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何以不日?易也。其易奈何?桓之盟不日,其會不致,信之也。其不日何以始乎此?莊公將會乎桓,曹子進曰:「君之意何如?」莊公曰:「寡人之生,則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則君請當其君,臣請當其臣。」莊公曰:「諾。」于是會乎桓。莊公升壇,曹子手劍而從之。管子進曰:「君何求乎?」曹子曰:「城壞壓竟,君不圖與?」管子曰:「然則君將何求?」曹子曰:「愿請汶陽之田。」管子顧曰:「君許諾。」桓公曰:「諾。」曹子請盟,桓公下與之盟。已盟,曹子摽劍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讎,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莊公(經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齊人、陳人、曹人伐宋。
(經十四二)夏,單伯會伐宋。
(傳)其言會伐宋何?后會也。
(經十四三)秋,七月,荊入蔡。
(經十四四)冬,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于鄄。
莊公(經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會于鄄。
(經十五二)夏,夫人姜氏如齊。
(經十五三)秋,宋人、齊人、邾婁人伐兒。鄭人侵宋。
(經十五四)冬,十月。
莊公(經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
(經十六二)夏,宋人、齊人、衛人伐鄭。
(經十六三)荊伐鄭。
(經十六四)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于幽。
(傳)同盟者何?同欲也。
(經十六五)邾婁子克卒。
莊公(經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齊人執鄭瞻。
(傳)鄭瞻者何?鄭之微者也。此鄭之微者,何言乎齊人執之?書甚佞也。
(經十七二)夏,齊人瀸于遂。
(傳)瀸者何?瀸,積也,眾殺戍者也。
(經十七三)秋,鄭瞻自齊逃來。
(傳)何以書?書甚佞也。曰:佞人來矣!佞人來矣!
(經十七四)冬,多糜。
(傳)何以書?記異也。
莊公(經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經十八二)夏,公追戎于濟西。
(傳)此未有言伐者,其言追何?大其為中國追也。此未有伐中國者,則其言為中國追何?大其未至而豫御之也。其言于濟西何?大之也。
(經十八三)秋,有蜮。
(傳)何以書?記異也。
(經十八四)冬,十月。
莊公(經十九一)十有九年
春,王正月。
(經十九二)夏,四月。
(經十九三)秋,公子結媵陳人之婦于鄄,遂及齊侯、宋公盟。
(傳)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貳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壹聘九女,諸侯不再娶。媵不書,此何以書?為其有遂事書。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聘禮:大夫受命不受辭,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者,則專之可也。
(經十九四)夫人姜氏如莒。
(經十九五)冬,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
莊公(經二十一)二十年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經二十二)夏,齊大災。
(傳)大災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癘也。何以書?記災也。外災不書,此何以書?及我也。
(經二十三)秋,七月。
(經二十四)冬,齊人伐戎。
莊公(經二一一)二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
(經二一二)夏,五月辛酉,鄭伯突卒。
(經二一三)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經二一四)冬,十有二月,葬鄭厲公。
莊公(經二二一)二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肆大省。
(傳)肆者何?跌也。大省者何?災省也。肆大省,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忌省也。
(經二二二)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傳)文姜者何?莊公之母也。
(經二二三)陳人殺其公子御寇。
(經二二四)夏,五月。
(經二二五)秋,七月丙申,及齊高傒盟于防。
(傳)齊高傒者何?貴大夫也。曷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則曷為不言公?諱與大夫盟也。
(經二二六)冬,公如齊納幣。
(傳)納幣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親納幣,非禮也。
莊公(經二三一)二十有三年
春,公至自齊。
(傳)桓之盟不日,其會不致,信之也;此之桓國何以致?危之也。何危爾?公一陳佗也。
(經二三二)蔡叔來聘。
(經二三三)夏,公如齊觀社。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諸侯越竟觀社,非禮也。
(經二三四)公至自齊。
(經二三五)荊人來聘。
(傳)荊何以稱人?始能聘也。
(經二三六)公及齊侯遇于谷。蕭叔朝公。
(傳)其言朝公何?公在外也。
(經二三七)秋,丹桓宮楹。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丹桓宮楹,非禮也。
(經二三八)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經二三九)十有二月甲寅,公會齊侯盟于扈。
(傳)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爾?我貳也。魯子曰:「我貳者,非彼然,我然也。」
莊公(經二四一)二十有四年
春,王三月,刻桓宮桷。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刻桓宮桷,非禮也。
(經二四二)葬曹莊公。
(經二四三)夏,公如齊逆女。
(傳)何以書?親迎禮也。
(經二四四)秋,公至自齊。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傳)其言入何?難也。其言日何?難也。其難奈何?夫人不僂不可使入;與公有所約,然后入。
(經二四五)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
(傳)宗婦者何?大夫之妻也。覿者何?見也。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見用幣,非禮也。然則曷用?棗、栗云乎!腶、修云乎!
