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自助游(2015全新升級版)
- 《中國自助游》編輯部編著
- 3718字
- 2018-12-26 15:10:07
旅行忠告
忠告1:
衣:量天氣而穿
食:量身體而食
住:量財力而定
行:量時間而行
游:依興趣而游
購:非獨特不買
忠告2:出游七忌
一忌走馬觀花
出門旅行,目的是愉悅身心,增長見識,如果每到一地不去細心觀察鑒賞當地的風土人情,則失去了旅行的意義。
二忌行李過多
旅行時帶過多的物品會成為旅行的累贅。帶在身邊,行動不方便;放在旅館,又不安全。所以最好只帶一個大背囊及一個隨身的小包即可。
三忌惹是生非
旅行的地點始終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蠻勁、霸氣還是收斂點好。
四忌分散活動
如果是一群人去旅游,最好保持行動的一致性,至少保持兩、三個人一起活動。切忌單獨外出!
五忌錢人分離
最好將現金或信用卡隨身攜帶,小心為好,否則人生地不熟,又身無分文,會很狼狽。
六忌不明地理
每到一地一定要先買份當地地圖,一可作走失時應急之用;二可留為紀念。
七忌禮儀不當
到少數民族地區和寺院,要注意尊重當地民族生活習俗和寺院規矩。
忠告3:省錢
時間差
打時間差是自助旅中能節省開支的辦法之一。打時間差主要包括:避開旺季游淡季、提前訂票。景點大多都有淡旺季之分,淡季出游在吃住行方面都有十分的方便,特別是淡季的賓館酒店都有打折,而且一些景點的門票也會打折,可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行上省錢
自助旅行遇到的最大開支就是交通費用。除了進出目的地的費用外,在當地也會產生一筆不小的交通開支。到一個地方之后,先買一張當地地圖。地圖能幫助你了解當地的交通情況,這樣,可以做到出行時心中有數。
巧選旅館
通常情況下,企事業單位的招待所和駐當地辦事處住宿條件都比較好,而且便宜,同時也很安全。再者,當地大專院校的招待所也是不錯的選擇。另一個選擇就是沒有處于繁華地段的旅館,這類旅館要比火車站、汽車站附近的旅館便宜,運氣好還能遇到打折等優惠活動。再有就是在淡季出行,旅游淡季出行,所有旅游設施的折扣都相當大,有時用旺季住招待所的錢,就可以住到三星級的酒店。
在游上省開支
出行前有一個完備的計劃,對將去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數。不去那種重復建造的景觀,沒有當地特色的地方也可考慮放棄,結果會發現,這樣能省下不小的一筆錢。
不在景區內購物
旅游者總會喜歡買些當地的土特產,或者是旅游紀念品,用以紀念或是送給親朋好友。針對游客的這種心理,一些人流較大的景區內都出售此類商品,但這些地方的商品一般價格都比市區的高,而且容易買到假冒偽劣商品。
只吃好的,不吃貴的
到一個沒有到過的地區,當地的風味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只吃好的,不吃貴的”便是一個重要的原則。最好到當地的特色食街去品嘗當地風味,味道和價格就都有保障。
牢記警示1:
少數民族地區的禁忌
旅行就是到一個與自己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環境里走走看看,所以,對于我們不熟悉的人和事,作為旅行者一定要尊重當地人的生活習俗、信仰和民族習慣。
這里對一些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進行了總結,希望對你是一種幫助。
云南篇
傣族 到傣族家中做客,若碰到小和尚,千萬不要因小和尚模樣好玩,就伸手摸他的光頭,那樣會影響他修行。忌穿鞋進傣族的佛寺,忌踩僧侶的影子。
彝族 進彝族家門忌腳踏門檻,客人進門后不能坐到火塘的左側,那是主人的位子。說話時,忌用手指人,那是不禮貌行為。
基諾族 若是女性到基諾族家中做客,主人請你吃雞蛋,不能整個咬著吃,必須豎直切成兩半后再吃,否則今后會給獨生兒女們帶來災難。
白族 若是看到白族家門口掛著柏樹枝,說明此家中有病人,生人切勿去打擾。
西藏篇
藏族幾乎全民信教,受宗教影響極為深刻,生活中的禁忌較多。
1.藏族的禁忌中,最大的禁忌是殺生,尤其禁忌殺蛇和青蛙。藏族人認為蛇和青蛙是龍的象征和化身。
2.在西藏不尊重寺廟,不尊重喇嘛是要受到指責的。遇到寺院、佛塔、瑪尼堆、寶塔、經幡桿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右往左按順時針轉行。
3.到佛教寺院旅游,在佛殿內不準用手亂撫摸經書、佛像、壁畫、法器等,更不能從上面跨過,不能隨地吐痰、吸煙和大聲喊叫,同時,未經管理人員同意不能隨便拍照。在僧眾集合念經時,不能在他們面前走來走去。
4.凡是印有藏文或經文的紙張不能亂扔,更不能當手紙用,應放在無人踩踏的清潔的地方。
5.嚴禁弄臟民間祭祀之地,山頭路口的五彩串幡、畫有雍仲符號或堆石處不能大小便。
6.翻越山頂時,禁止發聲,否則,會招致風雪冰雹。
7.不能圍觀天葬臺,嚴禁拍照。被視為天葬神鳥的鷲鷹更是不能射殺的。
新疆篇
新疆的許多禁忌是伴隨著歷代宗教信仰及長期的生活習慣沿襲下來的,這些禁忌對于新疆人來說可謂根深蒂固。
1.不要穿背心和短褲上街,女性服飾切忌過份性感暴露。
2.千萬不能凝視維吾爾人或他們的東西,或是在自由市場上看了好久的東西而不買,由此導致的各種惡性事件屢見不鮮。
3.絕對禁止在公眾場合放任何有聲屁或無聲屁。
4.在飲食上,新疆穆斯林禁食豬、狗、驢、騾肉和猛獸猛禽的肉,忌食未經殺而自死的動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動物的血。因此切不可將上述食物帶入穆斯林家庭或餐廳,或在這些場合談論這類物品。
5.如有機會到當地的新疆人家做客,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最好在去之前向當地人做一些咨詢。
