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專家團抵達
- 無敵章魚分身
- 我愛老面饅頭
- 2195字
- 2015-09-26 13:10:08
姨媽和唐斌說,她想把房子賣了。
唐斌不解,問她為什么。
姨媽說這么大的房子,留著她一個人住著太浪費了。
唐斌知道,她不是覺得浪費,而是怕睹物思人。
不過這個房子確實太大了,上下復式兩層兩百多平,六個房間,兩個客廳,一個廚房,一個餐廳,在江寧市中心這個地方,也說得上豪華了。
這個房子當時做得比較早,又是自己家蓋的,所以倒是沒花什么錢,只是裝修上花了些錢。
以現在江寧市的房價的話,這房子怎么都值個五六百萬,只是裝修好的房子在價格上會有一定的折扣。
姨媽倒是不怎么在意,讓唐斌幫她賣掉,然后她想自己買個小點兒的房子,一居室那種,夠住就行了,最好離唐斌他們不遠的地方。
對現在的李愛蓉來說,正是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唐斌他們一家人就是她現在最大的精神支柱。
要是沒了唐斌他們一家人,李愛蓉覺得自己在這偌大的城市,或許沒了一絲一毫留下來的意義了,正是有了唐斌他們,才讓她覺得,自己在這個城市里并不孤單,她還有親人。
姨媽東西不少,以前的錢都買了衣服和包包化妝品之類的,她準備把包包這些都賣了,衣服可以留著,以后好長一段時間可以不用再買了。
兩個大箱子裝的滿滿的,唐斌和李向真一人扛著一個下樓了,姨媽最后看了一眼房子,關好門也下樓了。
唐斌先是將李向真送回了律師事務所,然后才將姨媽送到了飯店。
兩姐妹見面自然是一番說不完的話,李愛華忙著安慰姨媽,唐斌則是和夏紫菱兩人出去找房子,準備給姨媽在附近找一個合適的。
寧溪路里面的房子實在太貴了,唐斌他們覺得還是在外面買,而且離飯店也不會有多遠,不行也就二十分鐘,坐車更快。
最后兩人選好了一套房,六十多平,一個臥室,客廳和廚房這些都齊全,而且看上去也是很寬敞,畢竟只有一個臥室。
價格一萬二一平,不算太高。
唐斌將這個價格和姨媽說了,她沒什么意見,表示可以馬上買下來。
唐斌將買房子的事情交給了陳憶玲,他們自己搞房地產的,對這些信息都是有所收集的,然后讓陳憶玲安排一個裝修隊過來。
當天下午唐斌就是把錢交了,因為是現成的房子,所以第二天就可以開始裝修。
眼睛歷史博物館那邊的效率很高,當天晚上便是給唐斌打了電話,表示他們第二天會有一個專家團過來,專門為了《游目帖》來的。
第二天早上,陸科源給唐斌打來電話,他已經在酒店訂好了房間,一切的事情在那邊解決,讓唐斌不用去麻煩了。
看到陸科源他們這么著急,唐斌也不再矯情,帶上《游目帖》便是去了酒店。
專家團的飛機是抵達在九點鐘,抵達酒店估計得十點半。
唐斌到了酒店的時候,發現里面已經是有很多人了,除了夏永昌和昨天見過的蔣義文以外,起碼還有十多個人。
夏永昌簡單的給眾人介紹了一下唐斌,不過那邊人太多了,唐斌也沒記住,只知道都是一些在江寧市很有名氣的收藏家,或者是文物保護協會的人。
放眼望去,一大片的西裝革履,都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打扮。
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聽說那邊馬上就到了,眾人頓時從房間魚貫而出,來到大門口等候起來。
兩輛黑色的商務車停在門口,從車上下來六七個人。
陸科源帶著唐斌走了過去。
對面為首之人是一個六十左右的老人,應該就是館長了。
唐斌沒有猜錯,陸科源帶著唐斌,先行介紹道:“這位就是我們的館長,董成琦館長”。
“你好,你就是唐斌同志吧,很高興見到你,對于你的舉動,我代表整個博物館向你表示感謝了”,董成琦和唐斌握了握手,溫言細語,倒是頗有長者風范。
“董館長言重了,這樣的好東西豈能獨賞,能夠讓天下之人看到,才是他存在的意義”,唐斌笑著說道。
“好好,看來唐斌同志頗有君子之風啊”,董成琦大笑著說道,周圍的人也都是客氣的笑著。
一行人相互客氣著往里面走去。
夏永昌看上去和董成琦認識,一路上走在董成琦的身邊,談笑甚歡的樣子。
進了房間,眾人按照身份依次坐下。
按照陸科源的意思,本來是要請媒體過來的,不過唐斌因為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就作罷。
一番簡單的開頭之后,董成琦身邊的助理便是取出了一份協議,遞給了唐斌。
“小友看看,這是我們博物館給你出具的證明,表明此物是從你手中借來,三個月后物歸原主”,董成琦笑著說道。
唐斌看了一下,上面有博物館的公章和董成琦的名字以及他的私人印章。
唐斌將協議交給了夏永昌,讓他幫忙看看有沒有問題,然后自己則是打開了裝著《游目帖》的套筒,將里面的東西拿了出來。
陸科源接過《游目帖》,激動的在桌子上展開來。
周圍的人不自覺的便是發出了一聲驚嘆,當今世上,即使是《游目帖》的復制品都是少之又少,可以說是絕對的稀世珍品,當年博物館方面還曾經和島國那邊合作,歷經兩三年,才將《游目帖》還原,可以看出此物的珍貴程度。
能夠親眼看到原物,對在場的這些文物愛好者來說,或許便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董成琦激動的戴著眼鏡,拿著放大鏡仔細的觀看著,他不是不相信這是真的,而是每一個老文物的自然表現,他們要親自求證。
“不錯,的確是《游目帖》的真跡,不過是不是出自王羲之的親筆還需要專業設備檢驗才行”,董成琦激動的說道。
從他們的觀察,這是真跡不假,但是具體是不是王羲之的親筆,暫時不得而知,因為這有可能是后人臨摹的,雖然也可以算是真跡,但是在意義上就要差上許多了。
這一點就需要借助專業設備,檢測這幅畫的年限,只要和那個年代大致吻合,那就基本上可以判斷出來了。
不過不管此時眾人的心里基本上都相信,這應該就是王羲之的真跡,因為這么多年,還真的沒有聽到過有類似的后人臨摹的作品出現過。
唐斌在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蓋上手印,《游目帖》便是正式借給燕京歷史博物館了。
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