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漫話管理
  • 華濤
  • 1217字
  • 2018-12-29 01:48:04

第六節 管理之元素

管理元素屬于管理認識論的范疇,管理的對象是系統,系統是由不同但相關的組分構成,具有層次、結構的特點,可以輸入、輸出并展現特定功能(開放系統)。一般來說,系統的各個組分包括質量、能量、力、信息和“核”。管理就是對系統的組分進行管(道)和理(順),即溝通和協調,就是對系統及系統內外的關系(規律)進行認識,提出合理的理念、步驟和目的并以此為目標,依規律對對象施加影響[即進行管(道)和理(順),也即溝通和協調]以達到目標的過程。如此循環以提高認識,達到正確管理和有效管理。從這個角度看,管理也可分為領導(正確性)和治理(有效性)兩個方面,即一硬一軟、一陰一陽兩個部分,無論它們是對立的、相對的,還是合作的,都以對方為存在的依據,我們說它們的基本關系為相對的關系,即相互依存的關系。雖然在這種基本關系之中,有斗爭的部分也有合作的部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基本關系,那么這個系統也就不存在了,管理的對象也就沒了,該系統就會轉入另外的系統,也就無所謂對這個系統進行管理了。

斗爭的極點和合作的極點,都是這種結局。斗爭的極點就是沒有基本關系,造成該系統的瓦解;合作的極點也是沒有了基本關系,使該系統合二為一。前一種是該系統的瓦解或全新組織或并入其他系統,后一種是該系統似有似無的理想永存系統,是高度的自我管理或無為管理,隨著更大的系統進行演化。因此要想進行某個系統的管理,就須保存基本關系(相對、相互依存)的存在,既不能振幅過大,也不能沒有振幅,這也許就是孔夫子說的“無過而無不及”的“中庸”之道;這也許就是《周易》中所言:一陰一陽,相摩相蕩,此消彼長,相互依存的“理”;這也許就是老子所說“無為而治”的“道”;這也許就是系統存在而進行管理的規律。有人說管理分為領導和治理,有人說管理分為德治和法治,有人說以德立國、以法治國乃治國之道,有人說管理之道,六分德,四分術。無論怎么說,不過一陰一陽、一軟一硬之理,兼容并蓄之策,水火即濟之術。還有人說,為政之道,譬如北斗,居其位而眾星拱之,此謂與黃老之學相通,隨順自然,恒順眾生,無為而無不為,可謂大愛無疆、大美無形、大慈無度、大真無畏、大善無別,此乃管理之“圣境”、“仙境”,需要管理者(核)像太陽系中的太陽(核)那樣,隨順宇宙、銀河之道,居太陽系之正位,具有相當的質量、能量、力和場,這是管理的理想。

我們再來看看植物的生長與繁榮。大家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水、陽光、空氣和種子。種子是植物系統的核心,水、土壤、陽光、空氣因種子而共同發生作用,它們的匹配形成了植物的生長與繁榮。

依此之理、之術、之例,我們把管理對象的系統分為信息、資源、文化、架構和人五個元素。人是信息的認識者、資源的使用者、文化的承載者、架構的組織者,人是人類社會系統的“核”,正確及時的信息、生態循環的資源、先進的文化、適應的架構、內外的和諧是人類社會生存的五個基本元素,它們的匹配和相互作用是人類社會繁榮的本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会昌县| 儋州市| 于都县| 民县| 余干县| 彰武县| 黄梅县| 德州市| 涿州市| 巫山县| 东海县| 丰原市| 永胜县| 久治县| 济阳县| 馆陶县| 清丰县| 天津市| 南江县| 嵊州市| 黄平县| 手机| 青冈县| 盐津县| 乌拉特前旗| 嘉禾县| 科尔| 洞头县| 湟中县| 石台县| 保靖县| 泸州市| 疏附县| 凤冈县| 镇宁| 睢宁县| 海伦市| 综艺| 子洲县|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