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勇敢召喚死神的老人
- 伊索寓言(語文課外讀物)
- 學習小組主編
- 826字
- 2015-04-15 19:12:52
有一個小村莊里住著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他的家人很早以前就都死去了。他自己孤身一個過著清貧的日子,身體也不好,經常生病。
生活的不幸,使老人的面容更加蒼老,本已憔悴的心靈更加憔悴。老人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但是為了維持生計,他每天照樣得下地干活。然而,僅僅憑借他的那點能力,根本養(yǎng)不活自己。村子里的鄉(xiāng)親們看他可憐,不時地接濟他一些,老人才勉強活了下來。
老人心里很感激那些救濟他的好心人,但他的自尊心很強,不愿老是接受別人的施舍,他更愿意自力更生。這一天,老人又拖著疲憊的身軀上山去砍柴。他走得很慢,來到山上時,已經快中午了,太陽很炎熱,一會兒就出了很多汗。老人稍作休息,就干了起來,他只拉一些細小的枝條,稍大一些的他背不動。老人很辛苦地撿著柴,直到太陽下山,他才撿了一擔柴。
老人非常困難地背起那擔柴,一步一挪地向山下走去,等到他下了山,天已經完全黑了。老人累極了,就把柴放下,休息了一會兒。
望著漆黑的夜色,老人的心里充滿著憂傷。他想:“哎,我這一輩子,怎么就這么苦呢?生活為什么對我如此不公平?
難道我前世真的做了什么孽不成?我這一生連一天好日子都沒有過過,‘快樂’的意思只能從別人的臉上去理解,‘貧窮’、‘困苦’、‘悲傷’、‘難過’這些詞倒是體會得很深。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與它們做伴,將來我墳墓周圍可能不會長莊稼了,因為我身體里的苦水,不會給任何東西以營養(yǎng),它們都會苦死的。”
想到這兒,一個詞忽然出現在老人的腦海里,“死”或許會得到解脫,如此艱難地活著,不如痛痛快快地死去。于是,老人呼喚起死神來。
墨一般的夜色中,老人耳聽著松樹的呼嘯,靜靜地等待。
半夜了,死神終于來了,他身披一件黑顏色的斗篷,臉色慘白,身材消瘦,神情漠然。他問老人:“你為什么呼喚我來?從來沒有人主動地找過我。”
老人看了看死神,他覺得死神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想到自己如果把生命交給了死神,那自己也得不到幸福,就這么轉念一想,他又不想死了。老人笑著對死神說:“我想我比你活得好,你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