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伊凡·屠格列夫:俄國現實主義作家

屠格涅夫是俄國19世紀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家,全名為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他出身貴族,一生錦衣玉食;寫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為貴族,并且在他的作品中最早出現了俄國文學中著名的“多余人”形象,如《羅亭》中的貴族羅亭、《貴族之家》中的貴族拉夫列茨基等。屠格涅夫寫作不為名,不為利,因為他什么也不缺,他純粹是出于愛好,貴族式的愛好。這使得天賦很高的屠格涅夫能以敏銳觀察、冷靜的筆觸去寫自己感興趣的事,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屠格涅夫一生與貴族分不開,稱之為“貴族作家”是恰如其分的。

屠格涅夫于1818年10月28日出生在俄國奧勒市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退役軍人,很早就去世了。這使得其母的性格變得乖戾,常常無故責打下人。屠格涅夫因此覺得母親是個可怕的人,母子不太親近。在屠格涅夫9歲時,全家遷到莫斯科。聰明勤奮的屠格涅夫中學畢業后,于1833年進入莫斯科大學學習。因為不喜歡那里的環境,1834年轉入彼得堡大學。大學中的屠格涅夫愛好廣泛,曾參加進步的學生組織,思想傾向于民主,這時的屠格涅夫表現出對文學的偏愛,曾寫過詩。大學畢業后,屠格涅夫到德國柏林大學留學,乘機到附近各國去旅行,了解了不少風俗民情。

1842年,屠格涅夫結識了對他文壇一生至關重要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在別林斯基的影響與鼓勵下,屠格涅夫開始寫作。從1847年開始,屠格涅夫經常在《祖國紀事》與《現代人》雜志上發表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說《獵人筆記》以連載的形式發表,獲得文壇上的廣泛關注。屠格涅夫以其獨特的風格一舉成名了。《獵人筆記》以一個貴族獵人在俄國中部山村打獵為線索,描繪了一幅俄國農奴制統治下的真實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農奴制的不滿。這部作品的發表觸怒了沙皇政府,但苦于沒有理由不便發作,終于在1852年果戈理逝世后,反動當局明文禁止發表悼念文章。一向自由慣了的貴族屠格涅夫絲毫不把禁令放在眼里,依然發表文章表達對果戈理的深切哀悼。這件事被反動當局抓住把柄,屠格涅夫被逮捕并遭到流放。但是,屠格涅夫毫不屈服,依然創作反對農奴制度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說《木木》就是他在彼得堡拘留所里寫成的。

從50年代開始,屠格涅夫開始創作長篇小說。1856年,屠格涅夫塑造出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余人”形象羅亭。“多余人”

是俄國文學史上獨特的產物,是指那些出身貴族、對現實極度不滿,而又不去實際做點什么的脫離人民的所謂“貴族革命家”,他們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1859年,屠格涅夫完成他的“多余人”系列的頂峰之作《貴族之家》。

小說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是個總想干一番事業的正直的貴族知識分子,他出生在古老的貴族之家,父母早逝。在拉夫列茨基上大學時,在劇院中遇到一位美貌姑娘,墮入情網。這位姑娘是科羅賓將軍的女兒瓦爾瓦拉。婚后,拉夫列茨基沉醉在個人幸福之中,往日的抱負與決心全都煙消云散了。誰知科羅賓將軍把女兒嫁給他,完全是看上了他家里的財產,想依靠女兒攫取在自己手里。父女倆成功了。婚后不久,瓦爾瓦拉的本性逐漸暴露出來,她的放縱奢華讓拉夫列茨基感到厭倦,他又專心于自己的學業,總想回俄國去干一番事業。但是,這種想法總因某個無關的小事而停頓,不能付諸行動。偶然的一天,拉夫列茨基發現妻子對自己不忠,他一下子像掉入了冰窖。他禁不住這樣的打擊,通知管家從科羅賓那里收回產業管理權,自己卻獨身隱居在意大利一個小鎮上。

