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理性的自我批判是如何可能的?
按照通常的觀點,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無法進行的。知識的真理性就在于它與對象符合一致,但是由于我們只能認識意識范圍之內的“為意識的對象”而不可能認識對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對象”,因而永遠也無法超出自身之外去比較知識是否與意識之外的對象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為這個難題退回到了主觀性的立場。然而黑格爾卻從知識與對象之間的差別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由于在認識...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問題是,理性的自我批判是如何可能的?
按照通常的觀點,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無法進行的。知識的真理性就在于它與對象符合一致,但是由于我們只能認識意識范圍之內的“為意識的對象”而不可能認識對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對象”,因而永遠也無法超出自身之外去比較知識是否與意識之外的對象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為這個難題退回到了主觀性的立場。然而黑格爾卻從知識與對象之間的差別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由于在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