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永遠的約定
礦工下井刨煤時,一鎬刨在啞炮上。啞炮響了,礦工當場被炸死。因為礦工是臨時工,所以礦上只發放了一筆撫恤金,不再過問礦工妻子和兒子以后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喪夫之后是來自生活上的壓力。她無一技之長,只好收拾行裝準備回到那個閉塞的小山村去。那時礦工的隊長找到了她,告訴她說礦工們都不愛吃礦上食堂做的早飯,建議她在礦上支攤兒,賣點早點,一定可以維持生計。礦工妻子想了一想,便點頭答應了。于是一輛平板車往礦上一支,餛飩攤兒就開張了。8毛錢一碗的餛飩熱氣騰騰,開張第一天就一下來了12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吃餛飩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可達二三十人,而最少時從未少過12個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時間一長,許多礦工妻子都發現自己的丈夫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下井之前必須吃上一碗餛飩。妻子們百般猜疑,甚至采用跟蹤、質問等種種方法來探求究竟,結果均一無所獲。直到有一天,隊長刨煤時被啞炮炸成重傷。彌留之際,他對妻子說:“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餛飩。這是我們隊12個兄弟的約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們不幫誰幫。”從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眾多吃餛飩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斷,而時光變幻之間唯一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12個人。
時光飛逝之間,當年礦工的兒子長大成人。而他飽經苦難的母親兩鬢斑白,卻依然用真誠的微笑面對著每一個前來吃餛飩的人。那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與善良。
更重要的是,前來光臨餛飩攤兒的人,盡管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12個人。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12顆金燦燦的愛心。
有一種約定由真情鑄造;有一種約定可以穿越出世間最昂貴的時光抵達永遠。這種約定就是愛。
8.傳遞愛的紅蘋果
1942年寒冬,納粹集中營內,一個孤獨的男孩正從鐵欄桿向外張望。恰好此時,一個女孩從集中營前經過。看得出,那女孩同樣也被男孩的出現所吸引。為了表達她內心的情感,她將一只紅蘋果扔進鐵欄。一只象征生命、希望和愛情的紅蘋果。
男孩彎腰拾起那只紅蘋果,一束光明照亮了他那塵封已久的心田。第二天,男孩又到鐵欄邊,盡管為自己的做法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議,他還是倚欄桿而望,企盼她的到來,年輕的女孩同樣渴望能再見到那令她心醉的不幸的身影。于是,她來了,手里拿著紅蘋果。
接下來的那天,寒風凜冽,雪花紛飛。兩位年輕人仍然如期相約,通過那只紅蘋果在鐵欄的兩側傳遞融融暖意。
這動人的情景又持續了好幾天。鐵欄內外兩顆年輕的心天天渴望重逢:即使只是一小會兒,即使只有幾句話。
終于,鐵欄會面潸然落幕。這一天,男孩眉頭緊鎖對心愛的姑娘說:“明天你就不用再來了。他們將把我轉到另一個集中營去。”說完,他便轉身而去,連回頭再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從此以后,每當痛苦來臨,女孩那恬靜的身影便會出現在他的腦海中。她的明眸,她的關懷,她的紅蘋果,所有這些都在漫漫長夜給他送去慰藉,帶來溫暖。戰爭中,他的家人慘遭殺害,他所認識的親人都不復存在。唯有這女孩的音容笑貌留存心底,給予他生的希望。
1957年的某天,美國。兩位成年移民無意中坐到一起。“大戰時您在何處?”女士問道。“那時我被關在德國的一座集中營里。”男士答道。
“哦!我曾向一位被關在德國集中營里的男孩遞過蘋果。”女士回憶道。
男士猛吃一驚,他問道:“那男孩是不是有一天曾對你說:明天你就不用再來了,他將被移到另一個集中管去?”
“啊!是的。可您是怎么知道的?”
男士盯著她的眼:“那就是我。”
好一陣沉默。
“從那時起,”男士說道,“我再也不想失去你。愿意嫁給我嗎?”
