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三日,完顏查加帶領大軍站在了東京城外,遲逸仙帶著眾人在城外排好,等著完顏查加的到來。
完顏查加望去,眾將士眼神憤怒,卻又略帶憂傷。
“我已聽說你們的主帥陳雒欽昨夜陣亡,今日你們高掛白旗,士氣全無,面對我十萬大軍,難道還要做無謂的抵抗不成?”完顏查加狂妄著說道。
“不錯,所以今日我們是來與你講和的。”遲逸仙喊著說道。
“講和?你憑什么和我講和?”完顏查加笑著說道。
“就憑他!”廖月龍隨后將磐龍劍高高舉起。完顏查加見了眼前一亮。
“那就是磐龍劍……。”董回說道。完顏查加看著劍,躍躍欲試。隨后想了想說道。
“好啊,只要把磐龍劍給我,我就饒你們不死。”完顏查加說著。
“哈哈,王爺真是爽快之人。我們也不求活命否,但請你拿到磐龍劍,休戰三日如何?”遲逸仙說著。
“三日?你要朝廷援兵趕來么,那我豈不是太好騙了。”
“哈哈,據我所知,磐龍劍劍柄底部的軍印,有號令天下的象征意義,今日你與完顏晟相爭,這個磐龍劍是你穩固金國政權的最有力的東西,你不想要么?”遲逸仙說著。
“果然是遲逸仙……。”完顏查加想了想,可以答應,隨后再將他們殺掉,反悔又如何,欲奪天下何在乎天下人唾罵言而無信?隨后完顏查加點頭答應,讓遲逸仙把劍送上來一看。
遲逸仙心里想著,只怕完顏查加有詐,但是又沒有再說的辦法,于是問道。“何人前去送劍?”話音剛落,李樂雅和廖月龍同時站出來。遲逸仙看了看,說道。
“此事交與樂雅。”遲逸仙說完,讓廖月龍把磐龍劍遞與樂雅手中。
“廖月龍……。”樂雅看著廖月龍,廖月龍也是不舍,握著磐龍劍舍不得放手。
“大哥……。就這樣吧……。”遲逸仙勸說著。廖月龍松開手,退回到隊伍中去。
遲逸仙走到樂雅跟前,貼著他的耳朵說了些什么。樂雅點頭,隨后拿著磐龍劍去到了金兵隊伍前。
“勝敗只在一人身上……。”遲逸仙獨自嘆息。
完顏查加見李樂雅托劍而來,還有五十步時,急忙叫住。
“慢!到此即可!”完顏查加示意李樂雅停住。喚身邊貼身隨從旗令官前去拿劍。廖月龍見此心里暗自失落,知道刺殺一計已然失敗。
旗令官前去拿劍,將磐龍劍接過手中,托著,一步步的回到完顏查加的面前。完顏查加在馬背欣喜異常,口中說道。“如今天下已到我的手中,哈哈!”隨后彎下腰伸手去拿。
旗令官將磐龍劍往上慢慢送去,只見完顏查加大驚,只見旗令官慢慢抬起頭,從那長長的帽檐下居然看到陳雒欽那雙眼神,還來不及反應,陳雒欽右手順勢拔出磐龍劍一劍割開了完顏查加的喉嚨,瞬間倒地斃命。眾人皆詫異,李樂雅在來時,遲逸仙便告知真相,讓盡力保護陳雒欽的安危。遲逸仙之所以交給李樂雅去辦此事,只是擔心廖月龍會聽到此事面部表情有所表現而泄露了玄機,故選擇了李樂雅。果然李樂雅聽到后面色平靜。
沒錯,原來第二日夜里,陳雒欽故意讓遲逸仙制造混亂,并趁亂混進了完顏查加的隊伍中,將旗令官除去,換上了他的衣服,隨完顏查加回營,只是身邊高手眾多,無從下手,早就與遲逸仙商量好,趁今日送劍時將完顏查加結果,果不其然……。
董回見了順勢拔出磐龍劍一劍刺向陳雒欽,陳雒欽躲閃不及,一劍刺進了胸口。武林人士一起沖向了金兵,金兵見完顏查加一死,突然亂了陣腳,只得胡亂迎戰。李樂雅見董回刺殺了陳雒欽,拔出鳳鳴劍砍像董回,誰知道董回欲抽回磐龍劍,不料陳雒欽雙手死死的抱住,董回無法松開,見李樂雅砍來,只得松開手閃避。而燕羅沖以第一時間沖到董回面前,一記天魔斬砍出。董回又退了一步。李樂雅將陳雒欽拖回到自己人群當中。陳雒欽呼吸急促,雙手死死握著磐龍劍。
陳雒欽奄奄一息,口中說道。“我當初走錯過,現在我還清了……。”說完,陳雒欽閉上了雙眼,躺在地上,李樂雅見此也是憤怒的沖上去砍殺一通。隨后李樂雅拔出玉笛,吹奏催心五調。隱隱聽到曲調里的悲傷。
戰歌行,將軍且出征。
夕陽落,淚別子遇亭。
踏磴催銅鈴,執戟破風聲,萬馬呼嘯一去人留影。
樸刀引搶兵,鐵騎步重重,千里浩蕩煙云卷山徑。
陰雨滂沱走泥濘,舞旗慷慨唱歌聲,唾惶恐!
