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年鑒(2012):軟件篇
-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
- 5578字
- 2019-01-09 15:32:08
2012年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概況
一、基本情況
2012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通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效益不斷提升,龍頭骨干企業帶動性突顯,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各項經濟指標均處于全國同行業前列。據對浙江省軟件產業1506家重點企業監測統計顯示,2012年浙江省軟件產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355億元,同比增長45.9%;實現利稅總額452億元,同比增長29%;軟件出口11.5億美元,從業人員達22萬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行業盈利水平提升明顯,2012年浙江省軟件產業銷售利潤率達到25.4%,發展質量明顯好于省內其他行業,高出省內其他行業近20個百分點。
此外,2012年浙江省11家企業入圍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21家企業入圍國家規劃布局重點軟件企業,軟件著作權登記數10005項,累計獲系統集成資質企業234家,其中一級資質13家、二級資質30家,這些重要指標都位居全國前列。
二、主要特點
2012年浙江省軟件產業經濟運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軟件規模再創新高,軟件收入規模超過千億元
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軟件產業增長加快,全年軟件業務收入同增長45.9%,分別比前三季度和第二季度增速提高了20和10多個百分點。增速再創2011年以來的新高,連續3個月保持30%以上的增長并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見圖1)。5項業務收入中除IC設計收入外,其他4項業務收入均超過百億元。

圖12012年1~12月浙江省軟件業務收入增長趨勢圖
(二)信息技術服務引領增長,規模接近500億元
近年來,在新技術、新業務、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創新的強勁帶動下,軟件服務化趨勢明顯加快。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多次超過軟件產品收入,已躍居浙江省軟件產業首位。2012年浙江省軟件服務類收入規模達484億元,和2011年全年服務收入相比凈增150多億元。服務收入增勢凸顯且繼續領跑軟件產業,同比增長59.2%,明顯高出軟件產品和全行業增速27.6個和27.3 個百分點。軟件服務收入占比繼續提升,2012 年服務收入占軟件收入的比重達到35.7%,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軟件服務對行業貢獻突出,貢獻率超過五成,軟件服務收入對浙江省軟件業務收入的貢獻率達到50.1%,拉動浙江省軟件增長15.9個百分點,成為浙江省軟件產業增長的重要支撐。
(三)盈利水平提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利稅接近500億元
2012年以來浙江省軟件產業實現規模、效益同步增長,盈利水平明顯高于全國軟件行業平均水平。2012年浙江省軟件產業實現利稅452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利潤總額368億元,同比增長41%,行業盈利水平提升明顯,2012年軟件產業銷售利潤率達到25.4%。其中,信息技術服務、移動通信及網絡軟件產品盈利水平高于其他軟件行業。2012年,利潤總額超過億元的企業達到30家,其中7家企業超過10億元,7家企業實現利潤253.8億元,同比增長56.6%,占浙江省利潤總額的70.9%,對浙江省軟件產業效益增長的貢獻突出。
(四)軟件外包出口明顯加快,出口規模突破10億美元
2012 年浙江省軟件出口市場回暖趨好,出口規模日益擴大,增速不斷加快。2012 年浙江省軟件出口達到11.9億美元,突破10億美元。出口增速逐季攀升,1~12月同比增長12%,比前三季度出口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軟件外包出口明顯加快,2012年完成外包服務出口20525 美元,同比增長18.1%,軟件出口和外包服務出口實現雙增長。軟件產品外包、網絡與數字增值業務服務外包、電信運營服務外包、金融服務外包均已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網新科技、道富信息、恒生、虹軟、東忠等一批重點軟件企業呈現良好的出口增長態勢。
(五)軟件行業龍頭企業貢獻突出,百億元企業新增1家
2012年軟件十強企業實現軟件收入553.9億元,同比增長47.2%;利潤總額254.3億元,同比增長54.5%;稅金43.5億元,同比增長38.2%;其收入和利潤增幅分別高出浙江省軟件行業增速15.3個和13.9個百分點。十強企業的收入、利潤和稅金分別占全行業的39.3%、71.1%和50.2%,十強企業快速發展為推動行業增長的領頭羊。2012年浙江省軟件百億元企業再創新高,百強企業數為2家(新增1家),淘寶軟件和淘寶商城公司分別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12.1億元和105.2億元,兩家企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217.3億元,同比增長87.5%,大企業培育成效明顯。2012年浙江省軟件收入超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25家,27家企業超過10億元,12家企業超過3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億元的企業達到30家,7家企業超過10億元。淘寶、網新科技、恒生電子、網易網絡、信雅達、快威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帶動性突出,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六)軟件產業集聚效應顯著,杭州、寧波繼續引領增長
