天師不敢怠慢,即時寫下牒,用著印,付與老猴。老猴磕頭禮拜,乘風(fēng)而去。老猴這一去不至緊,天清氣朗,萬里無云,明明白白。一個白龍江口,大小寶船一齊轉(zhuǎn)過舵來,一齊進了江口,船行無事。
李海來磕頭,三寶老爺說道:“李海,你當原先掉下水去,怎么得到這個山上?”李海道:“小的掉下水去,隨波逐浪而滾,滾到山腳之下,還不曾死,是小的沿上崖去,躲在山腳下一個巖洞之中。過了一宿,過明日早上,轉(zhuǎn)思轉(zhuǎn)想,越悲越傷,是小的放聲大哭一場。這一哭不至緊,就是小的福星降臨,怎么福星降臨?崖上就是山,山叫做封姨山,山上就是這個老猴,有三個小猴。老猴聽見那里哭,問著小猴,小猴問著小的,小的卻從直告訴他一段緣故,小猴又去告訴老猴。老猴說道:‘人命關(guān)天,你們把葛藤接起引他上來。’果真引小的上山。小的上山見了老猴,卻又從前告訴他一段緣故。老猴會起數(shù),起一數(shù)說道,小的日后有條金帶之分,小的又與他有宿世之緣,卻就加禮小的。小的就住在這山上,不覺得過了這些年數(shù)。”老爺?shù)溃骸袄虾镎f你有一顆夜明珠,你這如今珠在哪里?原是從哪里來的?”李海道:“說起珠來,又有好些緣故。”老爺?shù)溃骸笆莻€甚么緣故?”李海道:“那山上有一條千尺巨蟒,無論陰晴,三日下海一次飲水。下海之時,鱗甲粗笨,尾巴搖拽,抓得山頭上石子兒雷一般響。小的聽見響,卻問老猴。老猴告訴它的出處,小的去看它看兒。只見它項下一盞明晃晃燈籠,小的又問老猴。老猴說道:‘不是燈籠,是顆夜明珠。’小的彼時就安了心,把山上的竹子斷將來,削成竹箭兒,日曬夜露,曬一個干,露一個飽,那竹箭兒比鐵打的不硬幫三分,卻悄悄的安在它出入必由之路上。它在那條路上走了有千百多年,并無掛礙,哪曉得小的算計它!小的心里也想來,天下事成敗有個數(shù),這中生數(shù)該盡,死在竹箭上;數(shù)不該盡,莫說竹箭,饒它甚么金、銀、銅、鐵、錫,都是不相干。可可的它數(shù)合該盡,走下山來,死在竹箭之上。小的即時取了它的夜明珠,告訴老猴。老猴又起一數(shù),說道這中生數(shù)合該盡,小的數(shù)合該興。小的夜明珠有此一段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