遙望紅日再東升,起弓射落大漠鷹,嘆長空!
戰歌行,霧掩腳步輕。
嘆息見,三十里聯營。
軍前雀無聲,狼顧提韁繩,令指烽煙十方惡弩弓。
沖駒踏陷坑,凌轍印君命,橫尸戰野白骨壘滿城。
秋葉枯謝折翠梗,他鄉處處客魂靈,戰鼓停!
旌旗殘豎聞禪銅,舊冬一勝幾人生,祈太平!
陳雒欽的死,后樂雅又引用屈原的《國殤》悲歌而起。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土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燕羅沖逼得董回已經退無可退,廖月龍拿起磐龍劍,也沖向董回。兩人合力,董回九圣拳法強力招架。怎奈何兩個神兵的合力。董回很快便無力迎戰,轉身逃走,廖月龍大步追上前去。將董回按到在地。董回急忙轉身,看著月龍大喊。
“我的侄兒!饒了我,不,月龍饒了我吧!”董回喊著。
廖月龍一時又念起洞天門,突然停頓。只見董回一笑,雙拳運氣要打,怎知燕羅沖隨后趕上,一刀砍下了董回的腦袋。
“你不殺了他,他便會殺了你!”燕羅沖拉起廖月龍說道。
廖月龍雙眼濕潤,不知道如何是好,想到此也顧不得那么多,一并殺去。此戰殺了一整天。不料十萬大軍人數眾多,武林人士只剩下不到一百人,很快便要被殲滅。就在李樂雅一片廝殺的時候,一雙手將李樂雅拉進了草里。
李樂雅揮劍便砍,只見賀蘭諾一擋,急忙說到。“六師弟,別打,今日你們打敗已成定局,三天了,卻不見宋朝派兵前來支援,這樣的朝廷有何可護。不如保全性命,這里有條路沒有金兵埋伏,跟我走。”賀蘭諾說著,拉起樂雅。樂雅急忙制止。
“慢著,我還要叫上他們。”樂雅說完,急忙跑回人群中。
賀蘭諾在林子里躲藏著,李樂雅認為賀蘭諾一番話有理,便找到了廖月龍遲逸仙還有燕羅沖,一起回到了賀蘭諾那里。賀蘭諾帶著他們四人,從小路跑離。
很快便聽不到了金兵廝殺的聲音。賀蘭諾見已經安全,便不再遠送。
“幾位走好吧,我還有回去復命。”賀蘭諾說著。
“二師兄……。”李樂雅欲言又止。
“你四人快去往南方逃吧。一路小心了。”說完,賀蘭諾便原路返回了。
只是這四人跑了三天三夜,都不知道此處是何方。
安知完顏查加一死,金兵無人帶領,賀蘭諾則喝令撤兵,金國沒了完顏查加,兄長完顏晟繼承了王位,依然對大宋虎視眈眈不表。
四個人疲憊不堪,只見到了一個叉路口,有個客棧,人煙稀少。四人走進小店內,交談起來。
“走了三天三夜,總算安全了。”李樂雅說著。
廖月龍卻是一言不發的坐在那里。遲逸仙也是一樣。燕羅沖看了看,隨后說道。
“大仇已報,我無憾。”隨后摸了摸自己的合月鐮。
遲逸仙隨后說道。“如今天下大亂,宋朝氣數已盡了,不知幾位有何打算?”遲逸仙說著。
“朝廷腐敗,武林人士也死傷大多,我已無心浪跡江湖,打算不再問詢。”李樂雅嘆息著說。
“羅沖呢?”
