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哲學研究的我們的認識活動,分為感覺、知覺和理性抽象三部分。謝林這樣解釋知識與對象的同一性:自我原本是同一的(我=我),由于原始的差別(主詞與賓詞)而開始分化,分化為對象之我和主體之我,而這兩個方面實際上是同時構成的,而且是同一個東西的同時分化,所以它們當然是同一的。
理論哲學討論的是“認識”,實踐哲學討論的則是“意志”。它們的信念是不同的。理論哲學以對象在我們之外,我們受到對象的必然...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理論哲學研究的我們的認識活動,分為感覺、知覺和理性抽象三部分。謝林這樣解釋知識與對象的同一性:自我原本是同一的(我=我),由于原始的差別(主詞與賓詞)而開始分化,分化為對象之我和主體之我,而這兩個方面實際上是同時構成的,而且是同一個東西的同時分化,所以它們當然是同一的。
理論哲學討論的是“認識”,實踐哲學討論的則是“意志”。它們的信念是不同的。理論哲學以對象在我們之外,我們受到對象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