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三相交流電路常識

1.3.1 三相交流電概述

上一節所討論的是,假設交流發電機產生的只有一個交變電動勢的單相交流電路。但在實際應用中,所采用的幾乎都是三相交流電。由三個同幅值、同周期變化,三者之間相位相差120°的正弦交流電動勢構成的電源稱為三相對稱正弦交流電源。由三相交流電源、三相用電設備、連接導線、控制設備組成的電路稱為三相交流電路,或稱為“三相制”。

“三相制”之所以被廣泛使用,是因為其遠距離輸送電能損失小,在輸電功率、電壓、距離和線損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三相輸電用鋁量僅為單相輸電的75%;同時,三相電器結構和制造比較簡單,性能穩定,使用可靠,維護方便。

1.三相對稱電動勢的產生

(1)三相交流發電機的結構

三相交流發電機的結構如圖1.47所示,它與單相交流發電機的結構基本相同,只不過在轉子上有三組夾角相互相差120°的線圈(AX、BY、CZ),分別稱為A繞組、B繞組、C繞組。三個繞組的起始端分別以A、B、C表示,末端以X、Y、Z表示,每個繞組的形狀、尺寸、匝數都相同,轉子上下有磁極N、S。

圖1.47 三相交流發電機的結構

磁感應強度B沿轉子表面按正弦規律分布。

(2)三相對稱電動勢的產生

當三相發電機的轉子在外力的作用下,以等角速度ω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時,三個繞組中會分別產生正弦交流電動勢。這三個電動勢有如下的特點。

[1] 由于三相繞組以相同的角速度切割磁力線,因此所產生電動勢的頻率相同。

[2] 由于各繞組的幾何形狀、尺寸、匝數都相同,繞組角速度也相同,因此所產生電動勢的最大值都相等。

[3] 由于三相繞組的起端和末端互差120°,因此所產生三個電動勢的初相角之間也互差120°。

由此可見,三相發電機所產生的電動勢是三相對稱電動勢。三相對稱電動勢到達最大值或零的先后順序稱為相序。

2.三相對稱電動勢的表示法

為了以正弦量的形式表示三個繞組所產生的正弦電動勢,我們把繞組的末端(X、Y、Z)到起始端(A、B、C)的方向規定為電動勢的正參考方向;把A—B—C—A規定為正相序。那么,三個繞組所產生的正弦電動勢的瞬時值可表示為

eAX=Emsinωt

eBY=Emsin(ωt-120°)

eCZ=Emsin(ωt+120°)

三相對稱電動勢的曲線圖和相量圖如圖1.48所示。

圖1.48 三相對稱電動勢的波形圖和相量圖

如果把三個對稱正弦電動勢的相量加在一起,它們就構成一個閉合的等邊三角形,即

說明

三相對稱電動勢的相量和等于零,如圖1.49所示。

如果把三個對稱的正弦電動勢的瞬時值加起來,經過計算,可以得到

eAX+eBY+eCZ=0

無論是表達式還是波形圖都證明:在任一瞬間,三相對稱正弦電動勢的代數和等于零。

3.三相電源的Y形連接

三相發電機每一個繞組所產生的電動勢都相當于一個獨立電源,可以單獨與負載連接使用。但這種連接方式在輸送電能時需要6 根導線。為此,我們把發電機三個繞組的末端X、Y、Z連在一起,接成一個公共點O,引出一根連接線稱為中線(零線);由A、B、C三個起始端分別引出三根連接線,稱為端線(火線),這種連接方式稱為三相電源的星形(Y形)連接,如圖1.50所示。三相電源Y形連接向負載供電的方式稱為三相四線制。

圖1.49 三相對稱電動勢的相量和

圖1.50 三相電源的Y形連接

繞組連接成星形時,可以得到兩種電壓:相電壓和線電壓。

(1)相電壓

星形連接時,起始端與末端(端線與中線)之間的電壓稱為相電壓。相電壓的有效值UAUBUC表示,若忽略各相繞組的阻抗和內部壓降,則有

UA=EA UB=EB UC=EC

三個相電壓的有效值大小相等,它們之間在相位上互差120°。相電壓的方向由端線指向中線。伏特表V1上所測得的就是相電壓。

(2)線電壓

端線與端線之間的電壓稱為線電壓,線電壓的有效值用UABUBCUCA表示。線電壓的正方向由下標文字的先后順序來表示,書寫時下標不能顛倒,否則在相位上相差180°。三個線電壓的有效值大小也相等。伏特表V2上所測得的就是線電壓。

(3)相電壓與線電壓的關系

任意兩根端線之間有電壓存在,是因為兩個相關繞組的感應電動勢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線電壓與相電壓之間有一定的關聯。經電壓定義和相量的推導我們得出:線電壓在數值上等于相電壓的倍;相位上比它所對應的相電壓超前30°。三個線電壓之間的相位互差120°,因而線電壓依然是對稱的。

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常用的電壓為380/220V,是指電源在星形連接時的相電壓為220V,線電壓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湘潭市| 曲沃县| 古丈县| 龙州县| 南部县| 海南省| 庐江县| 资溪县| 巴彦淖尔市| 顺昌县| 德安县| 阿拉善右旗| 南宫市| 凤凰县| 浪卡子县| 舞阳县| 利津县| 台南市| 彭泽县| 寿光市| 黔西县| 温州市| 宜州市| 武乡县| 巫溪县| 鲁甸县| 黄大仙区| 青铜峡市| 灌云县| 平潭县| 钟山县| 抚宁县| 扎兰屯市| 泽州县| 巫山县| 临海市| 丰县| 磐安县| 鸡东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