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比慢慢地長大了,他可以跟隨著媽媽在灌木叢中的鹿道上悠閑地散步了。
幽靜的鹿道上開著一叢叢五顏六色的鮮花,森林里到處都散發著嫩葉、鮮花、濕土和綠樹的香氣。
蜜蜂顫動著晶瑩的翅膀穿梭于花叢,黃蜂也不甘示弱地緊隨其后。每個清晨和黃昏,整個森林里都會響起上千種聲音。
各種昆蟲,鳥兒和獸類發出的聲音混合在一起,一下子把森林變成了一個特大的露天劇場。
幸福的班比緊跟在媽媽身后散步。走在狹窄的鹿道上,濃密的葉子輕輕地拂過身體,那種感覺真是爽極了。最令班比佩服的是,媽媽仿佛是什么都知道。
有時候,班比明明看到眼前的那條鹿道已經堵塞不通了,可是,在媽媽的帶領下,他們很輕易地就能走過去。
媽媽知道森林里的每一條鹿道。有時,班比遇到一簇灌木,以為那是一堵無法通行的綠墻,可媽媽卻不假思索,毫不費勁地很快就能找到通行的地點。
媽媽的知識特別淵博,班比只要提出問題,她總是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班比是一個好奇心強的小孩,他一遇到不懂的事情,就不停地向媽媽提問。聽著媽媽給出的滿意回答,班比佩服得五體投地①。
有一天,班比看著狹長的鹿道,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條鹿道是屬于誰的?”
媽媽回答說:“當然是屬于我們的。”
班比不解地問:“屬于我們倆嗎?就只有你和我嗎?”
“不,是屬于我們鹿的。”媽媽耐心地解釋。
“媽媽,那什么是鹿呀?”班比早就想問這個問題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
媽媽微笑著耐心地回答班比的問題:“你是鹿,我是鹿。我們倆都是鹿。現在,你懂了嗎?”
“噢,我知道了,你是大鹿。我是小鹿。對嗎,媽媽?”班比瞪著眼睛,搖著腦袋認真地說。
媽媽點點頭說:“對!你真聰明。”
看著班比這么喜歡問問題,媽媽覺得很開心,她覺得班比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是一個喜歡思考的孩子。
班比抬頭看了看遠方,又接著問:“那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鹿嗎?”
看著班比認真的樣子,媽媽愛撫地望著他說:“有啊,而且很多呢。他們和我們一樣,都生活在大森林里。”
班比一聽,精神一振,忙瞪大眼睛問道:“那他們現在在哪里?要是他們也生活在大森林里,為什么我從來沒見過他們?”
看到班比急切的樣子,媽媽笑了:“孩子,別急,過不了多久,你就會見到其他的鹿朋友了。”
“多久是多長時間啊?”班比不依不饒,緊緊跟在媽媽身后問道。
媽媽還沒顧上回答,班比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他問道:“這條鹿道是誰修的?”
媽媽平靜地說:“我們。”
“我們?你和我嗎?我們倆?”班比不明白。
但是,還沒等媽媽回答,班比就想明白了。他肯定地對媽媽說:“我們,我們……我們鹿,我們全體。對嗎,媽媽?”
媽媽高興地點點頭,并情不自禁②地唱起了歌:“吧喔——吧喔——”
班比也跟著媽媽唱了起來,母子倆邊走邊唱,開心極了。
這時,叢林深處突然傳來了一聲慘叫,把班比嚇得連忙住了嘴,他驚恐萬分地躲在媽媽身后問:“媽媽,那是什么聲音,這么嚇人?”
媽媽輕輕地撫摸著班比的頭,安慰道:“乖孩子,別怕,那是一只白鼬殺死了一只耗子。我估計,這只白鼬正在享用美餐呢。”
班比聽到“殺死”這樣的字眼兒,感覺非常殘忍。他不安地問媽媽:“那,我們也會殺死耗子嗎?”
“永遠不會的,孩子。我們是不會殺害任何生命的。”媽媽趕忙向班比解釋,“放心吧!孩子。”
聽了媽媽的話,班比終于放下心來。
可走了不遠,班比又發現前面的小樹上,有兩只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是在為什么事爭吵。班比停下了腳步,不解地看著他們。
只聽一只小鳥氣憤地大叫:“真討厭,找你自己的東西去,不要賴在我這里。不然,小心我打碎你的腦袋!”
另一只小鳥也氣勢洶洶地回答:“我才不怕你呢,大笨蛋!”
這時,有一只吵架的小鳥看見了班比,不高興地沖著班比叫:“丑八怪,有什么好看的?這是我們鳥之間的事,用不著你來管。快走開,回到你的地盤去!不然我就不客氣了!”
班比一大早就平白無故地被人罵了一頓呢,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又有點兒委屈。他趕忙追上了媽媽問道:“媽媽,丑八怪是什么意思?我難道是一只很丑的小鹿嗎?”
“不是。我的孩子。”媽媽說。
“那為什么那只小鳥叫我丑八怪?”班比不高興地問。
“他們說得不對。別在意,孩子。”媽媽安慰著班比。
“那他們為什么要吵架呢?”班比依然不開心。
“他們是為了爭奪食物!”媽媽說。
又因為爭食物!班比心里想,這一大早,因為食物,白鼬吃了一只耗子。因為食物,兩只小鳥在吵架。唉!這個“食物”是多么的可惡啊!
班比心里難受,嘴里冒出一句話來:“難道我們鹿也會為爭食物而打架嗎?”
媽媽見班比難過的樣子,連忙說:“不會的,孩子。我們的草地多得是,我們不用爭。”
想一想:
1、班比和媽媽走的那條鹿道是誰修的?
2、白鼬殺死了一只什么做為早餐?
3、兩只小鳥為了什么而吵架?
知識鏈接——歇后語:
1、壽星老兒騎狗——沒路(鹿)2、老虎的頭發——沒人理①五體投地:指兩手、兩膝和頭著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禮節,比喻敬佩到了極點。
②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