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不怕疼
- 杜瑩主編
- 3103字
- 2018-12-28 14:55:48
讓眾人吃驚的職業選擇“走自己的路”不容易也不簡單

我最后決定去這個中型城市。當我做出這個決定后,系里的黨委書記大為驚訝,因為當時我已經獲得了一個工作機會,而且學校給了我一個戶口名額,這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非常眼紅的,而我卻這樣輕易地就放棄了。黨委書記拒絕在我的就業意向書上簽字,叫我回去考慮三天,然后再做最后的決定。但是我意已決,三天過后,我還是去讓書記簽了字。
走自己的路,并不容易。蕓蕓眾生之中,未必就你最聰明,就你能挑出別人看不到的好路。所以很多人最后不得不從了大流。不過,如果加上一個長遠規劃的話,走自己的路,就可以在不需要自己有多聰明的情況下,走出一條比隨大流更好的道路出來。
還是在小學的時候,有一篇《小馬過河》的文章,內容很簡單,但是很深刻。它是講小馬來到河邊,不知道河有多深,不敢過河。松鼠告訴它這條河很深,下去會淹死,而老牛告訴它這條河很淺。最后,小馬終于決定自己試一試,最終它過了河,并發現河既不像松鼠說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說得那樣淺。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每個人的選擇,必須結合自己的具體實際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最優選擇。而誰最了解你自己的各種情況,甚至隱私呢?無疑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即使別人好心地給你建議,他往往只能給你最適合于他,而不是適合于你的選擇。所以,走自己的路,在人生選擇中至關重要。
1998年我從大學本科畢業,當時的城市戶口比現在要重要得多,事實上現在北京、上海戶口仍然十分重要。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條路,其中一條是留城市,但是大城市里就業競爭很激烈,而一個本科生在當時已經算不得什么。如果我進入大公司,則無疑只能從最底層做起。而如果進入小公司,則小公司本身就自身難保,更不要說給我規范的訓練。尤其當時是1998年金融危機,企業生存尤其艱難。這樣,也很難給我比較好的訓練。我當時打算三年之后再考研。既然我決定了要考研,那么我隨時可以考回來,戶口問題對我就沒有什么重要的。所以,最終我選擇了一個中型城市大型國企下的一個子公司。為什么要這樣選擇呢?首先,國企本身的大型,決定了其管理的規范和資金的雄厚,在市場經濟下能夠比較有保障地度過危機。其次,我選擇的是1996年才成立的子公司,則這個子公司必定在用人之際,沒有老國企那種論資排輩的現象,也有更多的機會能獨當一面。所以,我最后決定去這個中型城市。當我做出這個決定后,系里的黨委書記大為驚訝,因為當時我已經獲得了一個工作機會,而且學校給了我一個戶口名額,這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非常眼紅的,而我卻這樣輕易地就放棄了。黨委書記拒絕在我的就業意向書上簽字,叫我回去考慮三天,然后再做最后的決定。但是我意已決,三天過后,我還是去讓書記簽了字。不過說實話,要離開生活、學習了四年的地方,離開這個人人都向往的地方,去一個未知的遙遠的中型城市,心里還是很難過,又忐忑不安的。我現在都記得我上火車后,朝那個城市進發,回頭看這個熟悉的城市漸行漸遠時,那種悵惘的心情。
“我要回來。”當時我的心里這么想。事實證明,我以后并沒有再回來。準確地說,因為其他事情,我經常回來,但這里不再是我上火車時想的,要回來生活、學習的那種回來。
到了新的企業,果然得到了更多的機會。企業對于我們這些從遙遠城市來的所謂名牌大學的學生十分重視,基本上我們申請什么工作崗位,只要不是涉及職位升遷,都可以得到滿足。在企業的三年間,我分別從事南方區域銷售,足跡遍及上海、廣州、南京、杭州;以及北方區域市場,常駐北京,兼管北方及南方市場;第三年則回總部從事標準化管理和新品研發控制。可以說,這個企業上至董事會,下至車間員工,我都熟悉,并清楚整個流程。我這三年基本沒有想著掙錢,而是尋找一切機會鍛煉自己。不過,工作三年再考研的計劃始終沒有變。在我而言,考研不是逃避,而是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其實,在這些企業,鍛煉自己誠然很有益,但真要做出一番事業出來,也不是那么容易。因為企業是許多人和許多事的集合,不是說你一個人多么強,就能扭轉乾坤。而我的時間又很寶貴,不能耗在那里慢慢等。所以工作的前一年多時間,我真是全部心思都用在工作上,連學習的事情都沒有想。在工作了一年半左右時,我就開始拾起書本,重新準備考研了。