(經二四六)大水。
(經二四七)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
(傳)曹羈者何?曹大夫也。曹無大夫,此何以書?賢也。何賢乎曹羈?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不可。」三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
(經二四八)赤歸于曹郭公。
(傳)赤者何?曹無赤者,蓋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莊公(經二五一)二十有五年
春,陳侯使女叔來聘。
(經二五二)夏,五月癸丑,衛侯朔卒。
(經二五三)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傳)食之則曷為鼓、用牲于社?求乎陰之道也,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或曰闇之,恐人犯之,故營之。
(經二五四)伯姬歸于杞。
(經二五五)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門。
(傳)其言于社于門何?于社,禮也;于門,非禮也。
(經二五六)冬,公子友如陳。
莊公(經二六一)二十有六年
春,公伐戎。
(經二六二)夏,公至自伐戎。
(經二六三)曹殺其大夫。
(傳)何以不名?眾也。曷為眾殺之?不死于曹君者也。君死乎位曰滅,曷為不言其滅?為曹羈諱也。此蓋戰也,何以不言戰?為曹羈諱也。
(經二六四)秋,公會宋人、齊人伐徐。
(經二六五)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莊公(經二七一)二十有七年
春,公會齊伯姬于洮。
(經二七二)夏,六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同盟于幽。
(經二七三)秋,公子友如陳,葬原仲。
(傳)原仲者何?陳大夫也。大夫不書葬,此何以書?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何通乎季子之私行?辟內難也。君子辟內難而不辟外難。內難者何?公子慶父、公子牙、公子友皆莊公之母弟也。公子慶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脅公,季子起而治之,則不得與于國政,坐而視之則親親。因不忍見也,故于是復請至于陳,而葬原仲也。
(經二七四)冬,杞伯姬來。
(傳)其言來何?直來曰來,大歸曰來歸。
(經二七五)莒慶來逆叔姬。
(傳)莒慶者何?莒大夫也。莒無大夫,此何以書?譏。何譏爾?大夫越竟逆女,非禮也。
(經二七六)杞伯來朝。
(經二七七)公會齊侯于城濮。
莊公(經二八一)二十有八年
春,王三月甲寅,齊人伐衛,衛人及齊人戰,衛人敗績。
(傳)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戰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故使衛主之也。曷為使衛主之?衛未有罪爾。敗者稱師,衛何以不稱師?未得乎師也。
(經二八二)夏,四月丁未,邾婁子瑣卒。
(經二八三)秋,荊伐鄭,公會齊人、宋人、邾婁人救鄭。
(經二八四)冬,筑微。大無麥、禾。
(傳)既見無麥、禾矣,曷為先言筑微,而后言無麥、禾?諱以兇年造邑也。
(經二八五)臧孫辰告糴于齊。
(傳)告糴者何?請糴也。何以不稱使?以為臧孫辰之私行也。曷為以為臧孫辰之私行?君子之為國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糴,譏也。
莊公(經二九一)二十有九年
春,新延廄。
(傳)新延廄者何?修舊也。修舊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兇年不修。
(經二九二)夏,鄭人侵許。
(經二九三)秋,有蜚。
(傳)何以書?記異也。
(經二九四)冬,十有二月,紀叔姬卒。
(經二九五)城諸及防。
莊公(經三十一)三十年
春,王正月。(經三十二)夏,師次于成。
(經三十三)秋,七月,齊人降鄣。
(傳)鄣者何?紀之遺邑也。降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則曷為不言取之?為桓公諱也。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盡也。
(經三十四)八月癸亥,葬紀叔姬。
(傳)外夫人不書葬,此何以書?隱之也。何隱爾?其國亡矣,徒葬乎叔爾。
(經三十五)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經三十六)冬,公及齊侯遇于魯濟。
(經三十七)齊人伐山戎。
(傳)此齊侯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子司馬子曰:「蓋以操之為已蹙以矣!」此蓋戰也,何以不言戰?《春秋》敵者言戰,桓公之與戎狄,驅之爾。
莊公(經三一一)三十有一年
春,筑臺于郎。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臨民之所漱浣也。
(經三一二)夏,四月,薛伯卒。
(經三一三)筑臺于薛。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遠也。
(經三一四)六月,齊侯來獻戎捷。
(傳)齊,大國也,曷為親來獻戎捷?威我也。其威我奈何?旗獲而過我也。
(經三一五)秋,筑臺于秦。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臨國也。
(經三一六)冬,不雨。
(傳)何以書?記異也。
莊公(經三二一)三十有二年
春,城小谷。
(經三二二)夏,宋公、齊侯遇于梁丘。
(經三二三)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傳)何以不稱弟?殺也。殺則曷為不言刺?為季子諱殺也。曷為為季子諱殺?季子之遏惡也,不以為國獄,緣季子之心而為之諱。季子之遏惡奈何?莊公并將死,以病召季子,季子至而授之以國政,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將焉致乎魯國?」季子曰:「般也存,君何憂焉?」公曰:「庸得若是乎?牙謂我曰:『魯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慶父也存。」季子曰:「夫何敢?是將為亂乎!夫何敢!」俄而,牙弒械成。季子和藥而飲之,曰:「公子從吾言而飲此,則必可以無為天下戮笑,必有后乎魯國。不從吾言而不飲此,則必為天下戮笑,必無后乎魯國。」于是從其言而飲之,飲之無傫氏,至乎王堤而死。公子牙今將爾,辭曷為與親弒者同?君親無將,將而誅焉。然則善之與?曰:然。殺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季子殺母兄,何善爾?誅不得辟兄,君臣之義也。然則曷為不直誅,而酖之?行諸乎兄,隱而逃之,使托若以疾死然,親親之道也。
(經三二四)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寢。
(傳)路寢者何?正寢也。
(經三二五)冬,十月乙未,子般卒。
(傳)子卒云子卒,此其稱子般卒何?君存稱世子,君薨稱子某,既葬稱子,逾年稱公。子般卒,何以不書葬?未逾年之君也。有子則廟,廟則書葬;無子不廟,不廟則不書葬。
(經三二六)公子慶父如齊。狄伐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