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股票的價值概念和價值組合的思維方式
一、價值的分類
從實戰角度出發,股票的價值可分為:靜態價值和動態價值。
1.基本面靜態價值
用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出來的價值為靜態價值。
基本面靜態價值又可分為以下3類。
(1)明顯價值:即未來有價值并可以定量。例如:某一項目實施產量、銷量、價格都能確定時。
(2)糊模價值:即未來有價值但無法定量。例如:資產重組。
(3)理論價值:即用過去的基本面與其他指標相比較得出的價值。例如:市盈率、市凈率。
2.技術面靜態價值
在不考慮基本面的情況下,只從技術面來確定的價值,它主要體現在當時的技術要素狀況,如成本的高低、趨勢的狀況、空間的大小、底部的量能,它體現了股票的技術潛在價值,不一定是當前的強弱。
3.技術動態價值
技術動態價值就是勢的價值,即當前勢的保持程度,股票處于哪個過程、哪個階段,能否持續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勢,這里主要說的是未來。
二、幾種價值之間的關系
(1)基本面靜態價值決定了這只股票中長線有無關注的潛在價值。
(2)技術面靜態價值決定股票未來能否操作。
(3)技術面動態價值決定股票怎樣操作和何時操作。
(4)若只有基本面靜態價值而無技術面靜/動態價值,則只能關注而不能操作。
(5)若只有技術面靜/動態價值而無基本面靜態價值,則不能確定股票的行情性質和趨勢的持續性,風險不易把握,只可短線操作。
(6)同時具備基本面價值、技術面靜/動態價值是最有價值的,既有潛力,又可操作。
(7)基本面靜態價值只有轉化成技術面靜/動態價值才有操作的價值。
(8)技術面靜態價值轉化成技術面動態價值才能下單。
三、幾種價值的分析方法和作用
1.分析方法
(1)理論價值主要是股票估值的高低。
(2)明顯價值主要是對企業的行業、產品、價格、銷量,用數學模式的方法可以計算出來的價值。
(3)模糊價值主要是從題材、概念等估計得出,但不可定量,主要憑想象得出的價值。
(4)技術面靜態價值主要根據技術要素當時的狀況,并用技術的方法進行估量出來的未來可能的空間。
(5)技術面動態價值,股價進入強勢后才有動態價值,根據當時的技術狀況強勢所能保持的和持續的空間狀況進行估計的價值。
2.作用
(1)理論價值。主要作用在于未來在沒有其他價值的前提下是否高估或低估。高估股價上漲無力,低估有上漲的潛力,可以定量無想象空間。
(2)明顯價值。主要作用是在未來可定量的范圍內有可上漲的潛力,但即使上漲,也是可以定量的。
(3)模糊價值。主要作用在于未來行情中,靠不可定量的題材和無限的想象空間起到促進行情上漲的動力。例如重組。
(4)技術面靜態價值。主要作用在于籌碼的轉換狀況和未來上升過程有多少壓力和動力。
(5)技術面動態價值。主要作用在于啟動后股價能夠持續上漲的空間,取決于大盤、熱點、量能等。
四、價值組合和操作策略
(1)有理論價值而無其他價值,雖然從投資的角度可進行投資,但空間和時間無法把握。
(2)有明顯價值而無其他價值,雖然有上漲潛力,但無法把握時間和空間,操作上應以觀望為主。
(3)有模糊價值而無其他價值,雖然可能出現暴漲,但何時上漲無法把握,只要技術走好就可操作。
(4)有技術面動態價值而無其他價值,雖然當時可以操作,但無法定性,操作上可先以短線對待。
(5)有技術面靜態價值而無其他價值,雖有上漲潛力但不易定性或定量,只可作為潛力股關注。
(6)有基本面價值而無技術面價值,只可作為潛力股關注,不可操作。
(7)有技術面價值而無基本面價值,可以先以技術面進行短線操作,難以定性。
(8)理論價值+技術價值,這類股票可以作為中線個股,按理論價值的估值高低作為空間進行操作。
(9)明顯價值+技術面靜態價值,作為潛力股關注,待啟動后進行操作,空間以明顯價值的定量為準。
(10)明顯價值+技術面動態價值,以明顯價值為空間,立即操作。
(11)模糊價值+技術面靜態價值,作為重點潛力股關注,一旦啟動,以技術面價值進行操作。
(12)模糊價值+技術面動態價值,可以作為當前熱點進行重點操作。空間以技術面為主。
五、股票價值組合的應用原則
(1)股票價值組合分析:要綜合各方面價值進行分析,不能只考慮某一方面。
(2)無論基本面價值有多高,只有滿足技術面動/靜態價值,才有現實的價值。
(3)不同的價值組合,其上漲的速率和空間是不同的。
(4)要結合大盤背景,選擇不同的價值組合。一般而言,大盤有大多頭行情,任何一種價值組合都可操作,但要首先選擇基本面和技術面均有價值的個股操作。大盤有中級行情偏重于技術面價值,同時重點考慮模糊價值。大盤有次級行情時,只以技術面價值為主。
六、個股相對價位的辯證思維方式
股票的價位高低是一個相對概念,而不是絕對概念,并且這個相對的概念是綜合多個標準來衡量的,主要是綜合以下幾個標準。
(1)相對于大盤漲跌幅度確定股價的高低,大盤漲跌多少,個股就相應漲跌多少。即:
大盤漲得多,個股漲得少,個股相對價位就低。
大盤漲得少,個股漲得多,個股相對價位就高。
(2)相對于大盤的趨勢:
大盤處于上升趨勢,個股的相對價位就低。
大盤處于下跌趨勢,個股的相對價位就高。
(3)相對于板塊指數和板塊中股價平均漲跌幅:
板塊指數處于上升趨勢,該板塊指數相對價位較低;板塊指數處于下降趨勢,該板塊中的股票相對價位較高;股票漲幅低于板塊中其他股票平均漲幅,該股票相對價位就低;股票漲幅高于該板塊其他股票平均漲幅,該股票相對價位就高。
(4)相對于個股基本面因素,如果該股市盈率、市凈率較低,相對價位就低;如果該股市凈率、市盈率較高,相對價位就高。
(5)相對于技術面標準:如果技術要素在高位,相對價位就高;如果技術要素在低位,相對價位就低。
(6)技術面高低與基本面估值相比:
如果基本面估值低,而技術要素高,則該股短線價值并不低;如果基本面估值高,而技術要素低,則該股短線價位并不高;如果基本面估值低,技術要素又在低位,則該股中線價位就低;如果基本面估值高,技術要素又在高位,則該股中線價位就高。
這里要注意綜合分析以上幾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個股真實的相對價位,不能考慮單一方面。
《史記·貨殖列傳》蘊涵著豐富的中國古代私人理財思想,其中的“人棄我取,人取我予”被司馬遷列為出奇制勝的重要策略。在證券市場里,筆者認為應該把“人棄我取,人取我予”作為自己的一種最基本的思維方式來運用,多用這種方式去思考問題,保持對各種預言的警惕,并努力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謹慎一些,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大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