浙江省軟件產業集聚效應顯著。杭州、寧波、嘉興和金華等市在地方政府的重視下,以各自的軟件園或產業園為依托,突出產業優勢,大力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引領全行業增長。杭州、寧波軟件收入超過百億元,嘉興、金華軟件收入超過10億元。2012年杭州實現軟件收入接近1200億元,達到1136億元,同比增長32.6%,實現利潤總額346億元,同比增長41.6%,分別占浙江省軟件收入和利潤的84%和94%。寧波實現軟件收入178.7億元,同比增長31%,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27.6%,分別占浙江省軟件收入和利潤的13%和4%。嘉興、金華等市軟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2年嘉興、金華軟件收入超過10億元,分別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4.5億元和12.7億元,在浙江省軟件產業中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
三、面臨問題
綜觀2012 年,浙江省軟件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規模繼續擴大,新興服務領域發展加快,但浙江省軟件產業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
(1)產業規模在全國的位次逐年后退,存在著“標兵越遠,追兵越近”等問題。
(2)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國家4號文件出臺后,營業稅免稅細則沒有得到落實,2012年12月1日起浙江省列入國家“營改增”試點省份,對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企業稅負增加。
(3)軟件產業核心技術有待突破,應用軟件一枝獨秀,基礎軟件、工具軟件和平臺軟件的開發能力尚顯薄弱。
(4)高端軟件技術人才缺乏。杭州作為浙江省重要的軟件產業基地,軟件開發人才成本居高不下,商務成本增加,留住人才的資源和措施缺乏,相當程度上制約了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
當前,浙江省相關部門要積極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和《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抓緊推動軟件企業退稅優惠政策落實工作,積極營造優良的產業發展環境。同時,要認真按照張德江副總理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我們要下定決心把發展信息技術、信息產業和推進信息化作為一項重要戰略,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加快發展”等要求,真抓實干,因勢利導,加快浙江省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步伐,更好地服務于浙江省“兩化融合”和“智慧浙江”建設,促進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
四、2013年展望與目標
2013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將堅持“圍繞發展需要、突出創新融合、著力提高能力、發揮支撐作用”的工作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其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的作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各行各業提供服務和支撐,積極推動杭州市創建中國軟件名城,形成以杭州為中心,寧波為次中心,金華、嘉興、紹興、臺州、湖州、溫州為新興重點發展區,舟山、衢州、麗水為特色發展區的發展格局,為推動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支撐“智慧浙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3 年浙江省軟件產業發展預期目標是:軟件業務收入增長20%,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占浙江省GDP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
為實現以上目標,2013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研究制定浙江省貫徹國家支持軟件產業發展的“國發4號”等文件的政策措施,做好政策落實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4號)、《關于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號)、《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認定管理試行辦法》(發改高技〔2012〕2413號)、《軟件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工信部聯軟〔2013〕64號)等政策措施。為此,要加強與發改委、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結合浙江省實際,制定浙江省具體貫徹意見及配套措施,把國家支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二)穩步推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改增”工作
2012年12月1日浙江省作為“營改增”試點省份,把交通運輸業及包括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內的六大現代服務業作為試點行業,由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人才高度集聚的產業,人力資源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很高,且此項成本又無法作為增值稅進項抵扣,“營改增”后將使浙江省不少從事信息技術服務的企業稅負增加,為此除向浙江省“營改增”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及省有關部門反映外,還要爭取“營改增”試點期間財政過渡性扶持政策的支持,爭取平穩過渡。另外,要配合浙江省有關部門,加強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業務指導和培訓,跟蹤工作進展,分析評估“營改增”的實際影響,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適應國家管理要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和優化“雙軟”認定工作
