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的對話——《懂孩子才是好父母》序
我與北京電臺愛家廣播的一檔節目《毛毛狗的故事口袋》有過愉快的交往,那是這檔節目開播的2009年1月18日的夜晚。
那天,我們交流的是有關孩子的閱讀、講故事的方法,以及選擇圖書的諸多問題。這樣的交談很輕松,甚至可以說很快樂、很幸福。
因為這種談話方式自然、親和、有趣。在那一刻,聽到家長和孩子的心聲,他們話語中所流露出的真誠、純真、期盼,讓你的心緊緊地貼近他們的心,你會覺得為孩子工作很值得,不必再祈求更多的福祉。那是一種超凡入圣的生命狀態。
那是一種獨特的談話方式,雖不是坐在家里的促膝談心,但也體驗到了另一種親情之暖,天倫之樂。
現在讀到的這本《懂孩子才是好父母》,就是請一些專家講的有關育兒知識的集錦。
我一頁頁讀著,有一種親臨現場的感覺。我讀著主賓的對話,輕松而親切。提問者有期盼,回答者不矜持,對話的氣氛自由而和諧。
所提的問題,都來自生活,有普遍的意義;回答問題的專家有很高的學養,能用簡明扼要的通俗語言為你解析。
這本書做到了據聞實錄的要求:有問有答,環環相扣;即問即答,簡便快捷。我獲得了另一種獨特的閱讀趣味。
說起對話體,特別適宜答疑解惑。書中所提出的問題,最初都比較單一,但隨著深入交談,通過反復問答,逐漸深入,如同剝繭抽絲一般,鞭辟入里,直抵精確的結論。
我讀這本書,雖與各位專家不曾謀面,但從他們的談話中,也讀出了他們的音容笑貌,一篇對話讀下來,對于賓主都不再陌生。因為對廣大聽眾的心智是一種啟迪,對于疑難者是一種安撫,對于焦慮者是一種慰藉。總之,一個話題從提起到結束,都是一場興味很濃的家常話。
這里,我還不能不說到作為主持人的重要性。在一場對話中,如果說嘉賓的答問是一場對話的主要闡述者,他要經過解釋、說明、論證,把一個個問題給出答案;而主持人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他(她)既要善于引起話題,又要見機轉換話題。我記得培根在《說言談》一文中曾比喻這是“主人的一副領舞本領”。我注意到本書的主持人左小群不但善于歸納聽眾的疑問,以引入話題,還善于在問答中插入話題,以使談話更豐富、更深入。每一場對話,由主持人所做的“小群總結”簡勁直捷、干凈利落,是一次對話的完滿結束。
我們需要這樣溫馨的對話。大家期待著有更多的這樣的對話。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需求,我們會有更多的話題要交談,有更多的聽眾要諦聽,有更多的讀者要閱覽。
是為序。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
201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