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變小了,一個人的生活也會變得單調乏味。有遠大抱負的人,即使在普通的崗位上工作,也會有更高的追求,想象自己美好的未來。他們在信念的指引下努力,逐步邁向通往富裕生活的康莊大道。這種人也就是能掌握住成功原則的人。
人生苦短,必須為自己制造一些夢境,追求更美好的未來,才會讓生命煥發勃勃生機,成為一個氣勢不凡的人。問題在于,我們所有的想法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卻往往不是遠大而是短暫的。因此,無論前面多么艱險,無論生活多么無助,都要扮演好造夢師的角色,讓自己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在自我激勵中前行,伸手抓住完美的生活。
請牢記,心胸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并善于付諸行動,成就偉業;而且還要懂得:最大的名氣,不是顯露的名氣;最大的財富,不是炫耀的財富;真正的平衡是順道自然的平等。
一個人的成就不會超過他的信念
對每個人來說,信念是最大的無形資產。任何時候,有了積極的態度,向上的斗志,就容易得到幫助。在努力奮進的過程中,一個人的成就大多不會超過他的信念。對此,美國總統林肯說過:“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人也是這樣,他的成就決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在一家酒店里,有三個汽車推銷員剛吃過飯,在談論有關未來工作的話題。一個人希望擁有一部跑車,另外一個人希望存夠了錢出國旅游,第三位在片刻深思之后說:“我希望在一年內能賣出一億元的汽車?!?
聽到這里,另外兩個人哈哈大笑,認為他不是在開玩笑就是頭腦有些不正常。但是,沒有人想到,這位推銷員經過幾年奮斗之后,成為一位汽車銷售公司的老板,他的連鎖店超過5家,而且年營業額超過上億元。
研究表明,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將目標定得高些,從而擴大自己的理想,放大自己的欲望。比如,目前年收入是10萬,那么今后的目標則為20萬;如果渴望擁有100萬元的高級住宅,那么就將目標指向價值200萬元的房子。有了這種“奢望”的愿望,我們就會為此付出相應的努力,想辦法克服各種困難,創造奇跡。也許,實現這些目標是極為困難的,但是只要去做了,就比降低你的野心,停頓自己的進步更能夠接近成功。
因此,一個人要敢于“奢望”。即使有天賦,如果不抱著克服困難的決心,則凡事也不可為。事實上,成功就是把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倘若沒有機會容許你表現自己的才干,使你的行為受到贊揚,或者胸有成竹地去增長自己的才能,那么一切都無從談起了。不斷設定目標,不斷追求,就是為了克服環境、解決問題、達成目標而努力,沒有應克服的障礙、應達成的目標,人活著將找不出真正的滿足和幸福感。所以,認為人生不再有生存價值的人,很可能是已失去了值得追求和努力的目標。
記?。褐匾牟皇悄阍浽谑裁吹胤?,也不是你現在在什么地方,而是你想要去哪里。有了這個清晰的目標,帶著信念上路,去不斷超越自我,則凡事皆有可能實現。換句話說,行動是思想的結果。如果我們連想都不敢去想,連獲取的強烈欲望都沒有,那么你得到某件東西的幾率就是零。
洛克菲勒出身貧寒,少年時在他人的農田勞作,每天掙30美分。他把掙來的錢存起來,積攢到50美元時,他以年息七厘借給別人,結果發現一年的利息等于他做十天的苦工。從那時起,他就發誓:“我決心要使錢成為我的奴隸,而不再做錢的奴隸?!?
因為貧窮,洛克菲勒被女友的母親斥為沒出息,最終無法與心愛的姑娘走到一起。這更刺激了他賺錢的欲望。后來,他發奮努力,于18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此后,生意越做越大,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成為美國第一位十億富豪與全球首富。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最初對金錢的渴望,洛克菲勒是不會全身心投入經商,并最后成為億萬富翁的。
誰也沒有想到,年輕時一心要賺錢的洛克菲勒,在他55歲一場大病后,卻又決心要捐錢了。他說:“我深信上帝賜予我賺錢的本領……我要用上天這份禮物為人類謀幸?!乙嵏嗟腻X,然后與同胞分享這些錢,造福人類。”從那時起,他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錢”,而不是單純占有更多的金錢。
后來,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業,主要是教育和醫藥領域。1897年,他正式結束對標準石油的直接管理,但保持了大部分的股權。然后,他出資成立洛克菲勒研究所,資助北美醫學研究,包括根除十二指腸寄生蟲和黃熱病,幫助了野口英世的研究,也對抗生素的發現貢獻甚大。另外難得的是,他對黑人族群非常關照,并斥巨資提升黑人教育,廣設學校。今天,兩所美國頂尖大學——芝加哥大學與洛克菲勒大學都是他創辦的。在紐約市,處處可見洛克菲勒家族留下的地標,比如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菲勒中心等等。
從獲取更多財富,到成為慈善家,洛克菲勒上演的每一幕傳奇都離不開他堅定的信念。雖然飽受爭議,但是沒有人否定洛克菲勒本身具備的商業才能與慈善精神。正是在這些強烈的信念指引下,他始終走在同時代人的前列,創造了一個個傳奇。
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創辦人沃爾特·克萊斯勒曾說:“成功的秘訣在于狂熱?!睈鄣仙舱f過:“世上從來沒有一件偉大的事,是在欠缺狂熱下完成的?!鄙母荆谟谶@些狂熱的信仰與追求。正是有了這些信念,我們才變得聰慧、勇敢,以現實的行動改變世界、影響他人。
歷史上,許多思想家均宣稱,人類一切行動,不外受到兩股強大力量所驅使。有人說,這兩股力量是快樂與痛苦。但是,往深層考究,在苦與樂的背后,其實是心頭的想法在左右我們的言行,對個體行為與生活產生或拉或推的作用。這種力量拉你一把,你就會往上走一步,如果這種力量推你一下,你可能跌下不止一個臺階。信念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此。