“愿意。”她說。
他們緊緊地擁抱。
1996年情人節。在溫弗利主持的一個向全美播出的節目中,故事的男主人公在現場向人們表達了他對妻子40年忠貞不渝的愛。
“在納粹集中營,”他說,“你的愛溫暖了我,這些年來,是你的愛,使我獲得滋養。可我現在仍如饑似渴,企盼你的愛能伴我到永遠。”
也許愛情的故事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始終感受著,品味著,那也許是我們能堅持到永遠的僅有機會。
9.打開心靈的鑰匙
沙蓮娜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最年輕的講師,比爾是加州一位年輕有為的律師,新婚還不到一年的他們已經開始感受到了愛情被婚姻包圍住以后的枯燥和無奈。但他們都還記得他們浪漫的新婚之夜。
他們是第一批報名在加州大酒店舉行新創意集體婚禮的。在集體婚禮的舞會上,比爾和沙蓮娜的舞蹈得到了很多贊美和祝福。那天晚上,當他們要求回他們的新婚房間時,主持婚禮的司儀給了他們每人一把鑰匙,這讓他們莫名其妙。晚上當比爾和沙蓮娜一起趕到屬于他們的新房時,發現那個用兩顆心疊在一起的鎖好別致呀,他掏出自己的鑰匙插在左面的鎖孔里,門鎖不動,右面也不行。比爾讓沙蓮娜試一下也不行,沙蓮娜建議兩個一起來,于是比爾把自己的鑰匙又插了進去,同時轉動鑰匙,門開了。在房間里等待著的有蠟燭,浪漫的音樂,還有幾個時尚雜志的記者,他們把陶醉在愛情中的比爾和沙蓮娜拍攝成了明星一樣的人物,還上了雜志封面。
婚后的日子一直被這種快樂的浪漫包圍著,他們都認真地經營自己的感情。培養著愛情的土壤和花。然后,時間把一切有香味的東西都逐漸淡忘,漸漸地他們有了爭吵。遲到的雨具和被淋病了的沙蓮娜,偶爾放錯調料的咖啡和比爾的憤怒,漸漸地,比爾開始嫌棄沙蓮娜不懂得愛情的細節,不懂得在他的咖啡里多加些方糖,而沙蓮娜也發現比爾一直不注意她新更換了一套裙子,她還發現比爾開始有說話不自然的電話,甚至有時候借口工作加班不回家吃晚飯。直到比爾提出了分居。
沙蓮娜實在受不了這種有隔閡的生活,同意了比爾的要求,在收拾她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她發現她的鑰匙,不是鑰匙,是一個像鑰匙一樣的紀念品。原來是他們新婚之夜酒店奉送給他們用玉石打制的兩把鑰匙的紀念品,酒店里給它的名字叫“幸福鑰匙”,可以憑這一對鑰匙免費消費一個晚上。兩個人同時打開一個門,幸福的鑰匙打開幸福的門。沙蓮娜忽然想到了這樣的主意。
比爾也不知道沙蓮娜為什么心血來潮非要去加州大酒店里住一個晚上然后才同意分居。他們又一次被分配到了新婚之房,不知怎的,當比爾把鑰匙插進鎖孔,看了一眼沙蓮娜的時候,他一下子好像回到了一年前,那一雙柔柔的眼睛里不是滿是關心嗎?一二三,門開了。令比爾意外的是和他們新婚時一樣的設計,蠟燭和音樂。那一瞬間,一切瑣碎的細節都顯得好笑,而真正的愛情并沒有遠離他們。
第二天,比爾鄭重地向沙蓮娜請求,婚后的戀愛開始了,我能再一次請你出去吃飯嗎?看著比爾的那個姿勢,沙蓮娜一下子笑出了聲。幸福原來是這樣的讓人猝不及防。
時常,在心靈與心靈產生隔閡的時候,我們總是抱怨別人的不理解和冷漠,但我們總是忘記我們的那把鑰匙,通往別人的心靈的那把鑰匙。能打開自己,也能打開別人。
10.雙手俱廢的父親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一戶農家有個頑劣的子弟,讀書不成,反把老師的胡子一根根都拔下來;種田也不成,一時興起,又把家里的麥田都砍得七零八落。每天只跟著狐朋狗友打架惹事,偷雞摸狗。
他的父親,一位忠厚的莊稼人,忍不住呵斥了他幾句。兒子不服,反而破口大罵。父親不得已,操起菜刀嚇唬他。沒想到兒子沖過來搶過刀子,一刀揮去。
老人捧著受傷的右手倒在地上,鮮血淋漓,痛苦地呻吟著。而釀成大禍的兒子,竟連看都不看一眼,揚長而去。不知怎的,兒子再回來的時候,是將軍了。起豪宅,娶美妾,多少算有身份的人,要講點面子,遂也把父親安置在后院,卻一直冷漠,開口閉口“老狗奴”,自己夜夜笙歌,父親連想要一口水喝,也得自己用殘缺的手掌拎著水桶去井邊。
鄰人都道:“這種逆子,雷怎么不劈了他?”
也許是真有天報應吧。一夜,將軍的仇家尋仇而來,直殺入內室。大宅里,那么多的幕僚、護衛都逃得光光的,眼看將軍就要死在刀下。突然,老人從后院沖了進來,用唯一的、完好的左手死死地握住了刀刃。他的蒼蒼白發,他不顧命的悍猛連刺客都驚了一下,他便趁這一刻的間隙大喊:“兒啊,快跑,快跑!”