4年之后,他一事無成地回到故鄉,住在姑姑給他留下的小莊園里,結識了表姐卡里金娜的女兒麗莎。拉夫列茨基與麗莎在一起很自由,兩人相愛了,當時還有一個浮華的年輕軍官也在追求麗莎。一次他們在談話時為俄國的未來爭論起來。年輕的軍官鼓吹全盤西化,認為俄國一無是處,而麗莎與拉夫列茨基的觀點一致,認為俄國的未來在人民手中,從此兩個人的心更加貼近。但是,傳聞已經死掉的瓦爾瓦拉突然歸來,讓宗教觀念很強的麗莎感到沉重的負罪感。她心灰意冷,皈依上帝,進了修道院,而拉夫列茨基卻毫無辦法。瓦爾瓦拉得到一大筆錢后,又去巴黎尋歡作樂去了。拉夫列茨基后來在他的莊園里努力改善農民的生活。后來,他重回表姐家里,老一輩都已逝去,只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拉夫列茨基坐在與麗莎曾經同坐過的那張椅子上,回憶著自己無功的一生。他想著青年一代應該比他有作為的。同時,也對自己說道:“毀掉吧,無用的生命!”頹然離去。

《貴族之家》以悲涼的筆觸描寫了貴族在歷史舞臺上的悄然退場。

1860年,屠格涅夫發表了長篇小說《前夜》,描寫了俄國貴族小姐葉琳娜愛上保加利亞愛國英雄英沙羅夫,二人一同去參加保加利亞的解放斗爭。英沙羅夫在路上病死,堅強的葉琳娜仍然去了保加利亞,并在起義軍中當了護士。但是由于當時的評論家杜勃羅留波夫以《真正的白天何時到來?》為題對《前夜》作了自己的解釋。向來自由的屠格涅夫不喜歡別人任意拆解自己的作品,二人發生爭論。屠格涅夫憤然退出《現代人》刊物,與革命民主主義者決裂。

1862年,屠格涅夫又完成了他的另一部長篇巨著《父與子》。

小說主人公巴札羅夫出身平民,他推崇實用科學,重視實踐,信奉唯物主義,他以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堅決反對貴族自由主義思想。巴札羅夫在醫科大學畢業后到貴族出身的同學阿爾卡狄家中小住。一次偶然的機會,巴札羅夫與持貴族自由主義觀點的阿爾卡狄的伯父巴威爾爭論起來,結果巴札羅夫大獲全勝。不久,巴札羅夫同阿爾卡狄到省城去玩,碰到貴族遺孀奧津左娃。巴札羅夫對成熟漂亮的奧津左娃一見傾心,但遭到拒絕,而阿爾卡狄則熱戀上奧津左娃的妹妹。兩人回家之后,阿爾卡狄拋棄了曾經有過的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安然享用祖上的產業,巴札羅夫則專心干自己的事業。由于上次辯論的失敗,巴威爾耿耿于懷,找個機會與巴札羅夫挑起一場決斗。巴威爾負了輕傷,而巴札羅夫隨即回到父親家里。后來,在一次解剖傷寒病人尸體時不小心割破手指,受到感染而死去。

屠格涅夫以清醒的眼睛看到了貴族與平民思想上的隔閡與距離,看到了民主主義必將戰勝貴族主義,塑造了俄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新人”巴札羅夫。

后來,屠格涅夫又陸續發表了一些文章。其中《煙》最能反映他的貴族主義慵懶、倦怠的思想,而《處女地》則又體現出貴族革命家對政治的看法。1882年,屠格涅夫出版了他最后一部作品《散文詩》,表達了自己思想上的苦悶之情。

1883年9月3日,屠格涅夫因病在巴黎去世。依照他的遺言,遺體運回他的祖國,在彼得堡安葬。從此,俄國消失了一位普通的貴族,而俄國文壇卻損失了一位獨具風格的貴族作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四平市| 广东省| 平舆县| 浦东新区| 左云县| 竹北市| 巴青县| 高要市| 太仓市| 务川| 珠海市| 高清| 黎平县| 辽阳市| 隆安县| 大庆市| 开平市| 澜沧| 玉山县| 泾川县| 金寨县| 水城县| 称多县| 扎兰屯市| 崇阳县| 托克逊县| 德庆县| 太原市| 巴彦淖尔市| 钟山县| 正阳县| 盖州市| 礼泉县| 兴海县| 宜兰市| 花垣县| 南丰县| 建德市| 德化县|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