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桂枝香

金陵懷古

[北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②

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③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④

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⑤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⑥

念往昔、繁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⑦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⑧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⑨

詞人小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幾位改革家之一,而“王安石變法”也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具爭議性的改革活動。對“王安石變法”究竟應該做何評價,往往隨著時代和政治風氣的變化而變化。王安石也隨著時而被奉為偉人,時而被貶為奸黨。無論對于政治、經濟和文化,王安石的原則一言以蔽之,就是講究實用性。

王安石在文化上的影響,主要是在科舉考試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唐代經學的科舉標準是孔穎達主持的“五經正義”,而進入宋代以后,政治形態有了變化,知識分子們對政治哲學也開始有了新的要求。唐代末年的藩鎮割據和再后來的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在宋人眼里都是清清楚楚的近代史,遼國與西夏的壓力又是有著切膚之痛的時政,所以宋代經學大講尊王攘夷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經義順應時局開始不斷出現新解,但隨之而來的麻煩就是解經的人越多,經義也就越亂。那時候的人并沒有什么多元化的觀念,經義一定要求統一。統一是必然的,問題只是統一于誰。宋神宗把這個重任交在了王安石的肩上,在熙寧八年頒行了《詩經》《尚書》《周禮》的王安石經義版,將之立為官學。

王安石在科舉改革上步子邁得很大,不僅是自己的經義注講作為了考試標準,是為“新義”,他甚至還把進士科所考的“五經”科目做了變動:廢掉了政治哲學的第一經典《春秋》,替換為諸經之中最為晚出的《周禮》。此舉一出,天下大嘩。二程的弟子楊時以為,《春秋》并非被廢棄不用,而是“三傳”互相出入,實在無法考訂真偽,這就使《春秋》成為所有經典中最難讀難解的一部。所以《春秋》才被排除出官學體系,讓那些急于科舉的士子們不必在這上面耗費時間。

這已經是在實用原則指導下的大膽改革了。除此之外,王安石對科舉所做的另一個影響深遠的改革就是廢除了詩賦考試。唐朝科舉取士,詩賦重于經學,余風及于宋初。這很讓宋代的一些知識分子痛心疾首,認為這樣一來,就把讀書人的關注點更多地引到了聲律對偶中去,圣人的體用之學卻越來越少人問津了。所以王安石改革科舉,廢除了詩賦取士之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對宋初呼聲的響應,支持者不乏其人,甚至連政敵司馬光也譽之為“百世不易之法”,只是批評王安石不該以“一家私學”作為取士標準。而王安石的這一改革,遂成為科舉歷史上唐代詩賦與明清八股之間的一個轉折點。所以宋詩比之唐詩,少抒情而多講理,尤其是愛情題材,“從古體詩里差不多全部撤退到近體詩里,又從近體詩里大部分遷移到詞里”,這便是經學風氣的影響所致。即便是素有空疏之名的道學,對于國政的意義似乎也比文詞要大。清代史家王鳴盛論及此二者,甚至認為宋代亡國有義士,唐代則無,個中原因就是宋代重道學而唐代重文詞。我們今天讀唐宋詩詞,宋與唐的不同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在王安石這里,遺憾的是這個問題在文學史上沒有得到過足夠的關注。

王安石本人文才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很少填詞。而在他很有限的詞作里,多是一些耍弄禪機的內容,在文學上并無足觀。這反映出王安石對詞這種“無補于世”、毫無實用價值的東西完全缺乏重視,僅僅將填詞作為茶余飯后的偶然消遣罷了。通觀王安石的所有詞作,也只有本書所選的這首《桂枝香》(登臨送目)堪稱佳作。

詞牌故事

《桂枝香》得名于唐代狀元裴思謙的一首詩。裴思謙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在最后一關結束之后,和同伴們到長安著名的風月場所平康里尋歡作樂。忽然有人來報喜說他中了狀元,裴思謙喜出望外,盡情風流一夜,第二天賦詩說:“銀釭斜背解鳴珰,小語低聲賀玉郎。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惹桂枝香。”詩中所謂“夜來新惹桂枝香”是象征之語,因為古人將科舉考中比做“折桂”或“蟾宮折桂”。

“蟾宮折桂”之典出自《晉書》,晉武帝讓郄詵(xìshēn)做個自我評價,郄詵毫不客氣地說:“我就像月宮里的一截桂枝,昆侖山上的一塊美玉。”后人以“蟾宮折桂”比喻科舉高中。

注講

金陵:今南京,曾為六朝故都。金陵懷古是唐宋詩人們鐘愛的一個題目。

②登臨送目:登高遠眺。

③故國:舊都,指金陵。

④千里澄江似練:化用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名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⑤歸帆去棹:泛指來來往往的船只。棹(zhào):船槳,代指船只。

⑥星河:銀河。鷺起:白鷺飛起。畫圖難足:繪畫難以描繪當前景物之美。

⑦門外樓頭: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當隋朝大將韓擒虎率兵攻至金陵城門之外的時候,南陳后主陳叔寶仍在結綺閣的樓頭與寵妃張麗華尋歡作樂。悲恨相續:六朝興亡,不斷重演著“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故事。

⑧憑高:登高遠眺。謾嗟:空自嗟嘆。

⑨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古人以五音與四季相配,因為商音凄厲,與秋天的肅殺之氣相合,故此以商音配秋季,稱為商秋,秋風也因此被稱為商風。唐代有著名歌女名叫杜秋娘,后來人們對歌女通稱為秋娘或秋女。歌女可稱秋女,秋可稱商,故而歌女又可稱為商女。后庭花:即著名舞曲《玉樹后庭花》,相傳為陳后主所作。陳后主因耽于聲色而亡國,《玉樹后庭花》便被人們認為是亡國之曲,亦作為惑人心志的靡靡之音的通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巴塘县| 什邡市| 德州市| 泸水县| 清流县| 定边县| 兰西县| 巍山| 乐安县| 库尔勒市| 邻水| 吐鲁番市| 托克托县| 常熟市| 搜索| 安泽县| 南投市| 庐江县| 紫阳县| 东明县| 布拖县| 乌恰县| 清徐县| 施甸县| 楚雄市| 双鸭山市| 北流市| 汉寿县| 钦州市| 信宜市| 平阴县| 雅安市| 济南市| 卓尼县| 布尔津县| 四川省| 卢氏县| 娄底市| 高平市|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