人生充滿了戲劇性,一個人的成就大小,與知識、人脈、技術都有關系,但是發揮根本作用的是信念。胸懷大志的另一層意義是,只依憑你的意志就可自由地達到成功,并不一定需要他人的支持,而且他人也不會阻礙你的理想。須知,唯一成為你障礙的,就是你自己的信念不夠強大。
信仰是人生奮斗的開始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值得為之活著,必要時也值得為之獻身。如果你有這種堅定的信仰,那么你就會獲得無窮的力量,任何苦難都無法讓你低下高貴的頭。
人生在世,就要不懈奮斗,失去信仰是無法想象的。信仰是內心的光,它照亮了我們的人生之路。沒有信仰的人猶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沒有目標,隨波逐流,活一輩子也只是渾渾噩噩。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但是他的個人成長道路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艱辛。在多年的奮斗日子里,林肯積極進取,一步步走向成功,離不開他成為政治家的信仰精神。
1832年,林肯失業了,盡管十分傷心,但他堅定信心要成為一名政治家。在競選州議員的活動中,林肯沒有成功。接著他嘗試創辦企業,謀求長遠的發展;但是一年以后,企業又倒閉了。此后近20年間,林肯一直為償還企業債務而到處奔波,過著漂泊不定的日子。
多年以后,林肯成功競選州議員,但是在競選州議會議長、美國國會議員的道路上又遭受了挫折。面對生活的挑戰,林肯沒有放棄,他以積極樂觀的精神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1846年,他競選國會議員獲得成功。接下來,林肯競選參議員、美國副總統提名反復遭遇打擊。對此,他仍然堅持內心的信仰,不懈奮斗著。1860年,機會終于來了,林肯登上美國總統寶座。
一生遭遇9次重大失敗,卻仍能問鼎總統寶座,這就是在信仰支撐下努力前行的亞伯拉罕·林肯。他一直沒有放棄追求,始終做自己生活的主宰,成為后人拼搏進取的光輝榜樣。由此可見,無論成長道路上多么艱險、困苦,只要堅守自己的信仰,就一定能通向成功的彼岸。
信仰,是對目標的堅信,能給人帶來無窮的力量。有信仰的人,決不盲目相信某一種流行的東西或其他思想,而是通過獨立思考和實踐體悟來尋求和確立自己的信仰歸宿。
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眾以不信神的罪名處死的。他的確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堅定信仰,那就是:人生的價值在于愛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審判時,法庭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須放棄信奉和宣傳這一信仰,被他拒絕了。他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活著不如死去。他為自己的信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歷史上,哪一位巨人沒有堅定的信仰?否則,他們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一番功業,最終青史留名。信仰簡單,理想便更容易實現,因為你不會有其他額外的過多牽掛。信仰崇高,人生價值則會變得崇高,從而追求更有意義的目標,并為之奮斗。信仰光明,就不會有黑暗,始終朝著光亮的地方前行,直到迎來通途大道。
信仰為何有這么巨大的威力?奮斗中的人們應該怎樣構建自己的信仰?更多時候,信仰是當事人的一種禱告,它激發了我們內心深處渴望成功的勇氣和力量。有了堅定的信仰,就會時時告誡自己去努力,并且堅韌地去實現特定的目標。
對世界最有貢獻、最有價值的人,就是那些目光遠大,且有先見之明的堅定信仰者。他們能運用智力和知識,來為人類造福,把那些目光短淺、深受束縛和陷于迷信的人解救出來。有先見之明的信仰者,還能把常人看來做不到的事情,一一變為現實。有人說,執著這東西,對于藝術家、音樂家和詩人大有用處,但在實際生活中,它的位置并沒有那樣的顯赫。但事實告訴我們:凡是成功者都有堅定的信仰,并為之努力奮斗。
馬可尼發明無線電,是驚人夢想的實現。這個驚人夢想的實現,使得航行在驚濤駭浪中的船只一旦遭受到災禍,便可利用無線電,發出求救信號,由此拯救人的生命。
史蒂芬孫原先是一個貧窮的礦工,但他制造火車機車的夢想也變成了現實,使人類的交通工具大為改觀,人類的運輸能力也得以空前地提高。
電報在沒有被發明之前,也被認為是人類的夢想,但莫爾斯竟使這夢想得以實現了,電報一旦發明,世界各地消息的傳遞,從此變得是多么的便利。
……
可以說,正是在夢想的指引下,這些人把實現特定目標當做自己的信仰,為之奮斗一生。研究發現,人類所具有的種種力量中,最神奇的莫過于信仰的威力。如果我們相信明天更美好,就不必計較今天所受的痛苦。有偉大信仰的人,即使阻以千難萬險,也不能擋住他前進的腳步。
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從煩惱、痛苦、困難的環境,轉移到愉快、舒適、甜蜜的境地,那么這種能力一定是靈魂深處的信仰。許多時候,如果我們在生命中失去了信仰的能力,那么誰還能以堅定的信念、充分的希望、十足的勇敢去繼續奮斗呢?
當然,一個人要真正確立起自己的信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獨立思考,而且需要相當的閱歷和比較。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改變信仰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的,不足為怪。在我看來,在信仰的問題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誠的態度。所謂真誠,第一就是要認真,既不是無所謂,可有可無,也不是隨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誠實,決不自欺欺人。有了這種真誠的態度,即使你沒有找到一種明確的思想形態作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了,因為你至少是在信仰著一種有真誠追求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