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面對群山而朗誦
- 新世紀(jì)詩典(第二季)
- 伊沙
- 663字
- 2016-11-02 09:08:50
森子
面對群山,以風(fēng)彎曲樹枝的節(jié)奏
朗誦,不留任何痕跡,甚至
連一聲喟嘆也顯多余,說不準(zhǔn)會攪亂
蜥蜴的春夢、蜜蜂的早餐和兵蟻們出行的儀式
每一個詞都渴望消失,離開字面上的意義
每一個詞都不甘于搬運工的角色
每一個詞都渴望嘴巴爛掉,置入空氣
如果它能變成一株草,一滴露,一粒沙石
我愿意和它呆在一起,以它的方式感受或消失
一張詩稿和一片樹葉的區(qū)別不在于色澤或重量
在于她們各自散發(fā)出的味道、氣息
我從沒想過一首詩會超過一片嫩樹葉
雖然葉片的紋理和詩的分行有些相似
我常以燒樹葉的方式寫詩,煙熏火燎
污染空氣,連化作肥料的企圖也急功近利
面對群山,我再說一遍
我的生命一半由廢話構(gòu)成
一半是火焰和空氣。我朗誦的同時
聽不到自己在說什么,張開的嘴露出機械的
牙齒,舌頭也是橡膠做的??匆姷淖?
如長翅膀的螞蟻爬來飛去,讀出的音瞬間分離
我感到腹腔里藏著一個舊喇叭
它在唱著過時的戲,電壓不穩(wěn),思路老化
需要一只梯子爬出自己的身體
我豎起野兔一樣的耳朵,想抓住這一感覺
抓住它,我的生存就有保障了
稀拉拉的掌聲、咳嗽在山谷間回蕩
像樹下的蟬殼毫無意義。這是第一次
面對群山而朗誦,下一次,我將邀請
豺、狼、虎、豹、蛇、蝎、鼠、兔做我的聽眾
如果是在夜間,還將邀請歸巢的群鳥和繁星
按照當(dāng)代詩歌的“譜系”來劃分,森子當(dāng)屬于外省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詩歌對我來說有三大關(guān)節(jié):一、是否有質(zhì)感?別讓我啥都摸不到;二、是否在智慧上提供了新鮮的東西?別讓我看到太多人云亦云的“互文”;三、是否具備詩意?哪怕不是事實而是想象的詩意。我覺得森子這一首,打通了這3個關(guān)節(jié),與我《詩之堡》的一節(jié)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