自此,老人雙手懼廢。
三天后,逃亡的兒子回來了。他徑直走到三天不眠不休、翹首期盼的父親面前,深深地叩下頭,含淚叫了一聲:“爹——”
一刀為他,另一刀還是為他,只因他是老人家的兒子。
為兒子不惜斷掉雙臂的父親啊,這又是怎樣一種寬厚深情,比天闊,比海深。人間唯愛最揪心。
11.土豆情深
文來自鄉下,家境清貧,但他高大帥氣,才華出眾,運動場上的英姿不知迷倒了多少女生,被譽為師院的“白馬一號”。
可是面對眾多才女美女的愛慕眼光,文卻遲遲沒有表態,對誰都不遠不近,還聲言說自己畢業后要去貴州貧困山區支援教學。
大四那年的圣誕節,文邀請了所有對他有意思的女生和幾位要好的男同學,提議大家來一個特別聚餐,要求每個赴宴的人必須自己備料做一道菜。
到了聚餐這天,女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端出一盤油燜大蝦,有的做了鯉魚生熟兩吃,有的海陸空會聚一盤,有的紅黑白七彩紛呈。最奇怪的是,有個女生一口氣端出五個疊在一起的食盒,每盒都是土豆:炸薯條,烙薯片,紅燒土豆,咖喱土豆,土豆沙拉。眾人一齊笑了:這樣的盛會,怎么會有人做這樣老土的東西?
但是那五道土豆卻頗受大家的喜愛,人們邊吃邊贊。臨走,給那位做土豆的女孩取了個善意的綽號:土豆。
轉眼畢業時間到了,畢業典禮后,文再次邀請同學聚餐,是因為他和“土豆”訂婚。席間,有人問他面對眾多佳麗卻最終選擇毫不起眼的“土豆”的原因。文笑了笑,說那次聚餐是促使她選擇“土豆”的絕對原因。他深情地望著未婚妻說:“我將來要過的,會是清貧的日子,不可能有太多機會去吃山珍海味。只有一個能將最便宜最普通的土豆做得那么風味可口的人,才可以把清貧的日子調理得色彩豐富。”
美麗奢華的愛也許會迅速夭亡,而只有平平淡淡的愛才能持久。所以,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真正是最好的。
12.父親的斷指
他來自農村,學的是醫學專業,上了幾年學,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被他上沒了。醫院不好進,沒錢也沒關系的他,混了幾年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鄉衛生員。
一輩子土里刨食、對他寄著太多希望的老父親為此很著急,從百里外的農村老家趕來,帶著他到醫院求職。他成功地為某醫院做了一例斷腸接合手術。有熱心人提醒他們父子要及時送禮。禮也送了——一壺家鄉產的小磨香油,只是太輕了,輕得微不足道。院領導說,如果他能做斷肢再植手術,就可以把他調進醫院。
農民父親聽不出弦外之音,更著急不知要等到啥時候才會有斷肢的病人來這小醫院做接肢手術。即使有,也未必輪上兒子做。如果沒有上手術臺的機會,就意味著兒子還要一直等下去。
為了兒子的前途,生性笨拙的農民父親突發奇想,一急之下剁掉了自己的一個手指,在手術臺上指名要兒子做手術……
手術后拆線,看著還能彎動的手指,農民父親笑了,兒子哭了,醫院領導無話可說了。
當官的父親,可以用權為自己的兒子疏通前途;經商的父親,可以用錢為自己的兒子鋪墊道路。那個父親是農民,兩手空空,但他的力量卻是驚人的,令人嘆為觀止,因為那是愛的力量。
13.相濡以血
一對喜歡攀援的夫妻,有一天不幸雙雙墜入荊棘密布的深谷。遍體鱗傷的妻子醒來時發現自己的腿已摔斷,不能動彈,而近旁的丈夫則還在昏迷之中。她急切地呼喚著丈夫的名字,并試圖搬開卡住他的兩塊巨石,但沒有成功。
在這遠離人煙的山谷中,兩個重傷員只有企盼奇跡出現。妻子腦海里絕望的念頭只一閃,便打消了。因為她感覺到丈夫的心臟還在跳動,她忙替丈夫包扎好幾處流血的傷口,然后將他的頭攬在懷里,面頰緊緊貼上去,一聲聲輕喚著丈夫的名字。
許久許久,丈夫的喉結蠕動了一下,發出了含混不清的呻吟。妻子立刻意識到丈夫是想喝水,可是他身邊沒有一滴水啊!妻子急得嘴唇都咬破了。猛然,她有了辦法!她將自己的右手食指放進嘴里使勁咬破,然后放進丈夫的嘴里,讓他吸吮她的血。
疼痛中,妻子抓起身旁的一棵青草塞到嘴里,牙關緊咬時,一絲草汁竟讓她欣喜萬分。她開始不斷地咀嚼青草、樹葉,儲備生命的能量,因為她知道只有自己堅持下去,丈夫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當食指再也吸不出血時,她又毫不猶豫地咬破了中指,塞到丈夫嘴里。
兩天后,他們被一位獵人救了出來。當得救的丈夫得知了自己是吮吸妻子的鮮血才得以生還的時候,他跪倒在妻子跟前,捧著那曾無數次牽過的小手,滾燙的淚水大滴大滴地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