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1.1.1 信息系統定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推廣與普及,信息化在人們生活的所有領域幾乎無孔不入。由于其發展的突飛猛進,各種社會、經濟組織中的信息系統正越來越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信息系統這個名詞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正逐漸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熱點。其實信息系統的歷史可追溯到幾千年前,那時人們就組織利用口頭語言和紙質文件等工具傳遞信息,從而產生了早期的信息系統,其典型代表是中國古代的烽火臺報警系統及皇家驛站信息傳遞系統,也就是所謂的人基信息系統(基于人的信息系統)。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系統先后經歷了由人基信息系統向人機信息系統(基于計算機的信息系統)、由人機信息系統向網基信息系統(基于網絡的信息系統)的轉變。信息系統的開發已先后經歷了以處理為中心、以數據為中心、以對象為中心(數據與處理一體化)和正在發展的以模型為中心的4個階段。在未來,信息系統還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得到更快、更好、更廣的發展。

經過50多年來不斷探索研究和實踐發展,信息系統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它是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決策科學、系統科學、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心理學及人工智能等相互滲透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由于信息系統概念涉及內涵廣泛,且一直在不斷發展變化,目前尚無統一的定義。1996年勞登(Laudon)教授在其所著的《管理信息系統》(第4版)中指出:“信息系統技術上可以定義為支持組織決策和控制而進行信息收集、處理、存儲和分配的相互關聯部件的一個集合。”信息系統內涵非常廣泛,在本書中,我們所說的信息系統(IS,Information System)是特指在經濟或社會的組織中,以滿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為目標,以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包括設備、技術、人員與機構在內的綜合系統。信息系統是各種類型管理信息系統、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信息處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數據處理系統、信息決策系統和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的總稱。由于在機械工程、生物學等領域有時也用到“信息系統”這個名詞(當然是在不同的意義下),在此需要說明:本書中所說的信息系統是指經濟和社會組織中的信息系統,而不是指生物體內、機械系統里的信息系統,對于這點后面不再加以說明。

1.1.2 信息系統的組成

從不同角度來看,信息系統的組成也各有不同。

1.從概念上來看

信息系統主要包括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處理器、信息用戶、信息存儲器和信息傳輸通道6個部分,它們之間的聯系如圖1.1所示。在信息系統中,信息管理者起主導作用,負責信息系統的設計實現,在實現以后,他負責系統的運行和協調;信息源是信息產生地,包括組織內部和外部環境中的信息;信息處理器擔負信息的傳輸、加工、保存等任務;信息存儲器和信息傳輸通道則分別負責信息的存儲和傳輸;信息用戶是信息的使用者,他應用信息進行決策,信息系統的一切設計開發和實現都應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

圖1.1 信息系統的組成1

2.從企業信息管理角度來看

按照企業的組織職能或管理層次,可以將信息系統從縱向和橫向分解為若干子系統,這些子系統相對獨立而又密切相關,共同作用構成了復雜的信息系統,如圖1.2所示。

圖1.2 信息系統的組成2

1)基于管理層次的組成

一般來說,管理層次從縱向角度大體上可以分為戰略規劃、戰術管理和業務處理3層。由于信息系統的設計是針對不同管理層次來設定不同功能目標的,所以信息系統也相應地可以按照管理層次縱向分解為3個組成部分,即戰略規劃層、戰術管理層和業務處理層。由于活動內容和時間尺度的不同,不同層次對信息需求與問題處理的方式也有所差別,具體如表1-1所示。

表1-1 不同管理層次信息需求與問題戰術管理層處理方式的比較

業務處理層:由任務巨大、處理繁雜的事務信息和狀態信息構成,通常利用事務數據處理模塊、報表生成模塊和查詢模塊來產生事務活動的單據、統計報表和查詢應答。這一層次主要為基層管理人員決策服務,即服務于如何有效、高效地利用組織的資源,并按照既定程序和步驟進行工作。這個層次的決策大多數屬于結構化問題,要求基層管理人員具備組織實施的能力。一般來說,業務處理層所處理的信息量很大,但加工方法比較固定。

戰術管理層:根據戰略規劃層的要求,及時提供所需要的各種管理信息,主要為組織的中層管理人員決策服務,即幫助實現組織目標,使組織能夠有效獲得并利用資源。這個層次處理的信息容量和內容范圍介于業務處理層和戰略規劃層之間,決策既有非結構化問題,也有結構化問題。

戰略規劃層:為組織的高層管理人員決策服務,幫助管理人員為實現企業組織目標所采取的資源政策等計劃、規劃和預算過程。戰略規劃層所處理的信息量較小、加工方法靈活,但處理比較復雜,需要采用模型、模擬方法等提供輔助,需要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深加工。這個層次的決策大多數屬于非結構化問題,對使用者要求較高,除需要管理者依據組織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來進行決策外,還需要他們具備一定的知識、閱歷、經驗和膽識。

2)基于管理職能的組成

從企業管理職能角度來看,可以將信息系統橫向劃分為不同子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市場銷售子系統:包括銷售計劃的制訂、銷售情況分析和銷售合同的管理等。

(2)生產管理子系統:包括物料需求計劃的制訂、生產計劃的制訂安排、生產調度和生產數據統計等。

(3)物資供應子系統:包括庫存計劃的制訂、庫存控制、庫存臺賬的管理和庫存管理等。

(4)人事管理子系統:包括人事計劃的制訂、人員檔案管理、人員考勤情況管理、工資管理和人員培訓計劃的制訂等。

(5)財務管理子系統:包括財務計劃的制訂、財務賬目管理、生產經營成本管理和財務狀況分析等。

(6)研究開發子系統:包括研發計劃的制訂、研發狀況跟蹤分析和管理控制等。

1.1.3 信息系統的功能

其實世界本身就是由各種各樣的子系統構成的,它們各司其職、分工不同。信息系統作為其中的一個子系統,控制著物質和能量的流動,使世界這個整體系統更加協調有序,可以說信息系統發揮著“神經樞紐”的重要作用。從信息技術角度來看,信息系統是以提供信息服務為主要目的的數據密集型、人機交互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因此其功能結構包括數據輸入、傳輸、存儲、增加、刪除、修改、檢索和輸出等,如圖1.3所示。

圖1.3 信息系統的功能結構

網絡技術的興起和應用為信息系統的開發環境和應用領域帶來了新的變化,但信息系統主要還是具備以下幾個基本功能。

(1)監測企業運行狀況,實時掌握企業運行動態。

(2)輔助企業管理,維持企業的正常有效運行。

(3)對企業的關鍵部門或關鍵生產環節進行重點監控,包括財務監控、庫存監控等。

(4)收集市場信息,跟蹤產品質量,深化顧客服務。

(5)支持企業決策,減少經營管理中的失誤。

(6)控制企業行為,幫助企業實現預定目標。

(7)預測企業未來,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方向。

(8)轉變企業傳統經營方式,實現網上增值服務,開拓新的經營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宜章县| 阜宁县| 措勤县| 和硕县| 肥城市| 潮州市| 大冶市| 道真| 延安市| 陆河县| 东城区| 威信县| 田林县| 华安县| 饶阳县| 盐边县| 讷河市| 黔西县| 福清市| 桑植县| 班玛县| 常德市| 进贤县| 西畴县| 松阳县| 将乐县| 湛江市| 金乡县| 红原县| 巴楚县| 格尔木市| 阿克| 乌审旗| 安阳市| 滨州市| 广安市| 小金县| 精河县| 铜川市|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