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政治舞臺上,對寵辱問題把握得最好的宰相,李泌當算作一位。他處在安史之亂及其以后的混亂時代,為唐王朝的安定上言上策,立下了殊功,但他貴而不驕,激流勇退,恰當地把握住了一個寵臣、功臣的應有分寸,善始善終,圓滿地走完了自己政治的一生。李泌曾受幾代帝王的恩寵,位同宰相,在他一再要求下歸隱嵩山。代宗李亻叔即位后,又將他召至朝中,將他安置在蓬萊殿書閣中,依然恩寵有加。但此時,李泌卻居安思危,感受到了...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中國古代政治舞臺上,對寵辱問題把握得最好的宰相,李泌當算作一位。他處在安史之亂及其以后的混亂時代,為唐王朝的安定上言上策,立下了殊功,但他貴而不驕,激流勇退,恰當地把握住了一個寵臣、功臣的應有分寸,善始善終,圓滿地走完了自己政治的一生。李泌曾受幾代帝王的恩寵,位同宰相,在他一再要求下歸隱嵩山。代宗李亻叔即位后,又將他召至朝中,將他安置在蓬萊殿書閣中,依然恩寵有加。但此時,李泌卻居安思危,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