考過研的同學都知道,邊工作邊考研是什么滋味。我記得我剛剛進入企業時,曾經和同事聊起考研的事情,他哈哈大笑,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我的一個朋友畢業后去單位上班,和同事聊天時,告訴同事說他要考研,結果他同事大笑道:‘你真幽默’。”的確,這需要付出很大的毅力和代價。
我申請調到車間做技術工。從一個銷售、市場管理人員,到做技術工,在別人看來也是落差很大的,大約是再低迷不過了。以致我們企業單位剛來的老總,嚴厲地批評人事部領導:“我們企業人才是不是過剩了?讓一個名牌大學生去做初中生就能做的事情!”結果人事部急忙跑來讓我回總部安排工作,還被我推辭了一下,因為我這個技術工的活其實很簡單,以前一般工人做時,要耗費一天的時間,我只要兩個小時就完成了。而我這個工種又是單獨一間房,這意味著我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完成一天的工作,然后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學習了。所以當人事部提出要調我回總部的時候,我真是不情愿的。后來人事部暗示我回總部也可以抽時間學習,我才同意回去。當然,這樣的條件在現在看來非常苛刻,因為竟然是一個員工和公司講條件。不過,我這個條件也是來自于一年多的時間內,我真是毫不計較地為公司工作,這是大家都看到了的。也因此,大家愿意在我重要的前途問題上,給我提供一些方便。
這樣,邊工作邊學習,我順利地考上了研究生,不過沒有回到原來本科的那個城市,而是到了另外一個大城市。收到研究生通知書的這一天,我去人事部辦理離開單位的手續,一路順風。而其他本單位要考研的同事,得交幾萬元的違約金才能離開。
總之,在經歷了漫長的奮斗之后,暫時有了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不過是人生的一小步,它也決定不了我的今后。但它能說明一些問題。從本科畢業到考上研究生,我走過了別人所不認同的道路,走過了鍛煉自己的欣喜,也走過了別人眼中的低谷。而回過頭來,這些所有的低谷都是未來奮起不可缺少的鋪路石。如果我只著眼于人們眼中的短期利益,那么我或許現在還在本科畢業的那個城市,在一些低級的業務上疲于奔命,也或許在企業里面,還在做那種以一人之力來改變企業的不自量力之舉,或者是順應環境而蹉跎時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這種耐得住寂寞的心態,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剛出校門的學子,一定要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以后要怎么發展,然后定出自己的擇業規劃,一味跟著別人走是沒有意義的。不過,自己的擇業規劃,往往需要耗費多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因此一種頑強的毅力,也必不可少。
人們大多是得過且過,也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當你明確自己的定位,并為之努力奮斗時,你必定要積累比別人更多的財富和經驗,在和別人競爭的過程中,勝算也就大很多了。所以走自己的路,并不是口號,而是領先別人的不二法門。

作者為自己設計的路及親歷的實踐真知讀來真的很讓人佩服,大多數的時候,路設計好了,但是實踐起來太難了。比如作者的同事諷刺他邊工作邊考研,也說明了這條路實踐起來需要勇氣、毅力和智慧。大多數的人選擇大家慣常走的路子,往往是出于對自己沒有信心。
很多時候,當自己走過了,悟出了個中道理,想要與年輕師弟、師妹分享,他們依然還是要自己去撞個頭破血流,再用自己的經歷去教育下一代,周而復始……所以聰明的人讀讀別人的故事,一定要想好了,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簡介
秋揚: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后在北京大學新聞系獲碩士學位。足跡曾遍布國家級三大媒體,現終日在話筒背后,自如穿梭于音樂和情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