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報的概念
通報適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通報屬下行公文。
二、通報的種類
表彰性通報。主要用來表彰先進,介紹單位或個人成功的經驗、做法,以學習先進,見賢思齊,改進與推動工作。
批評性通報。用來批評后進,糾正錯誤,打擊歪風,指出有關單位或個人存在的錯誤事實,提出解決辦法或處理意見。
傳達性通報。用于傳達上級重要精神與重要情況,引起人們的警覺與注意,對當前的工作起指導作用。
三、通報的寫作要求
通報由標題、主送單位、正文、發文機關和日期組成。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或事由、文種構成。如《國務院關于一份國務院文件周轉情況的通報》、《關于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情況的通報》等。
表彰性通報和批評性通報正文一般分為三部分:
(一)主要事實。表彰性通報要突出主要先進事跡,批評性通報要抓住主要錯誤事實;
(二)分析指出事例的教育意義。表彰性通報,是在闡述先進事跡的基礎上,提煉出主要經驗、意義和值得學習與發揚的精神。批評性通報要分析錯誤的性質、危害,產生的根源和責任,指出應吸取的主要教訓等;
(三)決定要求。表彰性和批評性的通報,應寫明組織結論與予以表彰或處理的決定,同時提出對表彰或批評對象與讀者的希望、要求。為了防范和杜絕類似錯誤發生,批評性通報的結尾處,通常要有針對性地提出防范的措施或規定。傳達性通報一般不寫決定要求。
(四)生效標識。在正文右下方標明發文機關名稱,加蓋印章,寫明發文日期。
情況通報有兩種形式:一種只對有關事實作客觀敘述;另一種還對有關情況加以分析說明,有時還針對具體問題提出應采取何種對策的指導性意見。
四、通報的作用
通報對下級和有關方面的指導作用重于指揮作用,主要是起到倡導、警戒、啟發、教育和溝通情況的作用。具體作用是:
(一)嘉獎和告誡的作用。在一定范圍內對具體的人和事表揚或批評,借以達到鼓勵先進、弘揚正氣或批評錯誤、打擊歪風邪氣的目的。表彰通報和批評通報對當事人的獎勵或懲罰,具有行政約束力。
(二)交流作用。傳達重要情況和知照事項的通報,能及時交流信息,上情下達,并能促進上下級之間、有關部門之間的相互了解。
五、通報的結構與寫作格式
(一)標題
通報的標題通常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三個要素構成,有時可省略發文機關和事由,只寫“通報”二字。但比較重要的通報則不能省略。通報的簽署和時間也可以在標題下方,這樣則不再落款;通報也可以有抬頭、落款,時間則寫在發文機關下面。
(二)正文
1.表彰通報正文的一般寫法
(1)敘述先進事跡,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跡、怎么做的、結果;
(2)對上述事件進行分析、評議,指出其典型意義,或概括其主要經驗。語言要簡明概括;
(3)提出表彰或發出號召。
如果是轉發式的表彰通報,正文部分先對下級機關所發的這個材料進行評價,加上批語,即對被表彰者進行評議等,再發出號召或提出要求。
2.批評通報正文的一般寫法
(1)通報原由,即將事故或錯誤事實的經過情況、時間、地點、事故、后果等交待清楚;
(2)對事故進行分析評議,重點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指出事故的性質及其危害,并提出處分決定;
(3)寫明防止此類事故的措施,要對癥下藥,提出告誡,或重申某一方面的紀律。
3.情況通報的一般寫法
情況通報的正文,關鍵在于對情況的掌握要確實、全面、充分。它的正文包括:
(1)敘述情況;
(2)分析情況,闡明意義;
(3)提出指導性意見。
六、通報與通知的區別
從通報與通知的特點和作用,可以看出它們的主要區別有:
(一)內容范圍不同。通知可以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批轉和轉發公文,傳達需辦理和周知的事項等;通報則是表揚先進,批評錯誤,傳達、交流重要的情況、信息。兩者雖然都有告知的作用,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況,以及共同遵守執行的事項;通報則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關重要的精神或情況。
(二)目的要求不同。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項,布置工作,部署行動,內容具體,要求受文機關了解要辦什么事,該怎樣辦理,不能怎樣辦理,有嚴格的約束力,要求遵照執行;通報的目的主要是交流、了解情況,或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去教育人們,宣傳先進的思想和事跡,提高人們的認識。
(三)表現方法不同。通知的表現方法主要是敘述,告知人們做什么,怎樣做,敘述具體,語言平實;通報的表現方法則常兼用敘述、說明、分析和議論,有較強的感情色彩。
七、重點說明
(一)注意時效性。發通報要抓住時機,及時將先進典型和經驗向社會宣傳推廣,對反面典型予以揭露,引起警戒,或對某些重大事項和重要情況,及時予以通報,以起到交流情況、信息,指導工作的作用。錯過時機的通報,就失去了它的時效性,沒有行文的意義了。
(二)注意指導性。不能事無巨細都發通報,要選擇對工作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事項來發通報。通報要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就應選擇典型。先進的典型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能揭示時代的本質,體現時代的精神。反面的典型,應有一定的代表性,能體現鑒戒的作用。所以,只有選準、選好典型,通報才能起到激勵教育、推動工作和批評警戒的作用。
(三)注意真實性。通報中所涉及的事例,必須是客觀存在的,經過反復調查、認為是真實可靠的,絕不允許捏造和虛構。同時,事例的反映要準確,不能夸大或縮小,要實事求是。通報在結尾提出的希望和號召,也必須切合實際,有一定的針對性,使讀者能夠接受或受到啟示。
八、范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大學處理一個學生
侮辱教師的問題的通報
各省、市、自治區高教(教育)廳(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
最近××大學對一個學生在實驗課中不遵守學習紀律和侮辱教師的問題,給予處分,并將校委會的決定正式公布。這樣處理是對的。一切學校要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是教師必須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的培養目標,認真地教好課程,關心和愛護學生,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學生必須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尊重教師的指導,遵守學習紀律,認真地學好功課?,F將××大學的布告全文印給你們,供參考,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
一九××年×月×日
附:××大學布告一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