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操盤手實戰(zhàn)法則作者名: 高弈峰著本章字數(shù): 1423字更新時間: 2019-01-09 13:36:37
第十一節(jié) 綜合辯證是應用交易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
一、分析股票的步驟
找到一個支點綜合分析其他技術要素,辯證看大盤、熱點、周圍環(huán)境、相對價位、股票運行規(guī)律等外部因素才能分析好股票。
(1)一個支點就是某只股票或者大盤要想走出某種走勢,或向某個方向發(fā)展應具備的必要條件。
(2)哪些因素可以作為支點,作為支點的因素要根據(jù)投資理念進行確定。
① 以價值投資為理念的中長線投資者,應以基本面要素作為支點選擇股票。例如,市盈率、市凈率、每股收益、題材等。
以趨勢為主的投資、投機、套利者,應以技術要素作為支點。例如,趨勢、波浪、指標、成交量、形態(tài)等。
② 不同的支點應用范圍是不同的,不是任何支點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適用的,即沒有萬能的支點,但在一種狀態(tài)下只能有一個支點。
③ 支點可以是內(nèi)部要素中的任何一個,一般原則是支點要符合當時的行情性質(zhì)和自己交易系統(tǒng)的要求,一般以趨勢和成交量作為其中之一的支點。
(3)找到支點后,其他技術要素均為綜合考慮要素,綜合分析的作用在于支點成立后,該支點能否使股價朝著某一方向運行和運行的持續(xù)性。
支點的成立說明股價向某一方向運行有了必要條件,但是能否運行和運行的持續(xù)性如何,要綜合考慮股票的其他內(nèi)在要素。綜合要素主要包括:支點以外的其他技術要素,即趨勢、成交量、形態(tài)、指標、壓力支撐、波浪、時間等。
(4)不同的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要素都是重要的,其他要素只是說明該支點持續(xù)的程度。
例如:
以趨勢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成交量、波浪、壓力支撐、指標、形態(tài)、時間。
以波浪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趨勢、成交量、形態(tài)、時間、壓力支撐、指標。
以指標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趨勢、成交量、壓力支撐、波浪、形態(tài)、時間。
以成交量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趨勢、形態(tài)、壓力支撐、波浪、指標、時間。
以上只是一般原則,環(huán)境不同,重要性的排序也要改變,但無論以哪一種技術要素作為支點,趨勢成交量都是重要的。
(5)只要股票的運行方向明確,筆者認為趨勢投資者、投機者都應以趨勢作為支點,當趨勢不明朗時,應以形態(tài)和成交量作為支點。
(6)綜合要素分析是研判股票行情性質(zhì)、確定基本操作策略,辯證是進一步確認行情性質(zhì)和確定具體的操作方法。辯證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
① 辯證大盤情況:大盤在某一時期內(nèi)的方向如何,以及相對價位是高是低。
② 辯證熱點情況:熱點是否明顯,能否持續(xù),個股與熱點的吻合程度如何,以及熱點輪動的節(jié)奏。
③ 辯證個股相對價位:相對于主力成本、相對于大盤、相對于板塊、相對于個股本身基本面是高還是低。
④ 辯證外圍環(huán)境:主要包括世界主要股市的狀況、期市的狀況、匯市的狀況。
操作股票的步驟就是找到一個支點確定有無分析價值,綜合分析其他技術要素確定有無操作價值,辯證大盤、熱點、周圍環(huán)境、相對價位等外部因素確定具體操作策略。
二、在應用交易系統(tǒng)時,怎樣思考問題以及思考問題的程序是什么
(1)在內(nèi)部因素中,找到一個支點,選擇股票時先以支點進行選擇,然后綜合其他內(nèi)部要素判斷有無操作價值,再辯證看待外部因素確定空間和運行方式。
(2)支點形成后,才能進行綜合辯證分析,支點不形成,就沒有綜合辯證分析的價值。
(3)綜合辯證是判斷行情性質(zhì)的基本步驟,綜合內(nèi)部要素是篩選股票池中個股優(yōu)劣的重要步驟,辯證外部因素是確定股票具體操作策略的重要步驟。
(4)綜合內(nèi)部要素和辯證外部因素兩者統(tǒng)一向好時中期看多,兩者統(tǒng)一向淡時中期看空,兩者矛盾時短線看多或短線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