寧夏篇
回族是一個十分講究衛生的民族,尤其講究飲食衛生,處處突出“潔凈”二字。回族禁食豬肉,其他如馬、驢、騾、狗等不反芻的動物肉、性情兇殘的禽獸(如鷹、虎等)肉、不經人宰殺的禽獸的肉,以及一切動物的血,也都在禁食之列。穆斯林們不禁食的動物,也得在請阿訇念經代宰后才能吃。因此,到寧夏旅游,切不可將上述食物帶入當地餐廳,或者在公共場所談論這些話題。
內蒙篇
1.到蒙古族人家做客,進蒙古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盡量不坐。入坐時別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進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不要坐在門檻上。冬天,不要到蒙古包的北側和西側亂踩,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
2.主人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這時得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別用左手,會被認為不懂禮節。若不想要茶,用碗邊輕碰勺或壺嘴,主人就明白了。
3.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的傳統方式,表達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主人敬酒時客人不可推讓、拉扯,更不可拒絕喝酒,而應立即接住酒碗或酒杯,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天、地、火神。不會喝也不用勉強,可沾唇示意,已接受主人的盛情。
4.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集中精力聽祝詞或贊詞并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躬身向前,讓獻哈達者將哈達掛于自己頸上,然后雙手合什于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牢記警示2:寺廟的禁忌
一忌稱呼不當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他污辱性稱呼。
二忌禮節不當
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頷首。或單手豎掌于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三忌談吐不當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為舉止不當
游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或妄加評論,也不可隨便亂走,特別忌諱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保持安靜或離開。
牢記警示3:遇險
外出旅行,旅行者有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險情或事故,在所有的險情之中,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遇險時,保持頭腦清醒和鎮定是十分必要的。
飛機
相對于其他的交通工具,飛機遇險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一旦發生,又是傷害程度最高的。對于旅客自身來說,在決定乘飛機之前,先確定身體是否能適應空中飛行,以避免在飛行中出現突發急病或其他意外。另外,如遇到險情發生,除保持情緒的鎮定之外,立即解下身上的硬物,如手表、鋼筆或者鞋等,以確保將對身體的傷害減到最小。
火車/高鐵
火車意外的發生多是因訊號系統引發的。如遇到這類情況的發生,迅速下蹲,將雙手抱住頭部,這樣能將傷害減到最輕。
汽車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汽車事故的發生率是最高的,特別是一些山區的長途汽車。乘坐長途汽車時,特別需要保持高度警覺的有幾個時段:節假日出行高峰期,這時乘車的人較多,人們的情緒大多較為興奮;雨季,這是汽車事故發生率的高峰時期;夜間行駛的班車,夜班車既省錢又省時,但乘坐時應保持較高的警覺性。
輪船
輪船的安全性居所有交通工具之首,就算有險情發生,逃生的機會相對也會大一些。如果想給自己更多一些的安全感,乘船前做好以下一些準備:首先是學會游泳,這是自救的最好方式;其次,上船后先弄清在何處能取到救生工具;另外,多穿衣服,這樣能保持體溫。
牢記警示4:失竊、遺失
貴重物品(比如:現金、信用卡、身份證、照相機)的失竊和遺失是旅行者最不愿意發生的事,一旦發生,也不要驚慌失措,及時采取相應對策,而且最好在此之前就妥善保管好這些重要物品。
現金
出行前,現金應放置于不易讓人察覺的地方,注意保管,如果量過大,住宿時盡量放在賓館的保險柜。信用卡信用卡的使用會讓旅途更輕松,可一旦遺失會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所以妥善保管很重要。
身份證
出門在外,身份證是惟一能證明你身份的證件,作用非常廣泛,所以要注意隨身放置。
照相機
出游時,隨時記得將照相機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而且不要離開自己太遠,以免更換地方的時候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