“走了再說吧。”燕羅沖說著。
“大哥……,怎么一言不發。”遲逸仙問道。
“沒什么,只是覺得,江湖路很長。我要休息了。”廖月龍說完,繼續沉默了。
四個人隨后吃完,走出了客棧。遲逸仙抬頭看去,發現此處客棧名為“四方客棧”。原來是因為此客棧位于四個道口中央,故取此名。
“各位,咱們各有所去,不如就此拜別,他日再聚。”遲逸仙說著。
“你要去往何方?”李樂雅問道。
只見遲逸仙掏出一個錦囊。“這是冷先生留給我的,我想此時拆開看正好。”眾人圍上去看。只見上面寫到。“曉樓”。
眾人皆曉。四人互相拜別。廖月龍一眼不發,與幾人辭別,背著磐龍劍默默地走向了西邊。李樂雅則選了東邊。燕羅沖選了北邊,遲逸仙自然選了南邊。
時隔春秋交換,四人皆無音訊。只是江湖中有人識得此四人,到處能夠聽到四個人的故事。
許多年之后,四方客棧人氣高漲,一個捏泥人的在店中招攬生意,一邊說著一邊捏著泥人。隨后說道。
此人音律堪比宮廷樂師勝過百倍,只是最后過著安逸的生活,拉著水牛,背上騎著一個小男孩。后面一個女子就是他的妻子。他吹奏著歡樂的音樂,在經過江湖的洗禮后,他亦然選擇了過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安度了他的一生,此人就是李樂雅。
隨后燕羅沖回到了靜客山,與李天心成親。只是在燕羅沖成親那天,與李天心喝交杯喜酒,而此時,燕羅沖腦海里想到了當年冰烈雙道囑咐過的話。‘體內雖然毒性制止,但切不可飲酒,否則必會毒發生亡。切記切記。’所以燕羅沖自那之后滴酒未沾。只是今日之事,燕羅沖稍作了遲疑,最后拿起就與李天心喝了這杯愛戀……。
而遠在巢湖的冰烈雙道,不時的還是會想起燕羅沖。
“烈老頭,當年你騙那小子說不能飲酒,你猜他現在喝沒喝過?”冰老道笑著說。
“天曉得,他那娃要是認真就從此沒有酒盒,不認真,喝了酒,那就算你贏了,哈哈。”烈老道說著,兩人互相大笑。
而在喜歡曉樓,遲逸仙接替了冷書曉的位子,當了樓主,冷書曉則安然樂道,巡游四方了。遲逸仙將妻子的牌位帶到了曉樓,每到月圓便會暗自神傷。
雨淚花!獨酌獨舉對長空,曉樓攬月飲腥風,
抬眼江南淚觀雨,賞盡芬芳夜朦朧。
“柳妹,你說最想看的是西湖的美景,今日伴著圓月,我與你共飲。”遲逸仙說著。
正是舉杯邀明月。
隨后曉樓拜訪的人數眾多。而這一日,樓下一位少年守候著。只道此人腰間一把劍,外加一個葫蘆酒壺。遲逸仙請上前來,問道:“來者何人?”
那人一抬頭只是說道。“小人想拜樓主為師,小人名叫莫談憂。”
“哈哈,莫談憂,莫談憂……。”遲逸仙笑著點了點頭。
而宋詞自那次大戰之后,除了與遲逸仙來往,便沒了廖月龍的音訊。宋詞常年累積心中的思念,竟無法忘記廖月龍的身影。隨后宋詞將自己心中的思念催動了兩境山水訣的要領,領悟了深一層的含義。并將鐵扇門重新建立,收徒拜師。當年一心退出江湖的宋詞,卻是成了唯一一個江湖的門主。
“我曾試想活在一個沒有爭斗的國家,那里一片青綠,我可以與你相伴,撫琴看花。聽著泉水汩汩的小調,哼著你我年少的歌謠。”是誰的聲音,把我們帶到了他的身旁。
自那場大戰之后,廖月龍杳無音訊,人們到處流傳著他的蹤跡。都說他浪跡天涯。最后隱居在此山之中,又有很多人說,他將磐龍劍藏于山中某處,自己則一心修行,不問世事。他知道自己余情未了,不愿再觸及任何塵土。或許他愿孤獨一生,直到終老。這座山更被人取名為“隱龍崖”。
而這一日,山下一位女子,一路打聽找到了這里。這個人就是余丘鑫,她靜靜的站在山下,抬頭望著片刻,隨后往山中走去,她知道自己尋找的不是廖月龍,而是她的緣。
好了,此四人在江湖一番作為,然而各有名利各有歸宿。隨后,遲逸仙將此納入曉樓三才書庫的‘人字庫’,好生收藏了起來。
眾人嗟嘆江湖路短。只見泥人徐將四個泥人捏好,放在竹簍里,往別處客棧而去了……。
莫介沉木瞭月龍,荷花月蓮燕落沖。笛繞葉舞樂雅里,扇點一仙遲醉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