軟件企業認定和軟件產品登記(簡稱“雙軟”認定)是企業享受國家和浙江省優惠政策的基礎,隨著《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4號)、《軟件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工信部聯軟〔2013〕64號等文件的出臺,軟件企業的標準、認定程序、政策適用范圍和軟件產品界定都有較大的變化,要及時跟進國家管理要求的變化,制定相關的操作細則,同時抓住市縣機構改革逐步到位的契機,完善工作體系,優化業務流程,進一步做好“雙軟”認定的服務和管理工作。
(四)抓好政策和業務宣傳、培訓工作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不少有關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浙江省也有相應的配套實施意見,加上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正在進行“營改增”試點,涉及政策層面的內容比較多,管理上的變化也比較多,市縣主管部門和企業的很多同志對這些內容不熟悉,因此將開展宣傳解讀工作,舉辦多期培訓班,使大家充分了解、領會政策和管理要求。
(五)安排好浙江省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做好與《規劃》的銜接,支持重點領域的發展
2011年6月,在浙江省服務業大會上,浙江省政府發布了《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浙政發〔2011〕37號,以下簡稱《規劃》),要根據《規劃》中的重點任務,確定年度發展重點,2013年將把基礎與工具軟件、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網絡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作為支持重點,要適應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專項改革的要求、用好省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優先支持符合《規劃》和年度發展重點領域的項目,同時要跟蹤了解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做好項目檢查驗收工作。
(六)上下互動,協同推進產業載體建設
落實好《部省市協同開展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合作備忘錄》,協同工信部、杭州市共創“軟件名城”,力爭使杭州成為具有國內外重要影響力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基地,帶動浙江省軟件產業的發展。同時,支持省內有條件的地區加強軟件園區、信息外包服務基地、電子商務基地、動漫游戲產業基地、數字內容服務基地、呼叫中心等產業集聚區建設,積極開展牽線搭橋工作,幫助吸引企業入駐。
(七)培育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新業務、新業態,爭創產業新優勢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是發展非常活躍的產業、不斷孕育和產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務和新業態,要抓住目前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三網融合、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發展,以及產業垂直整合和圍繞平臺競爭的態勢,積極培育云計算服務、大數據服務、外包服務、數字內容服務、新型媒體服務等新業務、新業態,同時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把浙江省電子商務服務水平提高到新層次,要從調研入手,梳理出若干細分領域加以推動,爭取使浙江省在新業務、新業態的發展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八)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工作
繼續推動金融業、通信業等專業領域的信息服務外包工作,做好對接服務工作;推動政府部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電子政務建設和數據處理工作中的一般性業務發包給專業的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以培育軟件和信息服務市場,同時提高政府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引導大中型企業將其信息技術研發應用業務機構剝離,成立專業的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為行業和社會提供服務;配合浙江省有關部門做好服務外包面上推動工作,協同推進在岸與離岸服務外包工作。
(九)抓工業軟件的開發應用,助推“兩化”深度融合,促進產業軟化和轉型升級
確立為經濟轉型升級、“兩化”融合、節能減排提供服務和支撐的理念,以工業軟件開發應用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把工業控制和生產過程管理軟件、面向節能降耗減排的監測控制和管理軟件、提升工業產品智能化水平的嵌入式軟件以及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作為開發應用重點,開展典型工業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的創新應用,推動工業軟件在骨干企業、重點行業和產業集群中的應用。對與工業產品結合的嵌入式軟件,做好對相關企業的服務和指導工作,幫助落實軟件產品優惠政策。
(十)加強產業基礎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工作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政策意見》(浙政發〔2011〕33號)的要求,浙江省十大服務業重點行業將實行運行情況分析例會制度,每年還要向社會公布統計數據,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統計分析和數據發布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為主,涉及電信、廣電、新聞出版等領域,并制定了《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統計實施方案》,并在浙江省十大服務業中率先發布了統計數據。2013年將繼續加強與省發改委、省統計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等部門的合作,通過這個合作機制,更全面地掌握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情況,為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